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捕捞
一、渔民
依靠捕鱼捞虾为主的渔民,自古以来在本区各湖、河水域上繁衍生息。据民国八年(1919年)统计,在本区的渔民有1295户、11019人,到1949年,渔民已有较大的增长,如天长县原有渔民92户、558人,增加到558户、2434人,嘉山县原有渔民140户、1400人,增加到856户、4750人,凤阳县原有渔民30户、920人,增加到448户、9399人,新增渔民主要是外地迁入或沿湖、沿河的贫困农民弃农从渔。建国后渔民数量进一步增加。1988年统计,全区有专业渔民4150户、19761人,比1955年分别增长97.9%和77.2%。1992年全区专业渔民已达9056户、35293人。
解放前渔民生活极为贫困。为了能相互关照和切磋技艺,形成以同姓集结和以同类渔具结帮的现象。凤阳县花园湖渔民有宋、李、刘、张四大姓,而天长县渔民则有12个帮,如绞网帮、挂勾帮、小罱帮、大簖帮、丝网帮、旋网帮、齿罩帮等。姓有族长,帮有帮头。渔民多以船为家,白天在同一水域捕鱼网虾,晚上泊靠一起休息。解放后各地组成渔民协会等民间组织。主要渔区先后于1952年成立初级社,1955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2年改为渔业乡(镇)、渔业村。现在渔民集中的乡、村有:天长县的湖滨渔业乡,来安县的汊河乡汊河渔业村,全椒县的襄河镇陈浅渔业村,嘉山县的女山湖镇等。
解放前渔业生产落后,渔民生活苦不堪言,受到官、兵、匪、霸的层层欺压,天长县有歌谣说:“高邮湖水白茫茫,渔家日子苦难当,网网捞的伤心泪,船船装的黄莲汤,破网当衣草当被,祖孙三代睡一舱,春吃菜,夏咽糠,十冬腊月去逃荒”。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渔民的生产和生活,一方面将渔民组织起来,互助互济;另一方面,发放贷款、救济款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发展丰产。为从根本上改变渔民贫穷、落后、缺少教育的状况,自1966年起,根据党中央有关指示,进行连家渔船的社会主义改造,拨专款建陆上居民点,盖学校,划定供养殖的水面。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渔区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上已从单一捕捞转为以养为主的养捕并举,增殖、捕捞相结合和渔、工、商综合经营。一些渔区还加强了增殖保护工作,实行增养值的有女山湖、花园湖、高邮湖、沂湖等,约40多万亩。养殖水面有洋湖、沙湖、烂泥湖、焦城圩、东风湖、红旗杆、马沉涧共约3万亩,以及网箱200多亩、围网1.5万亩,精养鱼塘数万亩。还经营有农机厂、塑料厂、电器厂、缝纫厂、渔网加工、席草加工、水产品加工、油厂、石粉厂、石棉瓦厂、运输、烧窑、捞砂等乡村企业。
综合经营的发展,使渔民收入大大增加,生活条件大有改善,衣食住行已今非昔比。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渔区有电影院和学校,渔民子弟上学难得到缓解,不少目不识丁的渔民的后代还进入高等学府受教育。渔区已告别了文化教育空白的历史。
二、渔船、渔具
(一)渔船
过去本区从事捕捞的渔船,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全部是木质的,较好的是杉木,年年要维修油漆,三至五年要更新;二是吨位小,多数长不过丈二,装载不超过1吨,只能在湖边河汊作业;三是大多是连家渔船,既是生产船又是住家船。均靠人工撑或划才能行动。至60年代,本区还没有一只机动渔船。70年代,国营渔场开始有少量机动船。进入80年代,机动渔船迅速增加。1980年全区有机动渔船79艘,1445马力,680.5吨位,1988年增加到934艘,比1980年增长10.8倍;有11156马力,14226吨位。船上生产、住家逐渐分开。一般住家的是大船。载重量小的15吨,大的50吨,一般的是20—30吨。用于生产的几乎都是小划子,载重几百斤,生产活动用小划子,吃饭休息住上大船。大船大多数是水泥船,平时不用维修,经久耐用,为了操作轻便,生产用小划子,仍为木质的。
(二)渔具
本区渔具种类繁多,但多是小型渔具,主要有:扳网、快网、兜网、麻网、滩网、绞网、小稠网、水泥网、丝网、泥丝戒、小罾、小欢、旋网大噜部、虾拖、虾罾、虾茏、鳝茏、虾嗒鸭网、鸭轮、挂钩、崩钩、小钩、触钩船、小簖等。
三、捕捞作业
建国前,江河湖捕捞多为民间兼业,分散捕捞,一般用撒网、捞网、拦网或钓具,以获天然鱼、虾、蟹。历史上,民间曾有放蓬、放鱼笼、诱捕、鸬鹚捕鱼等杂捕法,今已少见。建国后,合作化及人民公社时期,多为集体捕捞。
50—60年代兴建多座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坝,塘库捕捞一般由专业捕捞队进行。多使用拦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水面养殖开始实行联产承包,兼营养鱼向专业化转化。全区若干年份水产品的捕捞总量增长情况见下表:
滁县地区若干年份水产品总产量增长表
