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施肥
一、改良土壤
本地区农业生产历来耕作粗放,耕作层浅。土壤瘠薄,产量较低。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统计全地区低产土壤面317.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6.44%,其中水田和旱田约各占一半。各类低产土壤中,水田土壤有浅黄白土、澄白土、高位青马肝土、瘦马肝土;旱田土壤中有上位粘盘马肝土、上位粘盘黄白土,上位粘盘白土。这些低产土壤主要分布在圩区、沿淮低洼区和丘陵岗地。圩区、沿淮低洼田地下水位高,丘陵岗地水土流失严重,沿淮之滨土壤砂化。多数土壤质地过粘过砂,少数土壤过酸过碱,肥力低下。
建国后,各地采取水利、农业,生物等措施进行土壤改良。圩区、沿淮低洼区和谷地的冷浸田,结合兴修水利进行开沟排水,阻止冷水入田;冷浸田落干后进行适度深翻,加深耕层,打破障碍层,扩大农作物根系营养范围。有的地方采用抽沟吊槽,效果较好。同时增设热性肥,合理轮作换茬,改变土壤结构。粘性土壤适当加深耕作层,把粘土翻上来与耕层砂土掺合,改变粘砂比例。有的采取掺砂治粘,改良粘土板结性和粘着性。秋冬季节深耕晒垡、冻垡,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增施土杂肥、塘泥等农家肥,增加耕层深度,提高表土粘粒含量和肥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改漫灌为沟灌和畦灌。砂土、砾质土则采取营造水土保护林,增加地面复盖,固定表土,实行生物土壤改良。利用塘泥、沟泥掺入粘土治砂。
二、施肥
(一)农家肥
60年代以前,本地区农业生产所用肥料主要为农家肥。农家肥主要有人粪尿、厩肥、泥土肥、熏土、堆肥、沤肥和土杂肥、草木灰、秸秆和沼气肥等。60年代以前每亩约施20—30担。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各地忽视农家肥,大量使用化学,农田越种越板,人越过越懒,成本增加。90年代起,各地开始重视农家肥的制作积累和使用。
(二)绿肥
50年代以前,绿肥主要是割青肥(农民称为打秧草)较普遍,也有种紫豌豆、大麦作绿肥的。50年代中期开始种植红花草、苕子、怪麻等绿肥,面积不大。60年代除种红花草、苕子外,还推广过稻田养殖细绿萍、红萍、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试种过紫穗槐、黄苜蓿等。1965年全地区绿肥种植面积5万亩,1966年发展到44万亩。1972年以后的几年中每年绿肥种植面积在100万亩左右。70年代末,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绿肥又占地,因此绿肥种植面积逐渐减少。1984年以前几年,全地区绿肥面积每年约5万亩左右。1985年后,农民认为化肥成本高,绿肥又可养地,绿肥面积有所回升。是年,全地区绿肥种植面积11.5万亩,1990年为13万亩左右。
(三)化肥
40年代,本地区开始使用碳酸铵,用于水稻施肥,当时农民称之为“肥田粉”。建国后,使用化肥逐渐增多。50年代和60年代,本地区内主要推广硫酸铵,一般作为种肥、基肥、追肥用,60年代渐为其它化肥取代。1955年推广过磷酸钙(群众称磷肥),主要用作基肥,也有1%左右的过磷酸钙溶液作根外追肥。60年代开始使用硝酸铵,一般用作早田追肥,不作水田施用。70年代开始大批量使用尿素和碳酸氢铵,尿素用作水田、早田的基肥和追肥;碳酸氢铵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70年代末开始使用复合肥,有氮磷复合肥和氮磷钾复合肥两种,主要用作基肥。此外,各地还施用过少量的氮素化肥氨水、钙镁磷肥、骨粉、硼酸、铝酸等。
50年代初,本地区化肥用量小,1952年为64吨。50年代中后期化肥用量增加。1958年6557吨。60年代前期每年化肥用量在5000吨左右。60年代后期化肥用量增加,每年用量2万吨左右。70年代后化肥用量大量增加,1979年达到15.9万吨,1985年达到65.53万吨。之后几年化肥用量有所下降,1992年为18.39万吨。
化肥施用方法也不断变化。50至60年代主要作追肥提苗用,70至80年代大量用作基肥。50至60年代推广过水稻田用化肥(氮肥)“打耖口”,又叫“施面肥”、“磷肥蘸秧根”。70年代棉花田“沟施”,麦田“穴施”。此外,棉花用尿素、磷肥进行叶面喷肥。90年代推广油菜花期喷硼肥,小麦灌浆期喷磷酸二氢钾等。
(四)细菌肥料
50年代曾推广过根瘤菌肥。50年代末、70年代初还推广过土壤生产的“5406”、“920”菌肥。80年代在稻、麦、棉花等作物中施用生长激素,在杂交水稻制种中广泛施用标准的“920”菌肥。
