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古遗址
(一)古文化遗址
全区已发现古代文化遗址89处,其中滁州23处,来安8处,全椒21处,定远6处,凤阳9处,嘉山15处,天长7处。按时代划分,新石器时代21处,商周时代16处,秦时代11处,汉时代以后41处,其中已发掘和试掘6处。较重要的遗址有:
侯家寨遗址1978年春发现。位于定远县城西45公里的七里塘乡袁庄村。呈台形,面积3万平方米。1985、1986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发掘,揭露面积375平方米,发现灰坑5个,残居住面3处,以及一批陶器、骨角器、石器等。分4个自然层,经初步整理,将遗址第三、第四层定为一期文化,第二层为二期文化。一期文化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器形以釜形器、陶支脚为代表。鹿角靴形器数量多且磨制精致,是该期文化代表性器场。此外,还出土大量的猪、狗、鹿、狼、牛、鱼、龟、鳖、鸟类等动物骨骼。二期文化仍以夹砂红褐陶为主,遗物比一期明显增多,器形以鼎、甑、钵、豆、壶、形器为代表。伴随出土还有大量彩陶,其图案花纹为红彩,花纹主要是宽窄彩带。一期盛行的鹿角靴形器,刻划符号在二期不见,陶釜和陶支脚在二期则被陶鼎、甑等所代替。二期文化发现残居住面,推测可能是半地穴式建筑。经碳14测定,一期文化年代距今约7000年,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本省1979年以来考古十大发现之一,1981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濮家墩遗址位于滁州市大王乡林楼村濮家庄。为一台形地,南北长65米,东西宽55米,高8.3米。由墩西、墩南的断面可见有大面积红烧土层和灰坑,可见五至七层不等的文化层堆积。采集标本有石器、骨器、陶器以及动物骨骼,初步确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85年11月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阳遗址位于滁州市担子乡万桥村朝阳庄北500米处。遗址长100米,宽60米,高9米。采集标本有石器、陶器。根据标本初步确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龙遗址位于全椒县城北10公里谭墩乡西。遗址南北长80米,东西宽70米,高5米。首次发现有鹿角、红烧土、陶器残片以及陶纺轮、鬲足、鼎足、足等。根据标本和文化堆积层分析,确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81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梓遗址位于定远县城西南30公里的九梓乡街西。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81米,东西宽59米,高8米。50年代、70年代曾两次进行试掘,根据出土的器物初步确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81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家墩遗址位于天长县汉涧镇郜山村。有两个墩子,北面墩子高约10米左右,呈椭圆形,曾出土磨光石刀。初步确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顿丘山遗址位于来安县城东0.5公里处。遗址呈台形,南北长200米,东西长120米,文化层平均厚度约2.5米。曾出土大量石器、陶器、蚌器、骨器和铜镞等,其中以卜甲最为珍贵,保存在安徽省博物馆内。经专家考证,确定该遗址为殷商早期文化遗址。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桃园遗址位于全椒县城西2.5公里的南屏乡地藏村东北。为台形地,高4米。采集标本有陶片,鬲足,定为商周时代文化遗址。1978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望夫台遗址位于天长县汉涧镇和平村。为一台形地,高约3米,总面积约9120平方米。有大量陶片、瓦砾等,质地以灰陶为主,纹钸有绳纹、弦纹、方格纹,并有少量印陶纹。台上原有一祠堂,名“万福堂”,因之名“万福台”,后误为望夫台。由实物标本推定为商周时期古文化遗址。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狮子墩遗址位于天长县釜山乡中心村。呈不规则台形,高约5米,面积7540平方米。上有大量陶片,纹饰以绳纹和回纹最多,有少量印陶纹,确定为商周时期古文化遗址。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古城址
