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本地区没有植物保护机构,也无植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广大农民缺乏植物保护知识,以致农村有“蝗虫打,结虫梳,钻心虫没奈何”之说。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50年代初,滁县专员公署建设科设立了病虫防治站、治蝗站,配备专业技术干部15人,专门从事植物保护工作,实行以防为主的方针,向农民宣传植物保护知识,指导农村防治病虫害,有效地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减轻了农业损失。6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化学农药及其它防治措施,加强了病虫害防治工作。70年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全地区共建立地、县级植保站、病虫测报站8个,区、公社级病虫测报网点34个,配备专业技术干部76人,开展农民植保员(技术员)培训和咨询服务活动。全地区建立3个农药、药械厂,生产低毒高效农药和喷施农药器械,加强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80年代以后,各县、乡陆续聘用回乡的初、高中毕业生为农民技术员,扩大农业技术队伍。80年代末,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农民技术员,经培训后向村民小组传授农业技术。同时在农村实行农业科技系列化配套服务,其中植物保护实行专业化服务,从病虫草害发生的预测预报,确立防治对象田,农药供应,到组织防治专业队,实行一条龙服务。1990年,全地区共有农业技术干部1207人,其中农学植保专业干部为616人,占农业技术干部总数的51%。全地区乡村两级共配备农民技术员2422人,其中由县市聘用的294人。
一、主要病虫害
60年代以前,对本地区农作物危害较大的主要病虫害是:水稻有蝗虫、稻螟虫(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稻苞虫(结虫);小麦有吸浆虫、锈病(条锈、叶锈、杆锈),黑穗病、毒麦;棉花有蚜虫、玉米螟、棉红蜘蛛(俗称火龙)、棉铃虫、红铃虫;油菜有蚜虫;其它杂粮有蚜虫、食心虫、卷叶虫、豆天蛾、豆杆蝇等。6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耕作制度的不断完善,施肥水平的提高,农作物良种的不断引进,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年际间病虫害发生和发展情况都起了很大变化,各个时期的防治对象亦不同。70年代,对本地区农作物威胁较大的主要病虫害是:水稻有稻苞虫、稻飞虱、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白叶枯病;小麦有粘虫、赤霉病(俗称红麦头)、腥黑穗病;棉花有棉蚜虫、棉铃虫、红铃虫、炭疽病、立枯病等。80年代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是,水稻有稻飞虱、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白叶枯、纹枯病;小麦有吸浆虫、粘虫、赤霉病、白粉病;棉花有棉蚜虫、棉铃虫、炭疽病、立枯病、枯萎病;油菜有菌抗病、病毒病。本地区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螬、蟋蟀、地老虎(俗称土蚕)等。1980年,全地区水稻稻纵卷叶螟重发,受害面积224.6万亩,占全地区水稻总面积69.8%。7、8月间,二、三代出现三个蛾峰,且一峰大于一峰。凤阳县在三代蛾峰期每亩蛾量高达5303—7878只,超过二代蛾峰期蛾量的9.3倍;防治失时的地方,水稻被害得一片枯白,减产三成左右。1981至1985年,全地区每年发生稻纵卷叶螟面积150万亩左右,防治后仍损失稻谷150万公斤左右。1981年、1982年,全地区棉花棉铃虫病重发,两年共有70.8万亩棉花发生病害,占棉花总面积73.8%,分别减产二、三成。
二、防治措施
50年代中前期,各地贯彻“防重于治,防治并举”的植保方针,在具体实施中以人工除害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取得一定成效。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贯彻“全面防治,土洋结合,全面消灭,重点肃清”的方针,还提出“治早、治小、治了”“普遍治、连续治、彻底治”的口号,对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缺乏认识,发生量不加考虑,盲目地大搞人海战术,轮番大量打药,虽然抓了防治,但是大量地杀伤了病虫的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环境,春天少飞燕,夏天少蛙鸣,人畜中毒事故时有发生。同时还增强某病虫的抗药性,以至越防治越严重,增加了防治成本。1975年,全地区在6个多月时间内共发生病虫害面积1028.85万亩次,比50年代中前期扩大3~5倍;防治1301.56万亩次,使用农药3366吨,农药中毒1140余人,死亡100余人。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执行防治指标法,病虫害防治工作更趋科学化。随着农村植保专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防治用药更趋合理,降低了用药量,提高了防治效果。
