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一、综合治理
滁县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即有“潴水灌田”之说,可见水利建设修筑塘坝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但历史上的塘坝除少数较大者外,多是规模很小,因此水利基础薄弱。至1949年。全区蓄水能力仅3.4亿立方米。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号召积极发展水利建设。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以原有塘坝的维修为主,只有少量发展。“一五”期间,除继续整修扩大原有塘坝外,新建了很多大塘坝,如全椒县的肥全坝、康和坝、人民坝、翻身坝、晋家坝,定远县的响水坝重修、洛河坝、连江坝、小李坝,凤阳县的洪心坝、凤龙坝、山马坝、洪山坝、妇女坝等。其灌溉面积大者千亩以上,小者几百亩。1958年,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指引下,水利建设迅速大发展,全区现有大中型水库,绝大部分是1958午开工兴建的。同时开工兴建的还有炉桥电灌站、门台子电灌站等。虽然其中不少工程存有质量问题,但仍为以后的水利建设打下了基础。
1962年,中央提出“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水利工作方针,全区除逐步续建完成大中型水库外,重点转向灌区的配套,井开始在圩区建设机电排灌站工程。1965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提出了“三五”期间的水利方针;“大寨精神,小型为主、全面配套,狠抓管理,更好地为农业增产服务。”1962~1965年,都强调了小型为主。因此,除骨干工程的尾工不断续建完成,配套工程全面开展外,小型水库的建设迅速发展。
1970年全国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上,号召“学大寨、赶昔阳”,要求“四五”期间要做到按农业人口一人一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全区又掀起了水利兴修的高潮,大规模地进行了平整土地,格田成方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农田基本建设。1974年全国农田基本建设座谈会提出了六项基本要求:即:1、地面平整,保土保水保肥;2、深耕深翻,改良土壤;3、遇旱有水,遇涝排水;4、保证防洪安全;5、沟、渠、路、林配套;6、粮棉超“纲要”。此后,山丘地区大力治冲改沤,开挖撇洪沟、排水沟,平整土地、格田成方,变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为三保田;圩区高标准加高圩堤,提高防洪能力,圩后开撇洪沟,防止岗水入圩,圩内开大沟,开深沟,有利于排涝,并降低地下水位。1975年4月,地区行署在天长县召开了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会议,会上确定对丘陵、平畈、圩区、山区的19个社队进行规划试点,1975年8月,再次召开会议,交流典型规划经验。至10月份,全区大部分社队有了规划蓝图,冬季农田基本建设再次掀起高潮。开展较早,搞得较好的有天长县的团结大队、益民大队,来安县的杨郢公社,全椒县的南屏公社等社队。1977年,全椒县的农田基本建设成果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内展出。1978年,水电部编印的“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一书中,介绍和推荐了滁县地区田间建设的典型沟、渠、路布置形式。
自1979年起,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区椎开,当时一些规模较大、需要集中劳力较多的农田水利建设受到一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1985年,滁县地委提出了“全党全民发动,大打水利硬仗,推磨转圈协作,重点工程不放”的方针,较合理地解决了兴修水利用工负担问题,农田水利建设又蓬勃发展。1987年本区开始在部分县开展商品粮基地建设,治水要求更高,井在过去治水改土的基础上改造中低产田。
从80年代起,全区每年冬春有70—80%的劳力投入兴修水利,井由冬、春修发展到夏修,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已形成制度。
二、塘、坝建设
建国前,本区水利建设落后,塘、坝是农村的主要灌溉设施。修筑塘、坝历史悠久,县志多有记载。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滁州志》载:“西北山水盈涸不常,惟因地之高下,潴以为塘、为沛,引以为沟,堵以为坝、为堰。”清光绪《安徽通志)载:“凤阳县鹿塘在总铺山西,长十余里,水小从东、北二涵洞宣泄,大则从东南大石桥门漫溢而下,灌田万余亩,清顺治六年(1649年)塘坏,乾隆四年(1739年)请帑修筑。按凤阳诸塘,雨集易盈,旱则易涸,惟此塘周围三十六里,深一、二丈,风日晴和,波纹如谷,轻鸥出没,渔艇纵横,夕阳远山,极目无际。”清道光六年(1826年)《定远县志》载:“响水坝,县西北三十五里,明万历知县诸葛升创立,清雍正十年(1732年)知县邹克昌重修,黄阁谢修伯递修。”清道光十年(1830年)《来安县志》载:“龙尾坝,即龙尾桥水,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县赵礼堤障水以资灌溉,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知县刘正亨修。”以上说明,在明清两代,塘坝已在辖境内大事修筑。据《滁州志》载,宋代有名称的塘坝计106座,明代有名称的塘坝,并说明位置和周长的计45座。清道光十年《来安县志)载有名称的塘、坝在宋代列有99座,明代列有17座,有的还注明受益户出工兴修的负担办法。清道光六年《定远县志》载有名称和离城方位、距离的塘有53座,坝21座。清光绪三十四年所编《凤阳府志水考》上列有名称、位置、灌溉田亩的塘37座。民国9年印的《全椒县志》载列有名称、位置的塘有59座,坝24座。本区历史上修筑的很多塘、坝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其中凤阳鹿塘已发展成中型水库。
