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棉纺织、针复制品
本区棉纺织及针复制品是纺织工业的主体。建国前,多以家纺织为主。50年代初期,仅有协成布厂(滁州色织厂前身),以手工、人拉木机、铁木机等落后设备,生产低档次白平布、面粉袋布等。1965年前,先后有嘉山县针织厂、凤阳县棉织厂、嘉山县布厂相继建成投产。
1970年以后,在全国大办“五小”工业启示下,全椒县棉织厂、滁州市毛巾厂、来安县棉织厂、定远县染织厂相继建成投产。是年,全区纺织工业有8家单织厂,形成了地区纺织工业的主体。其中以滁县三八布厂规模为较大,当时有织机120台,是安徽省色织行业的8家重点企业之一。1975年,8家单织厂有固定资产原值379.66万元,净值282.9万元。有各种织机398台,其中,日本产丰田织机92台。生产棉布673.09万米,毛巾127.17万条,袜子231.65万双;完成产值947.21元,实现利润37.74万元。1981年10月,安徽省经委批准建滁州纺织厂。各单织厂在完善生产能力的同时,还对漂染设备进行改造,彻底改变过去手工浆、漂、染工艺。1980年以后,滁州色织厂、全椒县棉织厂、来安县棉织厂、凤阳县棉织厂等企业先后增上了高温高压染色锅。滁州色织厂还增添了G142型浆纱机以及花色线机等。滁州纺织厂于1981年12月21至24日委托工商银行滁县支行发行招工股票,筹集建设资金。至1987年,3次共发行招工股票2122份,集资738.8万元。滁州纺织厂于1983年10月试车投产。经过7年的改造与发展,到1989年共投入资金3029.6万元,拥有棉纺锭51680锭,精梳机3台,并捻线机1.38锭。成为滁县地区纺织行业中唯一一家中型企业。
1992年,全区拥有56时以上宽幅织机514台,占织机总台数的49.23%。同年全年出口色织布577.58万米,占色织布生产总数的62.39%,是安徽省主要色织布出口基地之一。
至1992年底,全区棉纺织、针复制行业累计投资6462.9万元,占全区纺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7.75%。工业局系统内棉纺织、针复制生产企业15家。其中,滁州市5家,天长县1家,来安县1家,全椒县1家,凤阳县2家,定远县3家,嘉山县2家。主要生产设备拥有棉纺锭5.17万枚,捻线机1.38万锭,气流纺机1台,精梳机3台,棉织机1044台,巾被织机130台,床单织机92台。1992年完成产值17933万元,占全区纺织工业产值的48.19%。
棉纺织、针复制品15家企业分别是:滁州纺织总厂,滁州市色织布厂、滁州市被单厂、滁州市第二纺织厂、滁州市毛巾厂、全椒县棉织厂、来安县棉织厂、嘉山县布厂、凤阳县棉织厂、嘉山县针织厂、定远县针织厂、定远县染织厂、定远县经纬编厂。
全区棉纺织、针复制业的主要产品有纯棉、人造棉、中长化纤、混纺等类的纱线,坯布、针织布、全棉色织布、涤棉化纤等。其中滁州色织布厂生产的交织交并花昵、纯棉彩格绒布先后于1987年、1990年荣获省优产品称号;全椒县棉织厂生产的全棉(21S×21S)、(16S×16S)色织家俬布于1986年分别获全国色织调研中心新产品开发一、二等奖,SB05裙料布和BOP裙料布于1988年分别获全国色织调研中心新产品开发一等、三等奖,32S×32S纯麻布于1990年获纺织部新产品开发奖;来安县棉织厂生产的“北极星”牌纯棉单面彩格绒1988年荣获省优产品称号。1992年全区年生产针棉织品折用纱线0.19万吨,纱7848吨,布1310.56万米,其中棉布938.81万米,棉混纺布353.21万米,纯化纤布18.54万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