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普及新法接生
建国前,城乡妇女分娩,皆靠产婆旧法接生,一无医疗器械,二不消毒。因此,新生婴儿破伤风、产妇产后大出血、产褥热死亡的不幸事件屡见不鲜。当时民间流传的两句谚语:“孩子奔生娘奔死,只和阎王隔张纸”,充分反映了旧法接生对母婴的摧残。
1951年,在县人民政府卫生科的推动下,开始宣传新法接生。首先在城镇居民、机关干部中推行产前检查,纠正胎位不正,减少难产的发生。1952年县妇幼保健站建立后,大力宣传旧法接生的危害,新法接生的安全。1956年至1958年为了使新法接生在全县进一步普及和提高,保健站大抓人员培训,训练老产婆519人,培训新法接生人员308人。1958年全县办起产院260个,区乡妇幼保健站增加到14个,新法接生的质量和比例在逐年提高。1978年,为贯彻国务院〔78〕37号《巩固新法接生和提高产科质量》的文件精神,县举办妇幼保健人员学习班27期,培训215人,免费配发接生箱150个,产包157个,器械289套。
1978年至1984年,县妇幼保健站一直把新法接生的巩固和产科质量的提高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在此期间培训乡村女医生、接生员2007人,使全县新法接生率逐年上升,1978年94%,1982年为95.9%,1985年达99%。新生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基本上消灭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
二、幼儿保健
县保健站建立以后,在妇联配合下,对城乡幼儿机构进行卫生指导,提高保育卫生知识水平,主动配合县防疫部门做好每年的预防接种工作。
1975年至1985年,每年“六一”儿童节为儿童进行健康检查,累计检查儿童62088人,对查出的病儿,给予及时治疗,同时免费为全县50000名儿童进行药物驱蛔。
1975—1985年儿童健康检查情况表
表29—7单位:人

续表29—7单位:人

三、妇女病防治
子宫脱垂和尿瘘是妇女的多发病,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1958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防治妇女子宫脱垂症的工作,派出医疗小分队深入农村,采用注射无水酒精和子宫托办法治疗。至1959年底,60%的患者痊愈。1978年,卫生部下发《关于调查全国妇女子宫脱垂、尿瘘防治情况的通知》,县妇幼保健站抽调区乡妇幼保健人员43人,分成9组,逐户调查,发现子宫脱垂者1484人,尿屡10人。保健站配合县医院,组成医疗小组,在县第一人民医院设病床10张,专门收治“两病”患者。1981年随访,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症312人,尿屡7人,上子宫托者602人,均获痊愈。1975年至1985年全县妇女参加妇科病检查的98430人,发现患病者41251人,县站均免费供药治疗。
在普查普治妇女病同时,宣传并推行对妇女的“五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保护”,在生产队提倡妇女在农忙中“三调三不调”(月经期,调干不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以保障劳动妇女的健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