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化学
(一)全椒化肥厂
全椒县化肥厂为地方国营厂,于1970年10月按150公斤压力、年产合成氨3000吨规模设计动工。当时主要设备有四吨锅炉两台,1.2米造气炉四座,500立米气柜一只,40立米罗次机两台,ZD型压缩机四台,内直径1.3米变换炉一座,直径300毫米精炼塔一座,直径450毫米合成塔一座,直径1.6米碳化塔两座。
1973年4月安装结束,总投资400万元。5月3日化工车间开车,23日产出化肥,当时厂内职工275人。
1978年至1981年,该厂又先后增添四吨锅炉一台,压缩机两台,直径两米的碳化塔一座,并将原气柜更换为1000立米,罗次机更换为80立米,变换炉更换为2.8米,精炼塔改为500毫米,合成系统安装了两台增压机。至此,原设计的150公斤系列设备被全部拆除,换为320公斤系列。1979年,该厂年产合成氨3990吨,碳铵1.63万吨,年产值251万元。1981年产合成氨5523吨,碳铵3764吨,年产值360.8万元。1983年,该厂增添无油润滑空压机两台,水加热器一台。1984年,又增添水加热器两台,冷凝塔一座,并自造清洗塔两座。年底统计,全厂职工524人,其中工程师三人,助理工程师四人,技术员五人;年产合成氨8399吨,产值507.5万元,利润55.09万元。
(二)全椒县磷肥厂
县磷肥厂创办于1970年6月,利用原城东区排灌站部分动力设备简易“上马”,生产普通过磷酸钙。1971年,厂内职工80人,产磷肥720吨,年产值7.14万元,主要设备有900×2100型球磨机一台。
1972年为加强管理,将该厂划交县工业局领导,成为县地方国营企业。当年,增添960×3200型球磨机一台,年产量5005吨,并“土法”(土结硫)制取硫酸940吨(浓度50%~75%,成本380元/吨,投资11.8万元)。1978年,又采用“洋法”(5000吨干法净化生产硫酸)制取硫酸650吨(浓度为93%~98%,成本194元/吨,总投资77.5万元)。由于“土法”矿渣除尘和“洋法”碳化硅除尘均出现净化系统故障而被迫停产。
1975年厂成立采矿队在黄栗树水库上游开采磷矿石,因品位过低于1978年5月停止开采,自此,磷矿原料主要来源于肥东西山驿和云南(省),生产成本提高。1979年该厂加强了生产管理,1980年成本降低到110.5元/吨,年产值38.7万元,扭亏为盈,盈利2万余元,当年厂内职工194人。
1981年,磷肥厂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采用经济手段管理生产,并精简职工为141人。当年产量7500吨,产值75万元,利润6.84万元。1983年磷肥滞销(农民相信复合肥),1984年该厂被迫停产三个月进行“整顿”,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经省地县多次抽样检查,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部颁标准,有效磷在12~14%,全年产量4016吨,产值40.16万元,利润0.37万元。同年,皖东大修厂并入该厂,全厂职工总数98人。
(三)全椒县制药厂
县制药厂为地方国营厂,前身是酒厂“四环素”药品车间,设备简陋,用木榨代替过沾机,用水缸代替结晶反应锅,职工50人。1972年“四环素”正式投产,年产量390公斤,增添六立米空压机两台,0.6吨小锅炉一台,自制发酵缸四只。1973年,四环素粉年产量上升到1430公斤,年产值达18.5万元。1974年增设了四环素片剂生产小组,年产四环素片666万片。1976年该车间又增添十吨发酵缸六只,33立米空气压缩机一台,10万大卡冷冻机一台,板框一台,结晶缸两只,并增建厂房260平方米。年产四环素粉4.8吨,四环素片1497万片,还生产了磺胺脒片、去疼片、维生素B1片、维生素C片,并试产成功红霉素碱,增设了“VB”针剂车间,生产了2万支“VB12”,后因条件不成熟,针剂车间停产。
1978年,制药车间从全椒县酒厂分出,成立全椒县制药厂。1980年,建立了合成车间,试制成功慢心律原药、慢心律片。1981年又试制成功氯维优、复方胃友片,当年全厂职工165人,年产值141.9万元,年利润9.8万元,固定资产137万元。 1982年至1984年,该厂主要产品有四环素碱、四环素片、氯型维生素U、复方胃友糖衣片、慢心律片;并采用深层发酵方法生产了平茹、布洛芬糖衣片。和省化工研究所合作试制生产葡萄糖酸内脂713公斤,本厂独立试制成苯乙哌啶、癣必灵、维C饮料冲剂。该厂1984年固定资产为149.81万元,产值317.42万元,利润37.24万元;职工235人,其中助理工程师一人。
(四)襄河镇塑料厂
襄河镇塑料厂是镇办集体企业,前身是麻纺厂(1971年投产),生产麻袋,年产值4万元左右。
1975年改为塑料厂,主要产品为塑料瓶盖、塑料瓶、化肥袋,当年职工83人,产值17.4万元,利润1.74万元。1984年该厂主要产品为喷雾器塑料配件,产值25.10万元,利润0.3万元,职工60人。该厂主要设备有125克、60克、26克注塑机各一台,挤塑机十台,高频机两台。
(五)襄河镇电镀厂
襄河镇电镀厂属镇办集体企业,1971年建厂,初,只有一间简陋厂房,28个职工,从事单一的镀锌工艺生产,外加工金属片,当年产值4.27万元,利润0.5万元。
1980年前后,增加了镀镍、镀铬工艺。1983年又增添了铜锡合金工艺,主要为南京金属家具厂、滁州扬子电扇厂等厂家加工金属件。该厂于1984年增添厂房八间,主要的工业设备有1000安培以上的硅整流器四台,当年产值46.66万元,利润5.17万元,职工118人。
(六)隆兴橡胶厂
隆兴橡胶厂属社队企业,1979年8月开办,采用机械、半机械生产,有高频热合机和平化机等设备十余台,主要为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汽车配件。1980年,该厂有职工25人,生产橡胶防水圈19万套,年产值7.4万元,利润0.2万元。
1984年,该厂又增加了新产品橡胶海绵条和橡胶雨衣,当年产防水圈6万套、雨衣2万件、海绵条2500条,产值25万元,利润1.8万元,职工40人。
二、机械制造
(一)全椒柴油机厂
地方国营全椒柴油机厂为全椒第一大厂,是在1950年开办的全椒建全米厂基础上几经演变发展起来的。
1949年,全椒县人民政府利用襄河岸边的张氏祠堂(位于石桥头)和接收的方德门米厂设备因陋就简筹建了建全米厂。当时,一无资金、二无设备,县政府拨出2.1万斤大米作为建厂资金,从南京购回两台旧米机、一台砻谷机,从陈浅借来一台30马力动力机,招收八名工人,配备四名管理人员,于1950年3月13日正式建成工厂,加工大米。
1950年建全米厂利用米机动力,带动自己修复的一台25瓩旧发电机发电成功,于1950年国庆节在县城局部供电照明,为此,《安徽日报》曾刊登“全椒县大放光明”的通讯,自此,建全米厂改名为建全米电厂。
1953年该厂增添了汽车三辆、骡子八匹,车床、刨床、钻床各一台,扩建厂房三间作修配车间;并试制成功轧花机、快速碾米机、砻谷机、榨油机等小型农业机械。1954年该厂试制成功120马力煤气发生炉、往复式齿轮水泵、灭火机水泵、平拉式水泵,供电由1000多个灯头增加到3000多个。1955年,厂里增盖新发电机房及金、钳、铸工车间,初步形成一个综合性加工厂。1956年,全椒建全米电厂分家,加工大米划归县粮食部门,榨油划归嘉山县,轧花划出成立轧花厂。原厂主要经营机械加工、修配和发电业,同年,国家调拨车床两台,“米电厂”改为“地方国营全椒铁工厂”。1957年,该厂试制生产12马力1140型羊马牌煤气机和2105型柴油机,秋后与县铁业社合并,职工增至70人。
1958年、1959年“大跃进”,厂内职工猛增至280人,主要产品有2K6型水泵、10N型混流泵、V3W型空压机、2105型柴油机、煤气机、发电机、轴承、铁架独轮车、鼓风机等,厂名改为全椒县动力机械厂。1961年,该厂与县农具厂合并,厂内职工增至435人,主要产品有球磨机,3立米V型风冷空压机,并承接汽车修配业务。
