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地质
(一)地层与分布
县内南部为第四系覆盖,西部有中元古界变质火山岩出露,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分布于西北部山区,白垩系零星分布。县内地层由老到新简述如下:
中元古界张八岭组分布于西王、隆兴、管坝、周岗一带,厚2300米:下部为灰白色变石英角斑岩、变石英角斑质凝灰熔岩;中部为黄绿色变角斑岩和变角斑质凝灰岩;上部为灰白色变石英角斑岩和变石英角斑质凝灰熔岩。
震旦系分布于管坝、龙山和登禅窝山等地,厚3560米:下部为黄绿色千枚岩、千枚状长石砂岩;上部为冰碛岩、绢云千枚岩、白云岩夹含锰灰岩和含磷石英砂岩、含藻类化石。
寒武系分布于大马厂、黄栗树和大旗山一带,厚1157米:下部为硅质页岩、碳质页岩夹三至五层石煤及磷结核;中部为深灰色厚层状泥灰岩和石灰岩,含三叶虫化石;上部为深灰色白云质灰岩、石灰岩和泥质条带灰岩,富含三叶虫化石。
奥陶系仅出露下统红花园组、分乡组,分布于马塘湖、大旗山和全椒县城等地,厚520米:下部为灰色中薄——中厚层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上部为灰色厚层状灰岩夹薄层状硅质岩,富含腹足类、头足类、腕足类化石。
白垩系零星分布于新兴、大墅、东王集和石沛桥等地,厚3115米:下部为棕褐色粉砂质泥岩与棕红色细砂岩互层,含腹足类、鱼类化石和植物化石坚叫杉、拟节柏;上部为棕褐色砂质泥岩和棕红色细砂岩,含金星介化石。
第四系主要发育于县境南部沿滁河一带:下部为亚粘土和亚砂土,厚10—30米,组成海拔25—50米的二级阶地,波状垄岗地形;上部为亚砂土和砂砾,含铁锰结核,局部含泥炭,厚22米,组成海拔10—30米的一级阶地。
(二)地质构造
1.褶皱
县内务时代地层均遭不同程度的褶皱,印支期地壳运动使中元古界至奥陶纪地层全面褶皱,形成紧密的线型褶曲,轴向40度为主,出露长4—18公里,宽2—5公里。自北向南主要褶曲有杨梅山背斜、黄栗树向斜、老虎鞍向斜、钟成背斜、春冯向斜、龙蟠背斜、大旗山向斜和全椒城背斜。燕山期地壳运动形成舒缓的褶皱,由白垩系组成,常成盆状向斜,规模不大,分布零星。
2.断裂
县内断裂主要为北西向横断层及北东向纵断层。其中以纵向逆断层及斜向平移断层规模较大,横向断层规模较小。规模较大的断层有马塘湖逆断层,长26公里;三合乡姚村逆断层,长七公里,周刘逆断层,长11公里,朱庄逆断层,长13公里;柏家洼平移断层,长五公里;震旦系和寒武系地层被错开1.5公里。
(三)岩浆岩
县内岩浆岩不甚发育,规模小,分布零星,全县共有大小岩体七个,出露面积约30平方公里,集中分布于复兴和马厂一带。主要岩性为中细粒闪长玢岩、石英二长岩和少量杆栏辉绿岩,呈小岩株产出;形成时代3000万至1亿6千万年。规模较大的岩体有马厂岩体,出露面积17平方公里,呈椭圆形侵入于寒武纪地层。岩体无明显的分相界线,边缘为闪长玢岩,中心为石英二长岩,岩体中常有花岗岩脉贯入。
二、地貌
全椒县在地貌单元上属江淮丘陵的一部分,西北部为低山丘陵;东部和南部为岗坳相间的波状平原,残丘零星分布;滁河、襄河,马厂河两侧为较广阔的河谷平原。全县海拔高程小于400米,相对高程大于100米。境内地貌类型可分为:
(一)构造——剥蚀地形
1.低山
分布于县北、西北部低山区,由中元古界、震旦纪、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组成。该山地呈北东向延展与地层走向一致,山顶呈馒头状,坡角25度左右,冲沟呈“U”型,部分呈“V”型,海拔标高一般在100米以上。车毂尖高达395米,为我县最高点。
2.丘陵
分布于东北部石沛桥、西部管坝一带。由中元古界、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和白垩纪地层组成。山顶呈馒头状,坡角小于30度,水系不发育,沟谷呈“U”型,海拔标高50—150米。
3.残丘
分布于全椒县城、西邰家、新兴等地,由寒武纪、白垩纪地层组成。山顶呈浑圃状或平顶状,坡角10—20度间,海拔标高在50米以下。
(二)剥蚀地形
为浅丘,分布于大墅、东王一带,由白垩纪和中、下更新世砂岩、砂砾岩和砂砾石层组成,在低山丘陵边部零星分布。海拔标高30—100米,特点是顶部呈扁平状,白垩纪浅丘上部多被薄层残积物复盖,坡度平缓,在5—15度之间。
(三)堆积——剥蚀地形
1.二级阶地
分布于县内的广大河间地区,为第四系亚粘土组成的波状起伏的垄岗地形,约占全县面积的60%。由于河网的切割阶面起伏较大,浅丘、残丘零星分布,与一级阶地多以2—5米陡坎相接。海拔标高一般在25—50米之间,相对高差10—30米,已呈现为波状平原形态。
2.一级阶地
由全新世亚粘土组成,受河流控制,大致沿河流两侧平行分布,呈树枝状,约占全县面积的10%。阶面平坦,河曲发育,海拔标高15米左右,相对高差一般小于十米,呈现为平原形态。
(四)主要地貌形态的经济评价
我县群众习惯称县北部海拔高度50米以上地区为山区,该区面积515.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3.7%;中部海拔高度50米以下至15米左右的地区为丘陵,面积79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52%;海拔高度自东向西10—20米以下地区称圩区,面积21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4.3%。