建国后,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塘坝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针对1953年干旱,中共安徽省委对各地区均提出了修塘任务,并规定了修塘标准,要求“凡有一定来水面积的死水塘,每亩灌溉面积要有150立方米塘容,持续30天不雨不旱;一般塘要有每亩200立方米的塘容,做到40天不雨不旱;重点塘坝要求任何情况下不雨不旱保丰收。”1956午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省委提出了“全面开展一个以蓄水保水防旱为中心的春修突击运动。”掀起了二次修塘的热潮。至1957年底,全区塘坝数比1949年的154749处增加了13719处,共有塘坝168468处,蓄水容量亦由1949年的33687万立方米增加到47089万立方米,灌溉面积达127.09万亩。在此期间,各县还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拦河坝。如:全椒县1951年在小马厂河上修建了肥全坝,蓄水量300万立方米,可灌田1.8万亩;在大马厂河上建芦子坝,蓄水量50万立方米,可灌田9500亩;在石沛河上建人民坝,蓄水量20万立方米,可灌田5000亩;1957年在大马厂河上建康和坝,蓄水量150万立方米,可灌田6500亩;定远县1954年在古城河上修建了古城坝,可灌田3.4万亩;1955年建洛河坝,可灌田2.5万亩:在池河上建连江坝等。其他各县也兴修建了一些新的拦河坝。
“二五”期间,偏重于建设大中型水库,对小型塘坝建设有所忽视,有些塘坝灌区为库、站代替,部分塘坝扩建成小水库。调整时期虽然强调了小型塘坝的重要性,还组织力量进行了以小型工程为主体的公社规划,但“重大轻小”的思想仍未能很好地扭转,塘、坝数继续逐年减少,至1965年底,全区塘坝降至160392处。灌溉面积降至86.85万亩。
“三五”期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再加上重大型轻小型思想的支配,同样是放松小塘坝的整修。
在70年代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废塘还田之风开始蔓延,特别是定远、凤阳、嘉山三县,受扩大面积攻总产的思潮影响,废塘还田之风更盛,塘坝处数大幅度下降,至80年代,全区塘坝数降至117206处,灌溉面积降到33.56万亩。1980年以后,农村广泛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兴修塘坝重新得到重视,特别是山区重建新塘较多,塘坝数量有所回升。截至1992年底,全区塘坝达11.93万处,蓄水量达6.14亿立方米,灌溉面积36.60万亩。
三、圩区建设
滁县地区境内共有平原圩区面积1209.8平方公里,耕地103万亩。主要分布在淮河沿岸及其支流两侧、高邮湖畔、滁河及其支流沿岸三大片。淮河流域除方邱湖、花园湖、潘村湖三片为淮河行洪区外,干流沿岸还有泊岗圈堤,池河、窑河、涧溪河流域部分圩区,总面积471.2平方公里。滁河流域圩区总面积414.3平方公里。高邮湖圩区总面积324.3平方公里。境内有圩田史较早,数量亦多。据光绪二十二年《滁州志)载,滁河流域在宋朝列名圩堤有广大、三教等圩30处,明朝列名圩堤有大通、肖官、包家、散水、五马、黄庆、双林、城西8处,并注明离城方位;有的还注明周长和行政区域沿革。清光绪十年刊印的《来安县志》载,在宋朝有樊家圩等8处,明朝列有圩名20处,其中沿名至今的有广大、董清、三城等圩。民国9年刊印的《全椒县志》列有名称的圩,计有东官、西观、东观、小湖、虎皮、中坊宝塔、宝庆、教场、高许、再安等72处。高邮湖畔天长县的金小圩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三荡圩建于清道光年间。淮河流域历史上亦早有堤防,但标准很低,常受洪水漫没,因之习惯称堤内地为“湖地”。
建国前,虽有众多圩田,但小圩多,大圩少,设施简陋,防洪、除涝、灌溉标准很低,有些还常年积水。建国初期,据1949年底统计,全区有名的圩266处,保护耕地28.87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大圩5处,耕地7.82万亩。
建国后,全区圩田有了较大发展。1950年淮河大水,淮堤和高邮湖沿岸圩堤堤防多处决口或漫溢,堤防毁损严重。是年冬,在治惟委虽会和各县人民政府领导下,调集资金和粮食,以工代赈,修复堤防,同时适当扩建了一些圩区,高邮湖圈了大圹圩,花园湖沿岸圈了一些小圩。1952年开挖泊岗引河,淮河左岸形成了泊岗圈堤,淮河右岸圈成潘村湖圩。1954年大洪水使沿淮堤防和沿滁河、高邮湖圩区均遭受严重毁损,汛后各地及时组织力量进行复堤、整修、加固。其中规模较大的嘉山县潘村湖圈堤,复堤培修结合开截水沟。淮河堤防的防洪标准亦予提高。根据治淮委员会“淮河流域规划报告”的要求,淮河堤防顶高加高到曹山20.5米,临淮关20.0米,浮山18.2米;顶宽3米,内坡1:2,外坡1:3。1959年又遇大洪水,全区圩堤又遭不同程度的破坏,汛后除进行全面修复外,并开展了联圩、并圩,铲平了一些界埂,调整丁排灌渠系。天长县高邮湖堤的堤线适当外移,使圩田的面积有较大的扩展。60年代初,嘉山县在潘村湖苏堤以南新圈了安淮圩;凤阳县结合疏浚濠河将老荡湖、月明湖洼地圈成圩田。1965年,淮河行洪堤顶上加筑1米高的子堰。1966年,天长县配合淮河入江水道工程,成立了“高邮湖大堤工程指挥部”,组织力量将沿高邮湖各圩的堤防连成南北二条大圈堤:北大堤从友好圩到新河口长18公里,南大堤从新河口到南尖长16公里;堤顶高程从原来的8.5米左右加高到10.5—11.0米。60年代至70年代,天长县整修了新白塔河、钢龙河、秦楠河等河道,结合河道整治,加固加高了内河的圩堤。滁河流域在完成驷马山引江工程后,70年代对滁河干流的金银浆至晋集段、汊河集至马汊河段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和整治,部分支流如来安河、襄河、沛河、皂河等亦进行了整治,既提高了防洪标准,亦增加了圩区耕地。
