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畜禽品种及分布
(一)家畜
水牛以本地品种居多,约占役畜的85%。全县皆有饲养,尤以东、西、南、中部为多。个体多为中等,体形较短,背腰平直,四肢强健有力,蹄壳坚硬,后躯发达,胸颈部公牛较母牛发达。角分大中小三型,大型的称笸篮角,中型的称簸箕角,小型的称箩筛角。牛力大耐劳,役力中等者日耕地1.5亩左右。由于汗腺不发达,夏季怕热,需要经常下水打汪。背毛稀疏,冬季怕冷,牛舍的保暖性要好。
1965年,将引进的上海水牛与当地水牛进行杂交,获得成功。70年代开始,全县建有8个人工授精站,购进上海、尼利、摩拉牛冷冻精液试行水牛的冷配,其后代的个体与役力均比当地牛有明显增加。杂交后代主要分布于定炉、合蚌、定藕公路沿线,数量约800头。
1974年,从广西引进役乳兼用的摩拉牛,由韭山、岱山两个畜牧场实行纯繁,并与当地牛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零星分布于韭山、岱山两畜牧场周围及其它地区。
黄牛主要分布于沿凤阳山一带的年家岗、能仁、严涧、靠山、青山、西卅店、程桥、斋朗等乡镇。为当地品种。由于近亲和早配,退化严重,个体偏小,有半数需两头并用1犋。毛色黄的居多,少数是枣红色、黑色。黄牛汗腺发达,背毛短稠,皮脂丰富,耐抗寒热,适宜旱地耕作,步履轻快,但挽力较水牛差。肉质好,富有膻鲜味。黄牛繁殖率较高,有“黄牛过黄牛,三年满山头”说法。60年代,曾引进秦川牛、内蒙古牛、云南牛。人工授精站曾购进海福特、抗旱王、短角牛、西门塔尔的冻精,进行冷配。
奶牛1984年,城西乡农民耿明忠购进5头荷兰黑白花奶牛饲养,并向定城镇供应鲜奶。由于饲养管理要求条件较高和牛乳加工困难,这些牛已卖给外地饲养。
马、驴、骡建国前直至五六十年代均为农村运输、推磨打碾以及骑乘的主要畜力。曾引进过川马、蒙古马、伊犁马、关中马等,进入80年代,由于机械化的发展,马驴骡锐减,全县仅有驴300多头,马、骡10余匹。
猪定远猪是全国第三次猪育种会议上确定的31个优良地方猪种,是安徽省五大地方优良猪种之一,体型中等。具有产仔多、抗病性能强、吃口泼辣、体质坚实、放牧性能良好、肉质好、瘦肉率较高等优点,属肉脂兼用型猪种,是较理想的杂交母本。据种猪场测定:11头成年公猪平均体长127.46厘米、胸围108.55厘米、体高71.91厘米、平均体重88.69公斤。56头成年母猪平均体长为124.30厘米、胸围109.54厘米、体高66.38厘米、有效奶头8对以上。公母猪初配年龄一般在4月龄以后(体重达25公斤以上)。母猪发情明显,持续期3至5天,发情周期18至21天,产后发情一般在45天左右。其怀孕期114天左右。母猪繁殖年限一般为6至8年,少数可达10年以上;公猪繁殖年限一般在4年左右。
种猪场统计产仔母猪74窝,平均胎产仔12.4头,产活仔12.0头,初生重0.88公斤;20日龄窝重34.2公斤,平均每头重3.2公斤;60日龄断奶窝重90.3公斤,平均每头重8.8公斤,育成率86%。定远瘦肉型猪胴体品质较好,瘦肉率较高,据种猪场对22头育肥猪屠宰测定:平均日增重0.78公斤,屠宰率67.13%,瘦肉率高达51.31%。
全县生猪年饲养 量一般在50~60万头,出栏30~40万头。是远近闻名的产猪县。苗猪、肥猪、种公母猪大量销往邻县,远销河南、江苏等省。
据载:境内曾引进过巴克、约克、新金、内江、汉普夏、杜洛克、长白等优良种公猪进行杂交,经反复试验,以长白猪为亲本效果最理想。良种繁育体系,以“三群一网”(核心群,扩繁群、生产群和人工授精网)为重点。定远良种猪繁育场作为核心群,有母猪58头,后备母猪15头,种公猪10头,为扩繁群和生产群提供育种母猪,在其周围有扩繁母猪千余头,全县有母猪两万余头,其中良种母猪占92.5%。公猪采用丹麦Ι系长白作父本,全县228头公猪中长白猪占95%。1990年全县有28个人工授精站(点),有54户长白公猪饲养户。
