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
一、碘缺乏病
1985年3月,在全区27.12万名(7—14岁)在校学生中查出生理性肿大3469人,甲状腺肿4089人,肿大程度多为Ⅰ度,其中全椒县2294人,肿大率超过20%。全区另查自然人群43708人,查出甲状腺肿1192人,其中全椒县调查93个自然村,有56个村的碘缺乏患病率超过10%,最高的达80.9%。根据卫生部颁发的病区划分标准,滁州市珠龙乡的广卫、木庄、兴珠、清流,李集乡的坝李、燕李,来安县长山乡的荀滩,嘉山县古沛乡的南元,定远县永宁乡乡的德胜等九个自然村以及全椒县马厂乡、三合乡、周岗乡等被确定为碘缺乏病区。1987年重新确定全椒县马厂、三合、周岗三个乡,定远县的永宁乡得胜自然村,嘉山县古沛乡南元自然村为地方性碘缺乏病区。全椒县的马厂、三合两个乡为中等病区,其他均为轻病区。
本区主要是在病区自然人群中投放碘油丸防治本病,每两年投放一次。另外,在全椒县三合、周岗两个乡部分村庄居民饮用水缸中投放碘砖(地区防疫站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的科研项目)。防治后,居民甲状腺肿大率大幅度下降,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控制标准。1992年各病区均通过省级考核验收。防治的根本措施是推广销售加碘食盐。
二、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
1985年,全区七县(市)普查7—14岁在校学生232489人,氟斑牙患者31681人,病区主要分布在凤阳县武店、官塘、龙坝三个乡和定远县的能仁乡。1987年,地区卫生防疫站对凤阳县官塘乡地氟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共调查5567人,患有氟斑牙1436人,患病率25.79%,其中李嘴行政村氟斑牙患病率高达73.57%,原因为居民生活饮用水中含氟量高所致(水氟在1.6—2.0PPM之间)。
本区防治措施主要是改水降氟。通过试点改造,将原来的大口井(井深10米左右)改为封闭式手压水井(井深3米左右),水氟由原来的1.6~2.0PPM降至0.7~0.9PPM,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PPM以下)。
三、疟疾
本区历史上不断有疟疾流行。据统计,1951年全椒县23.24万人中,发生恶性疟2.1万例,病死401人。1952年发病1.7万例,病死54人。是年,天长县铜城乡恶性疟暴发流行,阳性血片中恶性疟占84.2%。1956年,定远县岱山乡小王庄疟疾流行,全庄236人,发病216人,患病率高达91.0%,有的患者一年发病5次。1957年,凤阳县总铺乡防疟试点调查,恶性疟原虫占阳性片的25.3%。1959年,嘉山县在山区局部地区发生恶性疟流行。1963年,滁县专区地方病防治站在嘉山县夹港试点,所得资料表明,人群恶性疟感染率16.0%,占全部血片的73.1%。1964年,省、地联合调查全区间日疟感染率为11.76%,恶性疟感染率11.89%,并在天长县的小关乡(湖滨)、石梁乡,来安县的雷官乡发现三日疟感染。1970年,全区疟疾的发病率高达28%。恶性疟从1975年起,先后在来安、天长、嘉山、全椒、定远、滁县散在发生。1981年全区恶性疟患者443人,1985年下降到59人,疫点从32个乡减少到9个乡。1986至1992年,全区疟疾发病72128例,其中恶性疾90例,年发病率1986年为9.19‰,1992年为0.28‰。
1950年10月,华东医疗防疫第二大队第九中队到全椒县防治疟疾。1952年7月,安徽省防疫大队在全椒县成立防治站,常年在全椒进行防治工作。1971年后,全区开展群众性预防服药工作。地、县卫生防疫部门加强具体业务指导,做到“送药上门,看服到口,不咽不走”。1974年,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苏、鲁、豫、皖、鄂实行疟疾联防,当年对全区48.95万多人进行了疟疾休止期根治。1976年,苏、皖两省八县(江苏省的盱眙、金湖、六合、洪泽、泗洪五个县,安徽省的天长、来安、嘉山三个县)实行疟疾联防。1979年春,全区开展对无疟史全民施行“乙、伯”四日服药和上年有疟史人群施行“乙、伯”八日服药,收效较好。1981年起,全区疟防工作从大规模的群众性服药,转移到加强疫源检查和现症病人管理上来。在流行季节加强“四热病人”(疟疾、疑似疟疾、无名高热、感冒)镜检,发现阳性病人及时给予“氯、伯”八日治疗,对恶性疟患者一律收院系统治疗,并及时处理疫点。“四热病人”年镜检人数在15~20万之间,阳性率5%左右;健康人群调查人数在1~2万之间,阳性率2%左右。1985年,省卫生防疫站发给滁县地区50%的223胶乳剂12吨,对恶性疟疫点进行室内滞留喷洒灭蚊,喷洒面积达159万平方米。1986至1992年,在全区实施二二三胶悬剂室内滞留喷洒,消灭嗜人按蚊,以控制恶性疟。7年共使用二二三胶悬剂306吨,计喷洒1278个行政村,喷洒人畜房面积7728.24万平方米,受益人口达188万余人。1990至1992年,全区均无恶性疟病例报告,达到国家规定1994年控制恶性疟的目标。