北部山区包括管坝、隆兴、西王、孤山、复兴、三合、周岗、黄栗树等九个乡和马厂乡大部分行政村,以及东王、草庵、石沛、谭墩等乡的部分行政村。该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主要特点:1.水热资源较差。该区地势较高,差异很大,垂直落差达300多米。在地形影响下,年平均气温较全县平均值低半度左右,大于或等于十摄氏度积温较全县平均值低60—560摄氏度,无霜期较全县平均值短4—11天,自然降水较全县平均值少100毫米左右;2.农田较少,土质较差。全区农田仅占该区面积的28.5%,而且多为两山夹一洼的山间冲田和岗坟地,人均占有耕地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农田土壤多为石灰(岩)土和角斑岩风化物发育而成的黄棕壤和水稻土,土壤含砂量大,保水保肥性能差;3.水域面积大,灌溉能力差。该区为全县五条河流的上游或源头,四座大中型水库座落该区,还有小型水库、山塘小坝。水域占地88510亩,占全县水域面积25.5%,蓄水库容为16856立方米,占全县蓄水库容56.3%。但由于该区农田大多分布在水库上游,高差大,提水困难,抗旱能力弱,加之降水时空分布不匀,土壤保蓄水能力弱,极易受早;4.林地面积大,多种经营资源丰富。该区有林地占全县88%,覆被率达到32.8%;此外还有6万多亩荒丘草坡地。根据以上特点,该区今后宜在从事粮食生产的同时,重点加强林业、牧业和多种经营,发挥优势。
中部丘陵区包括古河、太平、武岗、城东四区大部分乡村,以及马厂区的黄庵乡和马厂乡的九连行政村。该区自然、经济条件主要特点是:地貌多为岗冲相间,垂直高差较小,且有数百亩、千余亩不等的岗间平原镶嵌其间,水热资源较为丰富。其次是该区土地面积占全县一半以上,耕地率较高,垦殖指数为52.5%,高于南北两区。农田土壤多为下蜀系黄土发育的水稻土和黄棕壤,岗顶多为黄白土、马肝土、粘盘黄棕壤,长期旱作,肥力较差;螃田多为马肝田、黄白土田,长期实行水旱轮作,肥力较高;冲田为淹育马肝田和青马肝田,八十年代前多为冬沤,次生潜育化现象较为严重,各种土壤的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偏低。此外,该区水利条件较好,水资源丰富,上有四个大、中型水库,下有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本区河流沟渠纵横交错,中、小型水库、塘坝、机电灌溉站星罗棋布,有效灌溉面积占农田的90.8%,在常年情况下能够保证收获,今后可建成全县粮、棉、油,猪、禽、蛋、水产等商品生产基地。
南部圩区,位于滁河北岸,自上游的章辉乡田埠行政村起,向下游延伸到县东部陈浅乡金坝行政村,以及襄河下游两岸的城东乡和南屏乡的部分行政村。东西长约65公里,南北宽三至七公里,呈长带状。范围包括城东、武岗、太平、古河四个行政区13个乡的36个行政村。该区自东向西高度逐渐递增,由陈浅乡东官均到卜集乡卜集行政村东,再到章辉乡田埠行政村,海拔高度依次为6.9米、10米、20米。这一地区地势低洼平坦,光热资源较好;但滁河水位往往高于农田,排水困难,在多雨季节洪涝灾害频繁。该区土地面积不大,但耕地率较高,垦殖指数为51.2%。农田土壤多为冲积、沉积而成的潜育型或潴育型水稻土,以沙泥田和青沙泥田为多,因长期淹水土壤僵化,潜育化现象严重并严重缺磷,不利农作物生长发育。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是粮、汕、鱼和蚕桑。
三.山脉
全椒县境内的西北低山,属滁县皇甫山余脉:西从管坝乡龙山起,向东北连绵起伏有玉屏山、铜井山、刀山、峰子山、登禅窝山;南从草庵乡龙王庙山起,向西、北连绵起伏有珠头山、磨盘山、何大山,再与登禅窝山相连,后向东北连接蚂蚁山、杨梅山,出县境与滁县花山相衔,总长约50公里左右,面积约140余平方公里。最高山峰为车毂尖,海拔395.4米;其次是龙王尖394米、小龙王尖360米、石龙山345米、峰子山335米、狼头山315米、登禅窝山310米,其余山峰均为300米以下。山脉的特点是:低山与高丘相接,山脉总的走向为西南——东北,一般比高150—200米;山顶多为平顶和圆顶,少数尖顶,一般山顶面积200—500平方米,玉屏山顶为平顶,面积达1600平方米;山的一般倾斜度26—30度,其中龙王山北坡、玉屏山西坡、龙王尖西坡、车毂尖南坡、登禅窝北坡、庙山口西坡等地段达32—40度。总的情况是,丘陵起伏,小山连绵,坡度不大。
全县知名的大小山包如下表:


四、河流
(一)滁河
源出于肥东县梁园,由章辉乡南张村附近入全椒县境,沿全椒县西南、南、东南边界蜿蜒100余公里至陈浅乡小周庄村出境入滁县境,再经江苏省六合县大河口入长江,全长269公里。注入滁河的支流,我县境内共有小马厂河、管坝河、大马厂河、襄河四条,县境以外沿河两岸的大小支流近百条。1971年滁河尚未治理之前,每年雨季,山洪汇集,河水陡涨,时常泛滥成灾。
滁河流域面积陈浅以上为3430平方公里。1974年滁河尚未疏浚拓宽前,河床弯曲狭窄,淤积严重,春秋水涨时,舟楫仅能到达古河,汛期可达石溪,每年冬季,河水干涸。当时的河床情况如下表:

自1971年驷马山分洪河开挖,至1974年滁河疏浚拓宽、堤埂加高加宽、河道裁弯取直后,河床分段情况如下表:

随着驷马山引江配套工程——乌江抽水站、襄河口(襄河与滁河汇合处)节制闸建成,陈浅三汊河以上滁、襄河水位常年控制在七米以上(海拔高度),除提供沿河两岸80多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外,还改善了航运条件,100吨级的客货轮向上可达古河,向下由驷马山分洪河经乌江口可直下长江。
(二)襄河
