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
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一)组织沿革
民国16年(1927年)在上海读书的青年学生章师培、李模中假期回滁,团结和培养了一批青年积极分子,并与共青团南京市委取得联系,于同年9月成立了共青团滁县支部。民国17年6月,全椒县西王集六房户村团支部成立,团员6人,各自与组织单线联系。7月,共青团凤阳五中支部、凤阳三女中支部成立,两所中学共有团员10余人。同年冬,共产主义青年团凤阳县委员会成立,受共青团江苏省委领导。民国29年5月,由南京市委选派陈钧、胡尚志两同志前来领导滁县西乡一带团的工作,后因叛徒告密,胡尚志不幸被捕,陈钧离去,滁县西乡一带团的活动被迫中断。民国20年4月,定远县国立第一高小教师蔡仁九和他的学生周炎坤,通过定远县吴圩地区党组织介绍,和中共长淮特委取得联系,分别在定远国立第一高小、私立丽泽小学进行建团工作。1个月后,正式成立定远国立第一高小团组织和定远私立丽泽小学、北门两个团支部。
民国23年春,本区共青团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组织随之解散。
1949年元月全境解放。7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精神,滁县地委相应作出了《关于建团计划和建团工作》的决定,选派一批优秀青年党员干部,着手团组织的建立工作。到年底,全区9个县(即:定远、凤阳、滁县、全椒、炳辉、来安、嘉山、盱眙、江浦等9县)相继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与此同时,正式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滁县专区工作委员会,书记胡林。到1950年5月,全区有602个团支部,15822名团员。1956年3月2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安徽省委作出决定:将青年团宿县、滁县两专区工委合并为青年团蚌埠专区工委。1957年5月28日,原团地委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安徽省蚌埠地方委员会,各县团组织都相应更名。1961年3月,恢复设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滁县地区工作委员会。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各级团组织均陷于瘫痪。1970年,全区各级团组织恢复正常工作后,各县都举行了团代会,选举产生了新的团县委组织机构。到1987年,全区共发展新团员88609人。共青团员占青年的比例由1986年的20.24%上升到25.7%,有1669名优秀团员光荣人党。截止1992年底,全区共有基层团委294个,团总支650个,团支部6234个,团员192993人。各级团组织举办团干部培训班等活动400多期,受训人数达2772人。
(二)主要活动
发动广大青年参加反匪反霸、土地改革和镇反运动。大部分青年参加了农会、妇会及民兵组织。1951年春,全区各级团组织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出的“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号召,纷纷写出决心书、血书,要求参军,并捐款支援买飞机、大炮。1956年4月,在合作化运动高潮中,原蚌埠专区所辖原滁县专区各县农村团员98%加入农业合作社,其中有80%加入了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1958年11月,团省委作出决定,要求在全省水利战线上的青年中开展学习与推广张友道青年火箭突击队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经验活动。1959年4月,团蚌埠地委号召团员、青年开展学习施金山(全椒县南屏公社青年饲养员)英勇行为的活动。1963年3月,全地区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学雷锋活动。嘉山县团组织用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座谈会、举办展览、排演话剧、组织参观等形式进行形象化的宣传教育。全椒县团组织开展学习雷锋教育活动月。团地委召开“向雷锋同志”学习现场会。1963年至1964年,在全区青少年中普遍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热潮。来安县发动万名青年参加学习,占全县总人口60%,占全县青少年95%;全椒县在1964年7月,有31个公社已建立学“毛著”(毛泽东著作)小组179个。1966年5月,全区学“毛著”先进集体有415个,学“毛著”积极分子3087人。1978年全党工作重点转移以后,各级团组织宣传贯彻新时期的总任务,争当新长征突击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团地委将农村团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如何发挥团员青年的积极带头作用方面,并作出了“关于在全区团员青年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送温暖的活动”的决定举办团干训练班,113个公社成立了学雷锋小组。