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队伍、设备
1951年,我县疟疾流行,省及时派来医防人员进行防治,并在县城南城街设立“省抗疟站”。同时,县卫生院设立防疫股,各区中心卫生所配有一名防疫员。
1956年5月,成立县卫生防疫站,配有防疫工作人员14人,其中医师一人、医士五人、检验士一人。
1984年,该站内设地方病股、防疫股、卫生股、食品卫生股、检验股和办公室。年底,防疫工作人员增加到34人,其中主管医师一人、医师三人、管理医师三人、卫生医师两人,检验师三人、检验士两人、ⅹ光医士和药剂士各一人。
我县于1952年开始建设县基层防疫网。同年在古河、太平、孤山、大山几个区中心卫生所各配一名专职防疫人员。1958年,公社卫生院普遍成立后,又在各院配备专职防疫人员。到1984年底,除县防疫站有34名防疫人员外,农村五个区防疫组有专职防疫人员八人;此外,32个乡、镇卫生院均配有专职防疫人员,191个村也配有一至两名乡村医生兼事防疫工作。县、区、乡(镇)、村四级卫生防疫网基本形成。
1956年,县防疫站仅有“省抗疟站”留下的两台显微镜。1965年,县防疫站被省卫生厅列为全省重点建立化验室单位,拨款1万元,购置了分析天平、电冰箱、干燥箱、培养箱、高倍显微镜等大型器械设备;此后,又陆续增购部分新设备。到1984年底,县防疫站主要设备有防疫车一辆、三轮麻风病专用车一辆、分析天平两台、721分光光度计两台、581光电比色计一台、蛋白电泳仪两台、电冰箱五台、干燥箱五台、恒温箱五台、显微镜14台、解剖镜一台、照相机两架。
二、卫生
(一)劳动卫生和环境保护
建国以后,县内陆续兴办一批工厂,到1984年,全县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有209人,汞作业的17人,铅作业的72人,苯作业的85人,有毒作业的527人,物理因素作业的179人,共计接触尘毒等有害因素的职工超过1000人。自1978年春开始在县内“五小”企业中进行摸底调查,开展卫生监督、监测和体格检查工作。1983年秋至1984年,对全县所有工厂进行建档,做到一厂一卡,为劳动卫生工作打下了基础。
随着“五小”工业的发展,我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县内噪音较大的工厂有18个,通过198个监测点测定,合格者(85分贝以下)仅有46处。襄河水由于工业废水和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因素,污染严重。1980年5月15日,对襄河水取样化验,结果是:氨氮含量为0.35毫克/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6倍;亚硝酸盐氮含量为0.025毫克/升,超标24倍;含铁量为0.55毫克/升,超标0.8倍;含锌量为2.2毫克/升,超标1.2倍;含砷量为0.04毫克/升,超标1.5倍;含汞量为0.002毫克/升,超标一倍;含氰化物为0.014毫克/升,超标1.3倍。1977年11月,全县进行肿瘤普查,发现襄河镇、陈浅沿襄河一带居民患肿瘤病率为100—147.6/10万,为全县平均数(49.24/10万)的二至三倍。故自1982年起,将县制革厂、纺织厂、柴油机厂铸工车间、煤场等企业迁离县城居民区;酒厂、化肥厂、襄河镇纸板厂等企业安装了消烟除尘设备;襄河米厂、县印刷厂的粉尘浓度及毒物浓度被控制在国家标准以下。1984年,县人大常委会提出保护襄河水源、防止河水污染的九条意见,目前已逐步得到落实。
(二)食品卫生
1.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管理组织。至1984年底,全县共有食品卫生监督员四人、食品卫生检查员13人,各区、镇卫生院、县城饮食服务系统和食品系统也都配备了食品检验员。
2.宣传贯彻食品卫生法规。1983年至1984年,先后召开六次专题会议;印发《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必读》共1000本,用卫生宣传车深入到全县主要集镇进行街头宣传20多次。
3.把好两关。县防疫部门对食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严格控制《卫生许可证》、《健康检查证》的发放。对不具备食品生产、经营条件的单位不准开业;对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卫生的人员不准从业,已发证的也要休息治疗或调换工种。
4.进行食品卫生检验监测。对县内冷饮、肉类、油脂、调味品、酒类、糕点、豆制品、乳类等食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卫生检验。
5.进行经常性的食品卫生检查,建立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县卫生防疫部门会同爱卫会、工商、商业、公安等部门,每年在夏季和“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后,对全县食品卫生进行检查。好的单位进行表扬;差的单位给予批评,并限期改正。对于违反《食品卫生法》的单位和个人则依法进行处罚。
(三)学校卫生
县防疫部门配合部分学校校医,进行普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卫生保健工作。1981年至1984年,对全椒中学、襄河中学、三圣中学、武岗中学等校学生开展健康检查,共普查3500多人次,发现视力减退在1.0以下的1199人,占三分之一左右。同时,还对县城的实验、前进、古城、工农四所小学进行健康检查,共普查2800多人次,其中视力减退在1.0以下的781人,占四分之一以上。1983年春,县防疫工作人员还配合滁县地区防疫站,对全椒中学、襄河中学开展采光照明调查,促使学校改善了采光照明条件。
