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成鱼养殖
一、苗种繁育
(一)鱼苗繁育
在1954年前,本区农村放养的鱼苗均来自长江,主要由鱼苗贩子肩挑鱼苗送到滁河一带农村放养。1954年以后,随着地、县、社苗种场站的建立,采购鱼苗逐渐扩大规模。本省沿江鱼苗产地有望江、安庆、秋阳、铜陵、无为、和县等。当时采购鱼苗的场家,按计划到指定埠头采购,再经船运车拉到场(站)。较大的场(站)还要分运到社队,下塘培育。这种方法费用大,下塘鱼苗每万尾耗费在10元以上,而且数字不准,成活率低。长江鱼苗都夹有野杂鱼,如果除野不彻底还要危害今后的养殖效果。因而苗种场经常亏损。据1962年统计,本区国营渔场累计亏损44万元。1963年,全区11个渔场共采购鱼苗1.5亿尾,育成夏花鱼种2645万尾。
(二)张捕鱼苗
1958年发现淮河有天然家鱼苗,嘉山、凤阳县组织劳力到淮河设埠下网,张捕鱼苗。1958年捕苗3715万尾,1959年捕苗17915万尾,1960年捕苗17225万尾,1961年捕苗1386万尾。此时,蚌埠闸建成使用,水流减缓,破坏了家鱼繁殖的生态条件,淮河已无大量鱼苗可捕,于1962年停止张捕。部分渔场转移至长江租埠张捕。至1967年,家鱼人工繁殖技术已普及推广,从而结束了张捕天然鱼苗的工作。
(三)家鱼人工繁殖
为加速发展养鱼业,科技人员和广大鱼工努力探索家鱼人工繁殖技术,1955年原地区渔场开始鲤鱼人繁试验,1958年明光渔场首次繁殖鲤鱼成功,得鲤鱼苗80万尾,此项技术迅速推广,至1960年,全区人工繁殖鲤鱼苗12641万尾。
1958年,鲢、鳙、草鱼人工繁殖首先在广东研究成功,1950年,本省佛子岭水库渔场鲢、鳙鱼人工繁殖成功。1964年,本区孙照林、黄发新等在地区渔场进行鲢、鳙鱼人工繁殖,一举成功,得鱼苗60万尾。第二年沙河渔场草、青鱼繁殖成功,从此开创了全区家鱼人工繁殖的新局面。19655年,全区有10个场试验成功,得鱼苗702万尾。1967年12个国营渔场全部成功。1972年在各乡镇渔场推广,至1992年,全区能繁殖鲢、鳙、青、草等家鱼鱼苗的渔场已有30多个,标志着该项技术在全区的完善、成熟。在亲鱼选择、培育催产、孵化等关键技术及产卵池、孵化环道等重要设备的设计方面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家鱼苗产量最高在1988年,达到了19.2亿尾。从1967年起,本区就成为全省主要产苗区,除满足本区需要外,还大量销往东北、西北、华北以及邻省、邻区。本项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推动滁县地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河蟹人工半咸水工业化育苗
滁县地区自1971年起从崇明岛采购或在长江口张捕河蟹苗,放流入湖,次年收获大蟹,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但由于天然蟹苗的产量不稳定,1974年,组成以赵乃刚为主的省、地、县水产局科技人员协作攻关组,试验人工培育蟹苗,先在滁县乌衣渔场主持人工半咸水繁殖蟹苗的项目研究。1975年获蟹苗1953只,1977年通过小试鉴定,1978年,终于完成全部研究,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4年获国家一等发明奖,1986年获第十四届日内瓦国际科技展览会金牌奖。1987年冬,凤阳县鹿塘渔场又兴建一座蟹苗场。以上两处共有育蟹苗池2400平方米,年培育蟹苗能力600—1000公斤。
(五)育种