同时还成立青年突击队、青年服务队、青年互助组等2152个,参加这些活动的团员青年达13637人,帮助五保户、军烈属、困难户1390户,为他们抢收抢种,有的长期承包下来。据1982年底统计,全区已成立助耕包户队、组9815个,参加活动的团员青年76702名,承包军烈属、五保户、困难户6438名,承包土地达20512亩。从此助耕包户活动在全区范围内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并掀起高潮。1983年3月至“三秋”大忙期间,全区助耕包户小组已发展到9185个,总人数已达80560人。各县对助耕包户组织进行了整顿,对助耕包户对象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据统计,全区新增加助包队组1000多个,增加承包户2000多户。1983年6月团地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助包一月赛,在一个月的竞赛中,全区的助包小组发展到1.3万个,参加活动的团员青年达13.8万多人,承包扶贫、五保及各类困难户1.8万多户。1984年以后,助耕包户活动是以解决贫困户脱贫为目标,活动方式逐步由劳力助耕向智力、信息和技术助耕转变,主要采用技术传授、技术承包、信息传递等办法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从而改变了过去单一劳力助耕为劳力、智力相结合的综合助耕,出现了9种助耕形式;1、信息助耕。即组织团员青年成立帮富小组,给贫困户送技术、送信息;2、劳力助耕。即帮助困难户抢收抢种;3、机械助耕。用农村现有的机械设施解决农忙时劳力不足问题;4、联产助耕。即组成协作户、几户团员与困难户挂钩,发挥青年专业户的优势,以富带贫。5、科技助耕。开发智力,实行科学种田;6、群体承包助耕。“大兵团作战”;7、尊师助耕。帮助老教师及家住农村劳力弱的教师,送温暖、做好事;8、拥军助耕。开展“英雄在我心中”活动中,将前线战士家属作为助耕重点;9、计划生育助耕。即成立计划生育助耕队,帮助做结扎手术的农户突击助耕,同时对独生子女户助耕。团地委在充分认识智力开发工作重要性的同时,动员各级团组织在农村科技改革工作中发挥党的得力助手作用,推动群众性的学科学、用科学活动的开展,于1983年2月7日至9日,在天长县新街乡召开了青年科技学校现场会,认真总结和推广他们乡、村、队三级办科技学校的经验。会后,团地委向地委写了《关于召开青年农民业佘科技学校现场会情况的报告》,当时安徽省省长王郁昭看了这个报告后作了指示“这份材料不错,建议团省委考虑全省各地共青团组织都注意抓一下这件事,这对推动农村青年的学习,给已经毕业的初、高中的青年农民一个补课的机会,对推动农业科技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到1985年,全区创办“业余技校”、“山水学校”和团校共280所,参加学习的团员青年达5万人。来安县建立了青年科普协会,专业户协会23个,青年科技服务中心16个,科技咨询站28个。1986年,助耕包户活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提出了“助贫帮富”口号。由于工作出色,团地委先后出席了全省、全国扶贫经验交流表彰大会受到了省政府和国家民政部的表彰。
在工矿企业团员青年中,围绕经济改革,开展“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小改造)智慧杯竞赛活动。1984年,全区青工“五小”发明获得了大面积丰收,有18项成果分获国家和省等级奖。其中,全国三等奖2项,省一等奖2项,省二等奖5项,省三等奖11项,仅来安县就有10项小发明在全国和省评比中获奖。
从1991年起各级团组织抓住建党70周年有利时机,广泛开展了“党在我心中”主题活动,组织团员青年学习党史、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做到理解党、坚信党、拥护党、热爱党,高举团旗跟党走。各地还开展了歌咏、演讲等活动,歌颂党的光辉历史、激发青年爱党热情。同时,开展了一些有声势有实效的“雷锋精神在闪光”活动,农村团组织把学雷锋活动与“助耕包户”、争当“青年文明户”等活动相结合;企业团组织把学雷锋活动与“建功杯”劳动竞赛相结合;机关和窗口行业团组织把学雷锋活动与“立足本岗创一流”活动相结合,使学雷锋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二、中国少年先锋队
(一〕组织
1949年起,全区各县城内小学,逐步建立了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少年儿童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职干部或指定专人领导少年儿童工作。1952年全区有少年儿童队员4万人。1953年9月,团中央将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到1955年,全区已在2331所小学建队,发展队员62674人,占队龄儿童数的40%。1962年3月,恢复原共青团滁县地方委员会后,全区建队学校和校外建队13685个,建队学校队龄儿童有153190人,队员127104人,总辅导员773人,中队辅导员3720人,少先队组织向团组织输送329名新团员。1968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少先队组织为红小兵所取代。1978年10月,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名称的决议》,公布了中国少先队队章。年底,全区少先队组织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980年全区少先队组织情况表