1963年“调整”,精简下放职工,厂里只留80人,主要生产球磨机、鸟枪,改厂名为全椒县机械厂。1964年主要生产碾米机,厂名改为全椒县农业机械修造厂。1965年,主要生产饲料粉碎机、710型轧花机、纺织机件、卧式扬液器,并开始试制552丙型喷雾器。1966年,喷雾器投产,同时生产弹花机、榨油机、压瓦机等产品,职工增加到265人。
1966年下半年至1969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该厂虽也生产喷雾器、翻土板等产品,但因管理混乱,浪费严重,武斗导致厂房设备损坏,四年亏损45万元。
1970年,全椒农机厂以生产552丙型喷雾器为主,同时开始研究S195型柴油机,当年试制成功五台。1971年,S195型柴油机正式投产,年产102台,产值21万元,单机成本1172元,上缴利润850元。同年,企业分家,县农机厂被分为全椒县农业机械一厂和全椒县农业机械二厂,“一厂”以生产柴油机为主,“二厂”以生产喷雾器为主。
1972年,全椒农机一厂生产S195型柴油机400台。1976年产量达6631台,是1972年的16.6倍,创产值694.34万元,同年,厂名改为全椒县柴油机厂。1977年,该厂扩建铸工车间,并投入使用。1978年S195型柴油机经过省检,产品质量达到一等品。1976年,柴油机产量已达9022台,年产值868万元,上缴利润80万元,单机成本降为617元,职工人数706人,并拥有326台生产设备,其中本厂自制设备192台,建成了四条流水线、一条生

产自动线,年产能力达万台。全椒柴油机厂1973年至1979年多次被评为省地县先进单位和“大庆式企业”,多次出席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
1980年至1982年,由于农村刚刚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农用机械购买力一时下降,柴油机无销路,1981年不得不试产三轮汽车,但销路不畅。1983年,“联产承包制”的推广,农业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农民纷纷购买农业机械以发展多种经营,农用柴油机供不应求,全椒柴油机厂迅速放弃三轮汽车的生产,恢复生产柴油机。同时,开展了全面的质量管理,柴油机质量达到“省优”水平,当年生产柴油机6000台,产品销售24个省、市、自治区。1984年,县柴油机厂开始试制体小量轻、多变多用型6马力R175A型柴油机。同年,该厂拥有十个车间、14个科室,四名工程师、十名助理工程师、六名技术员,350台设备;年生产S195型柴油机10460台,产值789.44万元,利润78.31万元。
(二)全椒县药械厂
县药械厂原名“全椒县农业机械二厂”,是地方国营性质的工厂,于1971年底,由县农业机械厂喷雾器车间和重型五铧犁翻土板车间划出建成。该厂位于南屏山脚,占地6万平方米,1978年被定为全国植保机械喷雾器专业定点生产厂,1979年11月20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全椒县农业药械厂。
县药械厂成立初,仅有职工150人,由于技术力量薄弱,生产条件差,企业管理比较落后,亏损严重,自建厂起至1980年底止,亏损总额达176万元。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1976年,该厂停止翻土板生产,开始试制3WB工农16型喷雾器,1977年通过有关部门鉴定正式投产。
1978年以后,该厂遵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在进行企业“整顿”的同时,认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使传统产品552丙型喷雾器产量由1972年的41124架,发展为1982年的30万架。同时,1982年还生产工农16型喷雾器104131架,产值由1972年的73.96万元上升到1982年的516.54万元,扭转年年亏损的局面,实现利税71.06万元。此外,该厂的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1972年全厂设备76台,1982增至259台。552丙型喷雾器在1980年前一直是等外品,1981年达到优等品。1983年初,在全国同行业质量评比中名列第一,荣获“省优”和“部优”产品称号,销售17个省、市、自治区。同时,3WB16型喷雾器也达到优等品标准。为此,县药械厂多次受到省、地、县的奖励,获得“先进企业”的称号。
1983年起,社会农用喷雾器接近饱和状态,1984年喷雾器滞销,年初,开始试制成本较低的3WBS14型塑料喷雾器,4月9日通过省级鉴定,次年获得部优产品称号。1984年,还试制了国光6型小型手扶拖拉机。同年该厂有工程师二人,助理工程师三人,技术员七人;年利润29.29万元。
(三)全椒县五金厂
县五金厂是在1953年由12名锻工、八名木工组织的铁器小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始,铁器小组主要生产铁木小农具,手工操作。1955年,铁器小组发展到40人,转为铁木生产社,社址在今县酒厂,共六间平房。1957年生产社发展到70多人,增设了一个机械修理小组,逐步使用台钳及自制手用锯下料,仍以铁木小农具生产为主。
1958年,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员由原来的70多人增加到180人,厂址迁至荷花塘北,厂房扩建到20多间,设立了铸造、金工小组,有皮带车床两台,以柴油机为动力。下半年,开始使用电动机,产品仍以铁木农具为主,另外增添了农机配件外加工业务,同年底,铁木生产社转为“地方国营全椒县农具厂”。
1961年,县农具厂被重新改为集体所有制性质,主要生产脱粒机、拖拉机等中小型农具,共有车床六台、牛头刨床一台,年产值60万元。1970年,厂址迁至南屏山脚合浦路东,职工360人,产品有双铧犁、95型水泵、黄油枪、40公斤空气锤、带锯条等,并陆续添置了车床、万能铣床、牛头刨床、工具磨床,产值为80万元。1976年,家具紧俏,木工车间划出成立家具厂。1980年县五金厂并入县农具厂,改厂名为“全椒县五金厂”,除生产原产品外,还生产自行车锁和橱门拉锁。1981年6月将锻工车间金、铸工60余人划出成立“全椒金属制品厂”。分厂后,原厂保留职工206人,除生产橱门锁外,还生产三股叉、钢管水车、黄油枪、铁木风谷机等。主要设备有普通车床七台、铣床一台、摇臂钻一台、平面磨一台、工具磨一台、牛头刨床五台、自制龙门刨一台、立车一台,多种专用机床69台。
1984年,县五金厂仍生产橱门锁等产品,当年共生产橱锁13.4万把,产值71.41万元,利润1.2万元,职工183人。
(四)全椒县农具厂
县农具厂为县属集体性质工厂。1982年,成立刚一年的全椒金属制品厂因产品和厂名不符,影响销路,改厂名为“全椒县农具厂”。该厂主要生产栅条双铧犁、钢管步犁,以及锹、锄等中小型农具。1981年底在江淮681型双铧犁基础上改制成功江淮220型栅条双铧犁,比较适宜农用,产值利润大幅度增长。1981年产值11.46万元,利润1万元,职工60名。1984年,该厂生产半机械化农具2000余件,年产值62.95万元,利润2.02万元,职工76人。
(五)古河农机具厂
古河农机具厂厂址在古河镇,现属县二轻系统,为集体性质工厂。该厂由1951年成立的古河铁器生产小组发展而成,初仅有烘炉一张,职工12人,以生产铁制小农具为主。
1958年成立古河农具厂,职工50人。1962年被“调整”为公社手工业性质直至1981年。20年间,该厂主要生产铁木竹制小农具,有车床两台,圆盘锯、小钻床、气泵、电焊机各一台,厂房30余间。
1981年至1983年,该企业年产值均在三、四十万元左右,有机械设备两台,大带锯一台,车床两台,汽泵一台,电焊机一台,厂房40余间,并增添了机械部件粗加工业务。1984年,古河农机具厂职工71人,产值40.21万元,利润1.07万元。
