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市境内多年来旱、涝灾害频仍。清光绪《滁州志》载:“滁田半在山厥土亢”,因而多旱;而“南乡土地低平,易致水患”。
1950年至1985年统计,共发生水、旱灾害81次,累计成灾面积315.78万亩,平均成灾面积占播种面积的11%。
一、灾害性天气
干旱按季节分为春旱、初夏旱、伏旱、夹秋旱、秋旱、冬旱6种。1951至1980年统计,30年中6类干旱共出现51次,其中:百日以上干旱5次。干旱最长时间为174天(1976年)。干旱受灾面积最大为39.5万亩,成灾面积24.6万亩(1961年)。
各种旱情出现的机率,据1951至1980年统计,冬旱、秋旱各出现17次,约5年3遇;夹秋旱出现10次,约3年1遇;伏旱11次,约5年2遇;春旱、初夏旱各7次,约4年1遇。
水涝可分春涝、初夏涝、夏涝、秋涝4种。1951~1980年,4种水涝共出现29次,其中:涝年9个(1954、1956、1962、1969、1972、1974、1975、1980年)。以1975年涝灾最为严重,年降水量1537.3毫米,其中6~8月份水量932.6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雨量增加1倍。受涝成灾面积达10.1万亩。1951至1980年年降水量在1300毫米以上年份,出现5次,约6年1遇;春涝8次,约7年2遇;初夏涝12次,约5年2遇;夏涝6次,约5年1遇;秋涝约10年1遇。
梅雨境内梅雨季节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多年平均入梅期为6月20日,出梅期7月13日,年平均梅雨期24天。最早入梅日6月1日(1971年),最迟入梅日7月14日(1952年)。最早出梅日6月17日(1961年),最迟出梅日7月29日(1954年)。最长梅雨期44天(1980年),1958年空梅。多年平均梅雨量248毫米,占年降雨量的24%,最多年583.1毫米(1954年)。梅雨期长易发生水涝和小麦烂场,空梅易出现干旱性气候。
连阴雨境内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分为短期(连续10天有7天下雨)、中期(15天有10天下雨)、长期(20天有15天下雨)3种。1952至1980年,春季连阴雨出现22年、26次,其中:短、中、长期各为8、11、7次。长期连阴雨约5年3遇,一般发生于4月中旬~5月中旬,最长连阴雨34天(1955年)。有4年造成农业减产(1956、1963、1964、1977年)。秋季连阴雨,29年中出现16年、19次。约5年3遇。其中:长期连阴雨3次,占总次数的16%;中期10次,占52%;短期6次,占32%。秋季连阴雨最长为37天(1970年8月24日~9月29日),水稻、棉花均因此受损。
台风台风侵袭时常带来狂风、暴雨,造成严重灾害。影响境内的台风最早为5月中旬,最迟为11月上旬,7~9月份为多。平均每年有1至3个强台风影响。第12号台风(1956年8月2日)在浙江象山登陆后,向西北方向移动,中心穿过滁县1至3日,下雨73.3毫米,风力8级以上,碗口粗大树刮倒许多。8月2日,中心低压为975.3毫巴。4号台风(1975年)影响本区时,8月14至19日6天降雨199.9毫米,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冰雹境内冰雹最早出现在3月下旬,最晚在8月中旬,以6月份出现的机率最高,占年冰雹总次数的50%。每年有0.8个冰雹日,多的年份可出现2至3次。东北部独山水库~沙河集水库为一通道,嘉山方向来的冰雹,穿越此区域,出现较多。皇甫山与棺材山之间及皇甫山南侧也时有冰雹发生,造成灾害。冰雹时间一般数分钟至15分钟。危害程度同冰雹强度、密度成正比。
雪灾新中国建立后,积雪最多日为32天,最大积雪深度43厘米(1955年1月);雪灾最严重为1954年底至1955年1月上旬,造成交通堵塞,许多大牲畜冻死。