全区已发现古城遗址31处,其中滁州9处,来安5处,全椒4处,定远4处,凤阳3处,嘉山5处,天长1处。
钟离城遗址位于凤阳县临淮镇东2.8公里李二庄乡。为春秋时钟离子国故城址。城址东西长360米,南北长380米。城垣残高3至4米,基宽18米,顶宽6米。东护城河尚存。城墙为黄土夯筑。遗址中曾发现战国时期铜镞、楚国蚁鼻钱等,地表遗物较多。1931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梁土城遗址位于天长县石梁乡土城村。形成于商周时期,北周改置石梁郡石梁县。遗址呈长方形,土堆最高处达20米。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散布大量陶片、砖瓦,分别属于商、周、汉、六朝、唐、宋等各个时期。1961年省文物工作队曾实地勘察。该城址未作任何挖掘,保存完好。1989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阜陵城遗址位于全椒县东南9公里的陈浅乡百子村。东汉阜陵王刘延(汉光武帝子)建城于此,先后为王国、侯国、县的治所。遗址呈长方形,长500米,宽300米。至清代,城址尚保存完好,后渐坍塌。建国之初坍塌的城墙基尚可辨认。1965年后,在该遗址上建起了小学、医院和庄宅,城墙基夷为平地。1978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丰乐城遗址位于全椒县城西南35公里的卜集乡古城队。南朝粱时,丰乐县建城于此。武帝大同年间,县废。遗址呈四方形,城墙尚存,每边长800米,城垣清晰。墙高3米,基宽7米,上宽3米,为夯土筑成,有对称四城门。1978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阴陵城遗址位于定远县西北35公里的靠山乡古城村。《凤阳府志》载:“凤阳与定远二县之界有莫邪山,山南有故城遗址,周2里,即秦阴陵故城。”遗址上瓦砾遍地;历年出土有陶器,瓷器、铜器、汉筒瓦等,均系秦汉时期之物。1981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城遗址位于定远县大桥乡三官集油坊村。秦设东城县。城遗址轮廓明显,有内外两城。内城呈长方形,东西0.75公里,南北0.5公里。四周城基高出地面1米,四角城楼高出地面5米,四周护城濠深约3.33米左右。外城亦呈长方形东西1.5公里,南北1公里,微见断续城基。城址内散布大量秦砖汉瓦残片。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王城遗址位于来安县新安镇东南35公里处的烟陈乡姜渡村姜东队。据民国《六合县志》载:吴王城为三国东吴所建,因吴王孙权而得名。北齐瓦梁郡治所曾置于吴王城故基上,南唐时废。遗址呈方形,面积约1.3万平方米。城垣及四门遗迹清晰可辨。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中都城遗址位于凤阳县府城镇西北隅。朱元璋即位后建元洪武,以应天府为南京,开封府为北京。明洪武二年(1369年)在家乡临濠(今凤阳)建中都。为营造都城,从全国各地征调匠工、军士、民夫、移民、罪犯近百万人,选泥左丞相李善长、光禄大夫汤和负责营造城池宫阙;又派人到川、贵、湖广等地采伐名贵木材运往凤阳,供建都之用。经过六年的营建,已具备宫廷建筑的基本格局和形制。洪武八年,因“劳资罢之”,终未在此定都。
中都城分外城、皇城、紫禁城三城。外城系土筑,呈长方形,城西南伸一角为凤凰嘴,周长3.04万米。原外城设9门;南曰洪武门、南左甲第门、前右甲第门:北曰甲第门、后右甲第门;东曰独山门、长春门、朝阳门;西曰涂山门。外城现已不存。皇城为砖石修垒,为不规则长方形。周长7670米,开有承天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今亦不存。皇城内建有太庙、历代帝王庙、大社稷坛、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等建筑。南部东西对称建筑有鼓楼和钟楼,其间有中都城隍庙和功臣庙等。北部依山建苑圃、龙兴寺、观象台;临水建百万仓等,另有国子监、会同馆、官署、卫所等布列城内。街道规划有洪武街、泰安街、长春街、淮南街等24条街道和均衡对称的104坊,以及商业、交通等设置。现大多已不存,鼓楼仅存楼基,龙兴寺尚存部分房舍,已非昔日面貌。紫禁城为砖筑,呈南北长、东西稍窄的长方形,周长3580米。开有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今城基残存,南城墙至西城墙尚存。紫禁城内,正殿曰奉天殿,左右各建楼台,左曰文华殿,右曰武英殿。殿后为宫,前曰乾清官,后曰坤宁宫,同时有高泰殿、奉先殿、柔仪殿、春和殿、文渊阁等分列左右。今均已无存。