(六)襄河镇有色金属配件厂
襄河镇有色金属配件厂属镇办企业,于1974年8月建成投产,至1979年的五年中主要为县柴油机厂生产S195型柴油机配件,产品有齿轮室、水箱、缸头罩、后盖板。1979年,产量为850台套,年产值6.73万元,利润0.85万元,职工50人。
1980年,柴油机销路不畅,该厂除继续生产配件0.2万台套外,转产收音机,年产1.41万台,产值53.16万元,职工218人。
1981年,农机生产恢复,无线电生产设备、人员划出,成立襄河镇无线电厂,原厂仍生产柴油机配件。1984年该厂有职工136人,产值110.51万元,利润6.07万元。
(七)襄河镇药械配件厂
襄河镇药械配件厂属镇办集体企业,1982年以襄河镇无线电厂为基础筹建,主要为县药械厂生产汽筒管、套管、塞杆、摇杆、连杆、喷杆等喷雾器配件,年产值25万元,利润0.84万元,职工76人。
1983年,该厂正式从镇无线电厂划出。1984年年产21.4万件,产值42.71万元,利润1.62万元,职工60人。
三、电子
(一)全椒县晶体管厂
全椒县晶体管厂于1970年在襄河镇镇办收音机修理门市部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十几个工人,主要制作纸质电容器、动圈喇叭和晶体管元件。1971年11月,先后试制了3AG7、3AK10晶体开关三极管和3AG41、3AG45晶体高频三极管,经鉴定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同年,该厂被批准为地方国营全椒县晶体管厂。1973年,该厂产品无销路,被“撒并”。
(二)襄河镇无线电厂
1980年,襄河镇有色金属配件厂生产收音机,次年,单独成立镇办无线电厂,为镇办企业,年产“金钟”牌收音机9380台,产值48.2万元,职工203人。收音机有电子六灯两波段、晶体九管三波段、晶体七管一波段、晶体七管两波段四种型号。
1983年收音机停产,试产电视信号发生器,该发生器采用先进的数字电路,体积小,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部颁标准。1984年,该厂生产了电视信号发生器868台,畅销全国近千个单位、个人,包括20多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产值15万元,利润5万元,职工23人。
四、建材
(一)全椒县水泥厂
全椒县水泥厂为地方国营工厂。1958年全椒曾建立过一座小型水泥厂,1961年停产。七十年代初,兴办“五小工业”,于1970年重新筹建“全椒县水泥厂”,第二年10月试产开车。当时主要设备有直径1.5×6.3米土立窑一座,直径0.95×4.2米球磨机两台。窑设计能力为年产水泥1万吨,但磨机小,窑磨不配套,故年产只有三、四千吨,且性能不稳定,水泥标号一般徘徊于300~400号之间。1978年前后,该厂添置直径1.2×4米球磨机四台,1981年新建直径1.7米×7米机立窑一座,逐渐形成年产标号400~500号硅酸盐水泥2万吨的能力。
1974年,该厂职工80余人,年产水泥0.39万吨,产值22.44万元。1984年,职工216人,其中技术员三人;年产水泥1.81万吨,产值92.64万元,利润19.14万元。
1975年因发展社队企业,县水泥厂人员和设备部分下迁草庵公社,与该社合办一小型水泥厂,置有球磨机等设备,设计能力年产3000吨,试产水泥700多吨。1979年国家压缩基本建设规模,该厂停产。1985年恢复,取名陵湖水泥厂。
(二)水泥构件厂
水泥构件从1978年起才在县内出现。1984年,全椒有水泥构件厂八家,其中基建系统一家(县水泥厂附设构件厂)、二轻工业系统一家(县建筑公司水泥构件厂)、水利系统一家(襄河水泥构件厂)、社队企业系统五家(卜集、中心、界首、城东、陈浅乡水泥予制构件厂),较大的是前三家工厂。主要产品有楼板、楼梯板、桁条、涵管、花窗、水泥瓦、电力电讯杆件以及不同行业、不同规格的水泥板块,有时还根据客户需要,现场浇铸。1981年全县县属企业生产水泥构件870立方米,涵管总长14公里,电杆1700根;社办企业生产水泥构件4300件。1984年,全县生产水泥构件2290立方米,水泥电杆2400根。
(三)全椒和平砖瓦厂
全椒和平砖瓦厂始建于1956年4月19日,原名为“全椒县手工业联合社和平瓦厂”,当时设备有:土瓦窑六座、瓦机一台、耕牛三条、瓦托3万个,职工90人。1957年,该厂生产砖31万块、瓦28万片,产值4.8万元。
1958年,改厂名为“地方国营全椒县和平砖瓦厂”,当年产值12.5万元,有正式工74人。1960年砖瓦滞销,厂内抽出技术人员进行陶瓷生产,生产粗碗、花盘、水缸等,有正式职工84人。1961年仍被“调整”为集体所有制企业。
1977年该厂针对土窑焙烧砖瓦产量小、煤耗大和土源不足的情况,在城东公社杨桥大队桥头里队新建一座轮窑与原厂分为两个独立核算单位,新轮窑沿用“和平砖瓦厂”厂名,原厂改名为“全椒县轻工机具厂”。1979年冬,和平砖瓦厂更换原350型砖机为420型砖机。1984年产值46.42万元,利润0.03万元。
(四)全椒县轻工机具厂
全椒县轻工机具厂原定产品为砖瓦机械,但实际是一家以砖瓦生产为主的工厂,该厂沿用原和平砖瓦厂的厂址和设备,成立于1978年4月,为县属集体性质工厂。
1980年,轻工机具厂与南屏公社花园大队、黄庵公社以工农联营形式建办砖瓦厂各一座。1981年,国民经济调整,黄庵砖瓦厂停办,花园砖瓦厂划出,轻工机具厂经济损失10.6万元。
1979年,该厂生产砖47.47万块、瓦199.42万片,产值42.06万元。1984年全厂职工174人,产值65.79万元,利润0.05万元。此外,1982年生产砖瓦机35台,1984年上升为120台。
(五)全椒县轮窑厂
县轮窑厂为县属集体性质工厂,是目前全县最大的砖瓦生产厂,该厂1973年筹建于城北北极阁,次年6月正式投产。1984年主要设备有24门轮窑一座,制砖机两台,制瓦机两台,挖掘机一台,推土机一台,职工289人。1978年年产红砖1311万块,产值39万元。1984年生产砖1606万块、瓦53万片,产值76.85万元,利润5.04万元。
(六)全椒花园轮窑厂
全椒花园轮窑厂为集体性质企业。1980年6月,县轻工机具厂与南屏公社花园大队联营,在花园大队郝蒋生产队一座土源较好的荒岗上建立了“全椒花园轮窑厂”,1981年6月投产。冬,该厂从轻工机具厂划出。
建厂初,有土窑三座,安装300型砖机一台,五星压瓦机一台,以生产土瓦为主,共有职工30余人(大多为农民工)。1980年11月,建立24门轮窑一座,1981年6月投产,生产平瓦和红砖,添制了400、350型砖机各一台,小四轮搬运车两辆,60马力推土机一台。当年产砖417.6万块,瓦29.33万片,年产值22.1万元。1984年全厂职工230人(多为季节性农民工),产值61.97万元,利润1.01万元。
(七)襄河镇砖瓦厂
襄河镇砖瓦厂为镇办集体性质企业,建立于1980年6月,主要生产砖瓦,当年产值5.5万元,利润0.5万元,职工34人。
1984年该厂产值6.4万元,利润0.8万元,职工42人。
(八)乡村轮窑厂
县内乡村集体性质轮窑厂有:古河轮窑厂位于古河镇北2.5公里的黄土岗山,建成于1980年6月,初有农民工140人,20门轮窑一座,350型制砖机一台套,总投资20万元,日产砖4万块。太平轮窑厂位于太平庵南0.5公里,建成于1980年,初有农民工180人,20门轮窑一座,350型制砖机一台套,总投资23万元,日产砖4万块。武岗轮窑厂位于武岗街南,建成于1980年,初有农民工100余人,20门轮窑一座,350型制砖机一台套,总投资20万元,日产砖4万块。
1982年,三座轮窑厂陆续更换350型制砖机为400型制砖机,产量由原来每个班次6万块增长到8万块。古河轮窑厂1982年前年产量为300万块,1984年780万块。太平轮窑厂1982年前年产600万块,1984年为1200万块,武岗轮窑厂1982年前年产500万块,1984年为900万块。1984年三厂总人数为550人,产值1350万元,利润4万多元。