鱼苗经过育种,可养成不同规格的鱼种。以生产季节分为“夏花”、“冬片”、“春片”,方可放大成鱼塘或湖、库等大水面中继续养成商品鱼。80年代前,本区放养的鱼种规格仅3—6公分,冬片为10公分,规格偏小,影响到养鱼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大水面放养效果更差。以后,各地积极培育大规格鱼种,主要措施是扩大单口池塘面积,每面3—5亩,水位加深达1.5—2米,使鱼种规格普遍增大。
另外,为适应鱼种需要量的不断增长,各地还发展了网箱育种、库湾育种、稻田育种、成鱼塘套养鱼种等多种育种技术。1987年生产鱼种5.5亿尾,其中大规格鱼种6868万尾。
二、池塘养殖
1980年前,本区池塘均为农村山塘和村庄前后的烟火塘,以蓄水灌溉为主。其特点:分散、面积小、水浅。群众为了逢年过节有鱼吃,一般年头只利用少量烟火塘养鱼,雨水调和年头扩大养鱼面积,大早年头往往是水干鱼尽。因此,过去的池塘养鱼产量不高不稳,单产一般几斤至几十斤,均以自食为主。
1979年冬,经国家水产总局批准,在嘉山、凤阳两县建立国家商品鱼基地,经两、三个冬春努力,分别在嘉山县的女山湖、涧溪,凤阳县的城东、城西、考城、严桥、周圩猪场、月明湖、胡咀、花园湖等处,建成本区首批专用鱼塘3300亩。到1992年底,全区建成连片池塘养殖基地65片,17200亩,并正在形成以牧马湖、女山湖、潘村湖、官渡、新安镇为中心的5个千亩片。
经过几年的探索、试验,积累了一定的池塘精养高产技术和规模渔业经营的经验,如天长县秦楠镇渔场、新华渔场,滁州市汪郢农场渔场,来安县新安镇渔场,全椒县官渡渔场、大张渔场,嘉山县女山湖渔场、涧溪渔场,凤阳县城东渔场等,单产都超过了300公斤,经济效益显著。
三、水库养鱼
50年代末,本区在建设水库的同时,兴办渔场8个,即滁州市的沙河、独山、城西渔场,定远县的解放、岱山渔场,全椒县的黄栗树、马厂、燕子湾渔场。1973年国营渔场“转轨定向,发展成鱼”生产,釜山、赵店、平阳、石坝、鹿塘等水库划归国营渔场经营。此时,国营渔场(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的)经营的水库计有:沙河、城西、赵店、平阳、鹿塘、解放、石坝、釜山、岱山水库。其余大中型水库由水利部门管理和经营,小型水库绝大多数由乡村管理。1980年前,水利部门和乡村管理的水库主要蓄水灌溉,多为荒水面,少数水库放养一些鱼种,只作为副业,解决职工吃鱼,因而单产低,效益差。1980年全国水库工作会议提出了“综合利用、以库养库”的要求,水库养鱼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地、县都确定了专人负责,有的成立了养鱼组织。国家先后投资186.6万元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对重点水库进行了水产资源调查,开展科研活动。除大库增加投放量外,还发展网箱养鱼、库湾养鱼、小库精养,一部分水库逐渐形成繁殖、育种、养殖、捕捞生产体系。小型水库随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陆续承包给专业户或联户发展养鱼业。1981年水库养鱼面积216852亩,鱼产量1712吨,平均单产709公斤;1990年水库养鱼面积317665亩,鱼产量5760吨,平均单产18公斤。10年间水库养鱼面积增加46%,鱼产量增加235%,单产提高127.8%。来安县东寺岗水库面积600亩,1988年进行精养高产试验,总产5.2万公斤,平均单产86.6公斤。