据考,中都紫禁城宫殿建筑巍峨壮丽,雕梁画栋鲜艳夺目,红墙黄瓦熠熠生辉。宫殿皆围以玉石栏杆,两侧皆雕龙凤、狮子、花卉等图案;皇宫的台阶和御道均用雕有龙风、海马、海水、云朵图案的条石砌铺而成。现遗址上留有许多彩艳的瓦砾和雕有各种图案的石构件。城墙均用大方砖砌成,用石灰、桐油和糯米汁混合灰浆抹缝,在关键部位用铁汁灌浇。城内的奉天殿,尚存白玉石蟠龙柱础4块,每块呈正方形,边长2.7米,高1.1米,上面雕有腾空飞舞的蟠龙,雕工精细,造型逼真。午门两侧须弥座上的白玉石浮雕仍存76块,总长度486米,图案为龙凤、云朵、方胜(两个菱形的一部分重叠相连而成)、麒鳞、鹿、狮子滚绣球、牡丹、芍药、荷花、西番莲等。浮雕中的动物有的昂首狂奔,有的安闲静卧,有的左顾右盼,有的振翅高飞,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浮雕中的花卉,线条舒展流畅,布局疏密得体,构图层次分明。这些浮雕技法娴熟,刀工精细,是中国现存浮雕中的精品,对研究明代的雕刻艺术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1903年3月,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人民政府对中都城的保护维修极为重视,建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并多次拨专款进行维修。残存的午门经过修整,掩埋在灰土中的墙基玉石浮雕已重放光华。涂山门坍塌部分又重新砌好,上城楼的斜阶也整修一新。西城墙部份城堞仍保留完好。1981年9月,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明中都城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明中都皇故城暨皇陵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古墓葬
滁县地区的古墓葬,经考古发掘的已有数百座,出土的文物和资料,分别由地、县文物管理所收藏。已列入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墓葬共有11处,大多有地面标志和遗迹。
(一)古墓群
北岗汉墓群位于天长县安乐乡北岗村。主要分布在蔡庄,朱庄、兰庄等处,分布密集。省、地文物工作队先后发掘墓葬9座,出土漆器、铜器、陶器、铁器和木器等433件。根据墓葬结构及出土文物分析,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之墓葬。
耿家尖古墓群为汉、唐、宋时期墓群。位于天长县湖滨乡高邮湖耿家尖水下。曾出土过大量宋代瓷器。1980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花垅古墓群为汉宋代墓群。位于全椒县城西南方向30公里广平乡。墓群以广干园艺场为中心,西南至卜集乡西石行政村的汪庄、韩庄、胡姨等生产队,西至峨嵋行政村的高庄、田谷、大何、小钱、大王、山吴等生产队,北至广平乡浦北行政村和洼李队,东至程家市汽车站。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公里。古墓较多,墓冢呈梅花瓣形,比比皆是,故称“梅花垅”。1978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王古墓群为汉宋代墓群。位于全椒县西北45公里西王集。整个墓群环绕西王集南、北、西三面,东西宽约2公里,南北长约3公里。柯陈一带的汉魏六朝和宋墓葬大部分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破坏。1978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8月,在丁洼发掘宋石室墓3座。
