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畜禽品种
(一)牛
1.水牛
水牛为我县农业生产的主要役用牛,以本县土种为主。1958年从贵州引进50头贵州水牛交瓦山畜牧场(1957年成立,1962年撤销)饲养繁殖。兴云畜牧场于1973年从本省东至县引进20头东至水牛;1974年、1982年又先后两次从上海引进60头上海水牛饲养繁殖。本县土种水牛属南方水牛类型,其特点是体壮,役力大,性情温顺,举止迟缓,适宜水田耕作。由于其皮肤缺乏汗腺,散热能力差,夏季喜下水“打汪”。土种水牛耐粗饲,抗病力强,对本地的自然环境和饲养管理有很强的适应性,耐热不耐寒。其外貌特征是腹围大,腿短而粗,毛多为黑色,少数为灰褐色。就其体形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水牛一般身高130—145厘米,胸围200—240厘米,体斜长140—170厘米,体重940—1340斤;中型水牛一般身高110—135厘米,胸围192—220厘米,体斜长120—170厘米,体重820—1160斤;小型水牛身高102—128厘米,胸围165—190厘米,体斜长105—160厘米,体重540—986斤。母牛一般两岁半发情可配种,公牛三岁半即可配种。多年来,由于我县饲养管理水平低,劳役过重,因之繁殖率较低,一般为30%左右。水牛的役用能力,一般每天可犁田两亩左右。
2.黄牛
黄牛我县建国前即有饲养。建国初期,全县黄牛总数为500余头。黄牛原属蒙古和秦川两地牛的后裔及杂交后代,后逐渐退化而形成江淮地区的土种黄牛。1963年兴云畜牧场从东北锦州引进60头黄牛饲养繁育;1979年又从本省嘉山县引进部分黄牛交马厂、瓦山林场饲养。由于其只宜在山区进行旱地耕作,故饲养量越来越少,到八十年代初,全县仅百头左右。黄牛的主要特点是体质较结实,役力强而持久,耐粗饲,对自然环境适应性较好。但体形较小,抗病力差,一般成年牛体重在500—900斤。
3.摩拉牛
摩拉牛属乳肉兼用品种。为改良培育我县土种水牛的各种性能和役用效率,1974年从广西省象州县引进两头纯种公摩拉牛(原产地印度)交兴云畜牧场饲养繁育,每年与本地水牛杂交,产犊近30头。其杂交后代与本地水牛相比,生长发育快,体躯较大,体形结构紧凑,役用性能好。其挽力比本地水牛高20%,每小时犁田0.25亩左右。杂交后代的体型深厚而长,四肢上部粗壮,下部较细,蹄较大。成年公牛体重多在1000—1300斤,母牛多在900—1200斤。1977年为繁育纯种后代,又从广西引进一种纯种母摩拉牛,于1978年误食烂山芋中毒死亡。1982年至1983年,原引进的两头摩拉牛也因年老而淘汰。1980年初,县从兴云畜牧场选出五头体能最好的杂交一代种公牛,分配各区,建立配种站,以改良本地牛种。1984年在十字乡建立家畜家禽人工授精站,从凤阳县家畜改良站聘请一名人工授精技术员,从上海购进南翔种水牛精子冷冻颗粒和黑白花奶牛精子冷冻颗粒进行人工授精,当年繁育小牛19头,成活15头。
4.奶牛
我县奶牛的饲养史较短,数量也少。1957年县办荒草圩农场曾从外地购进十余头黑白花奶牛饲养,仅两年多时间即被淘汰。六十年代中期,荒草圩军垦农场也曾饲养过数头黑白花奶牛。1983年春,城东乡陈勾生产队社员柏有忠、谢兆全等先后从江苏老山奶牛场和镇江市西郊奶牛场购进13头黑白花奶牛饲养,1984年开始向县城居民提供鲜牛奶。

黑白花奶牛属荷兰品种,主要特征:头部清秀,胸宽而深,背腰平直,腹部丰圆,体积大、不下垂,尻宽、长,平坦、不倾斜,乳房大,乳腺组织发育良好、富有弹性,乳头排列整齐,四叶发育匀称,体质健壮、结实、皮薄,全身肌肉不丰满。
(二)马、骡、驴
