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79年,本县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大部分农民逐渐走上了致富之路。但是,少数农户的生活仍很困难,生产承包合同难以兑现。为此,来安县委于1980年春作出决定,由县民政局以邵集乡萝山村为试点,开展扶贫工作。一年后,经过扶持的16户,有15户增产,1户平产;人均口粮718公斤,比1979年增长295斤;人均收入172元,比1979年增长90元;当年签订的承包合同绝大部分得到兑现。1981年春,县扶贫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各区、镇、乡、村同时成立扶贫领导小组。扶贫委员会决定从该年起对全县人均口粮不足600公斤、人均收入不到60元的5319户贫困户分期分批进行扶持。扶贫的主要措施是:一、每户确定—名干部指导、督促;二、在发放贷款和供应物资方面优先照顾;三、提供致富信息和传授生产技术;四、发动群众在劳力上给予帮助;五、争取全社会的关怀和照顾。
1982年,全县有1070户贫困户经过扶持达到了县委、县政府规定的“人均口粮800斤,人均收入100元,房屋不破不漏,还清债务”的脱贫标准。1983年、1984年和1985年,全县分别有1510户、1600户和1021户贫困户达到了县委、县政府重新规定的“人均收入和人均产粮达到全县当年平均水平,基本还清债务,房子不破不漏”的脱贫标准。1985年统计,全县被列为扶贫对象的5319户,除118户社会保障户(孤、寡、残、老)外,有5150户达到了脱贫标准,脱贫率为96.8%。其中人均产粮超过2000公斤的有2023户,人均收入超过400元的有582户,发展成为专业户的有557户,“万元户”有10户。
本县扶贫工作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各级领导部门的肯定和赞扬。1981年7月,安徽省委(81)66号文件转发了县委书记王业美在滁县地区三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的关于扶贫工作的汇报。同年10月,国家农业委员会和民政部联合转发了本县关于扶贫情况的汇报。1982年春,国家民政部在滁县地区召开六省农村社会救济工作座谈会,正业美应邀到会介绍了本县扶贫工作开展情况。1982年3月和1983年4月,省政府两次在本县召开扶贫工作现场会,号召全省在扶贫工作方面向来安学习。1983年4月,县长王德颂应邀出席第八次全国民政会议,并在会上就本县扶贫情况作了汇报。同年9月20日,《北京周报》日文版和英文版发表了田云撰写的《扶助贫困农家》,向国外介绍了本县扶贫工作。
上一篇:第三节 救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