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饲草饲料
一、饲草
(一)草场资源
1、草场数量和分布1984年全地区300亩以上的天然成片草场154块,计83.05万亩,其中1万亩以上草场94块,面积41.94万亩,占成片草场的50.50%;1000—1万亩的草场106块,面积39.19万亩,占47.7%;300—1000亩草场24块,面积1.49万亩,占1.79%;300亩以下草场未作专门调查。不成片的附属草场235.2万亩。主要分布在本区凤阳山、三界、张八岭、岱山、长山和大柳种羊场一带。到1987年,300亩以上的草场减至50万亩,其主要原因:一是许多草场权属未定,管理混乱;二是农牧争地,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农民垦荒种粮,开荒收入归个人所有,导致草场支离破碎;三是林牧争地,进入80年代后期,本区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年造林面积约7—10万亩,使大片草山、草坡、草场变为林场;四是执法人员少,缺乏草场利用的合理规划,五是畜牧业开发利用少,天然草场质量差、产草量低,改良费用短缺。
2、草场类型本区草场类型可分为:丘陵坡地草丛类、丘陵疏林草丛类和丘陵灌木草丛类共3类。丘陵坡地草丛类面积71.52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87.37%,可利用面积57.99万亩,占草场总面积69.90%,平均亩产鲜草426.22公斤。植被多为次生,草层高度40—100厘米,覆盖率60—80%,主要分布在高、中丘无林区。草被主要有黄背、白茅、野古、枯草、结缕、荩草、白羊草、鸡眼草、蒿类等。丘陵疏林草丛类面积7.06万亩,占草场总面积8.63%,可利用面积57.22万亩,占草场总面积6.9%,平均亩产鲜草405.22公斤。草场树林郁密度10*40%,覆盖率25%左右,主要有马尾松、杉等,林下草被以黄背草、白茅、蒿类和野古草为主。丘陵灌木草丛类面积3.27万亩,占草场总面积4%,可利用面积2.62万亩,占草场总面积3.2%,平均亩产鲜草456.72公斤。地势较平坦,坡度10—20度。灌木丛有野山楂、野枣、野玫瑰等。牧草以自茅、野古、荩草等为主。
3、牧草品质在29种常见牧草中,白羊、黄背、白茅、枯草、结缕等禾本科牧草有16种,占常见牧草的55.20%,野绿豆、胡枝子、铁扫帚、鸡眼草等豆科牧草5种,占常见牧草的17.10%;野葡萄、蒿类等其它科牧草8种,占常见牧草的27.60%。白羊、白茅、黄背、结缕等禾本牧草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白茅、黄背等禾本科牧草优势粗蛋白质含量较低(占6%左右),粗纤维含量较高(占33片左右),中后期老化快,利用期短。豆科品质虽好,但在整个草场中所占比例较小。从草场等级构成分,一等草场面积4.65万亩,占草场总面积5.60%;二等草场面积78.40万亩,占草场总面积94.40%。在三等草场中,占有82.14%的是3—4级草场。全地区草场质量和产量均居全省中等水平。
4、载畜量全地区的草场中,有效草场面积70.59万亩,占总面积的84.50%,以平均每头黄牛单位需草场29.32亩计算,可载畜2.41万个黄牛单位。全区天然成片草场载畜潜力约70%,计1.68万个黄牛单位,附属草场载畜潜力近90%,计9.14个黄牛单位。全区共有10.82万个黄牛单位潜力可供发展。
5、草场资源利用1953年兴办了大柳种羊场以后,又陆续兴办了嘉山县三界种牛场、定远县鸠山畜牧场、岱山畜牧场,解放坝种猪场,滁州市奶牛场、种猪场,全椒县兴云畜牧场、凤阳县种猪场等国营畜牧场,可供放牧天然草场8.5万亩,占全区天然成片草场10.24%,占全省现有国营牧场草场总面积的90%。而群众饲养的畜禽放牧则利用附属草场及近田靠林草地。
