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年间,本地区农作物品种多系传统的农家品种和地方土种,品种多由农户自选、自留,互相串换,一个品种往往使用多年,种子混杂退化现象严重。抗日战争前夕,滁县良种繁殖场开始进行水稻品种改良,改良品种在滁县、来安、全椒等县推广,面积很少。建国初期,本地区仍沿袭“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习惯,遇到灾荒,政府适当调进种子进行调剂。为改变农作物品种老化现象,各级政府加强对种子工作的领导,设立种子科研、经营管理机构,开展地方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良种,良种推广工作逐步展开。1952年起,各地组织农技人员和农村干群开始进行农作物地方品种调查、征集、评选工作,至1959年全地区共征集各种农作物品种947份,由当时的滁县专区农事试验场组织评选,共评选出地方优良品种42个,并进行繁育试验和推广。但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试验繁育数量不多。农业合作化时期,合作社普遍建立了“留种田”,生产用种主要是自选、自留、自用,国家择优收购,调剂余缺。人民公社成立后,各县建立了以县良种均为骨干,公社良种场(种子队或试验站)、生产队种子田为基础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但良种推广仍以外地调入的方式为主,地典、县农业部门每年都要花大量人力、财力到外地调进大量种子分给各地。外地良种的大量引进虽使一批地方土种得到更换,改变了原有品种结构,但多数社放弃了选种留种习惯,依赖引进良种。而对新品种的特性、栽培方法又不熟,加上地区差异、检验不严等因素,结果造成种子混杂,或早熟,或迟熟,不但不能增产,反而带来大量病虫害。1956年,本地区从东北调进大量“青森5号”、“中生银坊”、“卫国”等水稻早梗品种,因地区温度、光照条件差别大,形成早熟,严重减产。1976年,从浙江省引进“广陆矮4号”稻种,农业部门检验发现该稻种有白叶枯病和广尖线虫病,不同意调进,但由于行政干预,人为地将带病种子调进,结果很多地方水稻发生白叶枯病,造成严重损失。同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计划不同,从外调种子是“队里报,县里要,地区调”,经常出现盲目调进,购多销少,结存的种子只得转为商品粮,造成很大浪费。70年代中期,引进种子由地、县农业部门组织种子经营和科研单位到外地进行繁殖、制种,供应本地使用,但成本高。70年代后期,改由地区种子科研单位组织繁育亲本不育系原种,各县选择有隔离条件的县原种场和农村预约种子繁殖基地进行制种,再由县种子公司统一预约收购,供应各地使用。80年代后,本地区农作物常规品种一直实行这种“场提纯、基地繁、农户用”的良种繁殖推广体系。1992年,全地区有预约良种繁殖基地39.72万亩,乡村预约种子繁殖基地4.85万亩。但本地区繁育的良种不能自给,仍需从外地调入,一是解决本地区缺种,二是更新品种,调整本地区种子结构。1992年,全地区从外地调进种子440余万公斤。至此,本地区稻、麦、棉的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已成配套。
一、水稻
建国初,本地区水稻品种多为地方土种,有的品种已使用百年之久,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抗病性,但植株偏高,基杆细弱,耐肥性差,容易倒伏;加之混杂现象严重,产量较低。1949至1953年,全地区水稻平均单产只有83公斤。1953年以后,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先后选育了一批水稻地方优良品种,并从外地引进大批良种,更换了地方品种,改变了本地区水稻品种结构。40年来,本地区水稻良种推广工作大体上经历了土种改良种、高杆改低杆、低抗改高抗、常规改杂交四个阶段。50年代本地区开始推广使用水稻地方优良品种和改良品种,全地区普遍推广的水稻品种主要为南特号、503、莲塘早、芜湖五十子、滁县六十子、浙江短大、中农4号、胜利籼、华东999、小红稻、小冬稻、桂花球、浙大49、浙场3号等,大批地方土种先后被淘汰。60年代,又推广陆财号、矮脚南特、珍珠矮、团粒矮、武农早、农恳57、农恳58等水稻新品种。