(二)主要活劝
自1954年第一次少儿工作会议以后至1956年,少先队工作有了很大变化,辅导员进一步明确了少先队组织性质和任务,从而使少先队活动更适合少儿的特点。其一,少先队组织配合学习开展了各种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活动,成为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助手;其二,重视向儿童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参观访问工厂、合作化后的新农村、国营农场及交通水利建设,组织了“祖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爱的祖国”、“解放台湾”等队会、重大节日的纪念会。此外,还经常组织儿童与英雄模范、科学工作者、工程师会见,与工人、农民、解放军通讯联欢,瞻仰烈士塔,举行黄继光、邱少云故事会,英雄模范报告会,纪念鲁迅、学习鲁迅的队会。
1979年夏,在全区青少年中开展向“舍已救人的模范少先队员”魏兆勤学习活动,引起反响。凤阳县殷涧公社青山大队青山小学三年级学生魏兆勤,在忙假中因抢救溺水儿童而英勇献身。凤阳县团委授予魏兆勤“舍己救人的模范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1981年10月13日,在中国少先队建队纪念日这一天,滁县师范附属小学五(四)中队被团中央命名为“红花集体单位”,受到了表彰,团中央颁发了奖旗,全国青联赠送一台电视机,中国少年报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分别赠送一批文体用品和少年儿童读物。1984年,广泛开展了“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开展创建优秀中小队以及红领巾为“六五”(第六个五年计划)作贡献活动。1988年,在少先队建队35周年之际组织了较大规模的纪念和庆祝活动。凤阳县团县委在庆祝活动中,组织了一场1500多人参加的少先队检阅式。进人90年代,开展了“创造杯”、“红领巾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智力竞赛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组织沿革
民国16年(1927年)在上海读书的青年学生章师培、李模中假期回滁,团结和培养了一批青年积极分子,并与共青团南京市委取得联系,于同年9月成立了共青团滁县支部。民国17年6月,全椒县西王集六房户村团支部成立,团员6人,各自与组织单线联系。7月,共青团凤阳五中支部、凤阳三女中支部成立,两所中学共有团员10余人。同年冬,共产主义青年团凤阳县委员会成立,受共青团江苏省委领导。民国29年5月,由南京市委选派陈钧、胡尚志两同志前来领导滁县西乡一带团的工作,后因叛徒告密,胡尚志不幸被捕,陈钧离去,滁县西乡一带团的活动被迫中断。民国20年4月,定远县国立第一高小教师蔡仁九和他的学生周炎坤,通过定远县吴圩地区党组织介绍,和中共长淮特委取得联系,分别在定远国立第一高小、私立丽泽小学进行建团工作。1个月后,正式成立定远国立第一高小团组织和定远私立丽泽小学、北门两个团支部。
民国23年春,本区共青团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组织随之解散。
1949年元月全境解放。7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精神,滁县地委相应作出了《关于建团计划和建团工作》的决定,选派一批优秀青年党员干部,着手团组织的建立工作。到年底,全区9个县(即:定远、凤阳、滁县、全椒、炳辉、来安、嘉山、盱眙、江浦等9县)相继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与此同时,正式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滁县专区工作委员会,书记胡林。到1950年5月,全区有602个团支部,15822名团员。1956年3月2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安徽省委作出决定:将青年团宿县、滁县两专区工委合并为青年团蚌埠专区工委。1957年5月28日,原团地委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安徽省蚌埠地方委员会,各县团组织都相应更名。1961年3月,恢复设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滁县地区工作委员会。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区各级团组织均陷于瘫痪。1970年,全区各级团组织恢复正常工作后,各县都举行了团代会,选举产生了新的团县委组织机构。到1987年,全区共发展新团员88609人。共青团员占青年的比例由1986年的20.24%上升到25.7%,有1669名优秀团员光荣人党。截止1992年底,全区共有基层团委294个,团总支650个,团支部6234个,团员192993人。各级团组织举办团干部培训班等活动400多期,受训人数达2772人。