(九)襄河镇耐火材料厂
襄河镇耐火材料厂,属镇办集体企业,1973年投产,主要生产耐火砖。该厂有20立米、12立米砖窑各一座,碾砣一对,搅拌机两台。1973年该厂职工32人,产值7万元,利润0.8万元。1984年职工44人,产值11.9万元,利润0.96万元。
(十)全椒劳改窑厂
劳改窑厂1955年由县公安局筹办,1957年元月投产,厂址在襄河北岸河湾,小土窑烧制,产量低,年产量在50万块左右,1961年被“调整”撤销。
(十一)砂石厂
县内砂石资源丰富,较大的生产地在马厂、黄栗树、草庵、章辉、黄集、石沛、卜集、蔡集、八波等地。
黄砂质量以襄河上游、郑桥以北至黄栗树乡海塘冯一带为佳,1978年起远销上海等地,颇受欢迎。全县黄砂采掘场共十个,全部为集体性质。其中县办一个,社队办九个,年产量约5万吨左右。
县办砂石厂——“全椒县砂石厂”,主要设备有破碎机台、机帆船两艘、木船三艘,职工70余人。该厂石源主要在南屏山,砂场在草庵乡郑桥上游,产量最高年份为黄砂5000立方米,片石3万立方米,石子9000吨。
全县社办黄砂场九个:马厂乡黄砂场1958年成立于叶河,年产黄砂1.4万吨左右;卜集乡黄砂场1978年开办于峨嵋桥,年产黄砂1500吨左右;章辉乡黄砂场1977年开办于肥全坝,年产黄砂2100吨左右;黄集乡黄砂场1978年开办于康河坝,年产黄砂1200吨左右;草庵乡黄砂场1977年开办于塘张队,年产黄砂5700吨左右;蔡集乡黄砂场1976年开办于中心坝,年产黄砂1900吨左右;石沛乡黄砂场1977年开办于河沿陈,年产黄砂1100吨左右;八波乡黄砂场1978年开办于刁冯高庄,年产黄砂1300吨左右;黄栗树乡黄砂场1978年开办于海塘冯河湾,年产黄砂8600吨左右。九个砂场,数马厂叶河砂场储量最高。
全县社办采石场六个:章辉乡采石场,位于和平行政村北山,1977年开办,年产块石350余吨;草庵乡采石场,1977年开办,位于赵庄,年产块石1800余吨;大墅乡采石场,1973年开办,位于吕坝山头,年产块石7400余吨;陈浅乡采石场,1958年开办于江浦星甸乡,年产块石1500余吨;谭墩乡采石场,1980年开办于清水塘,年产块石4500余吨;马厂乡采石场,1980年开办于黑洼村,年产块石500吨左右。
(十二)石灰厂
全椒石灰石有一定储量,主要分布在草庵、石沛、黄栗树、马厂、东王等地,历来有土窑烧制石灰的历史。现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石灰厂三座,其中社办两座,即马厂田路、东王汪油坊石灰厂,年产均在700吨左右;襄河镇镇办襄河大队石灰厂一座,厂址位于县城北郊北极阁,1972年筹建,1973年7月投产。襄河大队石灰厂主要设备有直径25米×11米轮窑两座,1973年产石灰500吨,产值1.9万元,利润0.5万元,职工31人。1984年产石灰7000吨,产值14.87万元,利润1.84万元,职工55人。
(十三)三圣钢窗厂
三圣钢窗厂,原为三圣公社手工业社,1959年建于二郎口街道,1975年7月转为三圣农具厂。当时,有职工124人,固定资产36.8万元。1981年5月,公社将农具厂分成修造、钢窗两厂,分开后,钢窗厂职工45人,12万元固定资产,主要生产房屋钢制门窗。1983年,该厂职工60人,产值40万元,生产各种门窗4300件。1984年钢窗厂并入修造厂,为乡镇集体性质工厂。
五、家具制造
(一)全椒县家具厂
1976年在县城新桥头南端利用31间平房,安装了从农具厂分出的带锯、平板刨、打眼机、圆盘锯等机械设备,从县农具厂抽调木工、漆工28名成立了全椒县家具厂,为县属集体性质工厂。该厂于当年6月投产,年产木制家具3500件,产值20万元。
1977年开始生产新产品钢管椅、铁皮床、石棉瓦,同时,生产木制家具4800多件、铁制菱苦土产品7400多件,年产值35万元,利润760元。1978年,厂内职工增加到110人,因菱苦土质量差,该项产品停止生产,增添新品种沙发,当年共产沙发4000多件,其中钢管简易沙发2000多件,年产值42万元。1979年,该厂改革生产工艺,增加产品,生产食品橱、书橱、立式碗橱等。沙发也由原来的低档简易沙发改为中档,高档“大全包”、“小全包”、“航空”式沙发。1980年,该厂生产各式木制家具3831件、铁制家具2405件,利润2500余元。
1981年,家具厂规模扩大,在城南路新盖厂房十多间,将车木车间、沙发车间迁入。当年。除传统产品畅销外,新增添的产品套装家具、组合式多用橱、高背沙发、车腿花床也行销滁县、南京、铜陵、芜湖、定远、来安、马鞍山等地,当年产值60万元。1983、1984两年,该厂沙发式样再次更新,高档沙发有“仿法(国)”、“仿比利时”等式样,质量好,销路广。1984年,共生产各式家具0.76万件,其中沙发0.22万件,当年总产值98.52万元,利润0.05万元,职工124人。
六、食品
(一)粮油加工
1.益兴机米厂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前后,县城东门袁家湾(今儒林路)人马敦野开设“益兴机米厂”,开始使用机器(有10马力、12马力柴油机各一台)加工糙米、熟米,日加工500担左右。民国二十六年日军侵占县城后,机米机被日军毁坏,该厂停办。日本投降后,恢复生产,但由于县内增加了面粉加工厂,故其加工量仅有300担左右,时间不长,米厂关闭。
2.大成面粉厂
抗日战争期间,安徽省五区专员公署科长马养真用公款和筹集的私人股金,在古河镇开设了“大成面粉厂”,进行面粉加工,行销全椒、巢县、和县、含山、定远、合肥等县,日产面粉3000斤左右。日本投降后,大成面粉厂迁至县城夫子庙(今全椒中学处),不久倒闭。
3.粮食局粮油加工厂
全椒县较大的粮油加工厂有襄河米厂、襄河油厂、赤镇米油厂、古河米油厂、马厂米油厂,均为县属国营企业。
1950年3月,私营方德门米厂因投机倒把、盗卖公粮亏蚀倒闭,县人民政府接管该厂,改名“全椒建全米厂”。1952年,该厂转交县供销社经营,改为“供销社加工厂”;1954年3月,县粮食部门接收该厂,成立米厂筹委会。同月,集赤镇、古河、县城三家私商股金,正式成立了公私合营“全椒机米厂”,股金:赤镇私商米砻一部、25马力柴油机一部、人民币800元;古河私商米砻两部、机米斗两架、25马力柴油机一部、人民币3500元;县城私商3000元;县粮食局投资瓦房五间和一些机器配件及加工用具。4月,古河镇也以公私合营的形式建立米厂一座。11月,由滁县迁入机器三台,分设马厂、赤镇两地。1955年初,巢县柘皋私营华丰碾米厂迁至赤镇,同年,又由合肥迁入流动米厂一座。1956年,“全椒建全米电厂”分家,大米加工划交县粮食局,至此,全县共有五家米厂,12台柴油机,13台作业机,260马力。
1975年,县内架设了高压电,古河、赤镇、马厂、襄河等米厂先后采用电力传动,产量逐年提高,1950年全县粮食加工仅为1369吨,1984年为10.86万吨,是1950年的79.3倍。全县粮油工业家资也逐年增加,1954年固定资产为1.13万元,1981年上升为116万元。产品也由原来只能生产“标准米”发展到生产“标二米”、“标一米”,同时还生产提供国家出口的“特一大米”。副产品饲料生产也发展很快,1958年全县只生产饲料135吨,1984年生产7000余吨;1983年还增添了新产品——混合饲料。
全椒第一座食用油厂创建于1957年,前身是公私合营周家油坊。随着油料生产的发展,粮食部门于1973、1976、1981年先后在古河、马厂、赤镇米厂各增建油脂车间一座,1975年,襄河油厂又增建了一个油脂浸出车间。
1972年前,县内只有襄河油厂一个油料加工厂,设备简陋、产量低。1957年至1972年15年间仅生产油脂3000吨,平均年产187吨,适应不了需要,供应和外调任务主要委托农村社队集体油坊承担。1973年后,县粮食部门陆续在所属米厂增建油脂车间,购进设备,食油生产迅速发展。1973年至1981年,全县粮油部门共生产油脂1.2万吨,平均年产1340吨,是1972年的七倍。1981年,县粮食部门开始在南屏山脚下兴建一座设备比较先进的油厂,1984年投产,年产油脂7335吨。