四、丝虫病
1987至1991年,全区各县(市)先后开展了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普查普治工作,共调查390317人,查出微丝蚴血疟阳性9456人,阳性率为2.42%。嘉山、凤阳两县感染率较高,分别为6.56%和5.50%。
为实现1994年全省基本消灭丝虫病的目标,各县层层动员,广泛宜传,居民普服海群生药盐。全区共用海群生药粉42.44吨,掺拌海群生药化盐14148吨,由工商、财政、商业、供销、卫生等部门协同,把海盐分送到居民手中。居民普服海盐疗效显著,微丝蚴感染率由服药前的2.42%降至0.04%,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消灭标准。1992年,全区各县(市)均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五、麻风病1950年统计,全区患麻风病10人以上的乡(镇)有11个(滁城,凤阳的小溪河、城南,天长县的界牌,定远县的朱湾、连江、定城、青洛、七里塘,来安县的新河、水口)。1956年,滁县有32例病人,其中25例就地隔离治疗。1958年,天长县发现32例病人,10例送嘉山县麻风村医院治疗,其余在本地治疗。1975年调查统计,全区7个县240个乡镇,有麻风病的乡镇158个,占77.08%,其中有5名以上麻风病人的乡53个,占22.08%,患麻风病10人以上的乡镇有12个(全椒县的黄安,滁县的滁城,凤阳县的小溪河、城南,天长县的界牌,定远县朱湾、连江、定城、青洛、七里塘,来安县的新河、水口等)。1985年底统计,建国后全区累计发现麻风病900例,至1992年底,全区累计发现麻风病960例,其中治愈898例,愈前死亡49例,现症病人13例。1987年起,国家投入大量的防治经费,同时得到日本世川良一基金会的援助,对麻风病人实施联合化疗法,疗效显著。国家规定,1995年全国要基本消灭麻风病。1992年,本区在全省率先达国家规定的要求,并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受到省卫生厅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1985年3月,在全区27.12万名(7—14岁)在校学生中查出生理性肿大3469人,甲状腺肿4089人,肿大程度多为Ⅰ度,其中全椒县2294人,肿大率超过20%。全区另查自然人群43708人,查出甲状腺肿1192人,其中全椒县调查93个自然村,有56个村的碘缺乏患病率超过10%,最高的达80.9%。根据卫生部颁发的病区划分标准,滁州市珠龙乡的广卫、木庄、兴珠、清流,李集乡的坝李、燕李,来安县长山乡的荀滩,嘉山县古沛乡的南元,定远县永宁乡乡的德胜等九个自然村以及全椒县马厂乡、三合乡、周岗乡等被确定为碘缺乏病区。1987年重新确定全椒县马厂、三合、周岗三个乡,定远县的永宁乡得胜自然村,嘉山县古沛乡南元自然村为地方性碘缺乏病区。全椒县的马厂、三合两个乡为中等病区,其他均为轻病区。
本区主要是在病区自然人群中投放碘油丸防治本病,每两年投放一次。另外,在全椒县三合、周岗两个乡部分村庄居民饮用水缸中投放碘砖(地区防疫站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的科研项目)。防治后,居民甲状腺肿大率大幅度下降,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控制标准。1992年各病区均通过省级考核验收。防治的根本措施是推广销售加碘食盐。
二、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
1985年,全区七县(市)普查7—14岁在校学生232489人,氟斑牙患者31681人,病区主要分布在凤阳县武店、官塘、龙坝三个乡和定远县的能仁乡。1987年,地区卫生防疫站对凤阳县官塘乡地氟病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共调查5567人,患有氟斑牙1436人,患病率25.79%,其中李嘴行政村氟斑牙患病率高达73.57%,原因为居民生活饮用水中含氟量高所致(水氟在1.6—2.0PPM之间)。
本区防治措施主要是改水降氟。通过试点改造,将原来的大口井(井深10米左右)改为封闭式手压水井(井深3米左右),水氟由原来的1.6~2.0PPM降至0.7~0.9PPM,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PPM以下)。
三、疟疾