百子古墓群为两汉至宋墓群。位于全椒县陈浅乡石庄村。墓区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公里。1973年5月,省、地、县文物部门联合发掘石庄汉墓2座,曾出土大量珍贵文物。1978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口古墓群为汉代墓群。位于来安县水口乡上蔡村下蔡队。1978年曾发掘2座棺墓,出土有陶器、漆器、王莽钱币等。
常山古墓群为汉至宋时墓群。位于滁州市常山乡,以常山集为中心向东西两侧山脊延伸。在集西300至600米下马庄有古墓7座,1986年修建公路时挖出其中1座,裸露可见拱形顶;集西200米处公路两侧有古墓12座;集东200至600米有古墓14座。1986年5月滁州市文物普查初次发现。1991年地区文物管理所在常山集自来水厂区内发掘古墓3座,出土一批陶器、铜器、铁器及钱币。
三角圩汉墓群位于天长县城郊乡。1991年12月,在三角圩兴修水利工程工地上,清理、发掘汉代墓葬23座,出土三批漆、木、玉、铜、陶器等文物700多件。其中11件珍品参加中国文物精华展览。
(二)名人古墓
虞姬墓也称虞姬孤堆。位于定远县二龙乡谭村旁。《括地志》云:“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即此处。墓呈高大封土堆,椭圆形,顶分三半;底部直径约69米,高约29米。北沿于1958年被挖掉一部分。墓前有一石碑,主文为“西楚霸王虞姬之墓”,横额:“巾帼千秋”;两旁对联:“虞兮奈何自古红颇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伴黄昏”。1981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槐墓位于定远县定城建设小学校内西南角。董槐(?~1263年),宇廷植,定远县城人。宋嘉定六年(1213年)中进士,官至右丞相。清《定远县志·邱垄》载:“许国公董槐墓,县西察院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知县张景尉立华表、墓道、邑人凌涛题碑。”墓呈圆墩形,直径约30米。墓南置一宽约60公分、长约2米的石墓碑。“文化大革命”期间,墓堆、华表、碑记等均被毁坏。唯墓西小巷名董公巷,沿用至今。1981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孝子墓位于天长县秦栏镇秦栏中学校内。墓主朱寿昌,宋神宗年间秦栏人,因弃官寻母,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墓建于宋,为高大封土堆,四周有券;墓前立有碑坊、石表、石桌、烛台和墓碑。“文化大革命”中,墓被毁。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皇陵位于凤阳县府城西南8公里处,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的陵墓。朱元璋父母去世时无地埋葬,同村人刘继祖施舍该墓地。在安葬时“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是草草埋下的。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已称吴王的朱元璋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濠州,看到父母的坟墓仍淹没在荒郊野草中,准备用隆重的礼仪进行改葬。后因怕改葬会破坏“龙穴天墓”的灵气,又改变决定,就地培土,增大加固坟墓,并派专人看护。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营建皇陵,再次增大加厚陵墓,广植名贵树木,开辟神道,立华表、石人、石兽。又筑皇陵城。城共有三重,外城为土城,周围1.4公里,中为砖城,周围3公里,内为皇城,周长0.25公里。陵墓前有享殿、廊庑、华表、碑亭,及石人石兽36对;另有神厨、官厅、铺舍数百间,御桥、红桥、皇堂桥及金门、红门、棂星门等建筑。特设皇陵卫率军士5000余驻守;又将当地居民3324户编为陵户,负责守夜、打扫环境、置办供品。设皇陵祠祭署,负责祭祀。朱元璋称帝后,两次回凤阳谒陵,并一再命太子及诸王至凤阳谒陵。明成祖朱棣称帝后,曾3次亲祀皇陵。崇祯八年(1635年),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凤阳,皇陵毁于兵火,仅存石碑2座及石人石兽。