(二)主要活动
发动广大青年参加反匪反霸、土地改革和镇反运动。大部分青年参加了农会、妇会及民兵组织。1951年春,全区各级团组织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出的“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号召,纷纷写出决心书、血书,要求参军,并捐款支援买飞机、大炮。1956年4月,在合作化运动高潮中,原蚌埠专区所辖原滁县专区各县农村团员98%加入农业合作社,其中有80%加入了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1958年11月,团省委作出决定,要求在全省水利战线上的青年中开展学习与推广张友道青年火箭突击队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经验活动。1959年4月,团蚌埠地委号召团员、青年开展学习施金山(全椒县南屏公社青年饲养员)英勇行为的活动。1963年3月,全地区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学雷锋活动。嘉山县团组织用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座谈会、举办展览、排演话剧、组织参观等形式进行形象化的宣传教育。全椒县团组织开展学习雷锋教育活动月。团地委召开“向雷锋同志”学习现场会。1963年至1964年,在全区青少年中普遍掀起学习毛泽东著作热潮。来安县发动万名青年参加学习,占全县总人口60%,占全县青少年95%;全椒县在1964年7月,有31个公社已建立学“毛著”(毛泽东著作)小组179个。1966年5月,全区学“毛著”先进集体有415个,学“毛著”积极分子3087人。1978年全党工作重点转移以后,各级团组织宣传贯彻新时期的总任务,争当新长征突击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团地委将农村团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如何发挥团员青年的积极带头作用方面,并作出了“关于在全区团员青年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送温暖的活动”的决定举办团干训练班,113个公社成立了学雷锋小组。同时还成立青年突击队、青年服务队、青年互助组等2152个,参加这些活动的团员青年达13637人,帮助五保户、军烈属、困难户1390户,为他们抢收抢种,有的长期承包下来。据1982年底统计,全区已成立助耕包户队、组9815个,参加活动的团员青年76702名,承包军烈属、五保户、困难户6438名,承包土地达20512亩。从此助耕包户活动在全区范围内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并掀起高潮。1983年3月至“三秋”大忙期间,全区助耕包户小组已发展到9185个,总人数已达80560人。各县对助耕包户组织进行了整顿,对助耕包户对象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据统计,全区新增加助包队组1000多个,增加承包户2000多户。1983年6月团地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助包一月赛,在一个月的竞赛中,全区的助包小组发展到1.3万个,参加活动的团员青年达13.8万多人,承包扶贫、五保及各类困难户1.8万多户。1984年以后,助耕包户活动是以解决贫困户脱贫为目标,活动方式逐步由劳力助耕向智力、信息和技术助耕转变,主要采用技术传授、技术承包、信息传递等办法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从而改变了过去单一劳力助耕为劳力、智力相结合的综合助耕,出现了9种助耕形式;1、信息助耕。即组织团员青年成立帮富小组,给贫困户送技术、送信息;2、劳力助耕。即帮助困难户抢收抢种;3、机械助耕。用农村现有的机械设施解决农忙时劳力不足问题;4、联产助耕。即组成协作户、几户团员与困难户挂钩,发挥青年专业户的优势,以富带贫。5、科技助耕。开发智力,实行科学种田;6、群体承包助耕。“大兵团作战”;7、尊师助耕。帮助老教师及家住农村劳力弱的教师,送温暖、做好事;8、拥军助耕。开展“英雄在我心中”活动中,将前线战士家属作为助耕重点;9、计划生育助耕。即成立计划生育助耕队,帮助做结扎手术的农户突击助耕,同时对独生子女户助耕。团地委在充分认识智力开发工作重要性的同时,动员各级团组织在农村科技改革工作中发挥党的得力助手作用,推动群众性的学科学、用科学活动的开展,于1983年2月7日至9日,在天长县新街乡召开了青年科技学校现场会,认真总结和推广他们乡、村、队三级办科技学校的经验。会后,团地委向地委写了《关于召开青年农民业佘科技学校现场会情况的报告》,当时安徽省省长王郁昭看了这个报告后作了指示“这份材料不错,建议团省委考虑全省各地共青团组织都注意抓一下这件事,这对推动农村青年的学习,给已经毕业的初、高中的青年农民一个补课的机会,对推动农业科技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到1985年,全区创办“业余技校”、“山水学校”和团校共280所,参加学习的团员青年达5万人。来安县建立了青年科普协会,专业户协会23个,青年科技服务中心16个,科技咨询站28个。1986年,助耕包户活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提出了“助贫帮富”口号。由于工作出色,团地委先后出席了全省、全国扶贫经验交流表彰大会受到了省政府和国家民政部的表彰。
