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沿革
1949年6月,中共皖北区党委、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决定将皖北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皖北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和皖北第五行政区专员公署之一部合并成立滁县行政区专员公署。1952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后,皖北行署滁县行政区专员公署相应改称安徽省人民政府滁县专区专员公署,下辖滁县、来安、全椒、炳辉(今天长),定远,凤阳、嘉山、盱眙、江浦、肥东等10县,专署机关驻滁城。
1956年1月,经安徽省人民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并报国务皖批准,将滁县专区专员公署与宿县专区专员公署合并成立蚌埠专区专员公署,下辖滁县、来安、宿县、灵璧等16个县,守署驻蚌埠市。1961年3月,撤销蚌埠专区专员公署恢复设立滁县专区专员公署。
1961年3月20日,恢复设立的滁县专署机关迁回滁城办公。下辖滁县、来安、全椒、天长、定远、凤阳,嘉山、肥东(肥东县于1965年7月划归巢湖地区)等8县。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全区政权系统仍能正常开展工作,1967年2月,在上海“一月风暴”的影响下,专署机构遭到冲击。同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滁县军分区和驻滁部队奉命“支左”,3月成立滁县专区革命生产委员会。1968年7月14日,经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滁县专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4月,改称滁县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9年3月,撤销滁县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滁县地区行政公署。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地区成立省辖地级滁州市,同时撤销原地辖县级滁州市,成立琅琊,南谯两区。
二、工作机构
滁县专署成立初期,共有11个常设工作机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专署工作机构逐年有所增加。1956年专署常设工作机构有25个,1966年5月增加到31个。1968年成立滁县专区革命委员会,先后设立办事组,政治工作组、生产指挥组,人民保卫组(简称“四大组”)作为工作机构,下设若干小组。1976年4月撤销“四大组”,到10月先后恢复了一些局的原来名称。1983年机构改革期间,行署工作机构中一部分局分别改称公司、总站,所等。1985年8月又分别恢复为局。1987年底,行署工作机构有60个,1992年底行署工作机构增加到66个。
几个主要年份滁县行署(专署)工作机构一览表