依靠捕鱼捞虾为主的渔民,自古以来在本区各湖、河水域上繁衍生息。据民国八年(1919年)统计,在本区的渔民有1295户、11019人,到1949年,渔民已有较大的增长,如天长县原有渔民92户、558人,增加到558户、2434人,嘉山县原有渔民140户、1400人,增加到856户、4750人,凤阳县原有渔民30户、920人,增加到448户、9399人,新增渔民主要是外地迁入或沿湖、沿河的贫困农民弃农从渔。建国后渔民数量进一步增加。1988年统计,全区有专业渔民4150户、19761人,比1955年分别增长97.9%和77.2%。1992年全区专业渔民已达9056户、35293人。
解放前渔民生活极为贫困。为了能相互关照和切磋技艺,形成以同姓集结和以同类渔具结帮的现象。凤阳县花园湖渔民有宋、李、刘、张四大姓,而天长县渔民则有12个帮,如绞网帮、挂勾帮、小罱帮、大簖帮、丝网帮、旋网帮、齿罩帮等。姓有族长,帮有帮头。渔民多以船为家,白天在同一水域捕鱼网虾,晚上泊靠一起休息。解放后各地组成渔民协会等民间组织。主要渔区先后于1952年成立初级社,1955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2年改为渔业乡(镇)、渔业村。现在渔民集中的乡、村有:天长县的湖滨渔业乡,来安县的汊河乡汊河渔业村,全椒县的襄河镇陈浅渔业村,嘉山县的女山湖镇等。
解放前渔业生产落后,渔民生活苦不堪言,受到官、兵、匪、霸的层层欺压,天长县有歌谣说:“高邮湖水白茫茫,渔家日子苦难当,网网捞的伤心泪,船船装的黄莲汤,破网当衣草当被,祖孙三代睡一舱,春吃菜,夏咽糠,十冬腊月去逃荒”。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渔民的生产和生活,一方面将渔民组织起来,互助互济;另一方面,发放贷款、救济款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发展丰产。为从根本上改变渔民贫穷、落后、缺少教育的状况,自1966年起,根据党中央有关指示,进行连家渔船的社会主义改造,拨专款建陆上居民点,盖学校,划定供养殖的水面。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渔区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上已从单一捕捞转为以养为主的养捕并举,增殖、捕捞相结合和渔、工、商综合经营。一些渔区还加强了增殖保护工作,实行增养值的有女山湖、花园湖、高邮湖、沂湖等,约40多万亩。养殖水面有洋湖、沙湖、烂泥湖、焦城圩、东风湖、红旗杆、马沉涧共约3万亩,以及网箱200多亩、围网1.5万亩,精养鱼塘数万亩。还经营有农机厂、塑料厂、电器厂、缝纫厂、渔网加工、席草加工、水产品加工、油厂、石粉厂、石棉瓦厂、运输、烧窑、捞砂等乡村企业。
综合经营的发展,使渔民收入大大增加,生活条件大有改善,衣食住行已今非昔比。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渔区有电影院和学校,渔民子弟上学难得到缓解,不少目不识丁的渔民的后代还进入高等学府受教育。渔区已告别了文化教育空白的历史。
二、渔船、渔具
(一)渔船
过去本区从事捕捞的渔船,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全部是木质的,较好的是杉木,年年要维修油漆,三至五年要更新;二是吨位小,多数长不过丈二,装载不超过1吨,只能在湖边河汊作业;三是大多是连家渔船,既是生产船又是住家船。均靠人工撑或划才能行动。至60年代,本区还没有一只机动渔船。70年代,国营渔场开始有少量机动船。进入80年代,机动渔船迅速增加。1980年全区有机动渔船79艘,1445马力,680.5吨位,1988年增加到934艘,比1980年增长10.8倍;有11156马力,14226吨位。船上生产、住家逐渐分开。一般住家的是大船。载重量小的15吨,大的50吨,一般的是20—30吨。用于生产的几乎都是小划子,载重几百斤,生产活动用小划子,吃饭休息住上大船。大船大多数是水泥船,平时不用维修,经久耐用,为了操作轻便,生产用小划子,仍为木质的。
(二)渔具
本区渔具种类繁多,但多是小型渔具,主要有:扳网、快网、兜网、麻网、滩网、绞网、小稠网、水泥网、丝网、泥丝戒、小罾、小欢、旋网大噜部、虾拖、虾罾、虾茏、鳝茏、虾嗒鸭网、鸭轮、挂钩、崩钩、小钩、触钩船、小簖等。
三、捕捞作业
建国前,江河湖捕捞多为民间兼业,分散捕捞,一般用撒网、捞网、拦网或钓具,以获天然鱼、虾、蟹。历史上,民间曾有放蓬、放鱼笼、诱捕、鸬鹚捕鱼等杂捕法,今已少见。建国后,合作化及人民公社时期,多为集体捕捞。
50—60年代兴建多座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坝,塘库捕捞一般由专业捕捞队进行。多使用拦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水面养殖开始实行联产承包,兼营养鱼向专业化转化。全区若干年份水产品的捕捞总量增长情况见下表:
滁县地区若干年份水产品总产量增长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