由于以往圩堤在修筑或加固时,取土距离太近,经多次的加高,紧靠堤脚形成连续的深塘,迎水面又受洪水的冲刷,堤坡很陡,圩堤堤身单薄,已无法再加固加高。因此,80年代对圩堤的整修普遍要求填塘固基,对堤身断面的标准,各县都提出了高的要求。如:1985年滁县要求圩顶高程13.5米,顶宽4米,背水坡二级平台,一级平台宽10米,二级平台宽4米;来安县要求标准断面为顶宽10米,背水坡加一级平台,平台宽10米;嘉山县的池河整治,圩堤顶宽要求也是10米。
滁县地区若干年份圩区建设统计表
从上表可以大体看出全区圩田发展的过程。其中以1970年圩区个数最多,后由于联圩、并圩,圩数大大减少,而万亩以上的大圩增加。凤阳县的方邱湖和花园湖保护面积各为61.0和155.4平方公里,因与岗区未分割,未筑堤成圈,习惯上不列入圩区统计报表。
圈圩工程一般正面紧靠主河道,圩后则与丘陵岗区相接,一旦暴雨,岗区来水侵入圩内增加圩内的排涝压力,因此沿岗必须开撇洪沟,将岗水直接引向外河道。历史上,在土地属于各家所有的小农经济情况下,难以统筹安排,解决岗圩或岗冲的水利矛盾。建国以后,各地先后开了不少撇洪沟,工程规模较大的,如全椒县沿滁河自广平以下至陈浅,分别开了新河、跃进河、如意河等撇洪总沟:滁县在滁全二县交界处开了汪郢新河;嘉山县在整修潘村湖圈堤时,西部沿岗开了护岗河结合筑堤等。圩区内地势低洼,每逢汛期,暴雨后外河水位猛涨,大大高于圩内地面,内水无法宜泄,积涝成灾。建国前天排水设备,大多依靠人力,使用龙骨水车排水,难以及时将积水排出,建国后,随着生产水平的逐步提高,各地兴建了大量机电排涝站,目前圩区堤防的防洪标准大部分可达到20年一遇,除涝标准可达到5年一遇。
四、水土保持
本区山丘地区,岗冲相间,地势起伏不平,每逢暴雨,径流顺冲而下,塝田、冲田常受洪水冲刷,跑水、跑土、鲍肥,形成三跑田。历史上由于灌溉水源不足,为解决泡秧水和栽秧水,冲田留有较多蓄水窝,因长期蓄水,成为冷浸田,又叫沤水田或烂泥田,每年只能种一季水稻,而且产量不高。圩区则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圩沟浅小,排水不畅,同样是沤水田,一年一季水稻。治水改土的重点就是以改造冲洼低产田为主。
自1972年起,低产田改造在区内部分杜队进行试点,如天长县的益民大队、团结大队,来安县的杨郢公社,滁州市黄圩公社等。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1974年,全国农田基本建设座谈会以后,是年4月,地区召开了全区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会议,把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推向高潮。在此期间,各县分别组织科技人员、社队干部到开展农田基本建设较好的扛苏省高邮、江都、泰兴、宿迁等县参观学习,结合本区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方法治水改土:对于山丘地区,一般在岗塝开撇洪沟,截除岗水入冲,冲内开排水沟,使冲田排水通畅,有条件的地方,做到排灌分家,灌排沟开到每块农田,消灭串灌串排,防止水土流失。另外还平整土地,格田成方,改小块田为大块田。对于圩区,首先是在圩后开撇洪沟,防止岗水入圩;圩内则填平原有浅小的陡塘,重新布置排灌渠系;排水系统开大沟、开深沟,使排水畅通,又降低地下水位,同时保持一定的沟塘率;合理布置沟渠,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灌排尽量分开,做到圩内能分区蓄水,分片排水,提高排涝的保证率。全区改造面积较大,质量较好的典型片有:天长县的上泊湖、牧马湖、高庙、九里荒、四湖冲、关塘、郑庄等;来安县的广大圩、三城圩、七里圩、江青圩、双塘十里大队,水口北圩等;滁州市的黄圩、陈郢大队、黄泥十五里长冲、城郊十里长冲等;全椒县的官渡、陈浅、万庄湖、八波湖、三小东等;定远县的水康;凤阳县的江山、官沟;嘉山县的石坝、潘村湖等。
据统计,1976年冬到1977年春,全区深翻土地30.68万亩,平整土地25.16万亩,改造低产田12.41万亩;1977年冬至1978年春。全区深翻土地28.38万亩,平整土地12.77万亩,改造低产田2.47万亩。
至1990年止,全区共改造低产田108万亩,修筑机耕路379条,总长522公里;开挖排灌沟渠636条,总长748.6公里。
滁县地区山区面积3154.9平方公里。唐宋时代,各地森林茂密,水土流失甚微。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名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就是描绘了滁州西涧的林深泉盛景色。清道光六年《定远县志》记载:“邑西北韭山、横涧山与凤阳连接,元时树木森罗,虎豹众聚伤人。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命定远大将军应宜儿赤以淮东西鹰房屯田打捕,总管达鲁花赤善猎虎,七八年间在与凤阳交界之山,约擒一千余虎。宋泰始年间,殷琰在县西南建有死虎亭。”说明宋元时期,定远、凤阳县山区树木众多。元末农民起义,皖东一带成为战场,原始森林遭到很大破坏,特别是太平天国直至抗日战争的一百多年间,战火不断,残存森林遭严重破坏。山区群众又有烧山肥田,护草放木和开荒种粮的习惯,一到枯草季节,山火蔓延,断续到春草发青,形成连片大量荒山。据建国初期实地调查,水土流失面积达2488.6平方公里,占总山区面积的78.9%。