源出滁县皇甫山,经周岗,出石勒,至郑桥;再向下经斩龙岗,穿襄河镇,于陈浅三汊河入滁河,全长74公里,全椒境内长50公里。沿途有陡岗、石沛、东王、赵店、后河等小支流汇集,流域面积720平方公里。1959年冬动工兴建的黄栗树水库拦截了上游262平方公里流域面积。郑桥以上河底较陡,为二千分之一左右,郑桥以下河底比降五千至七千分之一,河宽50米左右。出襄河镇向下,地势低洼,沿河两岸已修筑堤埂,堤顶高程13—14米,河底高程5—6米,堤外地面高程8—12米,河底比降二万分之一,河口宽60—200米,河底宽十米,最大安全泄量每秒350立方米。
1959年冬,于县城红栏桥下约500米处动工兴建襄河节制闸,提高水位,供应了县城居民生活用水和两岸农田用水;此外,襄河镇至郑桥可常年通行三至五吨级机帆船。1972年位于陈浅三汊河的襄河口节制闸建成后,船只可从县城直下滁河,经驷马山河入长江。
(三)大马厂河
主流源出孤山南麓,东西两侧各有支流一条,西支出于瓦山之东,东支出于龙王尖诸峰之间,汇流于大马厂而得名。该河出大马厂后经黄庵、峨嵋桥,由蔡集乡岗李村入滁河。河口以上流域面积234平方公里,全长43.8公里,河宽20—30米,河床比降一千七百分之一左右,最大安全泄量每秒150立方米。该河上游建有马厂、瓦山、新光、铜井等中、小型水库,中游拦河建有康河坝、中心坝,河口处建有芦子坝。
(四)管坝河
源出于瓦山,分东、西两条支流。东支从梨山头流经锥子集水库,于管坝东侧向南流向何岗村附近;西支自隆兴集西流经中许、马塘,从管坝西侧向南于何岗村附近与东支汇合后流经湾林桥,再向南于晋集西侧入滁河。该河流域面积142.7平方公里,河长21公里,河宽20米左右,河床比降为七百五十分之一,最大安全泄量每秒120立方米。上游建有三湾、中许、锥子集、黄庄等中、小型水库,中、下游建有林家坝、董家坝、翻身坝、黑老坝,河口建有晋家坝。
(五)小马厂河
小马厂河又名沙河,源头有二:东流出自滁县五尖山,自小马厂向南于东刘村附近入全椒境,流经西王与大尖山一溪流汇合后,向西南流至黑老洼出县入肥东县境;西流出自江淮分水岭南侧,自界牌集向南,经肥东县广兴、古城,于张斗家村附近与东支汇合,再向南经马湖,至沙河周村南、我县章辉乡西北入全椒境,于油坊村处入滁河。流域面积287平方公里,主河道长24公里(自河口至夏河真村),流经全椒境内长七公里,河宽25米左右,河床比降约八百分之一,最大安全泄量每秒200立方米。上游肥东县于1974年建有岱山水库,中游肥东县境建有马湖坝,下游全椒县境建有肥全坝。
五、气候
(一)气候类型
全椒县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向暖温带过渡性质。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阳光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易早易涝。四季的特点是:春季温和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二)气候要素
1.气温
我县多年平均气温在14.0—15.6摄氏度之间。北部山区偏低,为14.0—15.2摄氏度。中部岗地和南部平湖圩区为15.3—15.6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6.5—28.3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0.9—2.1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1.4摄氏度(1959年8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5摄氏度(1969年2月6日)。24年平均日较差8.7摄氏度,年较差26.2摄氏度。
多年平均初霜日期为11月17日,最早初霜日期为10月15日(1962年)。多年平均终霜日期为3月31日,最迟终霜日期为4月16日(1961年)。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21天,最长243天(1965年3月28日—11月25日),最短193天(1962年4月4日—10月14日)。
2.降水
我县多年平均雨量为840—980毫米,县东南部大于县西北部。陈浅、县城、官渡一带为960—980毫米,西王、隆兴、管坝一带为840~880毫米。940毫米的等降雨量线大致在黄栗树、草庵、小集到石溪一线。最多年雨量为1522.3毫米(1975年),最少年雨量为634.2毫米(1978年)。
多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17.3天,最多年雨日136天(1975年),最少年雨日86天(1978年)。
多年平均暴雨日为2.8日,最多年暴雨日为十日(1972年),最少年暴雨日为零(1968年)。
降雨的年内分配:夏季(6—8月)最多,占全年降雨量的46%;冬季(12—2月)最少,占全年降雨量的10%;春季(3—5月)占26%;秋季(9—11月)占18%。夏季又以7月份降雨最多,占年降雨量的18%;冬季以12月份最少,只占年降雨量的2%。
3.日照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7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9%。最多年日照时数2445.2小时(1978年);最少年日照时数1875.2小时(1984年)。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19.2千卡/平方厘米,最大年为128千卡/平方厘米(1966年),最少年为110.4千卡/平方厘米(1975年)。
4.风向