建国后,1950年在皇陵陵墓的顶部和四周重新种植松柏,现已蔚然成林。1976年皇陵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9月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次年2月,皇陵石刻连同明中都皇故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沐英墓位于定远县城西乡解放水库附近。墓主沐英,字文英,定远县人。朱元璋收为养子后,从姓朱,由帐前都尉进佥事同知,又晋至征南右副将军。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病卒于滇,迫封黔宁王。此为一金首玉衣冢。原神道立有石像生和石碑,现大部被毁坏,尚存少数亦损残不全。1981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物保护单位。
沈仁墓位于定远县大桥乡沈家湖村西南约50米处的小山坡。墓主沈仁,定远县人。元末于县境的豁鼻山举旗造反,后归附朱元璋。从领军百户积功至都督佥事、福建司指挥使。墓上有封土堆,墓道两旁立有翁仲、狮、羊、华表等石刻。1981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沃公墓位于天长县天长镇二凤村沃公队。墓主沃田,山东登州人,明代抗倭英雄。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在天长殉难,被安葬在遇难处,朝廷追封为“镇远将军佥事”。民国21年(1932年)天长县抗日救国会立碑纪念。1989年8月,墓葬迁入新建的沃公祠后院。
三、古建筑
全区有地面古建筑76处,已列入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共22处,其中有寺庙、古塔、楼台、亭阁、桥梁、古关隘等。
龙山寺位于全椒县械西北40公里龙山西麓的管坝乡境内。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502~519年)年间,为南朝名僧宝志所建,故又名“宝公庵”。元至正四年(1344年)重修。清代屡有修葺。今存前进两厢和3块石碑。寺后岗峦起伏,作朝拱状。山上有宝公(宝志和尚)遗迹。寺周古木葱密,黛色参天。山腰有泉水,终年不断。吴国缙有“转梯扳殿月,破竹引山泉”的诗句,吟其景色。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塔寺位于全椒县城西北18公里的小集乡六镇东北侧。原寺于隋大业(605~618年)年间建造,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在寺前建塔3座,因名“三塔寺”。明洪武年间,塔被毁。明代中期重修寺舍,为该县规模最大、佛像最多的古寺。建国后,被用作粮库,佛像无存。现存寺殿五进,每进5间,另有厢房1间,共26间。1981年6月,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兴寺位于凤阳县府城东北隅第一山(原名日精山)下。该寺前身系明太祖朱元璋早年出家礼佛的皇觉寺,又名於皇寺,在府城西南7.5公里二十郢村。元末,皇觉寺被毁,朱元璋称帝后,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在中都城日精山下重建,赐名“大龙兴寺”,后简称“龙兴寺”。朱元璋亲撰《龙兴寺碑文》,记述他出家前后与建寺经过,并御书“第一山”碑,立于日精山顶,由此称日精山为第一山;以原皇觉寺僧善杞为开山住持。寺占地85.5万平方米,有佛殿、法堂、僧舍等381间,故有“僧童骑马关山门”之说,寺庙盛时400多人受戒。正统五年(1440年)寺毁于火,天顺二年(1458年)拆除中都城内中书省等官署500余间重建。此后屡毁屡建。建国后于1959年曾由省人民委员会拨款在清代重修规模上全面整修。当时规模是:由龙兴寺南“龙兴古刹”门坊上行500米至山门,山门内首进为天王殿,内塑四大天王神像。院中迎门矗立着朱元璋亲撰《龙兴寺碑文》。碑后为六角亭,内有韦驮菩萨和弥勒佛塑像。亭后东西对放4口铜镬。亭北为大雄宝殿,殿中端坐高4米、重2吨的释迦牟尼铜像。东客厅奉祀朱元璋铜像,殿西僧房挂朱元璋画像。大殿后正、侧两厅陈列文物和金刚字塔,壁间嵌明清题诗碑刻数石。然后拾阶而上有墨钟亭,中悬明代所铸的幽明钟。钟高2.05米,重约4吨,朝暮撞击,钟声悠扬,声闻数十里,为凤阳八景之一,曰“龙兴晚钟”。登上山巅,可仰观“第一山碑”,俯瞰凤城全貌。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龙兴寺遭到破坏,第一山碑、龙兴寺碑被炸毁,朱元璋画像、佛经、字画、铜佛、碑刻及其它珍贵文物、佛门法器被扫荡一空,山门及大殿等被占用单位改建,面貌全非。1981年9月,龙兴寺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嗣后,文物管理部门进行整修。现仅存新旧房舍60间、“龙兴古刹”牌楼1座,以及明铸铜镬、铜钟、铜鼓、明清碑刻等部分文物。