二、水灾
唐大和七年(833年),滁大水害稼。
大和八年,滁州大水,溺万余户。
北宋宝庆元年(1225年),滁州七月大水。诏赈恤之。
开庆元年(1259年)滁,水灾。
元至治元年(1321年)六月,滁州霖雨伤稼,蠲其租。
明正统二年(1437年),滁州,四、五月河淮泛涨,漂民居禾稼。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冬,大寒,雨弥月。
弘治六年(1493年)冬,大寒,雨弥月,鸟兽饿死,牛马皆缩如虫胃,室庐圮坏,民有冻死者。
正德十四年(1519年)徐、滁、和3州属县大水,粮草有差。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夏,大水,圩尽破。
万历十四年(1586年)滁州,夏,大水。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六月十六日,大雨连昼夜,洪水暴涨,溺死男、妇近千。
清顺治六年(1649年),滁州,大雨,雹伤稼。
康熙十三年(1674年),滁州处大水。
嘉庆十八年(1813年),滁州被水、被旱,赈之。
道光二十年(1840年),滁州被水受旱,蠲缓有差。
同治五年(1866年),滁州大水。
民国10年(1921年),夏五月初三日,暴雨三昼夜,六月中旬至八月淫雨连月,暴雨成灾,滁县受涝,灾情甚重。
民国16年,江北五、六月间,阴雨连绵,洪湖涨发,湖堤溃决殆尽。
民国20年,江淮流域大水成灾,境内滁河吴港洪水漫堤1米,圩堤溃决。
民国27年,春夏连续大雨,积水成涝。
1949年,境内圩区外圩被水淹没0.25万亩,颗粒无收,内圩受渍涝减收四成。合计受水灾面积1.77万亩。
1950年,夏,连续阴雨,低洼田地受水灾3.50万亩,减产二成。
1954年,年降雨量1549.5毫米,其中:7月,乌衣站月降水量672.5毫米,最大日雨量134.5毫米(7月22日)。滁河吴港水位11.92米。双联、大同、肖官、教场、城西圩等圩堤先后溃决,经奋力抢救,仅存黄庆圩,亦内涝严重。全县受水灾面积10.58万亩,其中:成灾面积5.9万亩。冲毁塘坝8673个,倒塌房屋2009间,重灾户1086户,7444人;轻灾户1730户,7418人。同年12月26日至翌年1月,大雪,积雪28天成灾。
1956年,年降雨量1319.6毫米(乌衣站),其中:6月份降雨305.5毫米,7月16日降雨124.7毫米。全县受灾面积32.04万亩,其中:成灾面积9.96万亩颗粒无收;其余减产三四成。
1957年,年降雨量1092毫米(施集站),6~7月降水量515.8毫米,7月中旬,圩区外圩被水淹没,全县受灾面积1.22万亩,成灾面积0.65万亩,受灾区减产六七成。
1962年,年降水量1311.9毫米,其中:7月降水量411.7毫米,8月280.7毫米,全县受灾面积6.77万亩,成灾面积4.2万亩。
1969年,年降水量1105.1毫米,其中:7月481.7毫米。全县受灾面积9.7万亩,成灾面积5.78万亩。
1972年,年降水量1243.8毫米,其中:6月降水量296.3毫米,最大雨日124.7毫米(6月21日),圩均内涝被淹,受灾面积10.82万亩,成灾面积3.3万亩。
1974年,年降水量1263.3毫米,其中:7月降水量344.1毫米,全县受灾面积8万亩,成灾面积5.8万亩。
1975年,年降水量1433.8毫米,汛期两次洪峰。6月降雨412.3毫米,最大日雨量106.8毫米(西方寺站)。破大同圩。8月又降雨237.6毫米。滁城8月17日降雨74.2毫米,清流河西方寺水位16.85米,城内文德桥桥面水深0.2米。担子、滁东、大王、琅琊、乌衣和城关镇两侧一片汪洋,受灾人口2.5万人,涉水溺死者3人,倒房伤1人。南京军区舟桥部队和南空部队抢救受灾群众,向灾区人民空投食物、救生衣、橡皮船。全县受灾面积10.1万亩,成灾面积10.1万亩。倒塌房屋22680间,损失粮食550万公斤。