常年风向多为东北风。冬、夏两季由于受单一的冷气团、暖气团控制,所以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
附:襄河镇累年各月气候要素表

六、物候
(一)四季划分
物候划分四季,主要根据动、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以候平均气温为指标。我县四季时间划分大体为:春季,4月1日至6月2日,候平均气温10—22摄氏度;夏季,6月3日至9月13日,候平均气温大于22摄氏度;秋季,9月14日至11月14日,候平均气温为22—10摄氏度;冬季,11月15日至3月31日,候平均气温小于十摄氏度。
(二)分月概述
1月:农作物处于越冬阶段,基本停止生长;月初,腊梅、水仙开花;蛇、蛙、龟等动物处于冬眠阶段。
2月:油菜上、中旬返青,下旬抽苔现蕾;小麦中旬返青;迎春、春兰中、下旬开花;杏树中旬变绿,桃树下旬变绿;蚂蚁、麦蚜虫、菜蚜虫下旬开始活动。
3月:小麦中、下旬拔节,油菜下旬始花;柳树、梨树上旬变绿、中旬生叶,杏树下旬始花;大雁上旬北去,中旬蛇、虫、青蛙开始活动,小燕月底南来。
4月:小麦下旬抽穗,棉花下旬出苗;上旬椿树发芽,柳树、桑树开花,中旬刺槐展叶、桃树开花,下旬刺槐始花;地老鼠、麦粘虫中、下旬羽化,家蚕下旬孵化。
5月:棉花中旬现蕾,油菜上旬成熟,冬闲茬花生上、中旬出苗,梨树、枣树上旬开花,下旬杏子、桑葚成熟,月季始花;布谷鸟中旬始鸣,棉花蚜虫中旬出现。
6月:小麦中迟熟品种上旬成熟,花生上、中旬开花,夏播黄豆中旬出苗,水稻早热品种下旬抽穗;上旬,桃子成熟,葡萄、石榴、栀子、茉莉上旬开花;蟋蟀上旬始鸣,稻蓟马、稻螟虫、叶跳虫、玉米螟虫上、中旬危害。
7月:棉花上旬开花,绿豆中旬出苗,下旬大豆现蕾,中稻早熟品种抽穗,早稻早热品种成熟;荷花上旬开花,吊兰中旬开花;蝉中旬始鸣,棉铃虫下旬危害棉桃。
8月:早稻中迟熟品种上旬成熟,迟中稻、杂交中稻中旬抽穗,中稻早熟品种下旬成熟,黄豆中旬开花,棉花下旬吐絮;梨、枣、葡萄上旬成熟,菱角、莲蓬下旬成熟,秋蚕中旬孵化。
9月,中熟中稻上旬成熟,双季晚稻中旬抽穗,迟熟中稻中、下旬成熟,夏玉米中旬成熟,早大豆下旬成熟;桂花下旬开花;稻飞虱中、下旬开始危害水稻。
10月:单季晚稻上、中旬成熟,油菜中旬出苗,小麦下旬出苗;菊花上旬开花,银杏上旬成熟;小燕中旬南去,蝉中旬终鸣,蛇、青蛙下旬停止活动,大雁下旬北来。
11月:棉花上旬停止吐絮,双季晚稻迟熟品种上旬成熟,早播小麦中、下旬开始分蘖。
12月:小麦、油菜下旬进入越冬期,基本停止生长。
(三)常见生物物候现象
植物

2.动物


七.灾害性天气
据历史资料,全椒县从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至1980年的480年中,发生特大旱灾的年份50年,平均9.8年一遇,特大洪涝灾害年份42年,平均11.4年一遇。
建国以后,据县气象站和水利局记载的雨量、河水水位、成灾面积等资料分析,在34年中,共发生大旱灾六年(1959、1964、1966、1967、1968、1978年),平均5.7年一遇;一般旱灾七年(1953、1955、1958、1961、1965、1973、1979年)。发生大的洪涝灾害四年(1954、1956、1962、1969年),平均8.5年一遇;一般洪涝灾害五年(1971、1975、1980、1982、1984年)。
另据《安徽省近五百年旱涝分析》一书和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提供的资料,参照县内气象、水文站(点)的降雨量记录,按照全国统一的早涝标准,以每年5—9月份总雨量的大小为依据,将我县1480—1984年500余年的旱涝情况划分五个等级:一(涝)、二(偏涝)、三(正常)、四(偏旱)、五(旱),列表如下:

续表

长期连阴雨是仅次于早涝的又一灾害。建国以后,有记载的1957至1984年的28年中,共出现28次,达一年一遇。其中春季11次,多出现在4月中旬到5月中旬,约20—30天,最长60天(1964年),夏季八次,主要发生在梅雨季节的6月中旬到7月中旬,约20—40天,秋季九次,一般从8月中、下旬开始,约20—60天。
此外,大风(风力大于或等于八级)较多,1957至1984年的28年间,共出现227天(次),平均每年为8.1天(次),最多年份达30天(次)(1962年),最少年份为0天(次)(1984年)。
冰雹灾害比较少,约为三至十年一遇。
建国以后主要灾年的受灾情况略记于下:
1951年5月30日下午5时许,县西北开始降雨雹,继而风雹交加,雹大如桃核,小如杏核,持续5—18分钟。受灾的隆兴、管坝、新兴、马厂、东王、小集、草庵、八波、周岗等地的农作物损失严重,部分房屋被风刮倒,大树刮断。
1954年7月1、2两日,全县普降暴雨154毫米左右,7月5、6两日,又降暴雨187毫米,滁河水位普遍超过堤埂,古河达15.6米高程,除东观圩、万春圩、肖官圩外,其余圩田全部被洪水淹没。7月21日,再次降暴雨152毫米,陈浅水位最高上涨到12.5米高程,将仅存的东观、万春、肖官三圩淹没。统计全县圩田和丘陵区冲湖田受灾共达168179亩(系习惯统计亩,下均同),倒屋6556间,冲毁塘坝2527个,冲毁桥梁53座,受灾16194户、70503人,死八人,重伤17人。
1956年6月6、7、8三天降暴雨163毫米(陈浅水文站记载),滁河水位上涨到古河点15.16米高程,陈浅点11.99米高程,均接近堤顶。经全力抢险,外河水未进入圩田,但内涝严重,当年成灾面积55000亩,受灾人口27575人。
1959年7月初到8月底,两月时间降雨不到100毫米,全县受旱面积64万亩,有52万亩减收。