1987年,本县被国家列为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1988年续建,两年共拨贷款120万元(其中中央60万元,省、县各30万元)。为了巩固基地建设成果,加速瘦肉型商品猪生产的发展,县人民政府1990年颁发了《关于征收商品猪生产发展基金的决定》。
基地建设有三大项目:一是定远猪良种繁育的扩建;二是新建县供精总站和28个输精配种网点;三是加强了防疫、饲料供应等服务体系的建设。本项目于1990年6月份由农业部颁发了《合格证书》。1990年12月,定远县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建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汇报材料——《加强基础建设,发挥投资效益》,在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上交流,《农民日报》头版予以刊登。
基地建设为生猪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1990年生猪出栏31.7万头,比基地建设前的1986年增长13.7%;其出栏率88%,比基地建设前的1986年提高20个百分点;生猪商品率1990年外调24.7万头,占出栏的78.1%,比1986年提高7.8个百分点。规模养猪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规模养猪年5.7万头,占出栏总数的16.7%。县畜牧兽医站王玉元,在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建设工作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1990年12月10日发给奖状,予以表彰。
羊山羊和绵羊均有饲养,曾引进过美利奴、高加索、考力代等细毛、半细毛羊饲养,沿山一带、二龙回族乡饲养量较多,其余地区零星饲养,不具规模。岱山羊场1979~1980年,年饲养量达500余头,有德美、苏美、考力代等品种。
兔有零星饲养,一般年饲养量不上万只。引进过安哥拉、西德长毛兔和日本大耳兔。1981年出现“养兔热”,县多种经营办公室牵头成立养兔协会,大养长毛兔。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和疫病防治经验不足,加之销路不畅,致使“养兔热”逐渐降温。
犬建国前至50~60年代,百分之九十农户有养犬习惯,用来护家护村,打狗吃肉全村共享。但犬又是狂犬病的传播者,常有伤人致命之事,当地政府多次宣传禁止喂养,加之每年冬季大量捕杀,县内家养犬逐渐减少。
猫猫为群众喜爱的动物,50年代,几乎家家喂养,用以灭鼠。毛色有青、灰、黑、白、黄或相间。随着灭鼠药大量应用,猫数骤减,养猫者更加爱之如宝。
(二)家禽
鸡农户均有养鸡习惯,户养以抱鸡为多,多为当地品种,少数农户养有大骨鸡、乌骨鸡。解放后,陆续引进过澳州黑、九斤黄、狼山、来杭、洛岛红、美国芦花、白洛克、星什579、星什288、星布罗、西赛斯、罗期、海星、伊沙等品种鸡。
新中国建立后,孵坊逐年增加。80年代,以水温孵鸡和煤油灯孵鸡的孵坊,全县每年有400处左右。鸡年均饲养量在900万只上下。
鸭中南部水田区饲养较多,户养及棚鸭均有,品种多为本地麻鸭(亦称湖鸭),个体较小,产蛋性能好,年产蛋300个左右。70年代后期多养巢湖麻鸭、昆山鸭、北京鸭、鹦桃谷鸭也有引进饲养。
鹅各地均有饲养,水田区养鹅较多,品种多为本地白鹅(也称“抱鹅”或“四季鹅”),毛色全白,颈细长,头部肉瘤发达,体型大,喙、脚、蹼为桔黄色。成年公鹅重达5~7公斤,母鹅4~6公斤。该鹅种耐粗饲料,就巢性强,四季产蛋且抱窝,年产蛋50~70个,每产蛋10个左右,即行抱孵。品种有少量雁鹅,毛色呈灰黑或棕褐斑纹,喙、脚、蹼为黑色,两颊稍有肉瘤凸出,头部肉瘤发达,属狮头鹅与本地白鹅杂交后代。成年雁鹅体重达4~6公斤。曾引进广东狮头鹅和皖西大白鹅饲养。