三、防疫
(一)预防接种
自1951年以来,我县卫生防疫部门和广大医务人员,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预防接种任务。随着预防医学的发展以及各种生物制品的增多,预防接种的药品也不断增加。每次预防接种以前,县卫生防疫部门均举办预防接种训练班,培养医务防疫人员。1984年,县在22个乡实施了计划免疫,有1—7岁的18801名儿童建立了计划免疫卡。
(二)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
1.疟疾
建国以前,疟疾在我县民间甚为流行,发病率很高。建国初期,由于卫生和生活条件还未得到很好改善,疟疾仍比较流行。据统计,1951年全县有21434人患了疟疾,其中401人死于疟疾。省、地及时派出抗疟医疗队来我县进行防治,并在我县成立疟疾防治站,开展防治和科研工作。1952年7月,县疟防站举办了防疫常识培训班,从基层抽调90人参加培训。1953年元月和7月,又举办两期疟训班,培训100名防疟骨干,分赴农村开展大规模的疟防工作,使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到1958年,发病率下降到2.1%。
我县防治疟疾主要措施:五十年代,主要开展群众性防治,每年在4—7月,进行两至三次室内滞留喷洒,同时结合农业生产和爱国卫生运动,减少蚊虫孳生地。患者口服阿的平或奎宁。
六十年代前期,每年进行三至四次伯氨喹宁、环气胍抗复发治疗。在疟疾流行季节,还对健康人群进行预防服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疟防组织瘫痪,疟疾发病率又有所回升。
1974年,五省疟疾联防会议后,县内各地认真贯彻了“两根治、一预防、大力灭蚊”的综合措施,对疟史病人,开展疟疾休止期根治。采取乙氨嘧啶、伯氨喹宁八日疗法。在疟疾流行季节以生产队为单位,在旬发病率达5%时,即进行全民预防服药。1977年后,还采取了全民休根预防服药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疟疾的发病。到1984年,全县疟疾的发病率为2.9%。
2.头癣
1956年,我县在调查地方病工作中,发现全县患头癣病者共有4446人。1976年至1982年,我县连续进行了七年的查治工作,共查治头癣3000例,其中黄癣2601例,黑点癣399例。当时的患病率为全县人口的0.89%,其中治愈2994例,治愈率为全部患者的99.89%,达到了卫生部关于基本消灭头癣病的规定标准。
3.麻风病
1956年至1972年,我县四次对麻风病进行调查,发现病情严重的患者35人,全部被送至嘉山县四山村治疗。
1979年,我县建立了麻风病防治网。县防疫站配有一名专职麻防医士,五个区、一个镇、31个公社的卫生院,也均定有一名麻防医生,对患者有选择地进行家庭隔离治疗。据调查,全县目前疑似麻风病患者74人,其中28人经过县麻风病防治网的诊断得到确诊。到1984年,我县已达到《全国麻风病管理条例》中关于控制麻风病的标准。
4.狂犬病
从建国初到七十年代末,我县未发现狂犬病疫情。而1980年至1984年,每年县内均有狂犬病患者发生死亡,计34例。其中1980年一例,1981年十例,1982年九例,1983年八例,1984年六例。
自发生狂犬病后,全县开展了灭犬活动。同时,自1981年起,县防疫站开设了狂犬病门诊,给病人作外科处理,并及时注射人用防狂犬病疫苗。到1984年底,共为狂犬咬伤患者注射疫苗976人份,经注射疫苗者,无一例发病死亡。
5.脊髓灰质膜炎
脊髓灰质膜炎(小儿麻痹症),1956年前,在我县发病甚少。据统计,1956年至1983年,全县“脊灰”共发病40例,其中发病较多的1971年为17例,1973年为14例。
自1965年以来,全县每年发服口服小儿麻痹症糖丸3~4万人份,最多的1975年达7万人份,效果显著。
6.白喉
白喉的发病,建国后据统计,1953年至1959年,全县共发病504例,其中1955年高达228例。六十年代,发病明显下降,十年中只有39例。七十年代,发病率略有回升,计98例。自1978年至1984年,白喉在县内未曾发现。
防治白喉,我县在五十年代,给易感儿童注射“百、白、破”三联菌疫苗。以后,大力开展白喉类毒素预防注射,每年平均注射2~3万人份,其中1975年,全县对15岁以下少儿进行普种,共注射8万人份。到1984年,白喉在本县已基本消灭。
7.细菌性痢疾
“菌痢”是我县流行甚广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其发病率一直较高。建国以来,平均年发病率在1.2%左右,多集中在夏秋季节。
对“菌痢”的防治措施是大力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搞好“三管、一灭”(即管水、管粪便、管病人、灭蝇),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同时,对病人进行积极治疗。
8.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五十年代在我县发病率较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增多,七十年代后,有两次流行高峰,其中1973年共发病1254例,发病率为37/万。1980年,全县共发病1258例,发病率为34/万。