1980年,7月降水451.7毫米,全县受灾面积13.7万亩,成灾面积3.55万亩。
1982年,7月降水492毫米。全县受灾面积2.73万亩,成灾面积1.80万亩。
1983年,7月降水326.8毫米。全市受灾面积7.06万亩,成灾面积3.95万亩。
1987年,年降水量1480.5毫米,其中:7月353.8毫米,8月428毫米。全市涝灾2.38万亩,风雹灾1万亩,共成灾面积2.54万亩。
三、旱灾
唐贞元六年(790年)夏,大旱,井泉竭,人渴。贞元七年,滁旱。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江淮五月旱。北宋大中祥符七年,淮南饥。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江淮,夏四月旱,民饥,秋皆旱。滁、和、扬州为甚。淳熙十年,江淮冬月旱至翌年七月。
绍熙二年(1191年),滁,五月旱。绍熙五年,淮右大旱,滁为甚,人食草木。
嘉定元年(1208年),淮民大饥,食草木,流于江浙者百万人。先是淮郡罹兵,农业失业,殍死者十之三四。翌年,两淮,春大饥,斗米钱数千,人食草木,民流于扬州者数千家;渡江者聚建康府,殍死百之八九十。嘉定八年,春旱,首种不入,五月至八月乃雨。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秋,七月大旱。
明成化二年(1466年),江淮,二月旱,人相食。成化二十三年,滁州大旱。
弘治十六年(1503年),滁州旱,灾重民穷。
嘉靖二年(1523年),滁东大旱,饥。秋大旱,民流离饿死无数。嘉靖三年春,大疠,死者相枕藉。嘉靖八年,滁州,旱饥。嘉靖十五年,大旱。
万历十八年(1590年),春夏间,江淮大旱,滁州,春,大饥,米价涌贵。
万历四十五年,旱蝗交作,流歹堇载道。翌年秋,斗米银三分。
天启七年(1627年),大旱。
崇祯十三年(1640年),滁,大旱;翌年,疫疠盛行。
清顺治八年(1651年),滁州大旱,升米值钱七十。顺治九年,大旱,自四至六月不雨。
康熙十七年(1678年),滁州旱灾,免征赋3/10。滁州蝗灾。
嘉庆十八年(1813年),被水受旱。
道光二十年(1840年),被水受旱。
咸丰四年(1854年),被水受旱。咸丰七年,滁州,秋被旱。
民国2年(1913年),冬无雨。翌年,春无雨。六月,青草枯焦,塘井干涸,民无饮水。积谷仓米价,银元斗米2升。七月,米价银元3升,滁城夫子庙昼见饿殍。至七月十三日乃雨。
民国8年,春夏干旱60天。至立秋始雨。山区减产七成,圩田减产二、三成。
民国17年,5月初旱,8月17日乃雨,百日干旱。早稻灌浆断水,夏茬秧未栽,春旱粮未获。是年,又遭秋旱,至12月底才下雪。银元米9升。
民国18年,自2月15日至6月27日,102天未雨。春种未入,夏茬未载,春夏旱粮全无,豇豆减产三、四成。民纷纷外出逃荒。
民国21年,4月旱,至7月10日降雨,70天干旱,早稻微有收获,玉米减产二成,中稻、夏粮全无收成。银元1元购米3升8合。
民国23年,大旱。3月春旱,5至7月又旱,至7月中旬始雨。早中稻冲田微有收获,夏茬无水栽插秧苗。大官塘也干涸无水。晚秋仅收获荞麦、绿豆。
1953年,3月下旬至6月19日,连续干旱90天无雨,十塘九涸,河水断流。全县受旱灾面积22.25万亩,其中5万亩水田改种旱粮作物,12万亩中稻迟栽半月余,减产三、四成。旱灾成灾面积12.51万亩。
1955年,年降水量760.3毫米,春夏连旱,全县受灾面积14.45万亩,成灾面积11.27万亩。
1958年,上年冬旱,1至3月降水仅有80.8毫米,全县旱灾面积39.15万亩,成灾面积16.75万亩。
1959年,6至8月降水仅164.9毫米,全县受旱农田58.92万亩,成灾面积50.63万亩,基本无收。
1960年,春夏雨水偏少,8月仅降水66.2毫米,9月69毫米,10月20.9毫米。全县受灾面积22.58万亩,17万亩土地迟栽误种,水稻受旱16.28万亩。全县成灾面积12.34万亩。冬,干旱。翌年春,持续干旱。