家养禽类还有菜鸽、鹌鹑等。
二、畜禽饲料
饲料资源丰富,主要来自山坡、水面和农副产品等。据调查,1981年用于畜禽饲料的农副产品有6712万公斤。其中,糠麸4,924万公斤、菜籽饼803万公斤、花生饼403万公斤、芝麻饼101万公斤、黄豆饼3万公斤、酒糟(干)330万公斤、豆腐渣(干)30万公斤,秸杆藤叶36648.8万公斤。有20万亩草山草坡、40万亩四旁草地、14.6万亩水面(不包括水库)生长着多种水生饲料或多种树叶等。
(一)植物性饲料
有山芋、大麦、玉米、黄豆、高梁、稻谷、糠麸、饼类、酒糟、豆渣、稻草、花生秧、山芋藤、油菜秸、黄豆秸、麦秸、绿豆秧、高梁叶、玉米等农副产品精粗饲料。
主要牧草有黄背草、山茴草、青香茅、竹兰、结缕草、牛筋草、野胡萝卜、苍耳、蒲公英、野绿豆、蒿类、野生黄花苜蓿、野苋菜、灰灰菜、扁艹蓄、马齿苋、马塘、狗尾草、律艹草、鸡冠、豆劳豆子、打碗花等。水生饲料有柳叶藻、虾藻、河漂草、水草、菱、芡实、水花生、浮萍草等;绿肥饲料有苕子、红花草、草木栖等。使用价值较高的树叶有苦桃叶、刺槐叶、紫穗槐叶、桑叶、榆叶等。引进栽培的有苦麻菜、聚合草、紫粒苋、紫花苜蓿。
(二)动物性饲料
有鱼、虾、蚌、螺、蚯蚓及其贝壳粉、骨粉、蛋壳粉、动物血等。
(三)矿物质饲料
有白陶土、石粉。
三、畜禽饲养
新中国建立后,畜牧业有很大发展,但很不平衡,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49~1957年为稳步发展阶段。当时,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和牲畜,政府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农牧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稳步发展。8年间,平均递增率为:大家畜4.4%,生猪18.9%,羊37.5%,家禽12.26%。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畜禽生产受到严重挫折。1958年由于经济工作违背客观规律,瞎指挥风、浮夸风盛行,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禽畜生产大幅度下降,年平均递减率为:大家畜19.7%,生猪41.2%,羊27.2%,禽20.6%。大家畜由1957年的6.07万头下降到1960年的3.11万头,生猪由1957年的27.37万头下降到1960年的9.54万头;国家收购生猪由1957年的4.4万头下降到1960年的1.5万头。
1962年—1978年,畜禽业在曲折中发展。1962—1966年,政府对大家畜实行繁殖奖励政策,调动了群众养畜的积极性,由3.11万头增至4.11万头,增长32.15%,四年平均递增率为7.2%。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养畜大呼隆,有的集体喂养,有的轮流喂养,责任不明,饲养不善,繁殖奖励不兑现,又不准私人养牛,所以平均年递增率仅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快速发展阶段。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也极大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农民将大家畜不仅视为生产的动力,并且由于商品意识的增强,发展很快,1979~1990年由4.79万头增至9.85万头,净增5.06万头,平均年递增率为6.8%。生猪出栏由12.32万头,增加到31.7万头,净增19.4万头,增长2.6倍,家禽增长3.4倍。牧业总产值增长2.8倍。