水库渔业经营体制几经反复。1983年省人民政府在定远县召开全省水库养鱼会议,大力推广水库承包养鱼。短时间内,大多数国家管理的水库交给沿库群众承包经营。国营渔场经营的水库也受到冲击。原由天长县水产养殖场经营的釜山水库、嘉山县石坝渔场经营的石坝水库交给群众承包经营后,两、三年的实践证明,由于财力、劳力、技术的局限性,个人无力经营。大中型水库由个人承包后一般是只捕不放,酷渔滥捕,破坏原有水库资源,同时引起沿库群众不满,渔事纠纷迭起。如定远县个体承包户王家斌承包蔡桥水库(7720亩),由于只捕不放,甚至雇几百只鱼鹰酷捕,年鱼产量由过去的5万多公斤下降到1.5万公斤,且经常发生打架斗殴事件,无法继续经营。为挽救水库养鱼事业,1987年,大部分水库收回,由水利部门组织经营。全区国家管理的水库56个,面积171480亩,其中国营渔场(系指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组织经营水库7个,面积37270亩,占21.7%;水库管理部门组织经营的水库41个,面积99280亩,占57.9%;个人或联户承包的水库8个,面积34930亩,占20.3%。其余的乡村管理的小型水库均由个体户或联户承包,定额上交,每亩年上交额10—20元。
四、网箱养鱼
(一)水库河道网箱养鱼
本区是省内最早试行网箱养鱼的地区。1976年沙河渔场、滁县渔场用8只网箱计416平方米培育3.6厘米鲢鳙鱼11万尾,经一个月的培育,于8月中旬即收获10厘米鱼种8万尾,取得成功。次年发展为35只网箱计3496平方米,育成10厘米鲢鳙鱼种20.6万尾,6.7—10厘米鱼种15万尾。1978年,滁县渔场在城西水库中进行网箱养鱼一条龙试验,结果获得网箱培育鲢鱼亲鱼,繁殖鱼苗10万尾,育成鲢鱼大规格鱼种45万尾。不投饵养成鲢鳙成鱼,单产3.22公斤/平方米,折合亩产2150公斤;投饵式网箱养成鲢、鳙成鱼单产7.6公斤/平方米,折合亩产5040公斤。沙河渔场同时育成大规格鲢鱼种26.2万尾,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网箱培育大规格鱼种”科学实验奖。
1984年起,开始利用网箱试养价值较高的吃食性鱼类。沙河渔场用10只网箱计300平方米饲养尼罗岁非鱼,5月4日放养,9月25日收获成鱼2343.2公斤,平均单产368公斤/平方米,折亩产5207公斤,成活率89%,1987、1988年,全椒县赵店渔场网箱养殖鲤鱼、团头鲂、荷元鲤、奥里亚罗非鱼等均获得成功。1989年后重点推广网箱养殖团头鲂技术,由滁县地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设计饵料配方,提供技术服务,并纳入农业部“网箱养草、鳊鱼”丰收计划,成绩较大。经专家验收,来安县平阳渔场三只网箱养成团头鲂成鱼1841公斤,折合亩产12513公斤;南谯乡城关村网箱养团头鲂成鱼,折合亩产2577703公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网箱养鱼技术在本区推广后,到1992年底,全区网箱面积达7000平方米。
(二)湖泊浅水网箱养鱼
湖泊浅水网箱养鱼是全区湖区渔民根据湖泊围网特点创造改进而成。1988年凤阳县花园湖渔民将围网加底,箱底紧贴湖底成为浅水网箱,当年养殖70亩,取得平均亩产1164公斤的好成绩。1989年全湖浅水网箱160.47亩,亩产成鱼1336.18公斤。1992年全区浅水网箱发展到200亩。
五、围网养鱼
滁县地区围网养鱼始于1984年。当年于嘉山县马沉涧围网100亩,后因被大水淹没而未果。1985年,嘉山县渔民何继昌和嘉山县水产公司合作于花园湖围网57亩,平均亩放鱼种12.5公斤,共投饵2万公斤,当年10月起捕,收各类成鱼5000公斤,共获利约8000元。1986年围网改为8.65亩,投放鱼种1173尾计57.2公斤,投精料16220公斤,水草25万公斤,12月捕鱼6494.9公斤,平均亩产750.8公斤,精料饵料系数2.7,水草饵料系数41.67,总产值18541.41元,总成本11752.88元,纯利6788.53元,亩产纯利784.80元。1990年起围网养鱼在全区推广,主要分布在女山湖、花园湖、高塘湖、沂湖、高邮湖。1992年全区围网养殖面积342亩。
六、拦网养鱼
拦网养鱼主要分布在高塘湖、女山湖、花园湖、高邮湖、沂湖。从1986年开始发展,到1992年,全区已有拦网21896亩。拦网养鱼一般每个数百亩,面积大的几千亩,鱼种投放量不足,往往形成“占水荒”。