1964年,6至7月仅降水90.6毫米。全县受旱灾面积33.1万亩,成灾面积20.48万亩。
1966年,年降水量588.8毫米,仅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50%。9至10月,降雨24毫米,全县受旱灾面积33.52万亩,成灾面积11.99万亩。
1967年,春夏连旱,1至6月降水量仅有302毫米,全县受旱灾面积40.38万亩。调动全县提水机械设备,从南京浦口引江水抗旱,首次让江水倒流。
1968年,春旱延至夏,1至5月降水150.1毫米。全县受旱灾面积6.97万亩,成灾面积3.59万亩。
1971年,上年冬干,春季雨水偏少。全县受旱面积16.82万亩,成灾面积8.21万亩。
1976年,年降水量607.8毫米,7至9月仅降水112.3毫米,10至12月86.9毫米。全县受旱面积21万亩,成灾面积5.3万亩。
1978年,年降水量640.1毫米,春旱连夏旱,7至9月仅降水270.1毫米,其中8月6.9毫米。鸟雀渴死,历史罕见。山区井泉枯竭,民多无饮水。全县组织8辆汽车,向山区送水;沿滁河、清流河向驷马山引江工程提引江水19.9立方米/秒,灌溉农田。章广、常山、曲亭、珠龙等地设人工降雨点,人工降雨以济抗旱。全县受旱面积19.28万亩,成灾8.16万亩。翌年春,持续干旱。全县受旱9.38万亩,成灾3.26万亩。
1984年,2至8月降水量持续偏少,春夏连旱。伏旱,夹秋旱尤为严重。黄泥、张浦营乡一度饮用水困难。全市受旱农作物29.9万亩,经奋力抗旱保苗,受旱面积减至1.48万亩,成灾0.47万亩,其中无收面积0.28万亩。
1986年,春旱,夏季雨量偏少,秋旱。全市受旱农作物17.42万亩,经抗旱救苗,受灾面积减至1.08万亩,成灾0.12万亩。
四、虫灾
东汉建安二年(197年),江淮间饥,民相食,五月蝗。
唐咸通九年(868年),江淮蝗。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江淮六月蝗蝻继生,弥霞郊野,食民田殆尽,入公私庐舍。七月,遇京师群飞翳空,延至江淮,南趋河东。
皇祐四年(1052年),淮南旱蝗。
崇宁元年(1102年),淮南等路,夏蝗。
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江淮四月飞蝗,起淮而南,江淮郡蝗食禾苗,山林草木皆尽,飞蝗入畿县自夏徂秋,诸道捕蝗者以千百石计,饥民竞捕,官出粟易之。
淳祐二年(1242年),两淮,四月雨雹。五月螟蝗。
元大德二年(1298年),两淮,江浙属县,四月蝗。大德五年,淮南八月蝗。
至大元年(1308年),淮东蝗。江淮等郡,六月大饥。
明嘉靖八年(1529年),飞蝗自西北来,弥天盖日,所到之处,禾苗辄尽,男女老幼,奔号遍野,奋力捕打。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蝗旱交作,流逋载道。
天启六年(1626年),江北六月蝗。
清康熙十年(1671年),夏,旱蝗。翌年,夏蝗,滁州郡守令民扑灭,交蝗一石,给米三升,蝗势弱减。
民国元年(1912年),境内小麦发生疸灾(杆锈病),减收六成。
民国3年,六月中旬,发生蝗虫,食高梁叶。晚稻螟害,颗粒无收。
民国4年,小麦疸灾,为害比历年较重。翌年,晚稻虫灾,重者颗粒无收。
民国8年,夏蝗,食高梁殆尽。翌年,施集、李集、珠龙、滁城、沙河、章广、马厂、花山等地小麦疸灾,迟麦全部失收,旱麦减产七成。
民国10年,中稻发生结虫,减产七成。
民国12年,小麦疸灾。 民国14年,稻子发生结虫。
民国15年,小麦疸灾,减产七成。
民国16年,中迟稻、晚稻螟害,80%农田失收。
民国17年,三次螟害。
民国21年8月,蝗灾。
民国23年,小麦赤霉病,减产六成。
民国25年,中迟稻、晚稻螟害,中迟稻减产七成,晚稻颗粒无收。
民国28年,小麦疸灾,减产五六成。
民国36年,小麦疸灾,减产六成。
民国38年7月下旬,全县各地发生稻苞虫,受灾面积2.1万余亩,减产一成以上。8月下旬至9月上旬,沙河、珠龙、皇甫等区中稻螟害,受灾面积5万多亩,减产二成。