1990年,人均占有猪、牛、羊肉40公斤,家禽6.8只,禽蛋13.5公斤。
四、畜禽疫病防治
(一)疫病种类
建国以来本县先后发生的畜禽疫病有190多种。畜类疫病主要是:传染病有破伤风、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结核病、狂犬病、口蹄疫、布氏杆菌病、恶性水肿、猪瘟、猪丹毒、猪气喘病、猪水泡病、仔猪痢疾、气肿疽、恶性卡热、水牛类恶性卡他热、牛流行热、鼻疽等20种。50年代,在池河流域发生过危害严重的炭疽病。1985年,永康、西卅店两乡相继发生炭疽病,死牛4头,猪1头,并有4人感染发病。狂犬病 ,每年均有发生,对人的危害较为严重。猪瘟病,五六十年代常有大面积发生,占生猪死亡率40%。随着防疫工作的开展,80年代仅有少数地方零星发生。寄生虫病有肝片吸虫、猪蛔虫、羊鼻蝇、猪囊虫、牛囊虫、牛羊绦虫、牛伊氏锥虫病、丝虫病、球虫病等10多种。内科病有80多种,常见多发的有消化不良、胃肠炎、前胃驰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瓣胃秘结、肠便秘、感冒、支气管肺炎、血尿、尿道结石、贫血、中暑、维生素缺乏症、骨软症、血红蛋白尿、黑斑病甘薯中毒、农药中毒、棉籽饼中毒等。外、产科疾病有70多种,常见多发的有创伤、挫伤、坏死、溃疡、骨折、脱臼、疝、水肿、风湿、子宫翻转与脱垂、难产、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等。
禽类疫病主要是:鸡新城疫、鸭瘟、小鹅瘟、鸡鸭消化道线虫、鸡绦虫、禽嗉囊阻塞与扩张、禽霍乱等疫病。鸡新城疫,发病与死亡均很严重,死鸡率为20%。由于面广、量大、环节多,防疫接种仍未有效控制疫病。禽霍乱是家禽生产的大敌,死鸡率约为40%。
(二)防治措施
兽医组织与技术培训1951~1954年,县建设科有2名兽医干部着手组织民间兽医。1954年农业局设兽医股,组织民间兽医建立联合诊所。60年代以区建立兽医站。70年代以社建立兽医站。1980年县畜牧兽医站升格为总站(公司级)。现55个乡(镇)均建有兽医站,集体人员在编人数257名,国家畜牧兽医技术干部48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6名,中级技术职称40名,助理技术职称103名,技术员技术职称114名。另有各村队防疫员400余人。
50~60年代兽医主管部门先后在永康、藕塘、杜集、石塘湖、农干校等地培训兽医10余期,受训400余人次。1976年县“五七”大学开设兽医班,培训60人。70年代先后有“社来社去”兽医中专毕业生28名充实基层兽医站。1985年,县供销干校举办兽医培训班,受训结业50人。
预防50年代开展牛炭疽、猪瘟预防注射,并自制猪瘟疫苗。注射主要由国家技术干部带领民间兽医在国营农场及部分农户开展,注射密度为20%左右。60年代用国家生产的猪瘟、猪丹麦毒疫苗注射,密度为30~40%。70年代注射密度提高到70%。同时开展鸡新城疫ⅠⅡ系仔猪副伤寒、鸭瘟预防接种。80年代预防接种禽霍乱、小鹅瘟、狂犬病等疫苗。
防疫工作,60年代由县分春秋两季统一布署,国家免费供应疫苗,由公社兽医站负责实施注射工作。部分公社实行家畜保健制度,每头牛每年按2元筹集保健费,由站负责预防注射,治疗只收药品成本费,并逐步开展常年预防工作。70~80年代初家畜合作医疗在绝大多数公社实行。1984年,开始实行“畜禽防疫大包干”。1985年,县人民政府下发《定远县畜禽防疫大包干试行办法》,规定乡兽医站与乡政府签订承包合同,乡政府负责代收承包费,乡兽医站负责全乡的畜禽防疫工作,每年开展两次全面注射,结合开展常年预防,阉割防疫,主攻两瘟(猪瘟、鸡瘟)一病(牛炭疽)。当年全县承包费60万元左右,猪瘟疫苗年用量达120万头剂左右,鸡瘟疫苗用量达600万只剂左右,使生猪防疫密度达95%以上,鸡新城疫防疫密度达80%以上,生猪死亡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5%以下,家禽由于禽霍乱的危害,死亡率仍达40%左右。由于“防重于治”的方针得以较好地贯彻落实,兽医工作由消极被动治疗向以积极预防为主的方向发展。