(二)草场人工改良
本区草场人工改良始于1976年。是年,在滁县地区大柳种羊场经过引种和小区试验,1979年在该场进行人工草场建设改良试点,建人工草场3190亩,草场围栏面积1500亩,牧草种籽田510亩,收获草种2250公斤。大柳种羊场草场改良得到国家农牧渔业部和省、地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1979年,从南京农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等地引进优良牧草品种32个,改良种试验田40余亩,1982年增至57亩,进行适应性试种。同时,对当地优良牧草进行筛选,至今仍保留有适应能力强,有推广价值的鸡眼草、胡枝子、葛藤、苇状羊茅、高株孤茅等30余个地方和引进品种。1983年该厂筛选牧草引种上山,在上张建人工草场9580亩,一次性收割亩产鲜草为:坡地830公斤,平缓地1098公斤,比天然草场产量提高4—6倍,其中优质禾本科、豆科牧草占78—93%。但是,周围农民养牛、羊数量不断增加,毁坏围栏,成群牛、羊进入人工草场,加上人工草场远离生活区,人工管理不善,现在这些人工草场已不复存在。
随着国家加大对农区草场人工改良的投资、内部结构调整的力度,嘉山县通过论证和申报列项,进行人工草场改良的前期准备工作,筛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产草量高的红三叶、苇状羊茅两个当家草种,1987年开始投资实施。技术措施是:地面全垦翻10厘米,每亩地施尿素10公斤,磷肥20公斤作基肥,禾本科牧草去芒、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并对该县鲁山乡片草场内群众开荒地和少量承包土地,按照国家《草原法》和滁县地区行署《关于加强草场管理工作的布告》的有关规定,制订出“一调三优惠”政策(即包地进行调整,减免定购粮、减免六项提留、减免农业税),对该县鲁山乡草场内群众开荒地和少量承包地一律退耕种草。据统计,1987—1989年共退耕种草10500亩。由国家、省、县三级共同投资,兴建了黄寨人工草场1.8万亩,占黄寨草场总面积的34.6%;兴建工程围栏两片,半人工围栏一片,有效地保留人工草场6800多亩,年亩产鲜草平均97.50公斤。1988—1989的两年内,成功地实施飞机播种。
本着边建设边生产的人工草场改良原则,全区采取以场带户发展草食畜禽生产,实现草、畜同步发展。1992年草场内创产值20万元,纯利约6万元,同时带动了草场周围农户增养耕牛450头,羊200只,产值45万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滁县地区天然草场面积及载畜量统计表
二、饲料
(一)饲料资源
本区饲料资源充足。饲养猪、禽多喂糠麸、稻谷、饼类(豆饼、花生饼、棉籽饼、芝麻饼);杂粮区如定远、凤阳、嘉山等县则增喂红薯、玉米、大豆等;城市郊区多喂豆渣、粉渣、酒糟等。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规定了养猪户留饲料粮的政策,社队根据政策规定养猪户每头猪每年留饲料粮50—75公斤,并动员群众利用家前屋后四边隙地种植饲料类植物。1963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案》规定拨给社员适当数量的饲料地,从集体农田中按每头猪拨给半分至1分地,使社员养猪饲料得到保证。
