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防汛抗旱组织
滁县地区和各县分别设立防汛抗旱指挥部,由行署和各县的主要负责人分别兼指挥。指挥部成员由水利、农业、气象、交通、邮电、物资、电力、公安、宣传、军分区等部门参加。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业人员,处理日常工作。当汛情紧张时,辖区内部分县还设立前线指挥所,就近指挥防汛抢险。凤阳县前线指挥所设在临淮关,滁县前线指挥所设在吴港。
在防汛斗争中,县以下有防汛任务的区、乡和重点的大、中型水库。也相应成立防汛机构,负责上下联系,领导指挥防灾斗争。部分县还组织县直属单位各科、局分工包乡或包段,实行岗位责任制,协助区、乡承担防汛任务。区乡防汛机构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由沿堤村、队成立巡逻队、抢险队和预备队。巡逻队每公里堤防若干人,超过设防水垃时,上堤巡逻,检查险工隐患。抢险队一般挑选年青力壮和防汛抢险有经验的民工组成,负责抢险任务;根据汛情和险情,调预备队上堤,作为抢险队的第二梯队,突击抢险;遇大洪水时,调集大批民工上堤,有时请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防汛抢险和抢救群众。
二、汛情检查
每年汛前三、四月间,首先由各县防讯抗旱指挥部组织力量进行检查,检立的范围包括河道、堤防、涵闸、水库、泵站等;检查的内容有:河道的排洪能力,阻水障碍;堤防的险工隐患,有无滑坡、崩塌、渗漏、开裂等险情;淮河堤防行洪口门的情况,涵闸和泵站修复和完好情况,并进行试运转;水库的安全和岁修的完成情况等。对防汛组织、通讯、设备、备用电源、交通工具、防汛物资等亦一一检查。边发现问题,边落实措施。然后由地区防汛指挥部进行复查,有时省防汛指挥部亦派员进行复查。铁路沿线的水库,每年汛前由省指挥部、蚌埠铁路分局和滁县地区防汛指挥部联合检查。
汛期结束后,再组织一次检查,针对工程上存在的问题编报岁修计划。如遇溃堤破圩,讯后进行堵口复堤。
三、防洪调度控制
(一)淮河
境内淮河右堤有:蚌埠、凤阳交界处车路口至临淮关的车临段,又称方邱湖堤,晏公庙至干巴沟的晏干段和霍尚庵至小溪集西的霍小段,过去曾称晏小段,又称花园湖堤;浮山至双炮楼的浮双段和双炮楼至苏拐子的苏堤,又称潘村湖圈堤、安淮圩堤;泊岗引河左岸的泊岗圈堤。车临段、霍小段、浮苏段均为行拱堤,晏干段为漫洪堤,泊岗圈堤为确保堤。
车临段以蚌埠吴家渡水位控制,设防水位18.5米,警戒水位20.3米,行洪水位21.6米。霍小段以临淮关水位控制,设防水位17.0米,警戒水位19.0米,行洪水位19.9米。潘村湖以浮山水位控制,设防水位15.5米,警戒水位17.3米,行洪水位18.1米。泊岗圈堤设防水位,警戒水位与潘村湖相同,保证水位18.5米。
(二)滁河
虽经治理,又开通了驷马山和马汊河分洪道,仍难以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在滁河流域规划中,划定全椒县的荒草圩、滁县的蒿子圩。来安县的汪波荡为蓄洪区。规定其控制运用办法为:当襄河口闸上水位超过12.65米时,荒草三圩蓄洪。三圩蓄满后,如水位继续上涨,再增加荒草二圩蓄洪。当铁路桥附近的晓桥水位达到12.17米时,蒿子圩蓄洪;当汊河集水位达到12.15米时,汪波荡蓄洪。滁河干流上已建的闸,都是灌溉节制闸,汛期一律敞开泄洪。灌溉水位的控制,灌溉期间,襄河口闸上水位控制在8—9米,汊河集闸上水位控制在6.3—7米。非灌溉期,为有利于圩区自流排涝,闸上水位均控制在下限。
(三)水库