(一)鱼苗繁育
在1954年前,本区农村放养的鱼苗均来自长江,主要由鱼苗贩子肩挑鱼苗送到滁河一带农村放养。1954年以后,随着地、县、社苗种场站的建立,采购鱼苗逐渐扩大规模。本省沿江鱼苗产地有望江、安庆、秋阳、铜陵、无为、和县等。当时采购鱼苗的场家,按计划到指定埠头采购,再经船运车拉到场(站)。较大的场(站)还要分运到社队,下塘培育。这种方法费用大,下塘鱼苗每万尾耗费在10元以上,而且数字不准,成活率低。长江鱼苗都夹有野杂鱼,如果除野不彻底还要危害今后的养殖效果。因而苗种场经常亏损。据1962年统计,本区国营渔场累计亏损44万元。1963年,全区11个渔场共采购鱼苗1.5亿尾,育成夏花鱼种2645万尾。
(二)张捕鱼苗
1958年发现淮河有天然家鱼苗,嘉山、凤阳县组织劳力到淮河设埠下网,张捕鱼苗。1958年捕苗3715万尾,1959年捕苗17915万尾,1960年捕苗17225万尾,1961年捕苗1386万尾。此时,蚌埠闸建成使用,水流减缓,破坏了家鱼繁殖的生态条件,淮河已无大量鱼苗可捕,于1962年停止张捕。部分渔场转移至长江租埠张捕。至1967年,家鱼人工繁殖技术已普及推广,从而结束了张捕天然鱼苗的工作。
(三)家鱼人工繁殖
为加速发展养鱼业,科技人员和广大鱼工努力探索家鱼人工繁殖技术,1955年原地区渔场开始鲤鱼人繁试验,1958年明光渔场首次繁殖鲤鱼成功,得鲤鱼苗80万尾,此项技术迅速推广,至1960年,全区人工繁殖鲤鱼苗12641万尾。
1958年,鲢、鳙、草鱼人工繁殖首先在广东研究成功,1950年,本省佛子岭水库渔场鲢、鳙鱼人工繁殖成功。1964年,本区孙照林、黄发新等在地区渔场进行鲢、鳙鱼人工繁殖,一举成功,得鱼苗60万尾。第二年沙河渔场草、青鱼繁殖成功,从此开创了全区家鱼人工繁殖的新局面。19655年,全区有10个场试验成功,得鱼苗702万尾。1967年12个国营渔场全部成功。1972年在各乡镇渔场推广,至1992年,全区能繁殖鲢、鳙、青、草等家鱼鱼苗的渔场已有30多个,标志着该项技术在全区的完善、成熟。在亲鱼选择、培育催产、孵化等关键技术及产卵池、孵化环道等重要设备的设计方面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家鱼苗产量最高在1988年,达到了19.2亿尾。从1967年起,本区就成为全省主要产苗区,除满足本区需要外,还大量销往东北、西北、华北以及邻省、邻区。本项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推动滁县地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河蟹人工半咸水工业化育苗
滁县地区自1971年起从崇明岛采购或在长江口张捕河蟹苗,放流入湖,次年收获大蟹,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但由于天然蟹苗的产量不稳定,1974年,组成以赵乃刚为主的省、地、县水产局科技人员协作攻关组,试验人工培育蟹苗,先在滁县乌衣渔场主持人工半咸水繁殖蟹苗的项目研究。1975年获蟹苗1953只,1977年通过小试鉴定,1978年,终于完成全部研究,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4年获国家一等发明奖,1986年获第十四届日内瓦国际科技展览会金牌奖。1987年冬,凤阳县鹿塘渔场又兴建一座蟹苗场。以上两处共有育蟹苗池2400平方米,年培育蟹苗能力600—1000公斤。
(五)育种
鱼苗经过育种,可养成不同规格的鱼种。以生产季节分为“夏花”、“冬片”、“春片”,方可放大成鱼塘或湖、库等大水面中继续养成商品鱼。80年代前,本区放养的鱼种规格仅3—6公分,冬片为10公分,规格偏小,影响到养鱼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大水面放养效果更差。以后,各地积极培育大规格鱼种,主要措施是扩大单口池塘面积,每面3—5亩,水位加深达1.5—2米,使鱼种规格普遍增大。
