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生物质能源
一、沼气
1958年,本区农户始建土坑式,土坑薄壳式沼气池。1980年改建混凝土现场浇铸、全封闭水压式沼气池。1987年推广混凝土整体浇铸、三结合(猪圈、厕所、沼气池)式沼气池。1986至1992年,全区共建户用沼气池11154口,1991年被洪水冲坏1620口,报废1002口,继续使用的有8532口,年总产气量为144万立方米。共建45处城镇沼气净化池,主要用于对公厕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总容积为1198立方米,年总产气量2.3万立方米,供气18户。经过处理的粪液达到污水排放标准,既净化了环境,又回收了能源。
1983年,凤阳县枣巷中学兴建沼气池70立方米,年发电量为2187千瓦时,为教师晚上批改作业和学生晚自习提供照明能源。1987年以来,沼气的利用由过去单纯作炊事和照明的生活领域向生产领域发展。据各地施用结果表明,施用沼肥(沼渣)比通常施用化肥的农作物平均亩产增长幅度为:水稻8.3%,油菜11%,小麦13.6%,棉花15.7%,玉米15%。施用沼肥的土壤松软、发泡、易操作。沼渣还田10年,土壤有机质提高1%左右,可避免因长期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的后果。近年来,沼渣种菇415平方米,菇产量1.15吨。沼渣养鱼17.70公顷,增加鱼产量10.4吨。用沼液浸种发芽率高,芽壮而齐,播种后,易扎根、现青快、生长旺、抗寒抗病力强,栽插后返青快。1988至1992年利用沼液浸种133.88吨,增产粮食17367吨。添加沼液喂猪,猪爱睡,毛色光泽,皮肤光滑,平均日增重0.3公斤(不喂沼液的日增重0.15公斤),饲养周期6至7个月,可提前40天出栏。全区沼液养猪5387头,节约饲料92.9吨。1990年,滁州市南谯无公害蔬菜基地建沼气发酵池300立方米,日处理城粪10吨,集中供气14户。1991年,滁州市酿酒总厂兴建1000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日处理酒糟液130立方米,日产沼气2000立方米。与煤气管道联网后,增供煤气用户1340户,气纯、气足,深受用户欢迎。年开发能源总量430吨标煤,年创直接经济效益36万元。
二、省草灶
本区农村的老式灶,大灶门、大灶膛,燃料浪费严重,热效率低(12—15%)。1984年开始研制新灶型,评出全椒县I型灶、定远县Ⅱ型灶、滁州市Ⅲ型灶为全区统一推广的优秀灶型。这些灶的共同特点是:灶型美观,省草(30—50%)、省时(30%),干净、卫生,热效率高(达25—30%,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节柴改灶工作由点到面逐步推广,1984至1990年新建、改建省草灶579403户,占总农户数91.8%,达到全区普及省草灶的目标。滁州市1984年被列为国家第二批推广省草灶重点县(市),1986年经国家验收合格;全椒县1985年被列为国家第三批推广省草灶重点县,1987年国家组织验收合格。国家农牧渔业部分别给这两个县(市)颁发了合格证书。1990年6月,定远、凤阳、嘉山、天长、来安五县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分别领取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合格证书。
1958年,本区农户始建土坑式,土坑薄壳式沼气池。1980年改建混凝土现场浇铸、全封闭水压式沼气池。1987年推广混凝土整体浇铸、三结合(猪圈、厕所、沼气池)式沼气池。1986至1992年,全区共建户用沼气池11154口,1991年被洪水冲坏1620口,报废1002口,继续使用的有8532口,年总产气量为144万立方米。共建45处城镇沼气净化池,主要用于对公厕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总容积为1198立方米,年总产气量2.3万立方米,供气18户。经过处理的粪液达到污水排放标准,既净化了环境,又回收了能源。
1983年,凤阳县枣巷中学兴建沼气池70立方米,年发电量为2187千瓦时,为教师晚上批改作业和学生晚自习提供照明能源。1987年以来,沼气的利用由过去单纯作炊事和照明的生活领域向生产领域发展。据各地施用结果表明,施用沼肥(沼渣)比通常施用化肥的农作物平均亩产增长幅度为:水稻8.3%,油菜11%,小麦13.6%,棉花15.7%,玉米15%。施用沼肥的土壤松软、发泡、易操作。沼渣还田10年,土壤有机质提高1%左右,可避免因长期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的后果。近年来,沼渣种菇415平方米,菇产量1.15吨。沼渣养鱼17.70公顷,增加鱼产量10.4吨。用沼液浸种发芽率高,芽壮而齐,播种后,易扎根、现青快、生长旺、抗寒抗病力强,栽插后返青快。1988至1992年利用沼液浸种133.88吨,增产粮食17367吨。添加沼液喂猪,猪爱睡,毛色光泽,皮肤光滑,平均日增重0.3公斤(不喂沼液的日增重0.15公斤),饲养周期6至7个月,可提前40天出栏。全区沼液养猪5387头,节约饲料92.9吨。1990年,滁州市南谯无公害蔬菜基地建沼气发酵池300立方米,日处理城粪10吨,集中供气14户。1991年,滁州市酿酒总厂兴建1000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日处理酒糟液130立方米,日产沼气2000立方米。与煤气管道联网后,增供煤气用户1340户,气纯、气足,深受用户欢迎。年开发能源总量430吨标煤,年创直接经济效益36万元。
二、省草灶
本区农村的老式灶,大灶门、大灶膛,燃料浪费严重,热效率低(12—15%)。1984年开始研制新灶型,评出全椒县I型灶、定远县Ⅱ型灶、滁州市Ⅲ型灶为全区统一推广的优秀灶型。这些灶的共同特点是:灶型美观,省草(30—50%)、省时(30%),干净、卫生,热效率高(达25—30%,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节柴改灶工作由点到面逐步推广,1984至1990年新建、改建省草灶579403户,占总农户数91.8%,达到全区普及省草灶的目标。滁州市1984年被列为国家第二批推广省草灶重点县(市),1986年经国家验收合格;全椒县1985年被列为国家第三批推广省草灶重点县,1987年国家组织验收合格。国家农牧渔业部分别给这两个县(市)颁发了合格证书。1990年6月,定远、凤阳、嘉山、天长、来安五县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分别领取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合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