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县派专业人员深入重点疫区,采取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等综合措施。同时,还普遍采用了茵陈或杨柳树叶烧汤,作群众性的预防服药。县政府并拨专款,派出医疗队,为病区患者治疗。
9.麻疹
自建国以来,麻疹在我县一直呈周期性流行,平均为两年左右一次,最短为一年,最长为四年。1957年,发病3580例,为历史最高年份。另外,七十年代初和八十年代初,又出现了两次发病高峰,其中1970年发病3170例;1982年发病2578例。到1984年,下降到年发病50例。
对麻疹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普及麻疹防治卫生知识,力求对病人早期发现,及时隔离治疗。同时,每年要给两万名左右的儿童接种麻疹疫苗。
1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我县在不同年代发病差异较大。五十年代呈散在发生。六、七十年代曾经三次流行,其中,1964年发病708例;1967年发病3959例,为历史最高纪录;1977年,发病1059例。1981年至1984年,共发病202例。
在每次“流脑”流行期间,县防疫部门都及时组织小分队深入疫区,采取综合性措施,抢救和治疗病人,切断传染途径,控制和扑灭疫情,并对重点人群进行预防服药。
11.流行性乙型脑炎
五十年代“乙脑”在我县发病率较低。1952年至1959年,共发病116例。从1964年开始,“乙脑”发病逐渐增多,其中1966年为225例,系我县历史上最高年份。1972年发病224例,又一次在县内形成流行高峰。以后,发病率有所下降,1982年至1984年,共发病59例。
对“乙脑”的预防,我县重点放在预防接种上。从1955年以来,每年对易感儿童和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注射疫苗。五十年代,每年注射3000人份左右;六十年代以后,每年要注射3万人份以上。其中1977年,预防注射达7万人份。但综合性防疫措施不力。
12.钩端螺旋体病
1971年,钩端螺旋体病在我县首次流行,发病102例。1971年至1975年,共发病1085例。1976年至1984年,未再发现此病。
对钩体病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进行钩体疫苗的重点人群注射。1973年至1980年,每年注射2万人份左右;此外,还加强对猪的管理,提倡圈养;发生疫情后,用青霉素治疗患者,对重点人群则用土茯苓进行预防服药。
此外,建国前以及建国初期,我县还发生有天花、鼠疫,五十年代中期发生梅毒等,均已达到彻底根除。
四、爱国卫生运动
1951年,我县开始以整顿、改变城乡卫生状况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1952年又开展了以粉碎美帝国主义细菌战争,保障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发展生产、巩固国防为中心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当时,重点是清扫垃圾,填平坑洼地,清理蚊蝇孳生地。1953年,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要求各地做到:“二灭”(灭鼠、灭虱),“六清洁”(室内外、厨房、厕所、牛棚猪圈、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四干净”(头发、衣服被褥、锅碗、家具门窗),并定期检查评比,张贴“最清洁”、“清洁”和“不清洁”的标志,以促进卫生工作的开展。
1958年,我县开展了以除“四害”、讲卫生,预防疾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采取轰、打、掏、捕、毒、熏、诱等办法,全县共灭鼠240多万只,灭麻雀230多万只,灭蚊灭蝇也层层下达任务。
1959年,开展了“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环境)活动。县城建造了厕所19个,农村改建厕所7000多个,各个生产队都成立了粪管专业队,对粪便进行管理。1962年,开展以灭鼠保粮、清扫垃圾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全县共灭鼠23万多只,清扫垃圾11多万担。1964年,县“爱卫会”号召县城各单位和居民户订立爱国卫生公约。1965年,大搞室内外卫生,消灭蚊蝇孳生地,铲除杂草,疏通阴沟,填平污水坑,消灭厕所蛆虫。“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爱国卫生运动曾中断数年。
1971年以后,各区、镇陆续成立了卫生管理所,建造垃圾箱、池200多处,并固定专门人员清运垃圾。1973年,县城广大干群开展义务劳动,填平大、小官塘两口,就地兴建了南屏影剧院和灯光球场。同年,县城还疏通下水道,兴建和维修了襄河沿岸水码头,建造了垃圾箱。1978年大旱,为解决人畜饮水卫生和用水困难,在全县开展了打井工作。到1983年止,国家补助打井经费计43.1万元,共打井1102口。
自1981年以来,爱国卫生运动结合“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着重解决“脏”的问题,维修厕所,清除垃圾,管好粪便,管好水源,据不完全统计,1984年全县共维修厕所260个,新建厕所126个,新建饮水井106个,农村有90%以上的人可以吃到井水。同时坚持常年灭鼠,仅1984年,全县共灭鼠80多万只。
上一篇:第二节 医政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