由于这些水稻品种多为矮杆、粳稻型,推广面积大,到70年代初有的已成为当家品种,因此人们俗称这一时期为“三矮一粳”时期。70年代中前期,本地区大力推广双季稻,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单、双季早稻、中稻、单、双季晚稻并存局面,因而水稻品种发生较大变化,各地引进水稻品种较多。本地区普遍推广的水稻品种主要有二九青、二九南1号、矮南早1号、广陆矮4号、圭陆矮8号、红梅早等,这些水稻品种一般茎杆矮而粗壮,耐肥抗倒,品质好,抗灾能力强。1976年,本地区引进杂交水稻试豆种,1978年全地区推广杂交水稻播种面积为6.7万亩;此后逐年有所增加。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本地区大力推广普及耐肥抗倒、增产潜力大的矮杆水稻新品种,且具有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能力,主要推广的水稻新品种有国际26、国际36、汕优6号、密阳23等。境南稻作区四县除推广矮杆早籼良种外,晚稻则推广耐肥抗倒、品质好的粳型水稻良种。70年代末,植株高、茎杆细、不耐肥、易倒伏的水稻品种几乎绝迹。本地区在推广杂交水稻过程中,主要是大力推广杂交水稻及其高产杂优组合为主的良种,其中汕优6号水稻新品种于1979年被确立为当家组合。1984年,引进水稻新品种汕优63,经过区域试验示范表明,该品种比汕优6号增产15%左右,中熟、抗性中等、米质好、高产稳产。1985年在全国第一次优质米生产座谈会上,汕优63和密阳23被评为优质稻品种。1986年,全地区大力推广优质稻,优质稻种植面积达280万亩,其中汕优63种植面积为134.5万亩,密阳23等其它水稻种植面积为145.5万亩。1987年,汕优63的种植面积达到22702万亩,占杂交水稻面积78.7%,从而取代了汕优6号,成为全地区新的当家组合,之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90年发展到385万亩,占杂交水稻种植面积95%以上,其间搭配种植的水稻品种有汕优桂33、汕优64、协优64、协优63、D优63、汕优69、协优78039、广优青等。随着杂交水稻的大力推广,水稻品种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中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新品种不断引进推广,早稻面积和品种逐年减少,1988年以前本地区推广的早稻主要品种为原丰早、广陆矮4号、红梅早等。1989年以后各地很少种植早稻,大多数早稻品种随之消失。1991年国家提出发展“一优两高”农业,水稻引种目标转向优质、高效、高产的新品种。1992年,本地区推广应用的水稻品种为汕优63、汕优72、协优63、汕优64、镇稻1号、6优1号、6优21号、秀山664、协优64、武育粳3号、协优78039、汕优69、广优青、密阳23、杨辐糯1号等。
二、小麦、大麦
建国前,本地区小麦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生产水平很低,素有“午季小熟”之说。50年代初期,本地区推广的小麦品种主要有三月黄、大黄皮、中农28、南大2419、骄英1号等改良品种。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推广的小麦品种有碧玛4号、矮粒多、吉利夫、万年2号、丰产3号等,这些品种具有高抗病能力。70年代,推广扬麦1号、华东6号、扬麦3号、鄂麦6号等小麦良种。80年代,境南与境北因地理位置和气温差别,推广的小麦品种各异。1986年,境内江淮分水岭之南稻作区以推广春性品种扬麦3号、扬麦4号、扬麦5号等为主;搭配品种有宁麦3号、宁麦6号、鄂麦9号等。江淮分水岭北的麦产区以推广半冬性品种为主,主要品种有西安8号、安农1号、郑引1号、偃师9号、博爱7422、812、马场2号、泰山1号、滩麦9号等;凤阳县还推广了凤阳8116、丰产3号、矮丰3号等。1987年后又引进小麦新品种,推广面积较大的新品种有温麦5号、陕农7859、农鉴一等。后因农鉴一在凤阳县发生检疫性全蚀病而被淘汰。90年代初推广的小麦新品种有宿育1号、鄂恩1号、冀麦5418等。1992年,全地区实现了小麦良种化。江淮分水岭南稻作区以扬麦系统春性红皮品种为主,播种面积174万亩,占良种播种面积62.4%,其中扬麦5号播种面积为137.4万亩,成为本地区小麦当家品种。搭配品种有扬麦158、扬麦6号、扬麦85—85、以及少量扬麦4号。全椒县种有少量半冬性品种温麦5号。江淮分水岭以北的麦产区主要推广半冬性和冬性白皮品种,推广的小麦品种有矮丰3号、博爱7422、陕农7859、豫麦13、冀麦5418、豫麦17、百农3217、西安8号、鲁麦13等。