1984年统计,全县粮食部门粮油加工厂共拥有大型机械64台,其中95型榨油机25台、200型榨油机三台、305A型机米机十台、粉碎机20台、砻谷机五台、日产1.5万吨面粉机一台,职工264人。同年,县粮食部门粮油加工年产值为2521.88万元,年利润183.16万元。
4.乡村粮食加工厂
全椒是农业县,粮食加工量大,粮食部门无法独家经营,依靠乡社加工厂辅助加工。1965年前,乡社加工厂使用柴油机传动,1965年后逐步改为电动机传动,每个加工厂都装有机米机和磨粉机。1970年前,农村粮食加工厂主要分布在公社。七十年代开始,大部分大队也办起了加工厂。1980年普查,全县36个公社和191个大队基本上形成了加工网点。1982年以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粮食加工业更加兴旺,年加工量在3亿斤左右。目前,全县较大的乡社粮食加工厂有南屏面粉厂和广平综合厂机米车间。
(二)食品制造
1.全椒县酒厂
全椒县酒厂1958年建于县铁器社旧址(位于城北襄河边),厂房500平方米,职工60人,同年增盖了简易厂房200平方米,产品为小酒,手工操作,所有制性质为县属地方国营。1959年,改产大酒,增盖制曲房300平方米,年产大酒200吨。1960年,因粮食紧缺,生产原料改为野山枣、葛藤等野生植物,当年建造原料仓库280平方米。1963年,开始酿造山芋干酒,建造30吨水塔一座,购置粉碎机一台,并配置60马力柴油机传动,产品有大曲、白酒、糯米甜酒。1965年,改柴油机为电动机传动,配置18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建造20平方米配电室一间,大曲生产改人工抛扬为通风凉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1972年,拆除白酒车间简易厂房,兴建厂房900平方米,水泵房25平方米,安装水泵三台。1975年,购置四吨拔白克式锅炉一台,增盖锅炉房80平方米。1976年,增建总面积为250平方米的综合楼一座(两层),交化验、制曲车间使用;并增添55平方米配电房一座,当年产值179万元。1978年,白酒、制药车间分别转为制药厂和酒厂,各自独立核算。1979年,革新了白酒车间生产工艺,改固体发酵为液体发酵,生产设备全部自己制造,设计生产能力2000吨;同时,兴建了一座300平方米的发酵车间和一座米甜酒车间。
1981年,白酒车间技术改造完成,设备基本配套,年产值166万元,年利润2.3万元。全椒酒厂的传统产品为“襄河大曲”,销售省内主要是滁县地区各地,同时该厂还生产普通白酒“襄泉酒”和50°白酒“国光液”。1984年,全厂职工144人,其中技术员四人;年产饮料酒1632吨,产值223.24万元,利润5.3万元。“襄泉酒”当年被评为滁县地区同类产品质量第三名。同年,该厂还进行了两次技术改造,将粗馏酒精塔改为精馏酒精塔,扩建了年产600吨固态发酵芋干酒制作车间。
2.全椒苹果酒厂
全椒苹果酒厂是峨嵋园艺场利用产果条件建立的一座小型酿酒厂,年产量在5万斤左右。1975年产值2.5万元,1984年1.5万元。该厂年利润千元左右。产品销售巢县、含山、和县、肥东等县。
3.三合酒厂
三合酒厂是三合乡利用山区酸枣资源的优势,建立的一座小型酿酒厂。该厂1983年开办,职工12人,当年在省食品发酵所和省生物研究所的指导和帮助下,试制成功味醇质净的“枣桂香”酒,并通过了省级鉴定,投入批量生产。1984年生产“枣桂香”28万斤,行销广州、上海、南京等地,产值28万元,利润7万多元。
4.全椒县食品厂
全椒县食品厂为县属地方国营企业,它的前身是1952年筹建的城郊社茶食加工小组,组内技术工人四名,产品由城郊供销社零售。
1954年供销经理部组建食品加工厂(附设酱园),产品主要是酥糖、方片糕、京果、麻饼。产品除保证县城供应外,还销售县内黄栗树、石沛、谭墩、十字、许店、界首、陈栈、白酒、南屏、郑桥等乡镇,当时厂内职工十余人。
1957年该厂增加糖果生产,1958年成立全椒食品厂。1959年酱园小组(三人)调入酱醋厂,同时将酱醋厂茶食技工20余人调入食品厂,当年,食品厂拥有职工50余人。1959年,冰棒由试产转为批量生产;初,日产量仅5000余支,至1981年冰棒日产量已达120余万支。汽水产量也由1972年投产时的3000多瓶增至1981年的100余万瓶,销售地区除本县城乡外,还远销南京、镇江、合肥等地。
该厂从1962年“调整”后,生产设备逐年更新。1981年除有远红外蛋糕烘烤炉外,还建成了汽水生产流水线,使汽水生产成倍增长。由于汽水配方科学、水质纯净卫生、风味爽口,1978年荣获省卫生厅颁发的“卫生质量信得过奖”。1981年香槟酒试产成功,当年产酒4000箱。同年,撤食品厂成立县糕点公司,下设食品、汽水两个车间。1983年4月,在食品车间基础上恢复成立全椒县食品厂,1984年,该厂生产糕点312吨、产值179.4万元,利润2.37万元。当年全厂职工97人,年底固定资产32.2万元。
5.全椒县汽水厂
全椒县汽水厂于1983年4月,在县糕点公司汽水车间的基础上成立,为县属地方国营企业,主要产品为香槟酒、桔子汽水和糖果,主要设备有两条半自动汽水生产线和两套糖果生产机,职工35人。
1984年该厂年产汽水4.7万箱、香槟酒1.9万箱,产值78万元,利润5万元。汽水销售合肥、南京、镇江、六安和滁县地区,由于产品质量好,口味醇正,南京、合肥市场在大暑季节,均高挂“全椒汽水”牌号,群众争相购买。
6.襄河镇食品厂
襄河镇食品厂属镇办集体企业,1983年9月投产,生产各式糕点,当年产值3.87万元,利润0.19万元,职工31人。1984年,产值15.07万元,利润0.03万元,职工34人。
7.基层供销社食品厂
基层供销社食品厂(集体所有制性质)于1954年陆续在各乡镇建立,生产糕点,地产地销,属手工作坊性质。七十年代,农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糕点制作业相应发展,生产厂(坊)开始由古河、马厂、陈浅、赤镇四个发展到25个,产量也由原来的年产10万斤发展到130余万斤。
目前,除糖坊外,全县共有基层供销社食品厂十个,1981年以后均相继添置了电热烘烤箱等设备,1984年年产糕点150余万斤。
8.全椒县酱醋厂
全椒县酱醋厂为县属地方国营企业,该企业是在1956年城内私营酱园、茶食、饴糖三行业工商业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58年,又将襄河镇豆腐合作商店并入该厂。
1960年,该厂由多品种加工转为专业生产,将公私合营时安排在食品厂的酱菜技工调入,改厂名为“全椒调味品加工厂”,1961年又定名为“全椒县酱醋厂”,专门从事酱油、酱菜和豆制品生产。目前主要产品:酱油有一、二、三级瓶装,散装酱油;香醋有散装、瓶装两种;豆制品主要有干子、千张、素鸡、豆腐、皮子、五香茶干等;酱菜常年品种十多样。五香茶干、豆汁酱油、瓶装香醋、酱莴笋、千张于1982年被评为全地区同行业的优质产品,五香茶干还被省商业厅评为全省同类产品的第二名。产品除豆制品供应县城居民外,其余行销全县各地和外地县市。
该厂过去用土法生产香醋,质差量少,年产数千斤,经常脱销。1981年通过工艺改革,产量猛增,1982年年产140余吨。由于全椒香醋质量较好,现已打入寿县、六合、常州、南京、马鞍山等地市场。酱油生产从1978年起采用低盐固态发酵法扩大生产,产品已接近部颁标准。豆制品从1980年开始,实行半机械化流水作业,增加了产量和品种。
1983年底,该厂又更新安装了KZL2—8型新型锅炉,减经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原料捎耗。1984年,酱醋厂共生产豆制品564吨、酱油996吨,当年年产值87.66万元,利润9.64万元,固定资产32.22万元,职工142人。
9.基层供销社酱品厂
七十年代起,县供销社先后建立了马厂、周岗、古河、赤镇四座集体所有制性质的酱品厂,主要生产酱油,四厂年总产量100万斤左右。
10.新华冰棒厂