本地区农业生产历来耕作粗放,耕作层浅。土壤瘠薄,产量较低。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统计全地区低产土壤面317.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6.44%,其中水田和旱田约各占一半。各类低产土壤中,水田土壤有浅黄白土、澄白土、高位青马肝土、瘦马肝土;旱田土壤中有上位粘盘马肝土、上位粘盘黄白土,上位粘盘白土。这些低产土壤主要分布在圩区、沿淮低洼区和丘陵岗地。圩区、沿淮低洼田地下水位高,丘陵岗地水土流失严重,沿淮之滨土壤砂化。多数土壤质地过粘过砂,少数土壤过酸过碱,肥力低下。
建国后,各地采取水利、农业,生物等措施进行土壤改良。圩区、沿淮低洼区和谷地的冷浸田,结合兴修水利进行开沟排水,阻止冷水入田;冷浸田落干后进行适度深翻,加深耕层,打破障碍层,扩大农作物根系营养范围。有的地方采用抽沟吊槽,效果较好。同时增设热性肥,合理轮作换茬,改变土壤结构。粘性土壤适当加深耕作层,把粘土翻上来与耕层砂土掺合,改变粘砂比例。有的采取掺砂治粘,改良粘土板结性和粘着性。秋冬季节深耕晒垡、冻垡,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物理性状。增施土杂肥、塘泥等农家肥,增加耕层深度,提高表土粘粒含量和肥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改漫灌为沟灌和畦灌。砂土、砾质土则采取营造水土保护林,增加地面复盖,固定表土,实行生物土壤改良。利用塘泥、沟泥掺入粘土治砂。
二、施肥
(一)农家肥
60年代以前,本地区农业生产所用肥料主要为农家肥。农家肥主要有人粪尿、厩肥、泥土肥、熏土、堆肥、沤肥和土杂肥、草木灰、秸秆和沼气肥等。60年代以前每亩约施20—30担。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各地忽视农家肥,大量使用化学,农田越种越板,人越过越懒,成本增加。90年代起,各地开始重视农家肥的制作积累和使用。
(二)绿肥
50年代以前,绿肥主要是割青肥(农民称为打秧草)较普遍,也有种紫豌豆、大麦作绿肥的。50年代中期开始种植红花草、苕子、怪麻等绿肥,面积不大。60年代除种红花草、苕子外,还推广过稻田养殖细绿萍、红萍、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试种过紫穗槐、黄苜蓿等。1965年全地区绿肥种植面积5万亩,1966年发展到44万亩。1972年以后的几年中每年绿肥种植面积在100万亩左右。70年代末,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绿肥又占地,因此绿肥种植面积逐渐减少。1984年以前几年,全地区绿肥面积每年约5万亩左右。1985年后,农民认为化肥成本高,绿肥又可养地,绿肥面积有所回升。是年,全地区绿肥种植面积11.5万亩,1990年为13万亩左右。
(三)化肥
40年代,本地区开始使用碳酸铵,用于水稻施肥,当时农民称之为“肥田粉”。建国后,使用化肥逐渐增多。50年代和60年代,本地区内主要推广硫酸铵,一般作为种肥、基肥、追肥用,60年代渐为其它化肥取代。1955年推广过磷酸钙(群众称磷肥),主要用作基肥,也有1%左右的过磷酸钙溶液作根外追肥。60年代开始使用硝酸铵,一般用作早田追肥,不作水田施用。70年代开始大批量使用尿素和碳酸氢铵,尿素用作水田、早田的基肥和追肥;碳酸氢铵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70年代末开始使用复合肥,有氮磷复合肥和氮磷钾复合肥两种,主要用作基肥。此外,各地还施用过少量的氮素化肥氨水、钙镁磷肥、骨粉、硼酸、铝酸等。
50年代初,本地区化肥用量小,1952年为64吨。50年代中后期化肥用量增加。1958年6557吨。60年代前期每年化肥用量在5000吨左右。60年代后期化肥用量增加,每年用量2万吨左右。70年代后化肥用量大量增加,1979年达到15.9万吨,1985年达到65.53万吨。之后几年化肥用量有所下降,1992年为18.39万吨。
化肥施用方法也不断变化。50至60年代主要作追肥提苗用,70至80年代大量用作基肥。50至60年代推广过水稻田用化肥(氮肥)“打耖口”,又叫“施面肥”、“磷肥蘸秧根”。70年代棉花田“沟施”,麦田“穴施”。此外,棉花用尿素、磷肥进行叶面喷肥。90年代推广油菜花期喷硼肥,小麦灌浆期喷磷酸二氢钾等。
(四)细菌肥料
50年代曾推广过根瘤菌肥。50年代末、70年代初还推广过土壤生产的“5406”、“920”菌肥。80年代在稻、麦、棉花等作物中施用生长激素,在杂交水稻制种中广泛施用标准的“920”菌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