另外,为适应鱼种需要量的不断增长,各地还发展了网箱育种、库湾育种、稻田育种、成鱼塘套养鱼种等多种育种技术。1987年生产鱼种5.5亿尾,其中大规格鱼种6868万尾。
二、池塘养殖
1980年前,本区池塘均为农村山塘和村庄前后的烟火塘,以蓄水灌溉为主。其特点:分散、面积小、水浅。群众为了逢年过节有鱼吃,一般年头只利用少量烟火塘养鱼,雨水调和年头扩大养鱼面积,大早年头往往是水干鱼尽。因此,过去的池塘养鱼产量不高不稳,单产一般几斤至几十斤,均以自食为主。
1979年冬,经国家水产总局批准,在嘉山、凤阳两县建立国家商品鱼基地,经两、三个冬春努力,分别在嘉山县的女山湖、涧溪,凤阳县的城东、城西、考城、严桥、周圩猪场、月明湖、胡咀、花园湖等处,建成本区首批专用鱼塘3300亩。到1992年底,全区建成连片池塘养殖基地65片,17200亩,并正在形成以牧马湖、女山湖、潘村湖、官渡、新安镇为中心的5个千亩片。
经过几年的探索、试验,积累了一定的池塘精养高产技术和规模渔业经营的经验,如天长县秦楠镇渔场、新华渔场,滁州市汪郢农场渔场,来安县新安镇渔场,全椒县官渡渔场、大张渔场,嘉山县女山湖渔场、涧溪渔场,凤阳县城东渔场等,单产都超过了300公斤,经济效益显著。
三、水库养鱼
50年代末,本区在建设水库的同时,兴办渔场8个,即滁州市的沙河、独山、城西渔场,定远县的解放、岱山渔场,全椒县的黄栗树、马厂、燕子湾渔场。1973年国营渔场“转轨定向,发展成鱼”生产,釜山、赵店、平阳、石坝、鹿塘等水库划归国营渔场经营。此时,国营渔场(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的)经营的水库计有:沙河、城西、赵店、平阳、鹿塘、解放、石坝、釜山、岱山水库。其余大中型水库由水利部门管理和经营,小型水库绝大多数由乡村管理。1980年前,水利部门和乡村管理的水库主要蓄水灌溉,多为荒水面,少数水库放养一些鱼种,只作为副业,解决职工吃鱼,因而单产低,效益差。1980年全国水库工作会议提出了“综合利用、以库养库”的要求,水库养鱼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地、县都确定了专人负责,有的成立了养鱼组织。国家先后投资186.6万元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对重点水库进行了水产资源调查,开展科研活动。除大库增加投放量外,还发展网箱养鱼、库湾养鱼、小库精养,一部分水库逐渐形成繁殖、育种、养殖、捕捞生产体系。小型水库随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陆续承包给专业户或联户发展养鱼业。1981年水库养鱼面积216852亩,鱼产量1712吨,平均单产709公斤;1990年水库养鱼面积317665亩,鱼产量5760吨,平均单产18公斤。10年间水库养鱼面积增加46%,鱼产量增加235%,单产提高127.8%。来安县东寺岗水库面积600亩,1988年进行精养高产试验,总产5.2万公斤,平均单产86.6公斤。
水库渔业经营体制几经反复。1983年省人民政府在定远县召开全省水库养鱼会议,大力推广水库承包养鱼。短时间内,大多数国家管理的水库交给沿库群众承包经营。国营渔场经营的水库也受到冲击。原由天长县水产养殖场经营的釜山水库、嘉山县石坝渔场经营的石坝水库交给群众承包经营后,两、三年的实践证明,由于财力、劳力、技术的局限性,个人无力经营。大中型水库由个人承包后一般是只捕不放,酷渔滥捕,破坏原有水库资源,同时引起沿库群众不满,渔事纠纷迭起。如定远县个体承包户王家斌承包蔡桥水库(7720亩),由于只捕不放,甚至雇几百只鱼鹰酷捕,年鱼产量由过去的5万多公斤下降到1.5万公斤,且经常发生打架斗殴事件,无法继续经营。为挽救水库养鱼事业,1987年,大部分水库收回,由水利部门组织经营。全区国家管理的水库56个,面积171480亩,其中国营渔场(系指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组织经营水库7个,面积37270亩,占21.7%;水库管理部门组织经营的水库41个,面积99280亩,占57.9%;个人或联户承包的水库8个,面积34930亩,占20.3%。其余的乡村管理的小型水库均由个体户或联户承包,定额上交,每亩年上交额10—20元。