新华冰棒厂为街道工厂,集体性质,建成于1980年,季节性生产,当年产值4.58万元,利润0.8万元,季节工15人。1984年产值5.1万元,利润0.6万元,季节工21人。
11.基层供销社冰棒厂
1980年起,县基层供销社先后建立了11座小型冰棒厂,集体所有制性质,季节性生产,现有冰棒机13台,冰蒸箱14台,年产量250万支左右。
12.襄河镇面条厂
襄河镇面条厂属镇办集体企业,1971年投产,主要加工面条,当年产值2.76万元,利润0.5万元,职工34人。1975年年产筒子面100万斤,产值5.5万元,利润0.8万元,职工40人。1976年,因县粮站自办面条加工厂,对襄河镇面条加工厂停止面粉供应,生产被迫中止。
13.粮食局粮油食品厂
县粮食局粮油食品厂为县属地方国营企业,该企业于1982年投产,主要产品为糕点、筒子面、豆制品、熟食和饴糖。1982年有职工73人,产值82.9万元,利润4万元。1984年职工42人,产值88.7万元,利润6.25万元。
14.天生烟厂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由杨石云在古河开设大成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用手摇机生产卷烟。民国三十五年改组大成公司成立天生烟厂,仍使用手摇机生产,烟名为“因无牌”。1951年,该厂开始生产“解放门”、“金鸟”、“蓝尚可富”牌香烟,厂址迁至县城夫子庙,产量较低。1952年,私营天生烟厂因资本家抽逃资金,工厂倒闭。
七、棉纺、针织、缝纫、制革
(一)全椒县棉织厂
全椒县棉织厂创建于1970年5月,在已停产的全椒县针织厂的基础上,由县财政投资5000元组建,初名全椒县回纺厂,县属集体性质,厂址设县城“城里”,仅有织布、纺纱两车间,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厂内主要设备有原针织厂留下的八台土织机和新购买的两台纺纱机,利用回收的棉絮和破布进行加工后纺纱、织布。
1971年,回纺厂和编织社合并,改名为全椒县棉织厂,转为县属地方国营企业,增加了九台织布机、两台并线机、六台花棉绳机、一台土经车、两台丰田牌织布机,厂房面积扩大为1500平方米,厂区面积4000平方米,职工104人。1973年,织布机增加到20台,并增设一台锅炉,建立了漂染车间。此时产品有帆布、蚊帐布、女格呢、纱格呢等,年产值为43.2万元,年利润1.71万元。1978年,织布机增加到40台,并增设一台中型经车,厂房面积扩大到1900平方米,设有织布车间、准备车间,漂染车间、检验室等。主要产品有家织布,经外贸部门远销港澳、意大利、菲律宾、新西兰、波兰等国;其次是被单布,销至北京、山东、河南、大连等地。
1980年,在襄河大桥南约200米的公路东兴建了新的厂房,总面积为1.2万平方米,厂房面积2683平方米。迄至1981年10月,除漂染车间外,其余生产部门全部迁入新厂房内,此时织机增加到74台,厂内又自筹资金扩建了一座2743平方米的准备车间。产品品种由棉布增加了化纤、中长影条、中长派力司、仿涤纶、克罗厂、涤棉细纺、涤棉府绸、沙发布等,年产值180.6万元,年利润7.06万元,职工323人。
1984年,由于国家提高棉布价格,致使大部分客户终止合同,产品积压,被迫于3月15日停产。5月份厂部贴出“招贤榜”,由七人小组承包,重新组织职工寻求生产门路,恢复生产。
(二)襄河镇羊毛衫厂
1958年“大办工业”,县城曾办过一家小型针织厂,只有几台织袜机和八台土织(布)机,主要为手工钩织。当年产品有综袜、手套、毛巾、汗衫、棉毛衫、帽子、毛线衣,质量差,品种杂,年产量仅为68.7打,该厂子1962年被“调整”撤销。
1970年,襄河镇成立羊毛衫厂,为镇办集体企业,主要生产回纺布、回纺棉纱手套,职工22人、产值3.41万元,厂名襄河镇针织厂。1975年至1981年,该厂主要产品为手套、线球、晴纶羊毛衫裤等,1980年改厂名为襄河镇羊毛衫厂。1984年,主要产品为晴纶羊毛衫,该厂所生产的“光夫”衫一度打入北京、香港市场,深受用户欢迎,当年产值56.22万元,利润1.53万元,职工163人。
(三)轧花厂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前后,马益兴机米厂从南京陆续购入六台轧花机私营轧花,日加工籽棉4000斤。民国二十七年机器被日军烧毁,工厂停办。
建国后,为提高皮棉质量,国家提倡使用统一大型机械轧籽,生产皮棉和棉籽剥绒,为此,县供销社于1956年在全椒建全米电厂分出的轧花机械的基础上筹建了全椒轧花厂(县属集体企业)。1970年,为了使工厂布局合理,避免籽棉、棉籽上下往返运输,又建立了古河轧花厂(县属集体企业)。此外,农业部门也在白酒棉花原种场建立了一座附属轧花厂,基本保证了全县每年籽棉加工任务的完成。1974年全县共加工皮棉1905吨,1984年为2586吨。
目前,全县拥有大型轧花机械2台,其中80型锯齿轧花机六台、141型锯齿剥绒机16台、打包机四台,另有棉胎生产线一条(包括清花机一台套、梳花机六台、网纱机一台套),职工284人。
(四)全椒县服装厂
全椒县服装厂为县属集体企业,该企业是在1953年10月开办的城内缝纫小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小组人员22人,主要是对外加工。
1955年,全椒城内的缝纫个体户和县城周围十字、界首、武岗、东王的缝纫匠全部划入县缝纫社,时有职工150人,除外加工业务外,还生产少量的衬衣、男女西装裤、裤头、童装、蚊帐等产品。
1958年“大跃进”,在县缝纫社的基础上办起了回纺厂,主要编织麻袋和生产回纺布。1961年回纺生产划入棉织厂,留下70人继续从事缝纫生产,恢复缝纫社。1965年“四清”运动后期,该社下放职工20多人。
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缝纫社除对外加工服装外,增加了纽扣和草帽生产,最好年份年产值71.53万元,利润1.2万元。1976年该厂购进上工牌电动大头机十台,并翻盖了三层楼房一幢,改缝纫社名全椒县服装厂。1979年,纽扣生产停产,草席、皮毛投产。次年,草席生产划出,单独成立全椒织席厂,服装厂主要生产服装和裘皮毯,继续承接外加工业务。
1981年,该厂将所有的脚踩缝纫机更换为电动缝纫机,当年,职工增加到139人,成衣生产5.51万件,全员劳动生产率6438元。1984年,服装厂生产成衣6万余件,产值80.07万元,利润0.09万元,职工131人。
(五)全椒县襄舒联营厂
全椒县襄舒联营厂是全椒县服装厂与上海市宝山县舒乐衬衫厂合资经营的集体企业,双方各投资15万元,按盈利50%分成,厂址设南门路58号,职工100人,固定资产14.9万元(其中设备、厂房各7万元)。该厂1983年6月投产,生产丹红牌多种式样男女衬衫,年生产能力为20万件,当年税利0.78万元。1984年经过企业整顿,人员增至104人,税利达9.41万元,年产量22万件。衬衫销往内蒙、鞍山、合肥、淮北等地。
(六)十字草席厂
十字草席厂为乡社集体厂,该厂于1979年6月1日正式投产,有职工20人,六台织席机,年产各式花席10万张,由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每年定销五、六万张,远销日本等国,每年换取外汇均在7万元左右,该厂于1984年停产。
(七)小集皮毛厂
小集皮毛厂为乡社集体厂,该厂于1976年2月正式投产,有职工30人,全厂资金总额6.3万元,年产狗羊皮件2万余张,主要产品有狗皮褥毯、皮制服装、鞋里等,与本省芜湖进出口公司签订合同,远销日本及欧洲。1984年,该厂有职工50人,十余部缝皮机和缝纫机,年产狗羊皮件2.5万张。
(八)复兴皮毛厂
复兴皮毛厂为乡社集体厂,该厂于1980年7月正式投产,有职工28人,全厂总资产4.5万元,年产狗皮件2万张,其中狗皮褥8000床,与芜湖进出口公司签订合同,远销日本及欧洲。1984年,该厂职工增加到30余人,有缝皮机和缝纫机十余部,生产皮件1.5万张。
(九)全椒县玩具厂