1982年、1983年冬季,牲畜口蹄疫流行,年发病千头以上。1984年县成立防治牲畜5号病指挥部,组织开展口蹄疫防治工作,采取预防接种、控制疫源、封锁隔离、消毒扑杀、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仅用一年多时间,消除了口蹄疫的危害。
医疗建国初期直至60年代多采用单方、草药及数量有限的西药治疗家畜常见病,猪禽病很少治疗。70年代后,由于兽医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兽药品种逐渐增多,治疗范围逐步扩大,广泛运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牛、猪、禽的各种疾病,并有50余名兽医可施行大中小型外科手术。
附:国营牧场简介
韭山畜牧场
建于1956年。位于凤阳山脉南的韭山脚下,东西长10华里,南北宽8华里,有农田300亩,山场1万亩。1960年,养有水牛28头,黄牛300头,绵羊400余头,母猪100余头,生猪年饲养量1300头。因黄牛品种退化,不适宜本地耕作,黄牛逐渐被淘汰,重点发展水牛,1978年饲养量达200余头。
1976年引进摩拉牛,开展杂交改良。一般年份需备干牛草35万公斤左右。畜牧场有工人52名、干部4名,其中技术干部2名。有场房123间,大型拖拉机2台,小型拖拉机1台,小型收割机2台,40千瓦电动制瓦机1部。有窑两座,生产石灰、砖、瓦,年总产值10万元左右。
岱山种羊场
建于1961年,位于岱山水库东北侧,有耕地500亩,山场300亩。1963年,与县家禽场合并称岱山耕牛繁殖场。1972年改称定远县种羊场。养牛最高年份是1964~1965年,饲养400余头,养羊最高年份是1979~1980年,年饲养量500余头。品种有德美、苏美、考力代等,年产羊毛3000斤左右。养有部分水牛,年产值4万元左右。
1988年种羊场有工人30名,干部4名(其中技术干部3人),有场房70间,大小拖拉机20匹、柴油机和米面加工机、推土机各1台。
良种猪繁育场
建于1960年。场址在解放坝西侧,占地520亩,其中耕地340亩。1965年改为苗圃场,1969年改为良种猪繁育场,1976年改为棉花良种场,1977年改为良种猪繁育场。建场初期,由地、县专家和技术干部走村串户,按专家审定的定远猪标准征购母猪46头、公猪3头进行提纯。1981年,开始群体继代选育和纯繁推广。1982年底,有母猪130头、公猪37头、试验猪40头;猪舍147间、库房6间、宿舍45间、大型拖拉机一台、面和米加工机各一套;有工人53人、干部4人(其中技术干部3人)。
1985年12月,通过省级鉴定,建议将定远猪作为重要科研成果上报。鉴定会由省科委和省农牧渔业厅共同主持。参加鉴定的有江苏农学院张熙教授、东北农学院韩光徽副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夏祖灼副教授、河南省农科院等省内外专家17人。鉴定结论是:(1)选题正确,数据可靠,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2)定远猪属地方良种,产仔数比社会上混杂母猪每窝多两头以上;(3)定远猪选育群的瘦肉率高达51.76%。鉴定会上,专家们指出:定远猪选育群的高瘦肉率,在国内地方良种猪中是第一流的,就连世界闻名的江苏太湖猪也望尘莫及,是生产瘦肉型商品猪的优良杂交母本。
1990年底,该场核心猪群有母猪58头,后备母猪15头,种公猪10头。

1949—1990年畜禽生产情况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副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