1.马、骡
马建国前后县内均有饲养,但数量较少。全椒马都是从产地直接引进,为川马、蒙古马和伊犁马的后裔。1958年,我县从内蒙古一次调进72匹蒙古马,1963年又从新疆引进20匹伊犁马。骡建国前后均有少量饲养。五十年代,县内马、骡主要是从事牵引搬运,随着机械车辆的发展,六十年代马、骡逐渐减少,七十年代几乎绝迹。
2.驴
我县驴子,多数属山东省德州驴和陕西省关中驴的后裔,少数为本地土种毛驴。由于长期自繁自育,品种退化,体形普遍趋小,但体质较强,役用性能良好。
(三)猪
猪,建国前到建国初,群众饲养的均为本地土种黑猪,俗称“大皮货”。其特点是:耐粗饲,对自然环境和饲养条件适应性强,母猪具有母性好,产仔多,成活率高的特点;肥猪肉皮鲜嫩,食而不腻,而体内脂肪积存多,花、板油所占比重较大。1956年,我县引进一批“巴克夏”(原产地英国)、“约克夏”(原产地苏联)种猪,投放到马塘湖农场饲养繁育。该猪种遗传性强,遗传表现突出,与本地猪杂交后,其巴杂型表现为全身黑色,少数四肢下部及鼻端有少量白色。体型矮、短、宽,双脊背。头颈宽大,嘴筒平直,耳小且上翘。约杂猪表现全身白色,少数花色(黑白相间),毛细长,额稍宽,嘴短,颈平,耳小。体躯长,腰背平直,胸宽,双脊背,四肢坚强直立。1966年我县又从江苏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农学院引进了“长白猪”、“克米洛夫”、“新淮猪”投放县农科所饲养繁育,推广全县。六十年代后期,县食品公司先后从江苏、上海等地调进“上海白猪”、“劳山黑”、“新金猪”、“盖子猪”和浙江的“金华猪”,当时是作为商品猪调入,后有少数群众作种猪饲养。由于引种上的混乱,造成我县猪种血缘关系复杂,体型特征表现很不一致,到七十年代初,本地土种猪几乎绝迹。七十年代中期,县农业部门又从本省定远县购进一批定远种公、母猪饲养繁育。定远猪的外形特征与我县土种黑猪有很多近似,表现为全身折皮的“大皮货”,或无折皮的“油葫芦”,嘴筒长,狭而直,耳大且下垂,颈和腰背细长,俗称“单脊背”,臀部平直,胸部深度较大,四肢坚实,行动灵活。
据调查测定,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我县杂交型公猪性成熟70—90天,适配日龄180天。母猪性成熟90—120天,初配日龄150—180天,初配体重60—90斤不等,妊娠期112—114天,产仔最少两头,平均十头以上。仔猪50日龄平均体重17.9斤。肥猪育肥期达400天以上,平均日增重0.5斤左右。
(四)羊
县内有绵羊和山羊。绵羊以产毛、产皮为主,山羊以食肉为主。五十年代以前,多为本地土种。1958年,从内蒙古引进500只蒙古羊饲养;1960年从新疆引进12只新疆半细毛种公羊,交县食品公司饲养繁育,因缺乏饲养管理知识和条件,第二年全部死亡,未繁育后代;1965年7月,从滁县大柳羊场引进英、美、苏三国羊种“美黎奴”、“高加索”细毛羊88只,“考力代”半细毛羊230只,分交管坝公社社员饲养;1975年从山西引进500只“中卫山羊”分草庵公社民主大队、国营马塘湖农场饲养;1977年又从大柳羊场调进250只“考力代”半细毛羊交马塘湖农场及东王、石沛、孤山三个公社林场饲养。现在全县所有山、绵羊品种多为杂交后代,品系混乱,各种性能均不够稳定。成年母绵羊平均体重70—80斤,种公羊平均体重120斤,高的达150斤,年产毛7—10斤(原本地土种年产毛4—7斤),皮毛均为白色。成年公山羊体重60—70斤,母山羊40—50斤,皮毛白色,少数为黑色或棕褐色。
(五)兔