建国以后,各地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采取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扩大森林覆盖率;修水平梯田、建谷坊、开撇洪沟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滁县地区最早动手治理水土流失的是来安县。该县1952年建立水土保持机构,当年治理面积11平方公里,1952至1962年10年间,治理面积达264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3。其他县亦相继成立过水土保持试验站等机构,如定远县的岱山水土保持站、滁县的城西水土保持试验站、凤阳县的罗汉寺水土保持试验站等,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来安县的屯仓水库上游,原来由于陡山、塔山一带水土流失严重,1958年建库后,水质混浊,经治理后已有明显改善。
滁县地区林业部门50年代初就在山区建立了皇甫山、石门山、老嘉山三个国营林场发展林业生产。1958至1960年,国营林场又有较大发展。全区现有国营林场34处,经营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70年代后期,社队集体林场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最高峰时有1942处,面积54万亩(其中包括丘陵区的林地)。经43年的不断努力,森林覆盖率已大大提高。至1985年,全区累计造林377.8万亩,现在全区大部分山区已是森林茂密,郁郁葱葱,水土保持已取得显著成效。80年代,治淮委员会又补助部分经费,在嘉山县白沙王等地进行了水土保持治理。主要是修水平梯田和种植成片山楂林等,现已挂果。
至1992年止,全区治理面积达1805.1平方公里,占全区原有水土流失面积的72.5%。
滁县地区各代表年水土保持治理面积统计表
五、打井
本区人畜饮水在缺乏地表水之处,多靠井水供给。而灌溉,则较为鲜见。
滁县地区较古老的井有嘉山县明光梅大井、凤阳县城内的四眼井等。定远县芝麻涧面王村珍珠泉下有眼古井,泉水位可上升到井口,为清代时建,也是很古老的。
建国后,随着蓄水工程的不断兴建,饮用库水、塘水的居民日渐增多,部分水井淤塞报废。由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化肥农药用量增加,地表水受污染严重,有害于人体健康,至70年代初,打井工作又受到重视。1973年以后,在省水利厅安排部分打井专用补助经费的推动下,各县相继成立了打井队,购置必要的打井机具,当时的打井方法,主要是用大锅锥成井,大锅锥直径一般0.8—1.0米,用预制混凝土管衬砌,无砂混疑土管作滤水管,井深一般10—20米,如发现井壁坍塌严重时,采用泥浆固壁;以后发展到打小口径手压泵井。一般由群众投工,打井队指导,用大锅锥成井,国家补助混凝土管和滤水管。1981年以后,因打井补助经费不再安排,打井处于停顿状态。据1980年统计,全区拥有打井工具:300型钻机1台,动力吸浆机1台,水冲钻2台,各种锅锥117台(以中锅锥为主),专业打井人员100多人;累计打井9954眼。据1985年底统计,累计打饮水井11101眼,机井5眼,国家投资97.5万元。全区原计划农村需要解决人畜饮用水的计232.28万人,牲畜47.01万头,至1985年底,已解决160.56万人,牲畜30.45万头。
1978年全省特大干旱,省委书记万里关心旱区人民吃水和下年抗旱用水的困难,与中共北京市委商议后,组织一支强有力的打井队伍支持安徽省打井。援皖打井队自11月份陆续来到,本区主要安排在定远、凤阳、嘉山三县缺水地区。12月开钻,至1980年,共钻探井265眼。但由于红砂岩地区岩层裂隙水很少,故单井出水量很小。定远县的二龙、大桥一带,一般单井日出水量仅100—200立方米。少数地方日出水仅50—100立方米左右。出水量较好的嘉山县明光镇附近,也只有500—1000立方米。又因缺乏深井泵和电源、能源,只能用特制的铁皮桶用人工提取水源,实际使用率很低,大部分井已废弃。
六、喷灌
1978年开始在本区应用喷灌技术。当年冬,省水利厅在嘉山县举办喷灌学习班,全省各县派人参加学习喷灌技术,并到江苏省的睢宁县和南京市郊现场参观,以促进喷灌技术的应用。到1982年,喷灌面积发展到4万多亩。但由于喷灌设备成本较高,应用尚局限于城郊蔬菜队,以及经济作物区,如棉花、树苗等。
喷灌设备的形式有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移动式可轮流使用,设备利用率高,一次性投资较低,因此本区各县喷灌的发展,都是从移动式开始,后逐步向固定喷灌站发展。
1978年,天长县先在金集公社益民大队和秦楠公社庆祝大队试点,然后由点到面逐步发展;1982年,用国家投资的喷灌经费14.5万元,购置了4—12马力的各种形式移动喷灌机120台套,分配到97个生产队,对棉花、油菜、树苗等经济作物进行轮流喷灌,做到及时播种,灌水适量,起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1980年,天长县还在天长镇火箭蔬菜队修建了固定喷灌站,喷灌蔬菜田110亩。国家投资1.5万元,蔬菜队自筹1.5万元,合计3万元,平均每亩投资约300元。火箭队40个劳动力,大部分是妇女,使用喷灌后,解决了挑水浇灌的困难,每个劳力能种2—5亩蔬菜。1980年,定远县先在青洛公社试点,成立了流动喷灌小分队,由国家投资1.9万元,社队自筹0.1万元,购置4马力移动式喷灌机25台套,发展喷灌面积1000亩;同时又在定城镇余湾生产队建固定式喷灌站一处,喷灌蔬菜90亩,增产效益显著。其它各县开展喷灌的情况基本类同。
1982年以后,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散经营,喷灌的试验推广工作中止,已建的固定喷灌站大部分停止使用。1986年以后,随着蔬菜生产集约经营的发展,喷灌又逐步引起重视。如滁州市郊南谯乡已将原有国家喷灌设施修复使用,喷灌面积已超过1000亩。
