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数量和分类
建国前,全区除7个县城外,再无建制镇。建国后,全区乡镇设置几经变更,1991年底,全区共有建制镇34个(含6个城关镇);一般集镇(大部分为乡政府所在地)216个,村落式集镇34个。1992年撤区并乡之后,全区建制镇上升为76个(含6个城关镇),新建制镇208个(其中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61个,村落式集镇147个,大部分为过去乡政府所在地,现有一部分设立厂“办事处”),大约平均每47千方公里,1.1万农村人口中有一个小城镇,分布较为均匀。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小城镇已由过去作为区域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农副产品和生活必须品的集散地;发展成为特点各不相同的以商贸、工业生产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基地。由于城镇经济地理位置各异,发展水平不等,全区城镇大体分四类:
15个重点建制镇。重点建制镇中除6个城关镇外,还有滁州市乌衣镇、沙河镇、来安县半塔镇、全椒县古河镇,定远县炉桥镇、凤阳县临淮关镇、嘉山县管店镇、天长县汊涧镇、铜城镇等9个建镇较早,居住人口超过万人,企业总产值超过亿元,具有一定综合服务功能的镇,被称为重点建制镇。
61个建制镇。大部分是撤区并乡后确立的建制镇,集镇具有一定规模。这一类集镇的居民大部分为新进镇的农民、个体工商户。集镇有水泥路面和沥青油路,有农贸市场,有一批工业企业。但基础设施不配套,常住人口达不到服务半径,每个城镇平均占地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0.45万人。这类集发展潜力很大。
乡政府所在地的新建制镇.这类集镇基础设施差,外部环境不好,大都骑路建镇,以路代市,有市无场,闲集无人,每个集镇常住人口不到千人。乡办工业产值低。
147个村落式集镇。每镇规模不大,一般为几百人,有的是行政村所在地,有的是七,八十年代乡政府所在地。这类集镇功能弱,服务能量有限,发展刚起步。
二、建设和发展
1978年以前,本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般集镇商贸清淡;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割“资本主义尾巴”,下放城镇居民,大部分集镇处于萎缩状态。公共建筑除乡(镇)政府办公用房和简陋的会堂兼影剧院、供销社商店外,剩下的主要是民居平房,象样的楼房、厂房极少,集镇建设没有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列上议事日程。大部分集镇除过境公路外,几乎没有沥青路和水泥路。条件好的城镇中心有些石条路面或砂石路面。没有下水道,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到处是泥水,集镇建设30年没有大发展。
1978年以后。集镇建设迅速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恢复与发展阶段(1982—1985年)。农民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萌发了凭借发展商品生产致富的欲望,农村经济活动空前活跃。客观上要求城镇这个纽带与之相适应。中共滁县地委、滁县行署于1982年8月组织百余名干部对小集镇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趋势,并于同年12月在凤阳县临淮关镇召开了首次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工作会议,把小城镇的复苏和发展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1984年春,在中共中央19841号文件的指引下,地区又组织工作组在滁州市乌衣镇开展小城镇体制改革和建设的试点工作,突破城乡分割和旧势力的羁绊,让农民和个体工商户、率先富裕户、专业户、能工巧匠进镇务工经商,登上商品经济的大舞台。从此以后,出现了农民进镇的热潮,给城镇的恢复和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在1988—1985年,全区共吸纳建设发展小城镇的新军12.3万多人。给集镇带来了人才、技术、资金、项目和新的生产力,为城镇的经济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阶段,振兴集镇经济阶段(1986—1990年)。这个阶段大力发展乡镇工业、第三产业和多种经营,把繁荣城镇经济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1986年,地委、行署组织力量在天长县汊涧镇试点,重点探讨农民进镇怎样能够“进得来,稳得住,富得快”,探讨繁荣城镇的路子。1987年,在来安县半塔镇试点,试图解决城镇规模与城镇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1988年和1989年,地委、行署两次组织检查组对全区小城镇建设进行检查,推动了城镇经济的发展;1990年11月,为探讨以城镇经济为龙头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路子,地委、行署又在凤阳县武店镇进行调查研究,接着召开会议,确定了实施城乡一体化系统工程的新措施。这一阶段正是“七五”期间,城镇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历史上最好时期。1990年,全区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52.44亿元,较1985年的12.31亿元增长3.25倍。1990年全区工农业生产总值72.1亿元,比“六五”末1985年的30.94亿元增长1.33倍。199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40亿元,较1985年的9.23亿元增长3.3倍。
第三阶段,完善城镇配套设施,提高城镇整体功能阶段(1990--1992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各级领导对城镇工作的意识增强了,建设、管理、发展城镇的知识丰富了,并认识到:必须强化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城镇功能逐渐完善,努力提高城镇整体素质,才能起到示范带动农村建设的作用。因此,虽遇1991年特大洪涝灾害和1992年的大旱影响,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仍然保持着前进的势头。特别是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力度,注重对硬环境的改变,如:治理河、桥、路,加强绿地、公厕、公园、自来水、电力、通讯、下水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注重了乡镇工业小区的规划和建设,走相对集中发展的路子。自1982年,各县先后成立村镇建设机构,并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村镇规划,至1989年底完成了所有集镇的粗线条规划。1999年底又完成了168个集镇的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占应调整总数的64%。根据不少地方乡镇企业分布过于分散,产销不便,效益不高的情况,主要建制镇补充了对乡镇企业合理布局、相对集中的工业小区规划。
按照规划要求,经过10多年的精心组织实施,目前已建自来水厂的集镇53个,其中建制镇39个(包括6个城关镇),占建制镇总数的51.3%;开通程控电话的集镇37个,约29416门,占14%;铺设水泥路面的集镇69个,占26.5%;总面积153.7万平方米,总长度162.8公里,总投资5934.2万元;主要街道埋设下水道的集镇79个,占30.4%;安装路灯的集镇75个,占28.8%。新建或改建公厕1026个,其中水冲式30个(主要在6个城关镇);建设顶棚式市场和室内市场157个,建设面积43.8万平方米,其中室内5.97万平方米,顶棚面积28.7万平方米,总投资3904万元。乡镇共有住宅面积1307.9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3.3平方米;生产性建筑323万平方米,公共建筑411万平方米。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民居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