三、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50年代,本地区普遍推广冬季铲田埂,以减少病虫冬季转株寄生。秋播田对水稻稻螟虫采取拾稻根,或烧或沤制肥料。沤水田则做到冬不淹垡,春不露脊,以冻死、淹死越冬螟虫,降低越冬虫口密度,及时除草病虫媒介。70年代推广“万家灯火”,进行点灯诱蛾,消灭成虫。水稻还采用推广抗性良种,浅水勤灌,中期适时烤田,后期控制氮肥,促进植株老健,增强抗病能力。小麦、油菜、棉花等农作物,则采用清沟沥水,减轻湿害。同时注意合理轮作换茬,适时种植,避开病虫为害期。70年代末至80年代,实行油—稻、麦—稻轮作,扩大中稻,压缩迟中稻,基本上避开了三代三化螟的为害期。实行棉稻轮作,恶化棉花枯萎病病源生态环境,杜绝了病菌繁殖生存。80年代,水稻推广健身栽培法,即稀播壮秧和“小群体、壮个体”栽培方法,控制了水稻纹枯病流行。
(二)化学防治
60年代以前,使用的农药有六六六粉剂、223乳剂、1605、1059等广谱性、剧毒性杀虫剂。70年代后,陆续更换使用杀早脒、呋喃丹、杀虫双等新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用药量少,效果好。80年代,普遍使用的农药杀菌剂有多菌灵、敌枯双、杀虫净等;杀虫剂有敌敌畏、乐果、1605乳剂、1059乳剂、甲基1605与六六六混合粉、敌百虫、呋喃丹、杀虫脒、杀虫双等。为了趋利避害,70年代以后,各地对使用化学农药防止病虫害,采取了协调配套措施。首先抓住主要病虫害,一药多治,控制施药次数。水稻病虫害种类较多,且交错发生为害。在三化螟为害的地方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时,水稻苗期以防治一化三化螟为主,兼治稻蓟马,转以防治二化螟和大螟。后期以防治三代三化螟为主,兼治其它虫害,做到狠击重点,一药多治,照顾全面。各地在还采取治前控后的方法,先治好“桥梁田”,收到了治点保面、经济用药和保护病虫害天敌的效果。同时注意改进施药方法,80年代,防治秧田稻蓟马由70年代的叶面喷雾改为颗粒剂深施,后又改为拌土撒施,从根部内吸,减少了虫口基数,又保护了天敌。施药器具由原来的大孔径改为小孔径,高水量喷雾改为超低量弥雾,节约了农药又提高了防治质量。
(三)生物防治
60年代开始推广,70年代开始重视,80年代才正式列入防治措施,并取得进展。已利用益鸟、家禽、蟾蜍、青蛙、稻田养鱼和微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如井岗霉素、公主岭霉素、杀螟秆菌、白僵菌等。1985年,全地区生物防治面积133.42万亩,占防治面积的15.9%,比1975年扩大11倍。
(四)杂草防除
本地区农田杂草繁多,水田主要杂草有稗、芦苇、千金子、三棱草、牛毛草、野荸荠、鸭舌草等;旱田主要杂草有看麦娘、野燕麦、狗牙根、棒头草等。这些杂草与农作物争肥、争水、争光,影响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产品质量,其害不低于病虫。对于这些杂草历来是采用人工除草,但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效果并不理想。50年代化学除草开始在本地区试验,1957年凤阳县皇陵农场麦田采用化学除草获得成功,后试验中断。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全地区进行了化学除草多点试验示范,历年示范仅万亩左右。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化学除草面积逐渐扩大,从水田发展到旱田,效果明显,深受农民欢迎;1978年,定远县良种场300亩水稻因草荒单产仅200公斤,其中50亩单产仅有50公斤左右。次年,该场种植水稻400亩,用化学除草的227亩,单产达到近400公斤。1980年,凤阳县城西公社有7000亩农田推广化学除草,彻底消灭了草害,粮食亩产超500公斤。1981年该公社、旧推广化学除草增产粮食120万公斤。1985年,全地区推广化学除草面积172.06万亩;其中水田87.7万亩,旱田84.36亩,挽回粮食损失8600万公斤。
(五)鼠害防治
鼠害是农业生产、仓储、居室的重要灾害之一。尤其是80年代以来,鼠害尤为严重;也引起各级人民政府重视;专门设立机构,配备了干部,指导群众开展灭鼠、查鼠工作。各地采取多种灭鼠方法,主要器械、药剂;同时教育群众保鼠类天敌,搞好环境卫生,铲除鼠类生存繁殖条件,发动群众开展灭鼠活动。1985年,全地区发动343.5万人次参加灭鼠活动,共灭鼠474.96万只,挽回粮食损失4274.6万公斤。
下一篇:第五节 施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