1962年7月4日夜降大暴雨,直至5日晚,计降雨295.5毫米(赤镇水文站记载),到7月6日,合计降雨401.5毫米。古河水位站被淹,估测古河水位最高达到18.21米;赤镇点水位最高达到12.85米。全县破圩53个(包括山丘区的冲湖田受灾面积计12.8万亩)。冲毁塘坝7892个,水库倒缺22个,倒塌房屋9739间,公路路面、桥梁多处冲坏,全县受灾人口达42260人。
1964年4月至5月中旬多连阴雨,大小麦绝收达3万亩以上。夏秋连续干旱,从7月2日到10月16日的107天中,仅降雨120毫米,滁河断流,塘坝干涸,全县旱地作物大部分枯死,15万亩水稻减产,4.6万亩绝收。10月中旬至月底20天连阴雨,影响了小麦及时播种。
1965年1月7日寒潮大风(最大风速为每秒24米),全县草房刮毁无数。4月29日至7月1日的64天中,仅降雨76毫米,造成严重初夏旱,10万亩早中稻因无水栽插而改种旱粮。
1966、1967、1968三年连续干旱。特别是1966年5月21日至6月24日,7月8日至11月11日,两段约四个月时间没下过一场透雨,水库、塘坝基本干涸,滁、襄河断流,西王、管坝一带人畜吃水十分困难,全县减产近1亿斤粮食。1967年旱情持续,5月22日至6月23日,7月6日至7月29日,8月3日至9月9日,9月12日至10月31日,四段时间雨水稀少,干旱十分严重,县派人到肥东县撮镇电灌站买水,共用去经费5万元,提引巢湖水50万方,仅解决赤镇以上少部分地区泡秧水问题。1968年4月18日至6月23日,全县少雨,大部分早中稻秧苗干死,多数村庄吃水困难;7月22日至8月22日,基本无雨,秋旱严重。该年6月,滁县专署组织滁、来、全三县到江苏省浦镇提长江水倒灌滁河。全椒调运60匹、80匹柴油机50台参加提水,并在陈浅金家坝设翻水站,向上游翻水,仅解决陈浅、城东、南屏三乡沿河部分生产队抗旱救苗用水。
1969年,自7月1日至17日连续阴雨,总雨量达577毫米,仅16日一天降雨177.3毫米(县气象站记载),15、16、17三天降雨328.9毫米。滁、襄河洪水泛滥,古河水位最高达16.37米高程,赤镇水位最高达13.33米高程,全县有80个圩受淹,包括山丘区冲湖田,受灾面积共达18万亩,成灾15万亩。倒塌房屋8431间,受灾人口49250人。
1971年4月28日16时30分到17时,县西南部的章辉、新兴、大墅、石溪、黄集、古河、蔡集、广平和卜集等公社,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冰雹、大风灾害。据现场调查,从章辉的大高到卜集的峨嵋一线长60多华里、宽4—6华里内,冰雹倾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平地积雹4至6寸厚,小的蚕豆大,一般如鸡蛋黄,大的似鹅蛋,个别有拳头大。降雹同时,伴有9至11级大风。上述范围内的农作物全部报废,房屋打坏,掀掉和倒塌共5520间,一人死亡,近百人受伤,一条耕牛遭雹打后吐血而死。7月7日下午,县西南的广平、赤镇、三圣、小集四个公社共11个大队受龙卷风危害,刮坏房屋3000间,其中刮光300余间,刮倒70余间,浦北大队碗口粗的槐树被刮断。
1973年4月25日17时,狂风暴雨约40分钟,雨量100毫米以上,局部200毫米,十字、谭墩、石沛、复兴、孤山、周岗等地出现龙卷风,夹有蚕豆大小冰雹,毁坏房屋834间,毁坏农作物近万亩,冲毁塘埂113道,淹死、电死各一人,屋倒砸伤三人。8月3日到31日,全县滴雨未落,出现高温干旱天气,32万亩农作物受早,特别是棉花处在开花结铃期,叶枯铃落,减产严重。
1974年6月17日下午,因强冷空气影响出现了全县性的雷雨大风,风速以十字、界首、陈浅最大,县城最大风速每秒达26米。全县受灾生产队2014个,刮坏房屋30432间,其中倒塌3888间,砸伤72人、牲畜21头,受害农作物达172049亩,并刮倒大树、电线杆、烟囱无数。
1975年6月中旬后期到11月中旬前期多阴雨,雨日为历年同期的1.5倍,雨量为2.3倍。全县秋季各种作物均遭减产,特别是棉花大量落蕾烂桃,中晚稻部分发芽霉烂。其次,圩区内涝严重。6月24日大暴雨(日降雨124.8毫米),受涝面积6.5万亩,其中2.2万亩绝收;8月16日大暴雨(日降雨145.2毫米),圩区再次受涝。全县油菜、小麦不能适时秋种。
1977年4月17日夜间大风,全县刮坏草房5760间,刮断、刮倒高压电杆和广播电杆345根、树木635棵,损失苗床薄膜10万多斤、稻种8万斤。
1978年3月21日至11月18日的231天中,全县未降透雨,总雨量为444.8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四成以上,全县一半以上农田受旱,其中减产五成以上的共31.5万亩,绝收13万亩。由于长期干旱,从6月份起,塘、坝、水库、水井先后干涸,河流、泉水断流,有23个公社196个生产队吃用水无法解决,县组织汽车送水下乡供人畜饮用。同时在和县乌江建临时翻水站(省属乌江引江灌溉站尚未投入运行),装机60台,计3300瓩,提长江水向滁河倒灌。6月9日下午1时,刮十级大风40分钟,全县有2101个生产队、12305户受灾,刮坏房屋25786间,六人受伤,刮断刮倒高压水泥电杆22根,树木7.9万多棵;未脱粒的小麦堆被风卷走,损失约150万斤。
1980年6月9日到7月21日连续阴雨,降雨量达435毫米,其中7月9日骤降暴雨(116毫米),河水猛涨,圩区内涝严重,受灾11.6万亩。由于长期连阴雨,未及脱粒的小麦部分霉芽,棉花等旱地作物疯长,草荒严重。
1982年5月下旬、6月上旬两次风雹,16个公社、465个生产队受灾,损失小麦约8万斤,棉苗打烂1万余亩。7月9日至21日,全县普降大雨,雨量365毫米,仅7月19日4时至18时,一天降雨142.3毫米,滁、襄河水位猛涨,13个圩堤漫顶或决口。县城内水深一米以上,有八家工厂浸在水中,损失约40万元,蔬菜队460亩蔬菜全部淹没。全县33个公社、674个生产队、19433户受灾,成灾面积86454亩,倒塌房屋6767间,耕牛死亡86头。灾后发病9948人(次),12万亩中稻暴发白叶枯病,减产三至七成。