滁县地区行署(专署)领导人员录表一:建国后本区历任专员(革委会主任)一览表

表二:建国后本区历任副专员(革委会副主任)一览表

滁县行署(专署)施政纪略
1949年6月皖北行署滁县专员公署成立后,开展剿匪反霸、支持前线等一系列工作。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区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的骚扰破坏和财政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对此,专署一方面把清剿残匪列为中心任务,另一方面及时部署生产自救和秋季征收工作。针对当时两淮灾民逃到本区者日益增多的情况,专署和地委联合发文要求全区各地认真做好灾民安置工作。
1950年夏,专署在滁县大王乡、关山乡和来安县殿发乡(今属大余郢乡)进行土地改革试点。同年冬,全区绝大部分地方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至1951年底全区土地改革工作基本结束,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极大地提高了翻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土地改革运动开展的同时,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巩固了人民政权。此间全区还广泛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据1951年统计全区人民共捐献抗美援朝款300万元(折合新版人民币),为恢复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专署根据中央和省人民政府指示采取一系列坚决步骤和强有力措施:抢修公路,恢复交通;新建一批国营工商企业,紧缩开支,发行公债,征收公粮和工商税等。
1952年初,专署正式部署“三反”(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运动,清除一批腐败分子,教育和挽救一批干部,纯洁和加强专区和县级国家机关。与此同时在全区各县城和较大乡镇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展“五反”运动(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资财、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打退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本区经济恢复工作。1952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8.2亿元,比1949年的5.0亿元增长60.97%(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特别是通过认真执行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区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在农村,一方面认真执行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逐步过渡形式,把个体农民转变为集体农民,至1956年初全区入社农户已占总农户的93%,其中入高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74.68%,另一方面广泛发动群众兴修水利工程,扩大灌溉面积,鼓励农民开垦荒地,选用优良品种,改进耕作制度,增施肥料,防治病虫害等,使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多种经营全面发展。1956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8.84亿元,比1949年增长52%,比三年恢复时期增长66.7%。在城镇,专署认真执行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通过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逐步将全区私营工商企业纳入公私合营工商企业中,同时组织全区手工业者加人手工业合作组织,到1956年底私营工商业改造已达94.47%。
1956年2月至1961年初,滁县专署与宿县专署合并成立蚌埠专署。1961年3月滁县专署恢复后,深入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区各地逐步纠正人民公社建社初期产生的“一平二调”、“共产风”、“生产瞎指挥”等错误,进行整风整社,努力克服经济困难,发展地方经济。为使工业生产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专署对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同时精减企业职工,大力压缩城镇人口,全E精减职工2.1万人,减少城镇人口5万人,加强了农业第一线劳动力,并使工农业比例关系趋于较为合理。到1965年底,全区又出现了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市场活跃,人民生活安定的好形势。是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3元,其中工业总产值0.9亿元,分别比196g年的60亿元和0.5亿元增长43.1%和80%。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1962年的1.11亿元增加到1.54亿元,增长38.7%。在此期间,全区教育医疗卫生和其它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很大发展。至1966底全区有中小学校3430所,在校学生230393人,比1949年的420所33673人分别增长716.7%和605%;全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90个,拥有各类医疗卫生人员4340人,病床数2223张;全区有专业剧团8个,影剧院10座,各级文化馆、站48个。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运动在全区城乡逐步展开。1967年2月在上海“一月风暴”影响下,专署机关受到冲击而陷于瘫痪。1968年7月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设立办事组、政治工作组、生产指挥组和人民保卫组,各大组下又分设若干小组,取代了原来地直各部、委、办、局的职权,工农业生产逐步好转,但却以“阶级斗争为纲”,把自留地和社员家庭副业当作“资本主义尾巴”一割再割,搞“大寨工”(即“政治评分”),违背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由于三年调整时期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发挥作用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三五”(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三个五年规划1966~1970年、“四五”(1971~1973年)期间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新建、扩建大中小型水库达1000多座,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大大增加;工业方面兴建了一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增建了化肥、农机等支农企业,在基础设施方面新建了一批高压输电线路,新建和扩建了部分公路、桥梁,全区通车里程由建国初期的905公里增加到1975年的2693公里。在此期间,全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在“左”倾思想指导下有过曲折,走了弯路,但总体上有所发展。1975年全区中小学校增至9355所,在校学生数增加到675646人,比1965年分别增长36.6%和34.9%;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地(专)、县、公社、大队四级卫生保健网初具规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3617张,比1965年增长62%。
1975年5月后,本区与全国全省一样掀起一股“反击右倾翻案风”,一批执行正确路线的干部被批斗,一度有起色的工作又陷入困境,工农业生产秩序再度被打乱。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行署坚定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上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而有效的措施:
推行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促进全区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本区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冲破“禁区”,首创了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地委、行署在省委的支持下很快在全区推广了这个做法,并且在实践中通过包产到组、大包干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使农业生产责任制得到逐步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村经济发展。有的生产队一年就搞掉了“生产靠贷款、吃粮靠回销、生活尊救济”的“三靠”帽子。全区粮食总产量逐年提高,1978年即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一年,全区粮食总产量22.98亿斤,1979年达到28.34亿斤,比上年净增5.36亿斤。1981年全面推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后,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40.45亿斤。农业生产的大幅度增长,带动了农村各业的发展,农民人均收入也大幅度提高。1978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07元,1992年达到568元。全区已有53万户农户盖了新房,占总农户的75%。过去农村一向认为是高档商品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电风扇等也普遍进入了农家。群众高兴地说:“实行农业大包干,三年胜过三十年”。1985年以后,地委、行署进一步提出粮油生产稳定增长,开发性农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全面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走种、养、加(工)相结合、农工商一条龙的发展路子。全区“千元田”由1978年的12.14万亩发展到1992年的165万亩,大牲畜存栏数由1978年23万头增长到1992年的31万多头,水产品产量由1978年5930吨上升到1992年的35303吨,增长近5倍,荒山开发由1978年的13100亩发展到1992年94361亩。1992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39.7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为25910万元,林牧副业总产值为127110万元,种植业与林牧副业之比为67.9∶32.1。
积极发展基础工业和机械电子工业,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随着“大包干”后农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行署开始加大全区工业的发展力度。通过“七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十五年计划)时期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初步形成机械、电子、建材,食品、轻纺、化工等40多个工业门类,建成中国扬子电气公司,安徽第二纺织机械厂、滁州电视机总厂、全椒柴油机总厂、明光酒厂,定远盐矿、滁州纺织总厂,天长县塑编厂、皖东水泥厂等大中型骨干企业。主要工业产品有电冰箱、小型柴油机、电视机、电风扇、水泥、工业及民用盐、棉纺粗纱机,农用化肥,气缸套,水箱、饮料酒。手扶拖拉机,棉布棉纱等。工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全区由传统农业型地区转变为工业主导型地区。1992年全区乡及乡以上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达到2178个,全社会工业总产值为961亿元,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73.7%,工业绝对值居全省地市第二位.
大力改善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到1982年全区公路桥梁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化桥梁所替代,1987年全区261个乡镇全部修通睛雨通车公路,1992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362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592公里,国道227公里。全区已形成以国道、省道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基础,连结铁路,码头,横贯东西,纵穿南北,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与此同时,全区邮电通讯事业也快速发展。1978年建成天长路邮电综合大楼,1988年建成微波综合楼,1989年安装801长途自动拨号设备,90年代以后又相继开通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并开通了全区包括所辖县(市)长途数字通讯光缆。到1992年全区有各类邮电机构248个,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万门,邮电总长度2917公里,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到3811.5万元。
发展内外贸易,促进全区经济繁荣。80年代以来,行署通过不断深化流通领域改革,增强国合商业活力,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商业流通体系,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不断上升,1978年为41087万元,1988年上升到214070万元,1992年达到271150万元。在发展内贸的同时,行署还大力发展外贸,全区出口商品门类和品种不断增加,除传统的粮油食品、土特产品外,近年又逐步增加了机电、纺织、化工、工艺品等工业产品,建立了中国扬子电气公司电冰箱总厂等一批工业品出口基地。1992年全区外贸商品收购总额24721万元。外贸收购有粮油,食品,土产、畜产、纺织服装、工艺、轻工和有色冶金等七大类,出口到欧美、非洲、大洋洲、及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重科技教育,走科教兴滁之路。1978年全区科技大会召开,促进了新时期本区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全区先后成立各级各类科研机构16个,拥有科技人员5万名,取得国家级、省级和地、县级科技成果奖近500项。其中“六五”期间获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区划二等奖1项,省级科研成果奖10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6顶。一些科研成果如“河蟹繁殖的人工半咸水及其工厂化育苗工艺”和“人工驯养灰喜鹊防治松毛虫的应用与研究”等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全区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地发展。全区共有高等学校2所,各类中等专业学校5所,普通中学287所,职业中学56所,小学2449所,幼儿园213所,盲聋哑学校1所,此外还有各级成人学校474所。到1992年底全区大、中、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2.68%、169.58%和298.4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初中升学率达到29.9%。
建立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引进技术和资金,促进全区经济的新增长。1992年6月25日地委、行署联合办公会议决定在滁州市城南建立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和内联企业优惠政策,开发区建设开始进入“快车道”。开发区建设把招商引资、小区建设和老城发展融为一体,成为全区改革开放的先导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