本地区在70年代以前先后推广的大麦品种有早熟3号、芒大麦、三月黄等。80年代以后推广的大麦品种有盐辐矮早三、苏啤1号、西引2号、蒙克尔等。
三、玉米
50年代以前,本地区玉米以早、中熟硬粒品种居多,主要品种有白马齿、金皇后、小金黄等。60年代推广生育期较长的春玉米,主要玉米品种有串窝子、火燥子、隧石等。60年代末至70年代主要推广杂交玉米品种,并建立健全了玉米杂交品种繁育,制种推广体系。推广的玉米杂交品种肯双跃3号、新单1号、丹玉6号、烟三6号、丹玉13、丹玉11、丹玉14、掖单13等。杂交玉米品种播种面积占全地区玉米播种总面积的70%以上。80年代后制种体系取消了,杂交种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大部分使用杂交品种的后代种。推广的玉米品种为丹玉6号、苏玉1号、中单2号、丹玉13,杂交优势退化,玉米质量下降。1992年本地区推广使用的玉米品种有丹玉13、掖单13、掖单4号等。
四、棉花
建国前,本地区种植的棉花主要是中棉,俗称小籽棉。50年代初期开始推广改良棉种陆地棉和岱字棉15号,到50年代末中棉全部淘汰。60年代,先后推广鄂光棉、滁棉13号、肖县107、鲁棉1号、徐州514等棉花新品种,但这些棉花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均低于岱字棉15号。因之,本地区仍以岱字棉15号为当家品种。各地不断对岱字棉15号进行提纯复壮,产量不断提高,该品种一直在本地区广泛使用。1986年后推广的棉花品种有岱字棉15号、岱字棉16号、徐州514、泗棉2号。1987年引进徐州553、沪棉3154;1989年引进中棉12,该品种产量高,品质好,很快发展为本地区棉花主要品种。1992年中棉12推广面积20.6万亩,占全地区棉花良种面积60%;推广的其它棉花品种有中棉16、皖夏棉1号、泗棉2号、徐州553等。
五、油菜
50年代,本地区各地油菜品种不同,但多为白菜型地方土种,只有滁县花子油菜在滁县、全椒、定远县种植面积稍多。60年代初开始引种胜利油菜等甘兰型油菜品种,70年代在本地区全面推广,但面积只占全地区油菜面积30%左右。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甘兰型油菜品种推广面积逐年有所增加,推广的甘兰型油菜品种有滁油1号、宁油7号、当油早1号、广清086、滁油3号等,白菜型品种有稀水白、武油1号、三月黄、含山油菜、全椒花籽等;但全地区油菜仍以白菜型品种面积居多,1987年起,本地区重点推广甘兰型油菜,其播种面积逐年增加。1986年本地区开始引进甘兰型油菜新品种秦油2号,经过三年时间的多点试种示范,该品种表现出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优势,因此,1989年在全地区推广种植1.6万亩。由于秦油2号增产显著,深受群众欢迎,很快在全地区推广开,其推广速度是历来推广速度最快的一个品种。1990年,本地区推广秦油2号面积为37.5万亩,1991年猛增到109.3万亩,占全地区良种油菜面积85%,成为全地区油菜当家品种;其间搭配油菜品种有中油821、滁油3号、滁油4号、广德086、KW—33、稀水白、武油1号、池油8663等。
六、花生
50年代以前,本地区花生都是当地农家品种,多为蔓生型(俗称睡秧子)、直立型(俗称站秧子)品种。60年代引进山东伏花生新品种,全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70年代引进白沙1016,80年代引进海花1号、花28、粤油116等新品种。1989年,山东伏花生因易感青枯病、叶斑病,种子冬眠期短等原因而被淘汰。1992年,本地区推广种植的花生品种主要为白沙1016、花28、粤油116等,其中白沙,在全地区推广种植面积为26万亩,占全地区花生种植面积的62%,成为本地区花生的当家品种。同时引进的花生品种有鲁花9号、白沙13、粤油169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