护国寺位于天长县城内西门。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民国11年(1922年)重修。原名天后宫,40年代改为护国寺。1985年后改址重建于县城南郊望城冈,占地8000平方米。主建筑有前殿和大雄宝殿,寺名为赵朴初所题。寺内有亭台、花圃和池塘,既为佛教胜地,亦为县人游览憩息之所。为省级开放寺庙。
火神庙位于嘉山县女山湖镇西隅。坐北朝南,砖瓦抬梁式木结构。始建于宋代,重修于清咸丰至同治年间。现存二进,前进三间有轩,后进三间。前进面阔12.8米,进深5.8米;后进面阔12.8米,进深4.55米,占地面积近400平方米。1982年9月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沃公祠位于天长县城东门丘家湾。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天长知县黄泰然奉朝廷命所建,纪念抗倭英雄沃田。原祠建于东门外龙兴集(今浔河街),建国前祠圮。1983年安徽省文物局拨款,于洗马塘东重建。总占地5340平方米,共投资13.6万元。分门厅、陈列大厅和祠堂三进。房屋青砖小瓦结构,歇山花脊,飞檐翘角,门窗空雕花格扇,具有明代风格。1980年定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阮氏宗祠位于全椒县城西南20公里赤镇乡大阮村东北角。宗祠建于清代,规模宏大,雕粱画栋,富丽堂皇。今存建筑为四合院式,正屋两进,每进5间,两侧各有厢房2间,共存房屋14间。
国光楼位于全椒县城内。原名尊经阁,明隆庆六年(1572年)知县严汝麟建,为明清士人讲学之所。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康熙四年(1665年)先后重修。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第四次重修时,改名“奎光楼”,券门上嵌有“奎光楼”3字石横额一方。辛亥革命后改今名。楼座高大,砖石垒成,座中有东西走向券门一道。楼身两层,重檐翘角,造型雄伟。旧时全椒县内八景之一的“襄水环清”,国光楼包含其中。1981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书馆楼位于天长县城西北隅,始建于民国10年(1921年)。馆楼上下两层,使用面积254平方米。两端尖顶,经两道女墙连接正中的半圆形墙面。正面有一突出的拱形门楼,三面为拱形门。门楼为一平台。楼顶砌有女墙,四周有19个乳白色圆球。整个楼体青砖白缝,朱红门窗,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1980年被定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祐院位于嘉山县女山湖镇粮站院内。《盱眙县志》载:“嘉祐院在旧县镇,宋嘉祐年间建。”现存的嘉祐院,为清代重建。尚残存大殿3间,面阔12米,进深8.5米;外形为硬山马头墙两坡水式样。1982年9月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戏台位于嘉山县女山湖镇西隅。依傍女山湖,坐南朝北,整体式样为“硬山两坡水式”,盖砖脊,两端翘起。始建于清咸丰年间,面阔三间,一明两暗;明间为戏台,两暗间为文武场和化妆室。戏台全高10米,台高2米,面阔11米,进深6.5米;明间面阔4米,两暗间面阔均为3.5米。构架为七架抬梁式木结构,台面有4立柱,皆立于石础之上,庄重古朴。正面有500平方米的院落,备观戏之用。1982年9月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华禅庵塔又名兴慈宝塔,俗称“半山塔”。位于嘉山县横山乡林圩村大横山北坡山腰处。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为仿木结构建筑的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六角型,底层单面阔4米。现仅存两层,高11.2米,均有砖砌腰檐、平座。砖拱制作精细,具有宋代建筑遗风。塔上盲窗较多。纹饰有菱形、方形、回纹形及直棂形,古朴庄重。塔底层南侧内有方形佛龛。在塔梯道壁上,镶嵌有三建塔捐款碑。据碑记得知,该塔于元至正十年由当地善男信女捐款建成。现在,佛塔周围已萧条冷落,仅有一、二户人家。