70年代,随着集体养猪业的发展,公私争料矛盾突出,1972年,中共安徽省委在《关于农村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规定》中重申生产队在粮食分配时,要提留一定数量的养猪饲料粮,除供应集体养猪外,社员养猪也要适当补助饲料。国家收购肥猪实行奖励,即一般社队集体养猪每头每年留给饲料粮50公斤左右,肥猪卖给国家,再发给平价饲料票100公斤左右,社员出售肥猪,除发给相同的平价饲料票外,生产队补给每头猪饲料粮50公斤左右。80年代初,全区实行农业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除国家收购肥猪奖励饲料粮和粮食部门供应种公猪户的平价饲料外,集体提留的饲料粮、拨给养猪户的饲料,全部纳入农业“大包干”承包合同,不再单独供应。1982年,为了提高猪的经济杂交效果,对国家、集体、个人饲养的种公猪,由农业畜牧部门进行一次全面鉴定,对全区符合种用的1408头种猪进行登记发卡,粮食部门凭卡每头每月供应平价饲料30公斤。本区青绿多汁饲料有各类青草、野菜、水生植物、蔬菜、绿肥和饲料作物,以及灌、乔幼嫩茎叶,如马齿苋、野苋菜、灰条菜、水葫芦、水花生、红萍、菱角秧、苦菜、牛条菜、红花草、苕子、青玉米、番薯、葫萝卜、南瓜、菊芋、槐树叶、榆树叶、桑树叶、松针粉等。据调查统计,全区有草地80余万亩,林地280余万亩,水面180余万亩,四边地100余万百,蔬菜、瓜果地20余万亩。70年代绿肥种植面积较大,年均种植100万亩左右。此外,田间杂草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以上构成本区畜禽生产主要饲料来源之一。
本区粗饲料主要有作物秸、杆、藤、叶、缨、壳、秕谷、青干草、干树叶等。据统计,全区年产粗饲料分别为:50—60年代20亿斤,70年代20—30亿斤,80年代50—60亿斤。其中稻草占55—60%,麦秸占20—25%,玉米秸、豆秸、油菜秸、薯藤、花生蔓、干草、树叶等占15—25%。在60年代后期,砻糠、玉米芯和花生壳等大量加工成饲料用于喂猪,到80年代初,各地粮食加工厂生产的混合饲料中,有的含砻糠达50—70%。
此外还有动物性饲料和矿物质饲料等。
(二)饲料加工和利用
本区饲料的调制多用沤、煮等传统方法,沿用至今。青贮饲料是贮存和在枯草季节调剂青饲料余缺的有效方法。1972年滁县地区农业局畜牧兽医站万友仁研制成“牛倒沫”发酵饲料,又称“人工瘤胃”发酵饲料。它是利用反刍动物瘤胃液中纤维分解菌、纤毛虫等微生物,能分解植物粗纤维的原理,人工仿造瘤胃内环境,在“牛倒沫”时,从牛口内掏出反刍草团做酵头发酵青粗饲料,让草团中含有的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使粗纤维部分分解、变软、体积膨大呈糊状,饲喂时适口性好,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微生物本身富有蛋白质等营养成份,“人工瘤胃”科研协作组1980年列入农牧渔业部重点推广项目。80年代以后,全区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用粮食直接饲喂畜禽,再加上发酵饲料制作方法较复杂,风行一时的“牛倒沫”发酵饲料,现已很少。历史上的饲料加工,多用榨、碾、磨、臼等方法,现大多被机器加工取代。全区现有农副产品加工动力13万匹马力,有粉碎机970台,磨面机4924台,碾米机6186台,榨油机816台,淀粉加工机358台,使用机械加工扩大了青、粗、精饲料的利用范围和利用率。
菜籽饼、棉籽饼含蛋白质35—40%,但大量直接利用对畜禽有毒害,需脱毒后饲喂。棉籽饼采取蒸煮法,菜籽饼采用浸泡、坑埋及化学处理等方法降低含毒量。但真正采用脱毒方法的不多,因此,往往造成畜禽中毒。