滁县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即有“潴水灌田”之说,可见水利建设修筑塘坝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但历史上的塘坝除少数较大者外,多是规模很小,因此水利基础薄弱。至1949年。全区蓄水能力仅3.4亿立方米。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号召积极发展水利建设。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以原有塘坝的维修为主,只有少量发展。“一五”期间,除继续整修扩大原有塘坝外,新建了很多大塘坝,如全椒县的肥全坝、康和坝、人民坝、翻身坝、晋家坝,定远县的响水坝重修、洛河坝、连江坝、小李坝,凤阳县的洪心坝、凤龙坝、山马坝、洪山坝、妇女坝等。其灌溉面积大者千亩以上,小者几百亩。1958年,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指引下,水利建设迅速大发展,全区现有大中型水库,绝大部分是1958午开工兴建的。同时开工兴建的还有炉桥电灌站、门台子电灌站等。虽然其中不少工程存有质量问题,但仍为以后的水利建设打下了基础。
1962年,中央提出“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水利工作方针,全区除逐步续建完成大中型水库外,重点转向灌区的配套,井开始在圩区建设机电排灌站工程。1965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提出了“三五”期间的水利方针;“大寨精神,小型为主、全面配套,狠抓管理,更好地为农业增产服务。”1962~1965年,都强调了小型为主。因此,除骨干工程的尾工不断续建完成,配套工程全面开展外,小型水库的建设迅速发展。
1970年全国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上,号召“学大寨、赶昔阳”,要求“四五”期间要做到按农业人口一人一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全区又掀起了水利兴修的高潮,大规模地进行了平整土地,格田成方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农田基本建设。1974年全国农田基本建设座谈会提出了六项基本要求:即:1、地面平整,保土保水保肥;2、深耕深翻,改良土壤;3、遇旱有水,遇涝排水;4、保证防洪安全;5、沟、渠、路、林配套;6、粮棉超“纲要”。此后,山丘地区大力治冲改沤,开挖撇洪沟、排水沟,平整土地、格田成方,变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为三保田;圩区高标准加高圩堤,提高防洪能力,圩后开撇洪沟,防止岗水入圩,圩内开大沟,开深沟,有利于排涝,并降低地下水位。1975年4月,地区行署在天长县召开了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会议,会上确定对丘陵、平畈、圩区、山区的19个社队进行规划试点,1975年8月,再次召开会议,交流典型规划经验。至10月份,全区大部分社队有了规划蓝图,冬季农田基本建设再次掀起高潮。开展较早,搞得较好的有天长县的团结大队、益民大队,来安县的杨郢公社,全椒县的南屏公社等社队。1977年,全椒县的农田基本建设成果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内展出。1978年,水电部编印的“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一书中,介绍和推荐了滁县地区田间建设的典型沟、渠、路布置形式。
自1979年起,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区椎开,当时一些规模较大、需要集中劳力较多的农田水利建设受到一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1985年,滁县地委提出了“全党全民发动,大打水利硬仗,推磨转圈协作,重点工程不放”的方针,较合理地解决了兴修水利用工负担问题,农田水利建设又蓬勃发展。1987年本区开始在部分县开展商品粮基地建设,治水要求更高,井在过去治水改土的基础上改造中低产田。
从80年代起,全区每年冬春有70—80%的劳力投入兴修水利,井由冬、春修发展到夏修,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已形成制度。
二、塘、坝建设
建国前,本区水利建设落后,塘、坝是农村的主要灌溉设施。修筑塘、坝历史悠久,县志多有记载。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滁州志》载:“西北山水盈涸不常,惟因地之高下,潴以为塘、为沛,引以为沟,堵以为坝、为堰。”清光绪《安徽通志)载:“凤阳县鹿塘在总铺山西,长十余里,水小从东、北二涵洞宣泄,大则从东南大石桥门漫溢而下,灌田万余亩,清顺治六年(1649年)塘坏,乾隆四年(1739年)请帑修筑。按凤阳诸塘,雨集易盈,旱则易涸,惟此塘周围三十六里,深一、二丈,风日晴和,波纹如谷,轻鸥出没,渔艇纵横,夕阳远山,极目无际。”清道光六年(1826年)《定远县志》载:“响水坝,县西北三十五里,明万历知县诸葛升创立,清雍正十年(1732年)知县邹克昌重修,黄阁谢修伯递修。”清道光十年(1830年)《来安县志》载:“龙尾坝,即龙尾桥水,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县赵礼堤障水以资灌溉,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知县刘正亨修。”以上说明,在明清两代,塘坝已在辖境内大事修筑。据《滁州志》载,宋代有名称的塘坝计106座,明代有名称的塘坝,并说明位置和周长的计45座。清道光十年《来安县志)载有名称的塘、坝在宋代列有99座,明代列有17座,有的还注明受益户出工兴修的负担办法。清道光六年《定远县志》载有名称和离城方位、距离的塘有53座,坝21座。清光绪三十四年所编《凤阳府志水考》上列有名称、位置、灌溉田亩的塘37座。民国9年印的《全椒县志》载列有名称、位置的塘有59座,坝24座。本区历史上修筑的很多塘、坝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其中凤阳鹿塘已发展成中型水库。