八、土壤
(一)土壤类型
自1980年至1984年,县内开展了土壤普查工作,查明我县有五个土类,12个亚类,38个土属,85个土种。如下表:

续表



(二)土壤养分
全县土壤表土层(0—20厘米)养分总的状况是缺磷,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中等偏低,速效钾含量中等偏上。分析结果为:
1.有机质含量
选1731个农化样,大于2%占17.56%,1.5—2%占40.91%,1—1.5%占36.45%,小于1%占5.08%。
2.全氮含量
选686个农化样,大于0.15%占2.62%,0.15—0.1%占43.59%,0.1—0.07%占46.79%,0.075—0.05%占7%。
3.速效碘含量
选1749个农化样,大于10PPM(PPM代表单位数,为百万分之一)占21.49%,10—5PPM占29.62%;小于5PPM占48.89%。
4.速效钾含量
选1750个农化样,大于50PPM占97.7%,小于50PPM占2.3%。
(三)土壤分布
我县土壤的地域分布,受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和水文条件等因素影响,因之有一定的规律。县北部低山区成土母质岩为角斑岩、石灰岩、千枚岩等。土壤类型为石灰(岩)土和角斑岩风化物发育而成的黄棕壤和水稻土。主要土属为细粒黄棕壤,棕色石灰土、扁石黄棕土,石灰泥田等。主要土种为细粒壤、夹砾细粒黄棕壤、中棕色石灰土、厚扁石土、黄结板泥田等。
县中部岗丘区土壤母质为下蜀系黄土,经过剥蚀堆积等作用以后形成水稻土;在无灌溉条件的岗顶和高螃地多为旱地黄棕壤。主要土属为马肝田、黄白土田、青马肝田、黄白土、马肝土等。主要土种为黄马肝田、黑马肝田、黄白土田、潜青马肝田、黄白土、粘盘黄马肝土等。
县南部沿河圩区土壤母质主要是山河冲积、沉积物质,土壤类型主要为水稻土,土属主要为沙泥田、青沙泥田等,主要土种为沙泥田、灰沙泥田、潜青泥骨田等。
此外,人类活动对土种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影响,其规律是以村庄为圆心呈同心圆状分布,近村的第一、第二节田和螃田多为肥沃高产的灰白土田、灰白土;冲田多为黄马肝田。
各类土壤理化性状表见下页:
九、森林植被
全椒县属北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的江淮丘陵植被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建国初,县内只有零星树木和天然次生林,林木覆盖度为0.44%。
1976年全县第二次森林资源清查时计算,森林覆被率为7.1%(没有覆盖度数字)。1981年第三次森林资源清查,查清全县除7万亩左右天然零星山丘草丛类草场外,有大面积的马尾松、黑松、侧柏等人工林,刺槐、栎类树、山枣等次生林,以及七十年代引进营造的杉木、水杉、湿地松、火炬松等人工林。全县有林面积278026亩,其中分布县西北部的占88.2%,县中部和南部的占11.8%。计算全县森林覆被率为12.1%,林木覆盖度为16.6%。
十、矿藏
我县铜矿开采历史悠久,据《江南通志》记载:“滁州全椒县铜井山在县西七十里。《隋书·地理志》、梁载言《十道志》皆云县有铜官山,上有铜井,广袤数十丈,唐以前曾采铜于此,久废。”全椒八景中的“铜井流金”即指此处。此后再无采矿历史记载。建国以后,经过多年的普查、勘探,发现我县有金、铜、铅、锌、铁、钒、磷、石灰岩、重晶石、海泡石、坡缕石、大理石、硅灰石等13个矿种,24处矿产地和矿点。

(一)已探明的矿种
1.砂金矿
位于马厂街北。1975年8月由省地质局“664”地质队普查发现,至1978年结束野外勘探工作,求出黄金储量为1182公斤,为一小型矿床。品位每立方米黄砂含金0.27—0.54克,个别支谷地达到一克。主要产地在马厂河中、上游的河床、河漫滩及阶梯地带。
马厂砂金矿产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和坡积层中,局部在残坡积层中。砂金主要赋存于砂砾和砾石层中,黄金呈金黄色、片状、粒状、树枝状和粉末状。已查明的砂金矿层有:
(1)支河砂矿层:产于冲坡积层和残坡积层底部粘土砾石层和粘土碎石层中。矿体呈不规则层状,矿层走向与所处山谷一致。见矿体三段,长1200—1700米,宽70—250米,厚,0.47—0.94米。由于局部富集,品位变化大,平均每立方米砂含金0.27克。
(2)阶地砂矿层:是矿区主要含金层,产于二级阶地的底部砾石层、砂砾层中。矿体呈层状,平面形状不规则,受河谷盆地控制,砂层底板平坦,产状稳定。矿体长11250米以上,宽140—700米,平均厚0.55米。品位稳定,每立方米砂含金0.53克。
(3)河漫滩砂矿层:矿层呈不规则条带状,继续出露在马厂河谷中,最长一段长2000米,宽80—200米,厚0.3米左右。矿层埋藏较浅,剥离量小,易于开采。品位稳定,平均每立方米砂含金0.45克。
全矿共分四个矿段:王河桥以东马厂河支流地带为一矿段;由王河桥向西到汊河口再向南至马厂街后通管坝的公路桥地带为二矿段;由二矿段向南至马厂中学为三矿段;玉屏行政村横山蒋一带为四矿段。其中二、三矿段品位稳定,矿层浅,但阶地部分覆盖层平均达到八米,剥离量大。
2.铜矿
位于马厂北约0.9公里的东孙附近,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铜矿床。较大的矿体有四个,呈脉状、扁豆状及不规则状,倾向南东或北西,倾角不定,沿走向及倾向延伸50—200米,厚3.95—12.25米。金属矿物以黄铜矿为主,次为斑铜矿、磁铁矿、黄铁矿等,含铜品位中到富,共生矿物有金。
