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道光年间徽商入境,吸收存款,发行钱票。随之典当、钱庄相继兴起。民国初期,银行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境内先后有安徽中华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等设立的分行。民国21年(1932年)至24年,境内农村信用合作有了一定规模。抗日战争爆发后,银行机构搬迁,信用社涣散,金融秩序混乱。民国31年2月,抗日民主政权建立淮南银行,行址设于津浦路东天长县葛家巷,后又在津浦路西定远县藕塘设立分行。民国34年8月并入华中银行,成为华中银行第三分行。次年夏,随总行撤往苏北。民国37年7月,在江淮军区一分区总金库基础上建立华中银行江淮一支行。1949年3月,江淮一支行迁入滁县县城;同年6月改为中国人民银行滁州支行。
建国后,人民银行通过执行货币管理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金融中心,有效地打击金融投机,稳定金融物价,同时集中资金支持恢复农业生产,支持发展国营工业、商业和合作经济,通过发挥信贷、结算、利率等经济杠杆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1958年起,经济建设出现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全区金融工作在支持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背离了经济规律,盲目地大量供应资金支持“大跃进”中办的企业,造成信贷失控,资金浪费严重。1961年开始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全区银行加强金融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信贷支出和货币投放,扭转了失控局面。“文化大革命”期间,否定金融管理监督,撤并业务机构,缩减人员,全区金融事业一度遭受挫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整顿金融秩序,恢复与加强各项金融管理制度,促进了全区金融业务的开展,1980年起逐步恢复和建立金融专业机构,至1985年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各专业银行为主体,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农村信用社、城市信托投资公司并存的金融体制。全区金融机构总数达到491个。1978年至1992年实行改革开放的14年中,全区各类存款增长10倍以上,各项保险费收入达14639万元。14年中全区各项放款增长26.5倍,推动了工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帮助企业挖潜革新,扶持新建企业;同时支付保险理赔11232.39万元,显示了保险事业的积极作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