建国后,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塘坝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针对1953年干旱,中共安徽省委对各地区均提出了修塘任务,并规定了修塘标准,要求“凡有一定来水面积的死水塘,每亩灌溉面积要有150立方米塘容,持续30天不雨不旱;一般塘要有每亩200立方米的塘容,做到40天不雨不旱;重点塘坝要求任何情况下不雨不旱保丰收。”1956午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省委提出了“全面开展一个以蓄水保水防旱为中心的春修突击运动。”掀起了二次修塘的热潮。至1957年底,全区塘坝数比1949年的154749处增加了13719处,共有塘坝168468处,蓄水容量亦由1949年的33687万立方米增加到47089万立方米,灌溉面积达127.09万亩。在此期间,各县还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拦河坝。如:全椒县1951年在小马厂河上修建了肥全坝,蓄水量300万立方米,可灌田1.8万亩;在大马厂河上建芦子坝,蓄水量50万立方米,可灌田9500亩;在石沛河上建人民坝,蓄水量20万立方米,可灌田5000亩;1957年在大马厂河上建康和坝,蓄水量150万立方米,可灌田6500亩;定远县1954年在古城河上修建了古城坝,可灌田3.4万亩;1955年建洛河坝,可灌田2.5万亩:在池河上建连江坝等。其他各县也兴修建了一些新的拦河坝。
“二五”期间,偏重于建设大中型水库,对小型塘坝建设有所忽视,有些塘坝灌区为库、站代替,部分塘坝扩建成小水库。调整时期虽然强调了小型塘坝的重要性,还组织力量进行了以小型工程为主体的公社规划,但“重大轻小”的思想仍未能很好地扭转,塘、坝数继续逐年减少,至1965年底,全区塘坝降至160392处。灌溉面积降至86.85万亩。
“三五”期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再加上重大型轻小型思想的支配,同样是放松小塘坝的整修。
在70年代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废塘还田之风开始蔓延,特别是定远、凤阳、嘉山三县,受扩大面积攻总产的思潮影响,废塘还田之风更盛,塘坝处数大幅度下降,至80年代,全区塘坝数降至117206处,灌溉面积降到33.56万亩。1980年以后,农村广泛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兴修塘坝重新得到重视,特别是山区重建新塘较多,塘坝数量有所回升。截至1992年底,全区塘坝达11.93万处,蓄水量达6.14亿立方米,灌溉面积36.60万亩。
三、圩区建设
滁县地区境内共有平原圩区面积1209.8平方公里,耕地103万亩。主要分布在淮河沿岸及其支流两侧、高邮湖畔、滁河及其支流沿岸三大片。淮河流域除方邱湖、花园湖、潘村湖三片为淮河行洪区外,干流沿岸还有泊岗圈堤,池河、窑河、涧溪河流域部分圩区,总面积471.2平方公里。滁河流域圩区总面积414.3平方公里。高邮湖圩区总面积324.3平方公里。境内有圩田史较早,数量亦多。据光绪二十二年《滁州志)载,滁河流域在宋朝列名圩堤有广大、三教等圩30处,明朝列名圩堤有大通、肖官、包家、散水、五马、黄庆、双林、城西8处,并注明离城方位;有的还注明周长和行政区域沿革。清光绪十年刊印的《来安县志》载,在宋朝有樊家圩等8处,明朝列有圩名20处,其中沿名至今的有广大、董清、三城等圩。民国9年刊印的《全椒县志》列有名称的圩,计有东官、西观、东观、小湖、虎皮、中坊宝塔、宝庆、教场、高许、再安等72处。高邮湖畔天长县的金小圩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三荡圩建于清道光年间。淮河流域历史上亦早有堤防,但标准很低,常受洪水漫没,因之习惯称堤内地为“湖地”。
建国前,虽有众多圩田,但小圩多,大圩少,设施简陋,防洪、除涝、灌溉标准很低,有些还常年积水。建国初期,据1949年底统计,全区有名的圩266处,保护耕地28.87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大圩5处,耕地7.82万亩。
建国后,全区圩田有了较大发展。1950年淮河大水,淮堤和高邮湖沿岸圩堤堤防多处决口或漫溢,堤防毁损严重。是年冬,在治惟委虽会和各县人民政府领导下,调集资金和粮食,以工代赈,修复堤防,同时适当扩建了一些圩区,高邮湖圈了大圹圩,花园湖沿岸圈了一些小圩。1952年开挖泊岗引河,淮河左岸形成了泊岗圈堤,淮河右岸圈成潘村湖圩。1954年大洪水使沿淮堤防和沿滁河、高邮湖圩区均遭受严重毁损,汛后各地及时组织力量进行复堤、整修、加固。其中规模较大的嘉山县潘村湖圈堤,复堤培修结合开截水沟。淮河堤防的防洪标准亦予提高。根据治淮委员会“淮河流域规划报告”的要求,淮河堤防顶高加高到曹山20.5米,临淮关20.0米,浮山18.2米;顶宽3米,内坡1:2,外坡1:3。1959年又遇大洪水,全区圩堤又遭不同程度的破坏,汛后除进行全面修复外,并开展了联圩、并圩,铲平了一些界埂,调整丁排灌渠系。天长县高邮湖堤的堤线适当外移,使圩田的面积有较大的扩展。60年代初,嘉山县在潘村湖苏堤以南新圈了安淮圩;凤阳县结合疏浚濠河将老荡湖、月明湖洼地圈成圩田。1965年,淮河行洪堤顶上加筑1米高的子堰。1966年,天长县配合淮河入江水道工程,成立了“高邮湖大堤工程指挥部”,组织力量将沿高邮湖各圩的堤防连成南北二条大圈堤:北大堤从友好圩到新河口长18公里,南大堤从新河口到南尖长16公里;堤顶高程从原来的8.5米左右加高到10.5—11.0米。60年代至70年代,天长县整修了新白塔河、钢龙河、秦楠河等河道,结合河道整治,加固加高了内河的圩堤。滁河流域在完成驷马山引江工程后,70年代对滁河干流的金银浆至晋集段、汊河集至马汊河段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和整治,部分支流如来安河、襄河、沛河、皂河等亦进行了整治,既提高了防洪标准,亦增加了圩区耕地。