七十年代以前,养兔多为食用,少数皮、肉兼用,品种主要为中国兔。七十年代中期,县外贸局从上海引进一批“青紫兰”和日本大耳兔交南屏公社饲养。1981年,为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号召饲养长毛兔,县从浙江、苏州、洪泽以及本省阜南、阜阳、嘉山等地先后多次引进数百只“安哥拉”长毛兔和近百只西德种长毛兔,以及部分日本杂交兔,发展很快,年底即达八千多只。1983年由于兔毛难以销售,饲养长毛兔逐渐减少。1984年销路好转,饲养量逐渐回升。
(六)鸡
多为本地肉、蛋兼用型土种黄鸡,体型不大,行动灵活,反应敏锐,善觅食。成年鸡一般为2.5—3.5斤,少数达四斤以上,年产蛋120个左右,善抱孵,母性好。1957年,从江苏引进部分“澳州黑”交马塘湖农场饲养繁育,属肉、蛋兼用型品种,全身羽毛黑色,带有绿色光泽,足蹠部粗而短,喙及脚黑色,冠肉垂,耳叶红色。成年公鸡七斤左右,母鸡五斤左右,适应性强,能抗寒,冬季产蛋性能好。五十年代中期,少数农户从外地零星购

进部分白色单冠“来航鸡”,蛋用品种,羽毛纯白,大型单冠。公鸡冠直立,母鸡冠成熟后倒向一侧,冠肉垂,脸面均为红色,体重四斤左右,年产蛋180—250个,无抱性。1960年5月,由本省灵璧县引进八只青铜色火鸡,交县农科所繁育,属肉用型,体格较大,成年公鸡体重15斤左右,母鸡八斤左右,于1962年淘汰。六十年代中期,又从上海引进部分“白洛克”“芦花洛克”。“白洛克”体格硕大,胸宽而深,单冠、白羽、颈粗,早期发育迅速,两个月体重可达三斤左右。年产蛋120—150个。该品种鸡性情温驯,易于管理,但饲料要求较高。“芦花洛克”羽毛为黑白相间的斑纹,公鸡颜色稍浅,母鸡较深。该鸡体格较大,成年公鸡体重七斤左右,母鸡年产蛋160—180个。同一时期还引进一部分泰和鸡(即乌骨鸡),其外观与一般鸡不同,具有缨头、绿耳、红冠、绿绒、白羽、胡须、五爪、毛脚、乌皮、乌骨等特征,体格较小,适应性差,受精率和孵化率较低,就巢性强。成年公鸡体重为2.5斤左右,母鸡二斤左右,骨肉均可入药治病。1983年春,县多种经营办公室、食品公司和部份养鸡专业户,又从南京、无锡、常州等地引进部份乌骨鸡饲养。
(七)鸭
我县多为麻鸭,其中大部分为本省巢湖、来安和上海昆山等地的麻鸭品系后代,血缘混杂,体型较大,成年公鸭5—6斤,母鸭4—5斤,年产蛋120个,最高可达160个。五十年代后期,从江苏引进一部分北京鸭,体型硕大,结实匀称,胸深体宽,肌肉丰满,羽毛纯白,喙、脚、蹼为桔黄色,生长发育快,肥育性好。成年公鸭体重可达七斤左右,母鸭达六斤左右,年产蛋120—180个。
(八)鹅
我县土种山鹅,毛色全白,体型偏小,成年公鹅体重5—7斤,母鹅5—6斤,六十年代以前,我县曾有部分雁鹅,毛色为灰黑色或灰棕褐色斑纹状,皮肤白色,喙、蹼、趾为黑色,头部前额肉瘤发达,两颊也有肉瘤凸出,公鹅尤为显著。该鹅种实际为我国著名的狮头鹅与本地鹅杂交后代,其外形特征及各种性能均不敌于良种狮头鹅,但体形偏大,成年公鹅体重近十斤,母鹅九斤左右。我县还有农民称之为“抱鹅”或“四季鹅”鹅种,毛色全白,头部肉瘤发达,颈细长,体型较长,喙、脚、蹼为桔黄色,体型较大。成年公鹅体重达10—14斤,母鹅十斤左右。该鹅种耐粗饲,就巢性强,四季产蛋,年产蛋50个左右,四季抱孵,每产蛋十枚左右,即行抱孵。1976年以来,县食品公司每年从苏州调进苏州鹅五、六万只,作商品鹅售给农民饲养,育肥后宰杀或出售,也有少数农民作种鹅饲养。苏州鹅亦为白色羽毛,其外形特征近似本县土种山鹅,但体格较大,成年公鹅体重8—10斤,母鹅7—8斤。
(九)猫、犬
我县历来有饲养猫、犬的习惯,但均为本地土种。土种猫的毛色一般为黑、灰色,少数为黑白相间的花色和黄花色。其繁殖率较高,每年产2—3窝,每窝2—5仔。