1950年8月20日前后,皇甫、珠龙、沙河区发生稻苞虫,受灾面积3.5万亩,减产一成以上。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全县各地中稻螟害,受灾面积7.51万亩,减产二三成。
1951年,滁县城郊7乡发生麦蜘蛛,受灾面积1.4万亩。人民政府组织干部群众扑灭,约减产二三成。8月上旬,珠龙、皇甫区中稻发生稻苞虫,受灾面积2.5万亩,减产一成。9月上旬,稻螟害,受灾面积4.5万亩,减产二三成。
1952年4月,滁县城郊麦蜘蛛为害0.69万亩,麦叶枯黄。5月中旬,琅琊、沙河、乌衣区,小麦赤霉病,受灾面积11.5万余亩,减产三四成,重灾减产七八成。7月20日,珠龙、沙河、乌衣、琅琊区发生蝗虫,面积3万余亩。全县捕蝗0.57万公斤。
1953年8月中旬,稻苞虫、螟虫为害,受灾面积2.6万亩,沙河、皇甫、珠龙、琅琊区为甚,中迟稻减产一二成。夏末秋初,乌衣区玉皇乡有蝗,村农技站组织群众80余人,初用喷雾器3架喷撒“666”药粉153公斤,5天灭蝗救苗7.8亩。是年全县棉铃虫、红蜘蛛、盲椿象为害棉田9850亩,棉花减产三四成。
1954年,全县20万亩水稻发生螟虫。棉花发生红蜘蛛、叶跳虫,受害面积1.5万亩,减产六成。
1955年下旬,琅琊、沙河区部分地区,小麦发生杆锈病,减产一至三成。8月上旬,珠龙、沙河、皇甫区中稻发生稻苞虫,受灾面积1万多亩,减产一成。
1956年5月下旬,全县各地小麦发生杆锈病,受灾面积28.4万亩,减产七成。9月,水稻发生螟虫33.97万亩。8月,棉铃虫、叶跳虫、红蜘蛛为害棉田9900亩。
1957年4月,麦蜘蛛灾害甚重,城西、丰乐、琅琊农业社,麦苗株有虫40~70头。5月下旬,迟麦发生杆锈病,受害面积10.3万亩减产三四成。8月上旬至9月,三化螟严重为害,受灾面积41348亩,虫口密度超过历史最高记录。
1958年5月,全县33万亩小麦普发杆锈病,发病率100%。县人民政府调进硫磺6万公斤,发动11万余人,进行防治。虫害105435亩。以后,水稻、棉花,均发生病虫害。
1961年6月9日,在蒿子圩发现蝗虫为害500亩,虫口密度100~200头/平方米。使用喷雾器47架,“666”药粉975公斤,喷杀3日,得以扑灭。
1962年,蒿子圩与江浦县交界处,发生夏蝗,面积800亩,受害面积300亩,虫口密度25~30头/平方米。是年,全县棉花8200亩,苗期均被虫害。7月上旬至8月上旬,水稻普遍发生螟虫为害,受灾面积14万亩,受害程度占6.5~22.5%。
1963年,全县螟虫为害面积10.68万亩,县人民政府发动群众30128人次,发放治螟贷款37500元,销售农药6.5万公斤,虫口夺回粮食225万公斤。
1964年7月7日至8月15日,螟虫为害,全县水稻35.26万亩均受不同程度危害。
1966年,麦蜘蛛为害小麦17万亩。稻苞虫为害水稻11.44万亩。螟虫为害18.29万亩,均以人工、药剂防治1~2次。
1973年,全县发生病虫害50多种,受害面积139万亩,防治98.4万亩,占发生病虫害总面积70.8%。
1982年,水稻发生白叶枯病7.25万亩。另有80%田块受稻蓟马危害,局部田块发生纵卷叶螟,危害成灾。同年,因70年代末从扬州、江浦等地调入扬麦系列品种带入小麦腥黑穗病,全县凡种扬麦3号品种的社队均受害严重。
1987年,稻、麦均有病虫灾害,但由于实施国家农牧渔业部“丰收”计划方案,实行两段育秧、叶面喷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科技措施,病虫灾害得以防治。是年水稻总产13004万吨,平均亩产646公斤,比省定指标超产1公斤。
1949~1978年滁县水旱灾害情况表

1979~1987年滁州市自然灾害情况表