本区历史上不断有疟疾流行。据统计,1951年全椒县23.24万人中,发生恶性疟2.1万例,病死401人。1952年发病1.7万例,病死54人。是年,天长县铜城乡恶性疟暴发流行,阳性血片中恶性疟占84.2%。1956年,定远县岱山乡小王庄疟疾流行,全庄236人,发病216人,患病率高达91.0%,有的患者一年发病5次。1957年,凤阳县总铺乡防疟试点调查,恶性疟原虫占阳性片的25.3%。1959年,嘉山县在山区局部地区发生恶性疟流行。1963年,滁县专区地方病防治站在嘉山县夹港试点,所得资料表明,人群恶性疟感染率16.0%,占全部血片的73.1%。1964年,省、地联合调查全区间日疟感染率为11.76%,恶性疟感染率11.89%,并在天长县的小关乡(湖滨)、石梁乡,来安县的雷官乡发现三日疟感染。1970年,全区疟疾的发病率高达28%。恶性疟从1975年起,先后在来安、天长、嘉山、全椒、定远、滁县散在发生。1981年全区恶性疟患者443人,1985年下降到59人,疫点从32个乡减少到9个乡。1986至1992年,全区疟疾发病72128例,其中恶性疾90例,年发病率1986年为9.19‰,1992年为0.28‰。
1950年10月,华东医疗防疫第二大队第九中队到全椒县防治疟疾。1952年7月,安徽省防疫大队在全椒县成立防治站,常年在全椒进行防治工作。1971年后,全区开展群众性预防服药工作。地、县卫生防疫部门加强具体业务指导,做到“送药上门,看服到口,不咽不走”。1974年,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苏、鲁、豫、皖、鄂实行疟疾联防,当年对全区48.95万多人进行了疟疾休止期根治。1976年,苏、皖两省八县(江苏省的盱眙、金湖、六合、洪泽、泗洪五个县,安徽省的天长、来安、嘉山三个县)实行疟疾联防。1979年春,全区开展对无疟史全民施行“乙、伯”四日服药和上年有疟史人群施行“乙、伯”八日服药,收效较好。1981年起,全区疟防工作从大规模的群众性服药,转移到加强疫源检查和现症病人管理上来。在流行季节加强“四热病人”(疟疾、疑似疟疾、无名高热、感冒)镜检,发现阳性病人及时给予“氯、伯”八日治疗,对恶性疟患者一律收院系统治疗,并及时处理疫点。“四热病人”年镜检人数在15~20万之间,阳性率5%左右;健康人群调查人数在1~2万之间,阳性率2%左右。1985年,省卫生防疫站发给滁县地区50%的223胶乳剂12吨,对恶性疟疫点进行室内滞留喷洒灭蚊,喷洒面积达159万平方米。1986至1992年,在全区实施二二三胶悬剂室内滞留喷洒,消灭嗜人按蚊,以控制恶性疟。7年共使用二二三胶悬剂306吨,计喷洒1278个行政村,喷洒人畜房面积7728.24万平方米,受益人口达188万余人。1990至1992年,全区均无恶性疟病例报告,达到国家规定1994年控制恶性疟的目标。
四、丝虫病
1987至1991年,全区各县(市)先后开展了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普查普治工作,共调查390317人,查出微丝蚴血疟阳性9456人,阳性率为2.42%。嘉山、凤阳两县感染率较高,分别为6.56%和5.50%。
为实现1994年全省基本消灭丝虫病的目标,各县层层动员,广泛宜传,居民普服海群生药盐。全区共用海群生药粉42.44吨,掺拌海群生药化盐14148吨,由工商、财政、商业、供销、卫生等部门协同,把海盐分送到居民手中。居民普服海盐疗效显著,微丝蚴感染率由服药前的2.42%降至0.04%,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消灭标准。1992年,全区各县(市)均通过省级考核验收。
五、麻风病1950年统计,全区患麻风病10人以上的乡(镇)有11个(滁城,凤阳的小溪河、城南,天长县的界牌,定远县的朱湾、连江、定城、青洛、七里塘,来安县的新河、水口)。1956年,滁县有32例病人,其中25例就地隔离治疗。1958年,天长县发现32例病人,10例送嘉山县麻风村医院治疗,其余在本地治疗。1975年调查统计,全区7个县240个乡镇,有麻风病的乡镇158个,占77.08%,其中有5名以上麻风病人的乡53个,占22.08%,患麻风病10人以上的乡镇有12个(全椒县的黄安,滁县的滁城,凤阳县的小溪河、城南,天长县的界牌,定远县朱湾、连江、定城、青洛、七里塘,来安县的新河、水口等)。1985年底统计,建国后全区累计发现麻风病900例,至1992年底,全区累计发现麻风病960例,其中治愈898例,愈前死亡49例,现症病人13例。1987年起,国家投入大量的防治经费,同时得到日本世川良一基金会的援助,对麻风病人实施联合化疗法,疗效显著。国家规定,1995年全国要基本消灭麻风病。1992年,本区在全省率先达国家规定的要求,并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受到省卫生厅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