由于以往圩堤在修筑或加固时,取土距离太近,经多次的加高,紧靠堤脚形成连续的深塘,迎水面又受洪水的冲刷,堤坡很陡,圩堤堤身单薄,已无法再加固加高。因此,80年代对圩堤的整修普遍要求填塘固基,对堤身断面的标准,各县都提出了高的要求。如:1985年滁县要求圩顶高程13.5米,顶宽4米,背水坡二级平台,一级平台宽10米,二级平台宽4米;来安县要求标准断面为顶宽10米,背水坡加一级平台,平台宽10米;嘉山县的池河整治,圩堤顶宽要求也是10米。
滁县地区若干年份圩区建设统计表
从上表可以大体看出全区圩田发展的过程。其中以1970年圩区个数最多,后由于联圩、并圩,圩数大大减少,而万亩以上的大圩增加。凤阳县的方邱湖和花园湖保护面积各为61.0和155.4平方公里,因与岗区未分割,未筑堤成圈,习惯上不列入圩区统计报表。
圈圩工程一般正面紧靠主河道,圩后则与丘陵岗区相接,一旦暴雨,岗区来水侵入圩内增加圩内的排涝压力,因此沿岗必须开撇洪沟,将岗水直接引向外河道。历史上,在土地属于各家所有的小农经济情况下,难以统筹安排,解决岗圩或岗冲的水利矛盾。建国以后,各地先后开了不少撇洪沟,工程规模较大的,如全椒县沿滁河自广平以下至陈浅,分别开了新河、跃进河、如意河等撇洪总沟:滁县在滁全二县交界处开了汪郢新河;嘉山县在整修潘村湖圈堤时,西部沿岗开了护岗河结合筑堤等。圩区内地势低洼,每逢汛期,暴雨后外河水位猛涨,大大高于圩内地面,内水无法宜泄,积涝成灾。建国前天排水设备,大多依靠人力,使用龙骨水车排水,难以及时将积水排出,建国后,随着生产水平的逐步提高,各地兴建了大量机电排涝站,目前圩区堤防的防洪标准大部分可达到20年一遇,除涝标准可达到5年一遇。
四、水土保持
本区山丘地区,岗冲相间,地势起伏不平,每逢暴雨,径流顺冲而下,塝田、冲田常受洪水冲刷,跑水、跑土、鲍肥,形成三跑田。历史上由于灌溉水源不足,为解决泡秧水和栽秧水,冲田留有较多蓄水窝,因长期蓄水,成为冷浸田,又叫沤水田或烂泥田,每年只能种一季水稻,而且产量不高。圩区则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圩沟浅小,排水不畅,同样是沤水田,一年一季水稻。治水改土的重点就是以改造冲洼低产田为主。
自1972年起,低产田改造在区内部分杜队进行试点,如天长县的益民大队、团结大队,来安县的杨郢公社,滁州市黄圩公社等。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1974年,全国农田基本建设座谈会以后,是年4月,地区召开了全区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会议,把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推向高潮。在此期间,各县分别组织科技人员、社队干部到开展农田基本建设较好的扛苏省高邮、江都、泰兴、宿迁等县参观学习,结合本区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方法治水改土:对于山丘地区,一般在岗塝开撇洪沟,截除岗水入冲,冲内开排水沟,使冲田排水通畅,有条件的地方,做到排灌分家,灌排沟开到每块农田,消灭串灌串排,防止水土流失。另外还平整土地,格田成方,改小块田为大块田。对于圩区,首先是在圩后开撇洪沟,防止岗水入圩;圩内则填平原有浅小的陡塘,重新布置排灌渠系;排水系统开大沟、开深沟,使排水畅通,又降低地下水位,同时保持一定的沟塘率;合理布置沟渠,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灌排尽量分开,做到圩内能分区蓄水,分片排水,提高排涝的保证率。全区改造面积较大,质量较好的典型片有:天长县的上泊湖、牧马湖、高庙、九里荒、四湖冲、关塘、郑庄等;来安县的广大圩、三城圩、七里圩、江青圩、双塘十里大队,水口北圩等;滁州市的黄圩、陈郢大队、黄泥十五里长冲、城郊十里长冲等;全椒县的官渡、陈浅、万庄湖、八波湖、三小东等;定远县的水康;凤阳县的江山、官沟;嘉山县的石坝、潘村湖等。
据统计,1976年冬到1977年春,全区深翻土地30.68万亩,平整土地25.16万亩,改造低产田12.41万亩;1977年冬至1978年春。全区深翻土地28.38万亩,平整土地12.77万亩,改造低产田2.47万亩。
至1990年止,全区共改造低产田108万亩,修筑机耕路379条,总长522公里;开挖排灌沟渠636条,总长748.6公里。
滁县地区山区面积3154.9平方公里。唐宋时代,各地森林茂密,水土流失甚微。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名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就是描绘了滁州西涧的林深泉盛景色。清道光六年《定远县志》记载:“邑西北韭山、横涧山与凤阳连接,元时树木森罗,虎豹众聚伤人。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命定远大将军应宜儿赤以淮东西鹰房屯田打捕,总管达鲁花赤善猎虎,七八年间在与凤阳交界之山,约擒一千余虎。宋泰始年间,殷琰在县西南建有死虎亭。”说明宋元时期,定远、凤阳县山区树木众多。元末农民起义,皖东一带成为战场,原始森林遭到很大破坏,特别是太平天国直至抗日战争的一百多年间,战火不断,残存森林遭严重破坏。山区群众又有烧山肥田,护草放木和开荒种粮的习惯,一到枯草季节,山火蔓延,断续到春草发青,形成连片大量荒山。据建国初期实地调查,水土流失面积达2488.6平方公里,占总山区面积的78.9%。