安徽省迄今仅发现此一处元代佛塔,它为研究元代建筑风格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1986年,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基座鼓楼又称中都谯楼,位于现凤阳县府城镇偏南处。《凤阳新书》载:“明洪武八年(1375年)始建鼓楼,筑台为基,下开券,上有楼九间。”“层檐三覆,栋宇百尺,巍乎翼然,琼绝尘埃,制度宏大,规模壮丽。”楼内设有计时漏壶和报时的更鼓,并驻有军士164名,兼习鼓吹乐队。崇祯八年(1635年)楼宇毁于兵火,崇祯十二年重建。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新建府城,将此楼包在城中,“闳敞壮丽,庄一方之形胜”。每日人群从楼东、楼南、楼西、花铺廊4条大街,拥向楼前,遂成闹市。“谯楼归市”为凤阳八景之一。咸丰三年(1853年)楼宇再遭兵燹,仅存台基。建国后,地方政府两次修复楼梯。1981年划归文物部门管理,同年4月,对台基损坏部位进行整修。现存台基南北长72米,东西宽34.25米,高15.8米,城砖砌成。台基下有东西向3个券门;门洞外侧镶有10公分白玉石门边,正中门上方的白玉石门额上刻有阴体楷书“万世根本”4个大字。1989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惠桥位于滁州市区四牌楼街和鼓楼街交接处,自西向东跨小沙河之水。原名宏济桥、赤阑桥,俗称西桥。始建于唐永徽年间(650~655年),后年久而圮。明正德末年增建木桥。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滁州州守熊琦和乡贤胡松捐资重建。为三孔条石拱桥,全长35.3米,宽6.3米,中孔跨径8米,两边孔径6.5米。三孔拱券上两面共刻有形象各异的人面兽首浮雕6个。全桥至今保存完好。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上桥又名炉桥、百炉桥、五拱大桥。位于定远县西45公里的炉桥镇西。宋代在原桥基础上建造七孔红石板桥,后淤平。明代又在桥上建起现在的五孔大桥。桥长5米,宽3.7米,高4.4米,五孔。中孔径3米,两侧孔径分别为2.82、2.33米。砖石结构,白条石栏杆。为证实该桥是否为桥上桥,1984年曾组织人力发掘一孔,果见桥下有红色石桥。1981年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济桥位于天长县铜城镇街南,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为青条石砌成的5墩4孔石桥,桥栏正东有“普济桥”3字。西侧有1龙头,四角原有4只狮子,现仅存1只。桥栏板上有形态各异的30幅浮雕。
上水关位于滁州市区西大街南侧,小沙河水由此向东流经市区。清光绪《滁州志》载:上水关始建于宋嘉定十年(1217年),明洪武年间重修。嘉靖十三年(1534年)滨州人、州守赵大纲为防盗匪,重修关并增置铁栅,上设辘轳桩石为启闭,同时置铺守卫。现关楼已毁,仅存关座。系块石基础砖砌三孔条石拱券,长35米,宽13.5米,中孔高9.5米,跨径5米。孔两侧均有凹槽,供栅栏上下启闭用。拱孔之上为砖城。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水关位于滁州市环城路北端,小沙河水由此流出城外入清流河。始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正德十三年(1518年)修城时重建。嘉靖十三年(1534年),赵大纲重修上水关时亦重修下水关,增设辘轳桩石为启闭。下水关系三孔石结构,中孔径8米,两边孔径各5米,全长21米,宽5.1米。建国后,拆城墙辟为公路,以关为桥。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流关位于滁州市区西12公里关山中段山口峭壁间。始建于南唐。南唐主为防御北方之敌建此关,派兵扼守。因隋、唐、五代十国时地属清流县,故名:清流关,习称“关山洞”。清光绪《滁州志》、《清流关记》曰:“滁州之关山,上下十五里,由南至巅凡八里,由北至巅凡七里。其巅高峻逼侧,旁皆削壁峭立,下临深涧,置兵守之,一夫当关之势也。”关洞拱形,深10余丈,砖石垒砌。关洞东西门额嵌有石刻“古清流关”、“金陵锁钥”各4字。初建时仅有隘口,宋代以后陆续扩建,增建了关券、阁楼。楼为歇山式。因关山地处江淮间,古时为南北要冲,“九省通衢”,兵家必争之要隘。五代末年,赵匡胤曾与南唐守将皇甫晖、姚凤大战于此。元末朱元璋进军滁州亦经此关。明末李自成与卢象昇,清时太平军林凤祥部与胜保,均曾大战于此。“清流瑞雪”为滁州十二景之一。关口两边还有寺、殿、庵、祠诸多建筑,明崇祯后数遭破坏,多已无存。现关洞仅半壁尚存;山上其它建筑尚有旗杆座基,山下有中军帐基,半山间有垒石堆。关口两边古道较完整,另有路碑刻石两块。古道边有上马石、下马石。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石刻