四、网箱养鱼
(一)水库河道网箱养鱼
本区是省内最早试行网箱养鱼的地区。1976年沙河渔场、滁县渔场用8只网箱计416平方米培育3.6厘米鲢鳙鱼11万尾,经一个月的培育,于8月中旬即收获10厘米鱼种8万尾,取得成功。次年发展为35只网箱计3496平方米,育成10厘米鲢鳙鱼种20.6万尾,6.7—10厘米鱼种15万尾。1978年,滁县渔场在城西水库中进行网箱养鱼一条龙试验,结果获得网箱培育鲢鱼亲鱼,繁殖鱼苗10万尾,育成鲢鱼大规格鱼种45万尾。不投饵养成鲢鳙成鱼,单产3.22公斤/平方米,折合亩产2150公斤;投饵式网箱养成鲢、鳙成鱼单产7.6公斤/平方米,折合亩产5040公斤。沙河渔场同时育成大规格鲢鱼种26.2万尾,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网箱培育大规格鱼种”科学实验奖。
1984年起,开始利用网箱试养价值较高的吃食性鱼类。沙河渔场用10只网箱计300平方米饲养尼罗岁非鱼,5月4日放养,9月25日收获成鱼2343.2公斤,平均单产368公斤/平方米,折亩产5207公斤,成活率89%,1987、1988年,全椒县赵店渔场网箱养殖鲤鱼、团头鲂、荷元鲤、奥里亚罗非鱼等均获得成功。1989年后重点推广网箱养殖团头鲂技术,由滁县地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设计饵料配方,提供技术服务,并纳入农业部“网箱养草、鳊鱼”丰收计划,成绩较大。经专家验收,来安县平阳渔场三只网箱养成团头鲂成鱼1841公斤,折合亩产12513公斤;南谯乡城关村网箱养团头鲂成鱼,折合亩产2577703公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网箱养鱼技术在本区推广后,到1992年底,全区网箱面积达7000平方米。
(二)湖泊浅水网箱养鱼
湖泊浅水网箱养鱼是全区湖区渔民根据湖泊围网特点创造改进而成。1988年凤阳县花园湖渔民将围网加底,箱底紧贴湖底成为浅水网箱,当年养殖70亩,取得平均亩产1164公斤的好成绩。1989年全湖浅水网箱160.47亩,亩产成鱼1336.18公斤。1992年全区浅水网箱发展到200亩。
五、围网养鱼
滁县地区围网养鱼始于1984年。当年于嘉山县马沉涧围网100亩,后因被大水淹没而未果。1985年,嘉山县渔民何继昌和嘉山县水产公司合作于花园湖围网57亩,平均亩放鱼种12.5公斤,共投饵2万公斤,当年10月起捕,收各类成鱼5000公斤,共获利约8000元。1986年围网改为8.65亩,投放鱼种1173尾计57.2公斤,投精料16220公斤,水草25万公斤,12月捕鱼6494.9公斤,平均亩产750.8公斤,精料饵料系数2.7,水草饵料系数41.67,总产值18541.41元,总成本11752.88元,纯利6788.53元,亩产纯利784.80元。1990年起围网养鱼在全区推广,主要分布在女山湖、花园湖、高塘湖、沂湖、高邮湖。1992年全区围网养殖面积342亩。
六、拦网养鱼
拦网养鱼主要分布在高塘湖、女山湖、花园湖、高邮湖、沂湖。从1986年开始发展,到1992年,全区已有拦网21896亩。拦网养鱼一般每个数百亩,面积大的几千亩,鱼种投放量不足,往往形成“占水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