饲料资源的利用,本区农民历来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圩区和沿湖地带,利用的青饲料多为萍藻等水生植物,粗饲料主要用稻草、油菜叶荚、花生蔓等,精饲料为稻谷、米糠、碎米等以及水生动物饲料。丘陵地区利用的青饲料,主要是青草、野草、树叶等,兼用田间杂草。粗饲料,以玉米秸、山芋藤、花生蔓、豆秸等,牛羊兼饲;精饲料以山芋、玉米为主,亦用豆饼。残丘岗地利用的青饲料,多采集田间杂草,或捞摘水生植物、树叶等补充。粗饲料,利用稻草较多,不足亦用玉米秸、豆秸、花生蔓,山芋藤等;精饲料有稻、麦、玉米、山芋、糠、麸;城镇居民饲养畜禽的主要饲料是槽渣和蔬菜脚叶。
本区农民没有种植饲料习惯,饲喂也不作统筹安排,有什么喂什么,搭配既不平均也不合理,形成夏丰、秋肥、冬歉、春不饱,逢值灾年,畜禽普遍缺乏饲料,甚至造成畜禽批量死亡。60年代后,开始注意种植饲料。70年代,大力推广种植高产青饲料“聚合草”、“三水一萍”等,后渐淘汰,现已很少应用。
(三)配(混)合饲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配(混)合饲料加工业也发展很快,全区配(混)合饲料生产从1983年起通过国家投资、地方自筹、银行贷款,“拼盘式”集资394万元,到1985年底,相继建成7个中型配合(混)饲料厂,达到每个县、(市)一座,单班年产能力3.3万吨。全区29个米厂的饲料加工车间,年单班产混合饲料10.4万吨,合计单产配(混)合饲料能力达到13.7万吨。
进入80年代以后,饲养业迅速发展,市场需求优质饲料量急剧上升,据统计,全区设有18个饲料销售门市部和240多个销售点,仅1985年就销售配(混)合饲料11.27万吨。1991年,滁县地区水产局“皖东合成颗粒饲料厂”与南通正大有限公司合资,利用泰王国正大集团的先进技术和南通正大饲料生产的管理经验,生产出优质全价饲料。到1992年底,全区生产饲料的品种有18个,供饲喂猪、鸭、鸡、鹅、奶牛、鱼等,年生产和销售饲料10万多吨,产量、质量正趋向系列化、标准化和优质化。
(一)草场资源
1、草场数量和分布1984年全地区300亩以上的天然成片草场154块,计83.05万亩,其中1万亩以上草场94块,面积41.94万亩,占成片草场的50.50%;1000—1万亩的草场106块,面积39.19万亩,占47.7%;300—1000亩草场24块,面积1.49万亩,占1.79%;300亩以下草场未作专门调查。不成片的附属草场235.2万亩。主要分布在本区凤阳山、三界、张八岭、岱山、长山和大柳种羊场一带。到1987年,300亩以上的草场减至50万亩,其主要原因:一是许多草场权属未定,管理混乱;二是农牧争地,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农民垦荒种粮,开荒收入归个人所有,导致草场支离破碎;三是林牧争地,进入80年代后期,本区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年造林面积约7—10万亩,使大片草山、草坡、草场变为林场;四是执法人员少,缺乏草场利用的合理规划,五是畜牧业开发利用少,天然草场质量差、产草量低,改良费用短缺。
2、草场类型本区草场类型可分为:丘陵坡地草丛类、丘陵疏林草丛类和丘陵灌木草丛类共3类。丘陵坡地草丛类面积71.52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87.37%,可利用面积57.99万亩,占草场总面积69.90%,平均亩产鲜草426.22公斤。植被多为次生,草层高度40—100厘米,覆盖率60—80%,主要分布在高、中丘无林区。草被主要有黄背、白茅、野古、枯草、结缕、荩草、白羊草、鸡眼草、蒿类等。丘陵疏林草丛类面积7.06万亩,占草场总面积8.63%,可利用面积57.22万亩,占草场总面积6.9%,平均亩产鲜草405.22公斤。草场树林郁密度10*40%,覆盖率25%左右,主要有马尾松、杉等,林下草被以黄背草、白茅、蒿类和野古草为主。丘陵灌木草丛类面积3.27万亩,占草场总面积4%,可利用面积2.62万亩,占草场总面积3.2%,平均亩产鲜草456.72公斤。地势较平坦,坡度10—20度。灌木丛有野山楂、野枣、野玫瑰等。牧草以自茅、野古、荩草等为主。