本县土种犬的体形清秀,全身骨骼发育良好,毛色以黑,花,黄为多见,少数白色和灰色。五、六十年代,县公安局曾饲养和训练为数不多的警犬,其外形特征与家犬相比:头部大,口裂深,耳大而翘,尾中等、常呈半上卷状态。由于狗是传播“狂犬病”的媒介,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县政府曾几次号召灭狗,但由于传统习惯,加之近几年狗皮收购价格提高,以及冬季喜吃狗肉的人数增多,故养狗数量虽有减少,但狗始终没有灭绝。
附:历年畜禽饲养量统计表


二、饲养草料
(一)饲草
传统饲草包括稻草、青草、山芋藤、山芋叶、绿豆秸、花生秸、菜籽秸、菜籽壳以及水花生、红萍、绿萍、菱角秧、小鹅草、清江母、温猪草、家鱼草等等。1959年从广西调进60吨鲜水浮莲,在全县放养,因过冬问题解决不了,只养殖了一年。1960年以后,每年从江浦县汤泉(此地有温泉可保苗过冬)购进水浮莲小苗进行放养繁殖。1965年从南京引进了水葫芦放养。1976年又从天长县引进一万株聚合草,在全县各地栽培,到八十年代初基本淘汰。1977年兴云畜牧场引进25斤苜蓿草种试种失败。
每年秋收后,农民将稻草堆积起来,供耕牛过冬食用(也是马、骡、驴的主饲料)。山芋藤、叶以鲜食为好,主要作猪、羊、牛饲草。花生秸、绿豆秸晒干后储存起来留作冬季猪、羊、牛、兔的饲料。六十年代以后,喂猪的秸草开始加工粉碎。七十年代中期,农民利用菜籽秸、壳加工粉碎喂猪。水生饲草在五十年代以前为采捞的各种野生水草和绿萍,洗净切碎后拌以糠麸喂猪。六十年代以后推广发酵饲料喂猪。七十年代水生饲草除切碎直接喂猪外,有的进行打浆、青贮或窖贮,作冬季饲料。
(二)饲料
主要有稻谷、山芋、黄豆、花生饼、棉籽饼、菜籽饼、芝麻饼以及部分农副产品的糠麸、糟渣以及各种蔬菜、胡萝卜等。喂养家禽以稻谷为主,搭以蔬菜、糠麸等。大牲畜在饲草里加拌黄豆(或磨成豆浆)、糠麸。猪除喂饲草外,还要搭配稻谷、山芋、蔬菜、胡萝卜,以及糠麸、糟渣、各类籽饼等。五十年代中期,花生壳榨油,饼用以喂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用棉籽饼喂猪、牛,同时利用酒糟喂猪;七十年代以后,开始用菜籽饼、芝麻饼喂猪;1975年以后,逐步采用盐化、糖化、碱化“三化发酵饲料”喂猪。
三、疫病防治
(一)疫病种类
建国以前到建国初期,由于医疗技术落后,对畜、禽的各类疫病没有记载。自五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前期,我县先后发生的畜禽疫病有80余种,传染病方面有炭疽、破伤风、口蹄疫、流感、狂犬病.牛放线菌病、猪瘟、猪丹毒、仔猪副伤寒和白痢、支原体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牛恶性卡他热和高热水肿病、马腺疫、鸡新城疫、鸡白痢、禽霜乱等;内科病有胃肠炎、肺炎、异物性肺炎、气管炎、牛前胃迟缓、积食、急性臌气、创伤性网胃炎、心包炎、瓣胃秘结、真胃阻塞、肠扭转,肠套迭,肠梗阻、肾炎、膀胱炎、山芋黑斑病中毒、农药中毒、植物中毒等;外、产科方面有骨折、脱臼、瘫痪、风湿、难产、直肠脱、子宫脱出、疝、肿瘤、膑骨移位、淋巴外渗、血肿、蜂窝组织炎等;代谢性疾病有牛血红蛋白尿、粘液膜性肠炎、软骨病等;寄生虫病有蛔虫、涤虫、疥螨、牛肝片吸虫、牛伊氏锥虫、猪肺丝虫、猪弓形体、勾端螺旋体、羊鼻蝇、鸡球虫等。