全椒县玩具厂成立于1982年3月19日,为县属集体性质工厂。建厂初有职工59人,租赁老宅民房十余间,总计200多平方米。设备有两台电剪、56台家用缝纫机,固定资产1.5万元,流动资金0.4万元,产品为布质软体玩具,1982年产值达35.08万元、利润3.3万元。1984年经过企业整顿,加强了经营管理,增加新产品长毛绒动物玩具,连同布制动物、书包、娃娃30余种,通过上海口岸远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年,厂内职工130人,产值60.65万元,利润5万元。同年,建造了一座总面积为995平方米的三层楼房,厂址迁至新南路。
(十)全椒县工艺美术厂
县工艺美术厂为县属集体企业,该厂是在刻字小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5年冬,县城成立了刻字小组,次年因业务萧条停产。1957年7月1日,重新组织成立了九个职工的全椒县工艺小组。1963年,工艺小组改名为工艺社。1967年,工艺社并入综合厂,设综合厂刻字门市部。1969年,综合厂并入五金厂。1974年单独成立了全椒县工艺美术厂。
1979年,工艺美术厂开始生产软体玩具“小熊猫”、“布娃娃”,并承担出口任务,1980年完成产值17.18万元。1981年,出口玩具赢得上海口岸外贸约期不误的良好声誉,生产玩具18.55万件,总产值22.19万元。1982年,玩具车间划出,成立县玩具厂。1984年工艺美术厂有职工16人,主要业务为刻字、制作各类锦旗奖状,年产值2.5万元,年利润0.2万元。
(十一)全椒县皮鞋厂
全椒县皮鞋厂是县属集体企业,该企业是在1954年由八名“鞋匠”组织的手工业合作小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属缝纫社代管,业务主要是制作成品布鞋和外加工。1956年,成立皮革社。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改社为全椒县制革厂,厂址在南屏山(现药械厂厂房)。主要业务是生产皮、布鞋,皮件(皮箱、皮包等),年产皮、布鞋各5000双,职工150人。1963年,制革厂被“调整”关闭。1965年,重新成立制革生产合作社,人员34人,厂址荷花塘西北侧,生产布鞋出售。1968年,滁县地区要求全椒生产猪皮革,1969年,将制革社转为合作工厂,称全椒县制革厂,厂址迁至新华西路4号,职工100余人。当时,主要生产皮、布鞋,年产皮鞋1万双、布鞋4万双、皮革5000张,有职工220人。1979年盖了生产大楼。1979年后布鞋停产,专门生产皮鞋。1981年皮鞋产量达8.19万双、皮革5.2万张,职工增加到520人。在此期间陆续增添了一些大型设备,增加量革机一台,65瓩发电机组一套,汽车三辆,两吨锅炉一座。1981年前后,皮鞋主要销往南京、上海、内蒙、北京、天津和东北三省。同时,经省外贸公司和皮革公司安排,生产出口皮鞋、劳保手套。1981年生产皮鞋3400双,出口美国、香港,每双收取工本费38元。
1981年,原制革厂制革车间划出成立制革厂,制鞋车间保留,改名全椒县皮鞋厂,设皮鞋、布鞋两个车间。1982年,布鞋车间再次划出,成立全椒县布鞋厂,原皮鞋厂单一生产皮鞋。1984年,该厂共生产皮鞋3.99万双,产值53.18万元,亏损2.4万元,有职工262人。
(十二)全椒县制革厂
1981年,县鞋厂制革车间连同制革设备全部划出,成立全椒县制革厂,为县属集体企业,厂址在南屏山北坡。1982年产值100.69万元。1984年,产值为92万元,利润4.38万元,有职工92人。主要设备有剖皮机、削匀机各四台,烫革机、轻革打光机各一台。
(十三)全椒县布鞋厂
全椒县布鞋厂为县属集体企业,原系皮鞋厂布鞋车间,1982年10月16日划出成立,地址在南门路64号。1983年12月13日改厂名为全椒布鞋厂。
建厂初期,该厂有职工84人,当时生产困难,无定货合同。1983年,从产品品种和质量下手,试行经济责任制,生产好转。1984年,职工人数增至102人,厂房面积1130平方米,固定资产7.8万元,年产布鞋1.5万双、皮鞋1.2万双,利润1.16万元。
1984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七届华东地区布鞋技术交流会上,全椒鞋厂的女植绒网眼三节头胶粘中跟凉鞋、女植绒中筒胶粘中跟鞋、女明星高筒胶粘高跟鞋三个品种,分别被评为优秀奖。
八、印刷、造纸、纸品
(一)《皖东日报》印刷厂
《皖东日报》印刷厂厂址在古河,抗日战争期间由省五区专员公署官办,古河商会提供一部脚踏铅印印刷机,配齐铅字,从南京雇佣技工四名,印刷《皖东日报》。抗战胜利后停办。
(二)全椒县印刷厂
全椒县印刷厂创办于1954年,是在“鹏记”刻字印刷店、“永丰”印刷店、“荣记”印刷店三家个体户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同年成立全椒县印刷联营小组,有职工六名、厂房两间,主要设备有石印板八块,圆盘机、切纸机各一台,以及种类不全的铅字,年产值5000元左右。1955年,印刷联营小组改名为手联社印刷生产小组,下半年改为印刷生产合作社,有职工21人,厂房三间,圆盘机三台,切纸机一台,年产值2万元。1957年,改厂名为地方国营全椒报社印刷厂,职工40人,设有机印、排字、装订三个作业小组,增添手摇铸字机一台、四开平台印刷机一台、切纸机一台;以印刷《全椒报》为主,年产值2.5万元。1961年《全椒报》停办,该厂改名全椒县印刷厂,仍为地方国营性质,年产值4万余元。
1967年,全厂职工增加到50人,各种机器23台,厂房24间。1971年,厂里自制拖腊机一台,为县城22家食品单位加工彩色包装纸。1974年,厂里又自制划线机一台,扩大了生产业务,仅划线一项,年产值即达6万元。1976年,全厂有职工64名,各种机械30台,厂房50间,生产业务有社会产品、学生簿本、报表帐册、彩色商标、包装装潢纸等,年产值42.2万元,利润2.6万元。1980年,为适应不断扩大的生产需要,兴建了机印车间、铸字房、会议室,扩建了纸料仓库,年产值上升到71.7万元,年利润6.8万元,成为滁县地区同行业先进单位。
1981年,印刷业市场竞争激烈,厂里又增加了塑料制品生产业务,仅这一项年产值即达8万元。当年,还自制一台压痕机,变手工操作为机械生产。此时,全厂职工122人,厂房占地1680平方米,各种印刷机械39台,固定资产16.6万元。1984年,厂内增加自动化四开印刷机一台,全厂有职工127人,年产值达68.17万元,实现利润5.12万元。
(三)古河综合厂印刷车间
1962年,六名手工业工人在古河镇成立了古河印刷小组。1975年经县手管局批准并入古河综合社。1981年由综合社转为合作工厂(集体企业),成立印刷车间。主要机械设备有圆盘印刷机三台、四开平台机两台、装订机一台、拖蜡机一台、切纸机一台。整个综合厂有厂房13间,职工45人。1984年产值为23.04万元(包括缝纫业务在内),利润1.2万元。
(四)全椒县造纸厂
1956年3月,县供销社建立造纸厂,但生产极不正常,不久停产。1958年,国家提倡办“小土群”工业,5月,由32名“下放”干部办起了地方国营全椒县造纸厂,有机碾三台、蒸锅十座、厂房七间432平方米,工人80人。主要产品为手工抄纸、纸筋、机制纸、色纸,质粗色褐,满纸草秸。1959年,该厂日产机纸750公斤,纸浆1200公斤,年产值23万元。1960年,扩大生产规模,自制木质造纸机两台,增购切纸机一台、切草机一台、打浆机一台、38马力锅驼机五台、10马力锅驼机两台,当年生产机制纸59.27吨。次年,生产纸板35吨,机制纸40吨。
1962年,国家对一些盲目发展的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全椒造纸厂被撤销,机器拆除,折价处理。
(五)古河造纸厂
古河造纸厂属交通局下属厂,集体性质,1979年由水上运输公司家属工45人组建。该厂有造纸机一台、车床一台、电动机八台,生产包装纸和鞭炮纸,年产20吨左右,产值8万余元。1984年,该厂有固定资产13.4万元,年产值8.31万元,利润0.09万元,产品销售江苏和本省无为、巢县、天长等地。
