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建国前机构概况
建国前县医药卫生事业比较落后,西医刚刚传入,尚不普及,群众主要以中医中药治疗疾病。清宣统三年(1911年),凤阳县于府城设立“善后医药局”,后因经费为少数人侵吞,不久即关闭。抗日战争前(1911年至1936年),府城内先后设立有中医诊所19家,西医诊所3家;临淮关先后设立有中医诊所20余家,西医诊所2家。这些中西医诊所皆是私人开业。民国32年至34年间(1943年至1945年)凤阳属于新四军皖东根据地范围,划分为定凤怀、凤定嘉两个县。新四军二师分别设立了定凤怀、凤定嘉两个县总队卫生所,为根据地军民服务,随部队行动。
民国36年国民党政府设立凤阳县卫生院,全院只有医护人员6人,病床10张。当时府城内有马柱臣、原雪樵等中医诊所10家,周芷良等西医诊所4家,临淮关有杨学国等中医诊所9家,陈璧亭等西医诊所5家。
二、建国后机构
1、卫生行政机构
1951年5月,县人民政府设立卫生科,设副科长1人,办事员3人,主管全县卫生行政工作。1971年2月扩大为县卫生局,设局长、副局长各1人,下设政秘股、业务股、财务股3个办事机构。随着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编制逐年增加,分工日趋明细,至1985年底卫生局下设人秘、计财、监察、业务4个股和公费医疗管理、爱卫会2个办公室。县第一人民医院、区、乡、镇基层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等机构,均在县卫生局领导下开展工作。
2、凤阳县第一人民医院
民国38年4月建院,初名凤阳县大众医院,院址在府城楼西街,最初只有砖瓦结构房屋5间。后县人民政府陆续拨款扩建。至1953年,已有门诊部用房35间,住院部病房30间。1960年省卫生厅拨款于文昌街建院,1963年全院迁文昌街新址,1975年增建住院部楼房1座,面积3300平方米,病床214张。至1985年底,全院建筑面积达8206平方米。
科室设置1951年县第一人民医院设西医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并开始有西药房和注射室;1955年设针灸科,次年设中医科和中药房;1960年建制剂室,1961年设放射科,1964年建立心电图、超声波检查室;1976年,胸外科和泌尿科相继开展工作。为了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医疗技术不断提高的同时,医疗分工愈来愈细,科室设置也逐年增加和完善。至1985年,全院已有西医内科、西医外科、中医科、针灸科、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等10个医疗科室和放射科、检验科、手术室、心电图室、超声波室、中西药房、制剂室、注射室、病案室、供应室等11个医技科室。
主要医疗设备院内有200AMX光机2台,50AMX光机1台,心电图机3台,超声心动仪1台,超声诊断仪2台,九孔无影灯、四头无影灯各1台;显微镜、裂隙灯显微镜、双目显微镜共6台以及麻醉机、胃镜等医疗设备。
县第一人民医院自1949年建院以来,医疗水平逐年提高。中医、针灸两科,运用祖国传统的医疗方法,治疗内、妇、儿科各种杂症和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疗效显著;西医内科近40年来对各类心衰、脑血管意外等危重病的抢救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外科在50年代只能做一些下腹部手术;70年代能做上腹部手术,骨科手术,进入80年代,不仅提高了上腹部手术、骨科手术和泌尿科手术的医疗质量,而且能成功地做好颅脑损伤和颅内肿瘤切除手术与血管吻合手术。
1985年,全院有病床214张,医护人员及职工236人,已成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医院。
1985年县第一人民医院人员分类情况表
表29—1单位:人

1949—1985年县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人数表
表29—2单位:人

续表29—2


1984—1985年县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七大指标情况表
表29—3