全区的古代石刻共269处(方)。其中皇陵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重要发现有定远县汉代画像石、滁州市唐代摩崖石刻、全椒县吴国对手书园石刻等,均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一)琅琊山碑刻、摩崖石刻
琅琊山碑刻、摩崖石刻是山中珍贵的文物瑰宝,虽经漫长岁月的风雨侵蚀,尚可辨认的仍有200多块。题刻多出自于唐、宋、明、清名士的手迹。内容有山景咏赞,有游览纪胜,亦有题名记事。
嵌于琅琊寺大雄宝殿的唐吴道子绘《观自在菩萨》像碑,画面人物慈祥端庄,线条疏挺爽利,粗细有变,富有运动感,一派“吴带当风”的韵致跃然石上。
在无梁殿东南山坡的山径旁,有唐大历年间出任滁州刺史李幼卿、云南监察御史柳遂和皇甫曾的摩崖题诗。还有唐工部尚书卢弘宣、大理评事钱可复等人的纪游题名。
在醉翁亭侧宝宋斋内,有宋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书欧(阳修)文《醉翁亭记》碑刻2块4面,楷书端庄敦厚,神韵飘逸,雄健奔放,锋藏力出。
在归云洞内,有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尚书职方员外郎出知滁州的杜符卿的览胜题书刻石崖上,字大17厘米,楷中寓隶,敦厚稳健、遒劲雄浑。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知州辛弃疾于雪后游琅琊山题刻石壁,书法逸趣自然。
在清风亭西侧,有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知县王璆34字隶字石刻,淳熙年间南宋名人崖刻的“二贤堂”3隶字,“醉翁亭”3篆字,开禧元年(1205年)知州丁介书纪游石刻,都属精妙之作。
明弘治年间陈大章的纪游题刻,嘉靖间京山马乾元、莆田黄廷用、河南王邦瑞以及郑大同“濯缨”、祝世禄“一窍天”、刘焘“龙蟠”等题记刻石,均书法功力深厚,书体清癯劲挺。
琅琊寺祇园内的数块摩崖:“南谯灵光”、“云荒石老”、“南无阿弥陀佛”、“云山之友”、“江山留胜迹”,最大字达135公分见方,刻石高达6.67米以上,字体或淳厚、或峭健、或洒脱,常使游人驻足,赞叹不绝。
(二)皇陵石刻石像生位于今凤阳县府城镇西南约7公里,分列皇陵原砖城北门内神道两侧。据《凤阳新书》载:“华表并石人、石兽共三十六对。”实测为32对,今存31对。自南向北排列顺序为:独角兽2对、狮子8对、华表2对、石马及控马者6对、石虎4对(尚存3对)、石羊4对、文臣2对、武将2对、内侍2对。石像的石料为深灰色石灰石,质地坚硬,虽经600余年的风雨剥蚀,大部分石像仍完好如初。石刻雕工精细,比例匀称,造型逼真。石兽的尾毛、蹄爪、马鞍、华表上的花团、石人的衣带盔甲,雕刻清晰精美。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石人石兽遭到破坏,残缺不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省和国家拨款修复。
皇陵碑位于皇陵神道南端西侧,东距无字碑50米。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七月建。碑高6.67米,宽约2米,由碑首、碑身、碑座组成。碑首顶部及四周浮雕6条大螭,翻滚腾跃。额阴刻篆体“大明皇陵之碑”字,端正劲健。皇陵碑原建于洪武二年,由翰林侍讲学士危素撰文,朱元璋认为皆儒臣粉饰之文,不能达到教育其子孙后代的目的,特亲撰碑文,如实记述自己贫苦的身世与创业的艰苦。著名作家郑振铎称之为“皇皇大著,其气魄直足翻倒一切的记功夸诞的碑文”。碑文为楷书阴刻,全文共1105字。碑首与碑身以卯榫连结,碑座为精雕的巨龟。原有碑亭,已圮,石础尚存。民国22年(1933年),在碑之背面和南北两侧围砌砖墙,后于“文化大革命”中拆除。
无字碑位于皇陵神道南端东侧,与皇陵碑对峙。因碑面无字,俗称无字碑。碑的形制规格与皇陵碑基本相同,唯全碑系一整块石料雕成,为皇陵碑所不及。原有碑亭,久圮。建国前碑已倒塌,断为三截。1985年春碑座复原,断碑修复。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