3、牧草品质在29种常见牧草中,白羊、黄背、白茅、枯草、结缕等禾本科牧草有16种,占常见牧草的55.20%,野绿豆、胡枝子、铁扫帚、鸡眼草等豆科牧草5种,占常见牧草的17.10%;野葡萄、蒿类等其它科牧草8种,占常见牧草的27.60%。白羊、白茅、黄背、结缕等禾本牧草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白茅、黄背等禾本科牧草优势粗蛋白质含量较低(占6%左右),粗纤维含量较高(占33片左右),中后期老化快,利用期短。豆科品质虽好,但在整个草场中所占比例较小。从草场等级构成分,一等草场面积4.65万亩,占草场总面积5.60%;二等草场面积78.40万亩,占草场总面积94.40%。在三等草场中,占有82.14%的是3—4级草场。全地区草场质量和产量均居全省中等水平。
4、载畜量全地区的草场中,有效草场面积70.59万亩,占总面积的84.50%,以平均每头黄牛单位需草场29.32亩计算,可载畜2.41万个黄牛单位。全区天然成片草场载畜潜力约70%,计1.68万个黄牛单位,附属草场载畜潜力近90%,计9.14个黄牛单位。全区共有10.82万个黄牛单位潜力可供发展。
5、草场资源利用1953年兴办了大柳种羊场以后,又陆续兴办了嘉山县三界种牛场、定远县鸠山畜牧场、岱山畜牧场,解放坝种猪场,滁州市奶牛场、种猪场,全椒县兴云畜牧场、凤阳县种猪场等国营畜牧场,可供放牧天然草场8.5万亩,占全区天然成片草场10.24%,占全省现有国营牧场草场总面积的90%。而群众饲养的畜禽放牧则利用附属草场及近田靠林草地。
(二)草场人工改良
本区草场人工改良始于1976年。是年,在滁县地区大柳种羊场经过引种和小区试验,1979年在该场进行人工草场建设改良试点,建人工草场3190亩,草场围栏面积1500亩,牧草种籽田510亩,收获草种2250公斤。大柳种羊场草场改良得到国家农牧渔业部和省、地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1979年,从南京农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等地引进优良牧草品种32个,改良种试验田40余亩,1982年增至57亩,进行适应性试种。同时,对当地优良牧草进行筛选,至今仍保留有适应能力强,有推广价值的鸡眼草、胡枝子、葛藤、苇状羊茅、高株孤茅等30余个地方和引进品种。1983年该厂筛选牧草引种上山,在上张建人工草场9580亩,一次性收割亩产鲜草为:坡地830公斤,平缓地1098公斤,比天然草场产量提高4—6倍,其中优质禾本科、豆科牧草占78—93%。但是,周围农民养牛、羊数量不断增加,毁坏围栏,成群牛、羊进入人工草场,加上人工草场远离生活区,人工管理不善,现在这些人工草场已不复存在。
随着国家加大对农区草场人工改良的投资、内部结构调整的力度,嘉山县通过论证和申报列项,进行人工草场改良的前期准备工作,筛选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产草量高的红三叶、苇状羊茅两个当家草种,1987年开始投资实施。技术措施是:地面全垦翻10厘米,每亩地施尿素10公斤,磷肥20公斤作基肥,禾本科牧草去芒、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并对该县鲁山乡片草场内群众开荒地和少量承包土地,按照国家《草原法》和滁县地区行署《关于加强草场管理工作的布告》的有关规定,制订出“一调三优惠”政策(即包地进行调整,减免定购粮、减免六项提留、减免农业税),对该县鲁山乡草场内群众开荒地和少量承包地一律退耕种草。据统计,1987—1989年共退耕种草10500亩。由国家、省、县三级共同投资,兴建了黄寨人工草场1.8万亩,占黄寨草场总面积的34.6%;兴建工程围栏两片,半人工围栏一片,有效地保留人工草场6800多亩,年亩产鲜草平均97.50公斤。1988—1989的两年内,成功地实施飞机播种。