(六)襄河镇纸箱厂
襄河镇纸箱厂属镇办集体企业,原为雨具厂,1971年筹建,主要生产油布伞,职工13人,年产600把,产值0.3万元。1973年开始,增添新产品小纸盒,1978年产值为9.83万元。1979年改产包装箱,更名为纸盒厂,年产纸盒2万只,产值15.12万元,利润1.33万元。1982年改厂名为纸箱厂。1984年产值22.9万元,利润0.7万元,有职工43人。
(七)襄河镇纸板厂
襄河镇纸板厂属镇办集体企业,1980年10月投产,主要生产黄板纸,年产板纸150吨,产值22.35万元,利润3.83万元,职工66人。1984年年产黄板纸600吨,产值38.89万元,利润0.46万元,职工80人。
九、修造
(一)全椒县船舶修造厂
全椒县船舶修造厂为县属集体性质企业。1956年以前,县内没有船只修造业,一般性的保养维修由船民合作进行。1956年成立水运初级社,组织了四个修理小组,仅能小修小补。
1958年10月9日,将四个修理小组合并,投资1.02万元创办了全椒县水运社船厂。厂址设城东一里沟,有职工39人,仅有斧、凿、刨、锯等手工工具和木、捻、锻三个工种,厂房四间(原农村民房),露天作业,业务是船只维修和帆船改良。1958年底该厂生产了两艘45吨木驳船。1959年又建造了两艘70吨木驳船,同时还为县水利局建造了吃水浅、运行灵便,适宜内河航运的20马力浅水客轮一艘(载重十吨、乘客20~30人)。该船为全椒造船史上的第一艘轮船。次年,该厂又生产了20吨60马力深水拖轮一艘。1960年后,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全椒港船只过剩,船厂无船可造。
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后,第二年共大修船只27艘,中修23艘,小修八艘,找工123艘,保养107艘。
1970年起,水泥造船业兴起,船厂加盖了厂房,扩大生产场地450平方米,招收青工80人,工种也由原来的三个发展到车、刨、电、焊、安装、起重等十余个。1971年,该厂自行设计制造了第一艘40吨钢丝网水泥甲板货驳。1976年改厂名为全椒县水泥造船厂,1982年再次更名为全椒县船舶修造厂,共有职工151人,厂房1260平方米,生产场地4000平方米,固定资产14.53万元,年产值40万元左右。1984年该厂年利润为2.11万元。
迄至1984年的12年间,全椒船舶修造厂共建造各种钢丝网水泥船182艘、5605吨。
(二)农机修配厂
县内兼营农机修配业的工厂有柴油机厂和药械厂,1963年至1980年,每逢农忙季节,两厂除居厂接受农机修配业务外,还派遣工人下乡修理农业机械,支援生产。
专营农机修配的工厂有襄河镇农机修配厂和八个乡社企业农机修配厂(均为集体所有制性质),从业人员200多人。八个乡社农机修配厂是新兴乡新坝农具厂、东王乡东王农机修配厂、小集乡军民农机修配厂、小集乡平塘农机修配厂、三圣乡照耀农机修配厂、南屏乡花园农机修配厂、南屏乡老观陈农机修配厂、黄庵乡友谊农机修配厂,总固定资产在10万元左右。
襄河镇农机修配厂于1970年8月由街道个体修配业工人组成,职工24人,当年产值2.13万元,利润0.12万元,兼营自行车维修业务。1984年该厂产值12.41万元,利润0.15万元,职工36人,除从事农机维修外,还加工柴油机配件弯管和凸轮轴。
(三)车辆修配厂
1.全椒县交通局汽车修配厂
县交通局汽车修配厂为地方国营企业,建立于1980年,初有职工29名、机床四台。该厂主要从事汽车、拖拉机和其它机动车辆的维修,年平均修理车辆350台次(其中大修不超过十次),年产值3万元左右。1984年,该厂有职工19人,固定资产22.5万元,利润0.41万元。
2.皖东汽车大修厂
皖东汽车大修厂为县属地方国营企业,成立于1981年5月23日。1981年,县柴油机厂S195型柴油机滞销,被迫利用原维修车间开展汽车修理,为便于联系业务,取名皖东汽车大修厂,当年9月独立核算,另立帐户。建厂初,厂房24间,面积2000平方米,只有一台车床、一台钻床和小型修理工具,固定资产不到4万元。1981年至1984年,该厂共修理汽车、拖拉机近万辆。1984年10月,固定资产达10万元,购置了搪缸机、油泵校验台等设备和工具,人员也由建厂初的32人增加到45人。
1984年11月,皖东汽车大修厂被并入全椒县磷肥厂。
(四)水利机械修配厂
全椒县水利机械修配厂
全椒县水利机械修配厂为地方国营企业,厂址在二郎口,1972年利用停办的全椒卫校教室40间和四个区中心排灌站的技术力量和设备,另增建厂房十间,筹建而成。建厂初,总占地15亩,有机修设备五台,固定资产25万余元,职工55人。1973年1月正式投产,仅从事农机维修和农机配件加工业务,当年产值7.49万元。
1974年增盖了翻砂车间和仓库,设备增至十台,有固定资产45万元,职工65人,初步具备机械制图、铸造、焊接、精加工工艺。产品有195型、2105型柴油机配件和1~3吨闸门启闭机。
1975年职工增加到80人,年产值17.13万元;工人技能也有所提高,基本掌握了车、金、刨、铣、翻砂技术。当年,由国家下达生产指标,生产260型磨粉机,解决了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问题;并添置了刨床、车床各三台,磨床、空气锤、钻床各一台,解决了磨粉机精加工、长件加工和灌浆机大齿轮锻件加工问题。1977年,生产钢磨800台和钢磨配件2万余件。1978年被省水利厅定为灌浆机定点生产厂。1979年产值50万元,职工150人。
1980年,县内实行农业“联产承包制”,规定国营企业不得征用农村劳动力,辞退农民工70人,机械加工和维修业务告停,年产值降为35.8万元。1981年转产面粉加工机,并生产面条、冰棒等。1984年该厂占地30亩,职工85人,厂房(含宿舍)200间,设备30台,固定资产57万元,年产值21.33万元。
十、冶金
1958年大炼钢铁,8月,县成立了冶金指挥部,下辖两个“钢铁师”(后整编为一个),建立乌衣、南屏山两个钢铁基地和一个炼焦厂、一个耐火材料厂、一个矿厂(设于马厂)。9月,全县共动员“机关干部、保姆、家属、学校师生、街道居民、公社社员13000多人卷入炼铁、炼焦高潮”。年底,全县共砌1.5立米以下小高炉700余座、八立米高炉两座、闷窑70座、坩锅炉332个(坩锅71156个)。此外,还制造鼓风机54部、料车30台,以及大批矿用铁锤和炮钎。由于冶金材料短缺,10至12月,一新、马厂、东王、周岗、十字五乡受命大面积砍伐山林,共提供小竹2000担、木炭4500担。同时,动员全县干部、群众捐献生铁20.6万斤、熟铁9.8万斤,大批日用金属品被人为销毁熔入高炉。南屏山上,日夜烟火满天,人山人海。迄至年底,全县共产钢706吨、铁2715.3吨,产品质量低劣,短短四个月,共亏损5万元左右。
1959年初,贯彻中央“先土后洋、逐步改进、巩固提高”的方针,撤去钢铁生产基地,拆掉小高炉,仅留下南屏山一座八立米高炉,成立全椒县钢铁厂,由“炼钢战土”200人组成炉前、口料、备料、司机等专业队,日产量七吨左右;但由于质量低劣,同年钢厂关闭。

附表一:1984年全椒县以上独立核算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表单位:万元


附表二:全椒县1949~197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附表三:全椒县1974~198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统计表



附表五:全椒县1973~1984年工业总产值详表单位:(万元)



附表六:全椒县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历年利润情况统计表单位:元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