猪瘟、猪丹毒,建国前即有发生,五十年代,每年发猪瘟死亡猪的头数约为猪总数的10—15%,其中因猪丹毒死亡的占10%左右。此外,仔猪副伤寒、猪肺疫每年发病死亡约为5%左右。六十年代中期,猪肺疫仍有零星发生,同时出现仔猪白痢。七十年代由于加强防治工作,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每年发猪瘟死亡占猪的总数1—2%,发猪丹毒死亡占1%左右,仔猪副伤寒和白痢也有零星出现,死亡数约占0.5%左右。五十年代末,全县还流行猪支原体病(原名猪病毒性肺炎,又叫气喘病),年发病死亡数占猪总数的3—5%。六十年代该病发病率较高,占总数的20—30%,经过治疗,死亡率下降至1%左右。七十年代初,开始出现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率高,死亡率却很低。到七十年代中期,猪中毒较多,如农药中毒、食盐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棉籽饼中毒等。同时期还大量流行肺丝虫,在80斤以下的架子猪中感染率达60%左右,死亡率0.5%左右,其次是蛔虫,死亡虽少,却影响猪的生长发育。1975年,武岗区食品站从滁县肉类加工厂调进部分猪头、猪蹄,将口蹄疫带进县内,很快在全县大量流行,据1983年统计,全县发生口蹄疫的新老疫点共615个,分布全县92个行政村、172个生产队,病猪4938头,死亡462头;同时有口蹄疫病牛345头,死亡13头。经过大力防治,到1984年春已基本控制。
县内历史上牛的疫病有牛瘟疫、肿毒、脱膊、呛喘等。五十年代初,牛瘟疫死亡率很高,每年在200头以上。六十年代中期零星出现牛炭疽病,每年死亡3—5头,七十年代该病绝迹。七十年代初,管坝、三合、复兴、东王、黄栗树等公社相继发生牛恶性卡他热和高热水肿病,每年死亡耕牛10—20头,到1978年已基本控制。1975年,因气候影响,饲草不足,缺磷,导致血红蛋白尿在多数山区公社发生,死亡耕牛20多头。1981年,由江南及本省巢湖地区购进部分耕牛,将牛伊氏锥虫带入县内,1982年在全县广为流行,三年共死亡耕牛512头。同年,狂犬病又普遍出现,严重的疫区有大墅、小集、城东、八波、南屏等公社,传染的牲畜有牛、猪、羊、驴等;到1984年底仍时有发生。几年来因此病死亡耕牛24头,猪20余头,驴两头,羊一头。
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前期,鸡新城疫流行较为严重,每年死亡数约为饲养数的50%左右,到七十年代末已基本控制。此时,禽霍乱又开始大量流行,死亡率高达40—50%。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全县零星发生过鸭瘟,八十年代很少出现。
(二)防治措施
1.社队兽医培训
建国初期,全县有民间兽医49人,均为祖传、师传,缺少正规训练和教育。1952年县畜牧兽医站成立后(1954年至1962年,曾划属县农业局内所设组、股),开始培训兽医人材,提高医疗技术。1958年,各人民公社相继成立兽医院(1975年改为兽医站),除吸收部分民间兽医外,另由各公社推荐23人集中在城东公社系统地学习三个月,结业后回兽医站工作。1959年11月至1960年3月,又集中58人在斩龙岗培训了四个月,经过培训的人员,能基本掌握部分西药的应用,及部分疫病的防治。1968、1969两年,有七名兽医专业的“社来社去”中专毕业生分配到南屏、武岗、十字、东王、章辉等公社兽医站,充实了力量。1975年县革命委员会在斩龙岗兴办一所“五·七”大学,招收31名兽医专业学员,1977年毕业后,有26人被安插到公社兽医站。1977年9月,又在兴云畜牧场举办为期两个月的培训班,有42名在职兽医和部分新参加工作的学员参加学习。1982年,又对顶替招工进入兽医队伍的40余名青年进行培训。到1984年,全县共有兽医196人(包括在县、区兽医站工作的专业技术学校毕业的毕业生),70%能独立治疗畜禽常见疫病,25%具有中专水平,10%能完成大型外科手术。