据《安徽省近五百年旱涝分析》一书和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提供的资料,参照市内气象、水文站(点)的降雨量记录,按照全国统一的旱涝标准,以每年5~9月份总雨量的大小为依据,将本市1471~1991年520年的旱涝情况划分五个等级:一(涝)、二(偏涝)、三(正常)、四(旱)、五(偏旱),列表如下:
五百年旱涝分析统计

五、地震
宋元祐八年(1093年),滁州地震。
绍圣三年九月十七日(1096年10月11日),在北纬32.30°、东经118.3°滁州发生3.5级地震。
明弘治六年(1493年),在北纬32.3°、东经118.3°滁州发生3.5级地震。
弘治七年十月初二(1494年10月30日),在北纬32.3°、东经118.3°滁州发生3.5级地震,伴有余震。
弘治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1500年11月18日),在北纬32.4°、东经118.2°滁州西北发生3.5级地震,伴有地声。
嘉靖四十五年四月十六日(1566年5月5日),在北纬32.3°、东经118.3°滁州发生3.5级地震,有声如雷。
天启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624年2月10日),应天、苏、松、凤、泗、淮、扬、滁州等处同日地震(震中在扬州,震级6级)。
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1668年7月25日)19至21时,震中在山东莒县~郯城发生8.5级地震。影响滁州,城垛口多倾圮,房屋倾塌无数。
道光十一年十月(1831年11月4日至12月3日),在北纬31.4°、东经118.4°滁州、来安发生4级地震。
同治七年九月十五日(1868年10月30日),在北纬32.4°、东经117.8°定远南16公里的老人仓发生5.5级地震。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1895年3月),滁州西门外6里余地震。近山麓裂沟一条,围三丈余,深数丈、泛滥之水从孔中涌出,如瀑布上泻。
宣统元年十一月廿二日(1910年1月3日),北纬35.0°、东经122.0°江苏南黄海发生6.75级地震,滁州有震感。
民国2年二月廿七日(1913年4月3日),北纬30.2°、东经119.5°江苏镇江发生5.25级地震,滁州有震感。
民国6年正月初二(1917年1月24日)8时48分12秒,北纬31.3°、东经119.5°,安徽霍山西南部发生6.75级地震,烈度8度,滁州有震感。
民国10年十一月初三日(1921年12月1日),北纬33.7°、东经121.6°南黄海发生6.25级地震,滁州有震感。
民国16年正月初二日(1927年2月3日)北纬33.5°、东经121.0°黄海发生6.5级地震,滁州有震感。
民国19年正月初一日(1930年1月30日),镇江发生5.25级地震,滁州有震感。
民国26年六月廿五日(1937年8月1日),北纬35.4°、东经115.1°山东菏泽发生7级地震,滁州有震感。
1954年6月17日10时8分39秒,北纬32.1°、东经118.3°,合肥、六安发生5.25级地震,滁州有震感。
1974年3月,北纬32.7°、东经117.6°滁州施集、曲亭发生2.2级地震。
1974年4月22日,北纬31°27′、东经119°15′江苏溧阳发生5.5级地震,滁州有震感。
1979年3月2日,北纬33°11′,东经117°24.5′固镇发生5级地震,滁州有震感。
1979年7月9日18时57分23.1秒,北纬31°27′、东经119°15′江苏溧阳发生6级地震,滁州有震感。
1982年8月18日,北纬32°41′、东经118°15′滁州发生1.2级地震。
1983年11月7日,北纬35°17′、东经115°17′山东菏泽发生5.9级地震,滁州有感。
1984年5月27日,北纬32.7°、东经121.6°南黄海发生6.2级地震,滁州有强烈震感。
上一篇:第五节 河流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