3、凤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凤阳县第二人民医院位于临淮关马滩街,其前身为“工人诊所”,建于1952年,原属县总工会领导,1978年7月移交卫生局管理。当时只有18间房屋,8间为医疗用房,10间作为职工宿舍。1978年至1979年间,县卫生局拨款建造一幢四层楼房,面积1200平方米,医院规模扩大,改称“工人医院”,1981年7月经省卫生厅批准改为凤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科室设置有内科、外科、中医科、针灸科(包括推拿、痔瘘)、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口腔科、骨科、皮肤科、防疫保健科等11个科和放射科、检验科、手术室、心电图室、B超室、胃镜室等6个医技科室。
主要设备有300AMX光机、50AMX光机各1台,进口B型心电图机1台,超声波诊断仪1台,生化分析仪、电泳仪各1台,生物显微镜2台,分光光度计1台,综合手术台2台,电视胃镜1台,动态心电监护仪1台,床边多功能心电监护仪1台以及多种其他配套设备。1984年,全院有医务人员74人,床位60张。自1981年至1984年治愈霍乱病人226人;外科做上腹部、下腹部手术近1000例。至1985年县第二人民医院由1952年建立的一个小诊所,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综合性医院。
4、区乡镇卫生院
1985年,全县共有7个区中心卫生院和2个镇卫生院,每个区中心卫生院下有各乡卫生院,乡卫生院下有各村卫生所,形成较完整的农村医疗保健网络。区中心卫生院的前身多是区联合诊所或区卫生所,多数在1952年前后建立,经过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刘府区:刘府区中心卫生院,1958年建立。至1985年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针灸科、五官科、口腔科、眼科以及化验、放射、心电图、超声波等13个科室。人员36人,床位25张。
乡卫生院共6个,分布在刘府、宫集、邬岗、陈圩、官沟、曹店6个乡。区乡医务人员共68人。
全区48个村,有33个村卫生所,有115名乡村医生(女性44人),17名个体开业医生,他们接受区卫生院的领导,负责完成所在村庄的预防接种任务。
武店区:武店区中心卫生院,1957年建立,至1985年拥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五官科、口腔科、骨科以及化验、放射、心电图、超声波等12个科室。人员43人,床位40张。
乡卫生院6个,分布在楼店、马湖、龙坝、官塘、考城和西泉街。全区共有医务人员96人。
全区48个村,有村卫生所24个,乡村医生90人(女性25人),妇幼保健员6人,接生员35人。
大庙区:大庙区中心卫生院,1961年建立。1985年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以及放射科、化验室、手术室等12个科室,有医务人员26人。
乡卫生院3个,分布在周圩、亮岗、宋集3个乡,区乡医务人员共43人。
村卫生所25个,有乡村医生54人(女性23人)。
总铺区:总铺区中心卫生院,1959年建立。1985年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口腔科以及化验、放射、手术等12个科室,有医务人员32人,床位30张。
乡卫生院6个,分布在二铺、黄泥铺、殷涧、红心、凤阳山、京山6个乡。区乡医务人员共72人。
板桥区:板桥区中心卫生院,1961年建立。1985年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眼科、护理科以及化验、放射等12个科室,有医务人员23人,床位20张。
乡卫生院6个,分布在黄湾、枣巷、李二庄、江山、洪山、渔业乡6个乡。区、乡医务人员共60人。
全区58个村,有32个村卫生所,乡村医生50人(女性13人)。
小溪河区:小溪河区中心卫生院,1958年建立。1985年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以及放射科、化验室、手术室等12个科室,有医务人员30人,床位25张。
乡卫生院5个,分布在燃灯、大溪河、石门山、清塘、梅市5个乡。共有区乡医务人员75人。
门台区:门台区中心卫生院,1958建立。1985年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以及放射科、化验室、心电图室、超声波室等12个科室,有医务人员27人。
乡卫生院5个,分布在顾台、城北、城东、城西、二十郢5个乡,区乡共有医务人员54人。
全区54个村,建有35个村卫生所,共有乡村医生126名。