1958年以前华东地质局“328”地质队普查发现该矿,1965至1978年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811”地质队探明储量为2000吨左右,为一小型矿床,地表有古采坑和大量的炼渣。
3.铅锌及重晶石矿
1958年南京地质学校与全椒地质队普查发现管坝、隆兴一带有铅锌矿和重晶石矿,后经省地质局“345”地质队勘探求得铅储量为616吨,锌储量147吨,重晶石储量5.5万吨。主要产地在管坝乡团结行政村和隆兴乡芦家洼、谢家洼一带。矿体呈条带状而且近似平行,共有矿脉17条,均为含铅、锌、重晶石脉,一般长20—60米,个别达165米,宽0.15—0.6米,延深3—5米。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非金属矿物为重晶石。矿石品位含铅3.32%、锌0.3%、硫酸钡95%。矿石含铅较高,但规模小,工业价值不大,含重品石较富,且有一定规模,可供开采利用;此外,矿石中普遍含锶较高,可供综合利用。
1958年6月,县成立地方国营全椒县重晶石采矿厂,组织200余人开采,年产3万吨。销往镇江、商丘等地。1960年采矿厂“下马”停办,剩余近3000吨矿石至1983年由隆兴乡组织销售到上海,每吨价35—45元。
4.大理石矿
位于马厂东北1.5公里的黑洼至拖石板、喜鹊洼一带。矿体呈板状,走向呈北东向。已探明有三个品种:①白色细晶白云石大理岩,商品名称为“全椒汉白玉”,储量543万立方米;②花纹状细晶白云石大理岩,商品名称为“全椒雪里红”,储量133万立方米;③肉红色微晶大理岩,商品名称为“全椒红花玉”,储量250万立方米。此外,还有云雾状大理岩,和小铜附近的蛇纹石化大理岩。矿物成份有方解石(占85—95%)、少量白云石(8—13%),含有微量的石英和铁质。其化学成份如下表:

5.石灰岩矿
(1)全椒县城东南郊石灰岩矿:位于县城东南1.2公里。矿体呈层状,南侧倾向南东,倾角47度;北侧倾向北西,倾角78度。化学成份为氧化钙43.59—47.47%,氧化镁1.95—2.72%,二氧化硅10.24—15.95%,三氧化二铝1.26—1.56%,三氧化二铁0.64—0.92%,灼碱35.63—38.29%,储量小于100万吨,为小型矿床,经多年开采,矿石资源日益枯竭。
(2)石沛桥石灰岩矿:位于县城北西11公里,石沛桥北东2.2公里。矿体呈层状,倾向北西,倾角42—75度,出露长500米,宽300米。化学成份为:氧化钙40.27—51.08%,氧化镁0.59—1.11%,二氧化硅5.22—24.96%,三氧化二铝0.78—1.15%,三氧化二铁0.44—0,58%,灼碱32.31—41.06%。储量在750—1000万吨,为一小型矿床。
(3)草庵石灰岩矿:位于县城西偏北12.5公里处,草庵北北西3.4公里。矿体呈层状,倾向北西,倾角56—76度,断续长2000米。化学成份为氧化钙50.16—54.28%,氧化镁0.48—1.14%,二氧化硅1.45—6.09%,三氧化二铁0.09—0.46%,三氧化二铝0.28—0.92%,灼碱40.77—43.06%。储量为3847万吨,为一中型矿床,可烧制标号500号以上的水泥。
(二)已发现的矿点
1.铜矿点
(1)贾家村铜矿点:位于西王集北西2.3公里。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铜矿。矿体呈细脉状、透镜状,断续长约1000米,宽1—6米。矿石矿物主要有辉铜矿、斑铜矿、黄铁矿、孔雀石等。矿石呈致密块状,含铜品位较贫。
(2)石子山铜矿点:位于马厂北北东约四公里处。矿床类型属矽卡岩型铜矿。矿体呈扁豆状,走向北—北北东,长50—150米,钻孔中见一条矿脉,厚3.9米。地表见到零星矿化,古掘迹十余处。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孔雀石。铜含量较低。
(3)大铜井铜矿点:位于大马厂北东约3.5公里。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铜矿。近地表矿钵已采完,古掘迹深达33米,铜井大古掘迹长150米,宽约100米,略向北东方向延伸,钻孔见矿二层,厚1.69—7.98米;北面见古掘迹长180米,钻孔中见矿厚三米。金属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铜含量低到中等。
1956年华东地质局“328”地质队普查,1964年后冶金地质勘探公司“811”地质队普查,均认为矿体受接触带及岩体中捕虏体控制,规模小,远景不大。
(4)雁子山铜矿点:位于马厂北东5.3公里。矿床类型属矽卡岩型铜矿。矿体呈脉状或透镜状,共见三条矿脉,断续长约100米,三条矿脉总宽约三米,老巩头钻孔中见矿厚0.29—1.54米。地表见古掘迹数处。矿石矿物有孔雀石、蓝铜矿、黄铜矿、斑铜矿和少量黄铁矿。铜含量较低,地表经开采,矿化较零星,远景不大。
(5)小铜井铜矿化点:位于马厂西偏北约700米。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铜矿。矿化矽卡岩带长约900米,宽15—40米,呈细脉状、团块状。矿石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孔雀石、辉铜矿等。铜含量较低。
(6)大洼铜矿化点:位于三合集南东约四公里。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铜矿。矿化含铜铁帽呈扁豆状,出露宽仅0.2米,蚀变带宽约六米。矿石矿物有孔雀石、褐铁矿。铜含量低,砷含量0.2%。