本着边建设边生产的人工草场改良原则,全区采取以场带户发展草食畜禽生产,实现草、畜同步发展。1992年草场内创产值20万元,纯利约6万元,同时带动了草场周围农户增养耕牛450头,羊200只,产值45万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滁县地区天然草场面积及载畜量统计表
二、饲料
(一)饲料资源
本区饲料资源充足。饲养猪、禽多喂糠麸、稻谷、饼类(豆饼、花生饼、棉籽饼、芝麻饼);杂粮区如定远、凤阳、嘉山等县则增喂红薯、玉米、大豆等;城市郊区多喂豆渣、粉渣、酒糟等。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规定了养猪户留饲料粮的政策,社队根据政策规定养猪户每头猪每年留饲料粮50—75公斤,并动员群众利用家前屋后四边隙地种植饲料类植物。1963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案》规定拨给社员适当数量的饲料地,从集体农田中按每头猪拨给半分至1分地,使社员养猪饲料得到保证。
70年代,随着集体养猪业的发展,公私争料矛盾突出,1972年,中共安徽省委在《关于农村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规定》中重申生产队在粮食分配时,要提留一定数量的养猪饲料粮,除供应集体养猪外,社员养猪也要适当补助饲料。国家收购肥猪实行奖励,即一般社队集体养猪每头每年留给饲料粮50公斤左右,肥猪卖给国家,再发给平价饲料票100公斤左右,社员出售肥猪,除发给相同的平价饲料票外,生产队补给每头猪饲料粮50公斤左右。80年代初,全区实行农业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除国家收购肥猪奖励饲料粮和粮食部门供应种公猪户的平价饲料外,集体提留的饲料粮、拨给养猪户的饲料,全部纳入农业“大包干”承包合同,不再单独供应。1982年,为了提高猪的经济杂交效果,对国家、集体、个人饲养的种公猪,由农业畜牧部门进行一次全面鉴定,对全区符合种用的1408头种猪进行登记发卡,粮食部门凭卡每头每月供应平价饲料30公斤。本区青绿多汁饲料有各类青草、野菜、水生植物、蔬菜、绿肥和饲料作物,以及灌、乔幼嫩茎叶,如马齿苋、野苋菜、灰条菜、水葫芦、水花生、红萍、菱角秧、苦菜、牛条菜、红花草、苕子、青玉米、番薯、葫萝卜、南瓜、菊芋、槐树叶、榆树叶、桑树叶、松针粉等。据调查统计,全区有草地80余万亩,林地280余万亩,水面180余万亩,四边地100余万百,蔬菜、瓜果地20余万亩。70年代绿肥种植面积较大,年均种植100万亩左右。此外,田间杂草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以上构成本区畜禽生产主要饲料来源之一。
本区粗饲料主要有作物秸、杆、藤、叶、缨、壳、秕谷、青干草、干树叶等。据统计,全区年产粗饲料分别为:50—60年代20亿斤,70年代20—30亿斤,80年代50—60亿斤。其中稻草占55—60%,麦秸占20—25%,玉米秸、豆秸、油菜秸、薯藤、花生蔓、干草、树叶等占15—25%。在60年代后期,砻糠、玉米芯和花生壳等大量加工成饲料用于喂猪,到80年代初,各地粮食加工厂生产的混合饲料中,有的含砻糠达50—70%。
此外还有动物性饲料和矿物质饲料等。