府城卫生院1952年由两个私人联合诊所组成,当时有中医15人,西医6人,房屋20间。设有中医、针灸、内科、外科。医疗设备简单,只能治疗一般常见病。1958年扩大为府城乡医院,并领导城郊四个乡(小乡)医院,医务人员为24人,床位10张。至1962年机构调整,与城郊乡医院分离,改为府城镇卫生院。业务上以中医为主,设中医、针灸、内、外、妇、儿各科。“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作深受影响,一度混乱,1976年后经过整顿,逐步走上正规。1985年,设有中医科、针灸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等10个科室,有医务人员39人,床位25张。
由于著名老中医马柱臣、张抟九等早在联合诊所时期就曾在此长期开展医疗活动,后又有李栋材等中医师继续工作,因此府城镇卫生院的中医科远近闻名,1984年底,县人民政府决定以该院为基础,筹建凤阳县中医院。
临淮镇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0年,原为临淮镇卫生所,1958年该所与“淮上”、“中西”两个私人联合诊所合并,建立临淮中心卫生院,设有中医、针灸、内、外、妇、儿、放射、化验等科室,有医务人员24人,床位10张,当时已能处理部分疑难病例和下腹部手术。“文化大革命”期间,该院工作一度出现混乱。1976年后经过整顿,逐步恢复正常秩序。1978年,收归县卫生局管理,增添了设备和科室,人员增到67人,医疗水平相应提高。1979年卫生局从这里抽调一批医务人员到第二人民医院,该院技术力量有所削弱。1980年经过整顿提高,全院工作大有起色。1983年兴建楼房28间,使全院建筑面积达1367平方米。1985年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小儿科、口腔科、五官科、痔瘘以及放射、化验、手术等11个科室,医务人员41人,床位30张。除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外,还收治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出血、肺出血以及中毒性休克等危重病症。
5、县卫生防疫站
建于1956年11月,位于楼西街,有平房17间,人员15人,其中正副站长各1人,下设防疫、卫生两股,设备极其简陋,有化验室1间,仅有显微镜、天平、冰箱等,1973年迁楼东街新址,新建房屋39间,其中化验室7间,办公室6间,余为宿舍。干部、业务人员增至25人,设卫生、防疫、地方病、检验4股。1985年站内设卫生、防疫、检验、地方病、行政管理5股,站长1人,副站长2人,工作人员40人。
建站后,县防疫站对全县的卫生检疫、预防接种、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卓有成效。1962年至1977年,麻疹、伤寒、白喉、流脑、乙脑等病的发病率不仅大幅度下降,且基本上得到控制;天花、鼠疫、斑疹伤寒、回归热、黑热病、梅毒等疾病在境内已基本消灭。1981年至1983年曾5次有效地控制了副霍乱的暴发性流行。
6、凤阳县妇幼保健站
建于1952年12月,原站址在楼西街县卫生院内,1956年有人员13人。1959年在14个区乡卫生院设立了妇幼卫生站,并增配了专职妇幼保健人员。1978年县妇幼保健站迁楼东街新址办公。1985年全站工作人员共15人,其中有正副站长2人,妇产科医师、妇幼保健医师、助产医师4人,助产医士、助产士7人,行政人员2人。
县妇幼保健站在全县妇幼保健和普及新法接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详见第四节)。
三、队伍
民国初年至抗战前夕,县内中医事业较为发达,仅以府城2家中药店为例,从业人员达32人。当时府城、临淮关两地共有中医诊所39家。抗日战争开始至建国前,因战乱影响,府城内中医诊所10家,临淮关9家。
西医传入较迟,宣统三年至民国25年间,府城有西医诊所5家(周芷良、张子成、殷毅芝、常竹九、李清波),临淮关有西医诊所2家(王星甫的福星医院,周志良、周志生的兄弟医院)。民国26年至民国38年间,府城内有西医诊所4家(阚勇、周芷良、李登寿、姜瞳),临淮关有西医诊所3家(陈璧亭等),建国初,全县有西医21人。
建国后,随着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人民政府大量培养和输送医药技术人才,中西医队伍逐年扩大。1985年底,全县有中西医卫生技术人员287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