2.铅锌矿点
(1)施家洼铅锌矿点:位于管坝北西施家洼北北西约150米处。矿体呈脉状或不规则状,赋存于北北西正平移断层中,共有含铅、锌、重晶石脉15米,长10—51米,宽0.25—0.65米,延深4—5米。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有重晶石。含铅0.68%、含锌0.7%、含硫酸钡85—89%。矿化范围小,矿体延伸不大,工业价值不大。
(2)山根杨铅锌矿点:位于三合集北北东方向五公里处。共有两条含铅、锌褐铁矿脉和一条方铅矿脉,长7—15米,宽0.5—1米。矿石矿物为褐铁矿、方铅矿,含铅0.15—0.68%,含锌0.1—0.72%,含全铁37.66—43.4%。矿化零星且限于地表,1958年曾经开采过褐铁矿。
(3)登禅窝铅锌矿点:位于三合集北北东4.6公里处。共见矿脉两条,长10—15米,厚1—1.8米。矿石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含铅2.2%,含锌2.27%,含铜0.19%。矿化零星,工业价值不大。
3.多金属矿化点
位于三合集南东约1.8公里龙王尖至峰子山一带。矿体呈脉状、扁豆状,走向南南东—南西。见矿化脉数条,长约15米,宽0.2—0.4米。矿石矿物主要为褐铁矿,部分见微量黄铜矿、孔雀石,局部有黄铁矿,含铜0.03—0.3%,含铅0.15—0.3%,含锌0.1—0.6%,含钼0.01—0.1%,含砷0.5—0.6%。
4.铁矿点
位于三合集北北东3.5公里处的山根晁。矿床类型属风化淋虑型铁矿,矿体呈脉状及透镜状。南矿脉倾向西,倾角65度,北矿脉倾向东,倾角41度;分别长10.5米及七米,厚八米及四米。矿石矿物主要为褐铁矿。矿石呈凝胶状结构,角砾状、块状构造,含全铁48.58%,含硫0.04%,含磷0.05%,含铅0.04%,含锌0.03%。矿体规模较小,远景不大。
5.钒矿点

位于马厂南东东1.1公里处玉屏山南西山坡。矿化呈层状与扁豆状,长460米,厚3—10米。矿石类型为含钒硅质岩,矿石呈泥质隐晶结构,含五氧化二钒0.47—0.75%。
6.磷矿点
(1)刘郢磷矿化点:位于周岗东南3.6公里,黄栗树西偏东2.8公里。见两个矿体,北部老虎塘矿体长700米,已被水库淹没,南部刘郢矿体长320米,厚15米。矿石呈结核状,结核多圆球形,直径1—8厘米,为隐晶质胶磷矿。磷结核含五氧化二磷24.95%,含矿率低,每立方米0.67—18公斤。
1958年6月,县建立地方国营全椒磷矿厂,组织80人进行露天开采。1960年与镇江、商丘农药厂订立购销合同,但由于县委不同意矿产外流,产品无销路,矿厂被迫关闭。
1975年4月,为了就地取材,降低成本,县磷肥厂成立了30多人的采矿队进驻黄栗树公社露天开采磷矿。1975年至1978年共采磷矿4000余吨。1978年5月,因品位过低(含磷不到15%),且运输困难,停产。
(2)龙家洼磷矿化点:位于黄栗树西南二公里。见矿一层,矿体呈透镜状,长200米,厚1.5米。矿石呈结核状,结核直径三厘米左右,含矿率低,每立方米12公斤。
(2)寨子山磷矿化点:位于东王乡,距梅子洼约三公里。矿层为硅质页岩、泥质页岩。矿石结核状多为扁形,直径2—8厘米。磷结核含五氧化二磷25%以上,每立方米含结核30—50公斤。
7.海泡石矿点
位于大马厂东偏南1.5公里处的合洼。矿床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型。矿体呈脉状,自北而南分布于铜井、叶洼和合洼三处,其中合洼见两条矿化带:下矿化带长400米以上,出露宽70米,单矿脉宽0.5—1厘米;上矿化带长约500米,宽15米。其它两处矿化零星。主要矿物为海泡石,呈浅黄绿色、白色,具纤维状、皮壳状和海绵状构造。

8.坡缕石矿点
位于大马厂北东3.8公里处的大铜井地带。矿床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型。矿体呈脉状,矿化带断续长200米以上,最宽80米,见四条主矿脉,长28—65米,宽0.2—1.2米。矿石矿物主要为坡缕石,次为蒙脱石。矿石呈纤维状、鳞片状及皮壳状构造。
附:普查与勘探
建国以前,我县没有开展过系统的地质矿产调查。建国以后,1954年华东区南京栖霞山地质队首次来大马厂普查、找矿。1958年南京地质学校师生来全椒测制1∶20万地质图,并对马厂钢铁矿进行调查。1961年安徽省地质局“345”地质队在我县进行放射性元素普查,随后安徽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811”地质队进入我县勘探大铜井、东孙家一带铜矿。1969年华东冶金地质勘探公司“814”地质队来我县进行物化探工作。1977年安徽省地质局“323”地质队在县内进行1∶20万水文地质普查。1973—1978年安徽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在县内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此外,还有安徽省地质局物探队、地质部航磁大队、华东地质局“328”地质队、安徽省地质局“312”与“664”地质队、安徽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814”地质队、安徽省地质学校及长春地质学院,均先后在我县进行过地质普查、勘探和科研工作。
1958至1962年,我县也曾组建一支小型地质勘探队,共20余人,其中技术人员五人,从事地质普查和找矿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