此外,1975年每个大队还推荐一名中学文化程度的青年为大队“赤脚兽医”,总计160余人,配合和协助公社兽医进行工作。
2.防疫
1951年开始进行牛炭疽防疫注射;1955年开展猪瘟结晶紫疫苗注射;1958年开展猪丹毒、猪肺疫氢氧化铝疫苗注射;同时用自制兔化猪瘟弱毒湿苗(液状)注射;1960年注射由国家工厂生产的兔化猪瘟弱毒和猪丹毒氢氧化铝冻干疫(菌)苗。生猪防疫注射率六十年代为40%左右,七十年代达80%以上。家禽防疫始于七十年代初,主要注射鸡新城疫Ⅰ、Ⅱ疫苗。1983年开始注射禽霍乱苗,每年注射20万只左右。
防疫注射工作,五十年代前期,多由县畜牧兽医站临时将分散的民间兽医组织起来,巡回或分片注射。五十年代后期,公社兽医院建立,防疫工作改由兽医院统一组织进行。自六十年代中期起,防疫工作由县统一部署,每年分春、秋两季普遍进行注射。到七十年代,又在春、秋两季普防的基础上,进行常年补防。1974年至1978年,除由社队兽医(包括“赤脚兽医”)进行防疫外,每个生产队还选一名知识青年,由公社组织培训后,和社队兽医一道开展畜禽防疫注射工作。1979年,为保证防疫注射效果,改群众性防疫为公社专业兽医注射。八十年代开始实行全面性的常年普防。1982年,大墅公社龙门大队试行家禽防疫承包制,1984年全县普遍推广,使畜禽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3.医疗
建国以前,民间兽医均集中在乡间集镇看病,主要是阉割猪、牛,也有用单方、验方和中草药治疗一般常见病。五十年代开始流动行医,部分人员经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可用中药和部分西药治疗大牲畜。1962年,全县实行耕牛保健合同制,每头耕牛年收费两元,兽医院包防疫、包阉割、出诊不收费,治病仅收取药费。1963年对生猪也实行保健。1969年到1972年,由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动乱,多数公社兽医院开始自由行医、自由收费。1973年县畜牧兽医站在广平公社试行合作医疗办法,即生产队每头耕牛年缴公社兽医站合作医疗费五元,每个养猪农户缴合作医疗费五元,兽医站对生产队耕牛实行“四包”(即包防疫、包阉割、包治疗、包医药费),对生猪实行“四包一扶持”(“一扶持”即经治疗无效而死亡的生猪,每头由兽医站扶持养猪农产8—12元),1976年这一办法在全县普遍推行。七十年代末,改合作医疗为合作防治,1983年又改为畜禽疫病防治技术承包,其内容大抵与以上相似(仅增加家禽承包,即每户根据饲养家禽多少交1—2元承包费,兽医站每年春、秋两季为各户家禽进行防疫注射)。由于实行这一办法,1984年统计,全县生猪死亡率由七十年代初的12%下降到3.5%以下,耕牛死亡率下降到千分之一左右,家禽死亡率由原50%下降到25%左右。
附:国营兴云畜牧场简介
兴云畜牧场于1958年建场,原为兴云农场,场址设谭墩北部山区,属商业系统。1964年2月划归县农业局,改名为兴云农牧场,1973年再改名为兴云畜牧场。该场现有饲料生产基地208亩,草场5000亩,以繁殖耕牛为主,现饲养耕牛56头,其中可配种母牛35头、种公牛两头,平均每年可繁殖牛犊15头左右。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渔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