建国以后,各地开展了水土保持工作,采取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扩大森林覆盖率;修水平梯田、建谷坊、开撇洪沟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滁县地区最早动手治理水土流失的是来安县。该县1952年建立水土保持机构,当年治理面积11平方公里,1952至1962年10年间,治理面积达264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3。其他县亦相继成立过水土保持试验站等机构,如定远县的岱山水土保持站、滁县的城西水土保持试验站、凤阳县的罗汉寺水土保持试验站等,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来安县的屯仓水库上游,原来由于陡山、塔山一带水土流失严重,1958年建库后,水质混浊,经治理后已有明显改善。
滁县地区林业部门50年代初就在山区建立了皇甫山、石门山、老嘉山三个国营林场发展林业生产。1958至1960年,国营林场又有较大发展。全区现有国营林场34处,经营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70年代后期,社队集体林场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最高峰时有1942处,面积54万亩(其中包括丘陵区的林地)。经43年的不断努力,森林覆盖率已大大提高。至1985年,全区累计造林377.8万亩,现在全区大部分山区已是森林茂密,郁郁葱葱,水土保持已取得显著成效。80年代,治淮委员会又补助部分经费,在嘉山县白沙王等地进行了水土保持治理。主要是修水平梯田和种植成片山楂林等,现已挂果。
至1992年止,全区治理面积达1805.1平方公里,占全区原有水土流失面积的72.5%。
滁县地区各代表年水土保持治理面积统计表
五、打井
本区人畜饮水在缺乏地表水之处,多靠井水供给。而灌溉,则较为鲜见。
滁县地区较古老的井有嘉山县明光梅大井、凤阳县城内的四眼井等。定远县芝麻涧面王村珍珠泉下有眼古井,泉水位可上升到井口,为清代时建,也是很古老的。
建国后,随着蓄水工程的不断兴建,饮用库水、塘水的居民日渐增多,部分水井淤塞报废。由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化肥农药用量增加,地表水受污染严重,有害于人体健康,至70年代初,打井工作又受到重视。1973年以后,在省水利厅安排部分打井专用补助经费的推动下,各县相继成立了打井队,购置必要的打井机具,当时的打井方法,主要是用大锅锥成井,大锅锥直径一般0.8—1.0米,用预制混凝土管衬砌,无砂混疑土管作滤水管,井深一般10—20米,如发现井壁坍塌严重时,采用泥浆固壁;以后发展到打小口径手压泵井。一般由群众投工,打井队指导,用大锅锥成井,国家补助混凝土管和滤水管。1981年以后,因打井补助经费不再安排,打井处于停顿状态。据1980年统计,全区拥有打井工具:300型钻机1台,动力吸浆机1台,水冲钻2台,各种锅锥117台(以中锅锥为主),专业打井人员100多人;累计打井9954眼。据1985年底统计,累计打饮水井11101眼,机井5眼,国家投资97.5万元。全区原计划农村需要解决人畜饮用水的计232.28万人,牲畜47.01万头,至1985年底,已解决160.56万人,牲畜30.45万头。
1978年全省特大干旱,省委书记万里关心旱区人民吃水和下年抗旱用水的困难,与中共北京市委商议后,组织一支强有力的打井队伍支持安徽省打井。援皖打井队自11月份陆续来到,本区主要安排在定远、凤阳、嘉山三县缺水地区。12月开钻,至1980年,共钻探井265眼。但由于红砂岩地区岩层裂隙水很少,故单井出水量很小。定远县的二龙、大桥一带,一般单井日出水量仅100—200立方米。少数地方日出水仅50—100立方米左右。出水量较好的嘉山县明光镇附近,也只有500—1000立方米。又因缺乏深井泵和电源、能源,只能用特制的铁皮桶用人工提取水源,实际使用率很低,大部分井已废弃。
六、喷灌
1978年开始在本区应用喷灌技术。当年冬,省水利厅在嘉山县举办喷灌学习班,全省各县派人参加学习喷灌技术,并到江苏省的睢宁县和南京市郊现场参观,以促进喷灌技术的应用。到1982年,喷灌面积发展到4万多亩。但由于喷灌设备成本较高,应用尚局限于城郊蔬菜队,以及经济作物区,如棉花、树苗等。
喷灌设备的形式有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移动式可轮流使用,设备利用率高,一次性投资较低,因此本区各县喷灌的发展,都是从移动式开始,后逐步向固定喷灌站发展。
1978年,天长县先在金集公社益民大队和秦楠公社庆祝大队试点,然后由点到面逐步发展;1982年,用国家投资的喷灌经费14.5万元,购置了4—12马力的各种形式移动喷灌机120台套,分配到97个生产队,对棉花、油菜、树苗等经济作物进行轮流喷灌,做到及时播种,灌水适量,起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1980年,天长县还在天长镇火箭蔬菜队修建了固定喷灌站,喷灌蔬菜田110亩。国家投资1.5万元,蔬菜队自筹1.5万元,合计3万元,平均每亩投资约300元。火箭队40个劳动力,大部分是妇女,使用喷灌后,解决了挑水浇灌的困难,每个劳力能种2—5亩蔬菜。1980年,定远县先在青洛公社试点,成立了流动喷灌小分队,由国家投资1.9万元,社队自筹0.1万元,购置4马力移动式喷灌机25台套,发展喷灌面积1000亩;同时又在定城镇余湾生产队建固定式喷灌站一处,喷灌蔬菜90亩,增产效益显著。其它各县开展喷灌的情况基本类同。
1982年以后,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散经营,喷灌的试验推广工作中止,已建的固定喷灌站大部分停止使用。1986年以后,随着蔬菜生产集约经营的发展,喷灌又逐步引起重视。如滁州市郊南谯乡已将原有国家喷灌设施修复使用,喷灌面积已超过1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