在工矿企业团员青年中,围绕经济改革,开展“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小改造)智慧杯竞赛活动。1984年,全区青工“五小”发明获得了大面积丰收,有18项成果分获国家和省等级奖。其中,全国三等奖2项,省一等奖2项,省二等奖5项,省三等奖11项,仅来安县就有10项小发明在全国和省评比中获奖。
从1991年起各级团组织抓住建党70周年有利时机,广泛开展了“党在我心中”主题活动,组织团员青年学习党史、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做到理解党、坚信党、拥护党、热爱党,高举团旗跟党走。各地还开展了歌咏、演讲等活动,歌颂党的光辉历史、激发青年爱党热情。同时,开展了一些有声势有实效的“雷锋精神在闪光”活动,农村团组织把学雷锋活动与“助耕包户”、争当“青年文明户”等活动相结合;企业团组织把学雷锋活动与“建功杯”劳动竞赛相结合;机关和窗口行业团组织把学雷锋活动与“立足本岗创一流”活动相结合,使学雷锋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二、中国少年先锋队
(一〕组织
1949年起,全区各县城内小学,逐步建立了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少年儿童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职干部或指定专人领导少年儿童工作。1952年全区有少年儿童队员4万人。1953年9月,团中央将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到1955年,全区已在2331所小学建队,发展队员62674人,占队龄儿童数的40%。1962年3月,恢复原共青团滁县地方委员会后,全区建队学校和校外建队13685个,建队学校队龄儿童有153190人,队员127104人,总辅导员773人,中队辅导员3720人,少先队组织向团组织输送329名新团员。1968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少先队组织为红小兵所取代。1978年10月,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名称的决议》,公布了中国少先队队章。年底,全区少先队组织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980年全区少先队组织情况表
(二)主要活劝
自1954年第一次少儿工作会议以后至1956年,少先队工作有了很大变化,辅导员进一步明确了少先队组织性质和任务,从而使少先队活动更适合少儿的特点。其一,少先队组织配合学习开展了各种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活动,成为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助手;其二,重视向儿童进行思想教育,通过参观访问工厂、合作化后的新农村、国营农场及交通水利建设,组织了“祖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可爱的祖国”、“解放台湾”等队会、重大节日的纪念会。此外,还经常组织儿童与英雄模范、科学工作者、工程师会见,与工人、农民、解放军通讯联欢,瞻仰烈士塔,举行黄继光、邱少云故事会,英雄模范报告会,纪念鲁迅、学习鲁迅的队会。
1979年夏,在全区青少年中开展向“舍已救人的模范少先队员”魏兆勤学习活动,引起反响。凤阳县殷涧公社青山大队青山小学三年级学生魏兆勤,在忙假中因抢救溺水儿童而英勇献身。凤阳县团委授予魏兆勤“舍己救人的模范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1981年10月13日,在中国少先队建队纪念日这一天,滁县师范附属小学五(四)中队被团中央命名为“红花集体单位”,受到了表彰,团中央颁发了奖旗,全国青联赠送一台电视机,中国少年报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分别赠送一批文体用品和少年儿童读物。1984年,广泛开展了“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开展创建优秀中小队以及红领巾为“六五”(第六个五年计划)作贡献活动。1988年,在少先队建队35周年之际组织了较大规模的纪念和庆祝活动。凤阳县团县委在庆祝活动中,组织了一场1500多人参加的少先队检阅式。进人90年代,开展了“创造杯”、“红领巾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智力竞赛促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