(二)饲料加工和利用
本区饲料的调制多用沤、煮等传统方法,沿用至今。青贮饲料是贮存和在枯草季节调剂青饲料余缺的有效方法。1972年滁县地区农业局畜牧兽医站万友仁研制成“牛倒沫”发酵饲料,又称“人工瘤胃”发酵饲料。它是利用反刍动物瘤胃液中纤维分解菌、纤毛虫等微生物,能分解植物粗纤维的原理,人工仿造瘤胃内环境,在“牛倒沫”时,从牛口内掏出反刍草团做酵头发酵青粗饲料,让草团中含有的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使粗纤维部分分解、变软、体积膨大呈糊状,饲喂时适口性好,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微生物本身富有蛋白质等营养成份,“人工瘤胃”科研协作组1980年列入农牧渔业部重点推广项目。80年代以后,全区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用粮食直接饲喂畜禽,再加上发酵饲料制作方法较复杂,风行一时的“牛倒沫”发酵饲料,现已很少。历史上的饲料加工,多用榨、碾、磨、臼等方法,现大多被机器加工取代。全区现有农副产品加工动力13万匹马力,有粉碎机970台,磨面机4924台,碾米机6186台,榨油机816台,淀粉加工机358台,使用机械加工扩大了青、粗、精饲料的利用范围和利用率。
菜籽饼、棉籽饼含蛋白质35—40%,但大量直接利用对畜禽有毒害,需脱毒后饲喂。棉籽饼采取蒸煮法,菜籽饼采用浸泡、坑埋及化学处理等方法降低含毒量。但真正采用脱毒方法的不多,因此,往往造成畜禽中毒。
饲料资源的利用,本区农民历来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圩区和沿湖地带,利用的青饲料多为萍藻等水生植物,粗饲料主要用稻草、油菜叶荚、花生蔓等,精饲料为稻谷、米糠、碎米等以及水生动物饲料。丘陵地区利用的青饲料,主要是青草、野草、树叶等,兼用田间杂草。粗饲料,以玉米秸、山芋藤、花生蔓、豆秸等,牛羊兼饲;精饲料以山芋、玉米为主,亦用豆饼。残丘岗地利用的青饲料,多采集田间杂草,或捞摘水生植物、树叶等补充。粗饲料,利用稻草较多,不足亦用玉米秸、豆秸、花生蔓,山芋藤等;精饲料有稻、麦、玉米、山芋、糠、麸;城镇居民饲养畜禽的主要饲料是槽渣和蔬菜脚叶。
本区农民没有种植饲料习惯,饲喂也不作统筹安排,有什么喂什么,搭配既不平均也不合理,形成夏丰、秋肥、冬歉、春不饱,逢值灾年,畜禽普遍缺乏饲料,甚至造成畜禽批量死亡。60年代后,开始注意种植饲料。70年代,大力推广种植高产青饲料“聚合草”、“三水一萍”等,后渐淘汰,现已很少应用。
(三)配(混)合饲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配(混)合饲料加工业也发展很快,全区配(混)合饲料生产从1983年起通过国家投资、地方自筹、银行贷款,“拼盘式”集资394万元,到1985年底,相继建成7个中型配合(混)饲料厂,达到每个县、(市)一座,单班年产能力3.3万吨。全区29个米厂的饲料加工车间,年单班产混合饲料10.4万吨,合计单产配(混)合饲料能力达到13.7万吨。
进入80年代以后,饲养业迅速发展,市场需求优质饲料量急剧上升,据统计,全区设有18个饲料销售门市部和240多个销售点,仅1985年就销售配(混)合饲料11.27万吨。1991年,滁县地区水产局“皖东合成颗粒饲料厂”与南通正大有限公司合资,利用泰王国正大集团的先进技术和南通正大饲料生产的管理经验,生产出优质全价饲料。到1992年底,全区生产饲料的品种有18个,供饲喂猪、鸭、鸡、鹅、奶牛、鱼等,年生产和销售饲料10万多吨,产量、质量正趋向系列化、标准化和优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