每年汛前,根据工程已达到的防洪标准,历年运用的情况及汛前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等,由区、县防汛指挥部分级编制水库控制运用计划。逐级上报审批。其内容为汛期限制蓄水位、控制运用办法、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等。大型水库及重点中型水库由地区编制计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一般中型水库及重点小(一)型水库由县编制计划,经地区行政公署批准后执行,并转报省防汛指挥部备案;一般小(一)型水库及小(二)型水库由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为减轻汛期河道的洪水压力,部分水库,控制其低频率时的泄洪流量。控制的水库有:沙河集、城西、屯仓、釜山、时湾等。沙河集水库,当洪水位不超过十年一遇洪水位38.07米时,控制下泄200立方米每秒;50年一遇洪水位38.81米以下时,控制下泄400立方米每秒;100年一遇洪水位39.2米以下时,控制下泄流量600立方米每秒,洪水位超过39.2米时,闸门全部开启泄洪。城西水库,20年一遇洪水位30.2米以下,控制下泄200立方米每秒;50年一遇洪水位30.42米以下,控制下泄500立方米每秒,300年一遇洪水位30.8米以下,控制下泄流量800立方米每秒,超过30.8米闸门全开。屯仓水库,20年一遇洪水位53.8米以下,控制下泄流量200立方米每秒;超过53.8米,闸门全开。釜山水库,水位28.0米以下,控制下泄流量260立方米每秒,水位29.0米以下,控制下泄400立方米每秒,水位超过29.0米闸门全开。时湾水库,水位25.0米以下,控制下泄250立方米每秒水位超过25.0米,闸门全开。
四、防汛物资
本区防汛物资有国家备料和群众自筹两个部分。国家备料部分在70年代以前,每年由国家分配给地区,如木材、毛竹、草袋、元钉、铅丝、照明设备、柴油、汽油等,地区储备一部分,其余分配各县储存。沿淮各县建有防汛仓库,其他各县委托沿河国营抽水站代管。防汛物资的动用,必须报请地区防汛指挥部同意。在汛情较紧张时,地区和县防汛指挥部亦常冻结供销、商业部门的草袋等防汛物资,必要时随时调用,汛后结帐付款,不用时付给保管费。70年代以后由省统一储存,需要时由省自筹自用,自己保管。
还有一批抽水设备,地区和各县成立流动排灌队,由防汛指挥部安排到灾情严重地区排涝或抗旱。
五、通讯设施
60年代以前,沿惟各县修防所、各主要水文测报站、重点水库,都架设专用通讯线路。由于管理、维修养护困难,70年代由邮电部门管理。为防止汛期暴风雨造成电话中断,1976年起,地区防汛指挥部配备部分无线电台,与有关的水文测报站和水库通讯;1980年交由地区水文站管理。各县先后安设无线电话。通讯联络比较方便,效果较好。
六、抗旱工作
建国前,因水利设施很少,每遇特大旱灾,政府无能为力,群众束手无策,不是外出逃荒,就是坐以待饿。
建国后,本区人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一遇干旱,即组织全民投入抗旱。
50年代的水利设施主要是小型塘坝,中型工程寥寥无几,同时集体经济还处在萌芽状态,财力物力十分单薄,因此抗旱的措施,主要依靠人力。沿河节节打坝拦水,塘底深挖储水或下泉取水,开沟引水;靠龙骨水车级级翻水上岗,或利用盆盆罐罐,肩挑人抬运水等,耗力很大,而效果有限。
60年代水利条件已有所改善,抗旱手段除延用过去的办法外,主要是发挥柴油抽水机械的作用。另外突击开挖沟渠,充分利用已有蓄水。
70年代,大中型水库已大多建成受益,井建成了一批电力灌溉站,驷马山引江的枢纽骨干工程亦已完成,抗旱能力大有提高。至80年代,水利设施更趋完善,抗旱的重点转向对内外水的科学调度。水库蓄水较多时,充分利用内水,以节省电力,水库蓄水不足时,控制水库灌溉的面积,尽量提引江淮外水;水库蓄水较少时,提前抽引外水灌库灌塘,以保证农作物的及时灌溉。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