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动物概述
芜湖市位于长江南岸,动物区系处于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界动物相互渗透的广泛过渡地带内。因此,本市动物种类组成丰富而复杂,兼有古北界与东洋界成分,但更具东洋界的特色。一些典型的东洋界种在本市广泛分布,如兽类的华面兔、猪獾、鼬獾、杜鼠,黄胸鼠等;鸟类的白头鸭、画眉、白腰文鸟、鸟鸫、珠颈斑鸠等;爬行类的鳖、石龙子、大头平胸龟等;两栖类的泽蛙和斑腿树蛙等。而古北界的北方刺猬、麝鼩、大仓鼠、黑线姬鼠、貉、灰喜鹊、云雀、红尾伯劳、蝮蛇、大蟾蜍等也有分布。另外,还保存了一些古老而珍稀的种类,如扬子鳄、白鳍豚和白鲟等。扬子鳄是世界上罕见的鳄类之一,白鳍豚是世界留存至今的二种淡水鲸之一种,白鲟是我国特产鱼类,都被列为我国一类保护动物,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本市地势低洼,河湖、池塘星罗棋布,市郊久经开发为水稻高产区,水域面积广阔,加之市区附近居民生活区污水,源源不断提供了大量营养物质,浮游生物生长旺盛。主要的浮游生物有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其中以轮虫类数量最多,它们是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的重要食饵。本市水域范围内已知鱼类约有57种,隶于9目20科。还盛产中华绒鳌蟹、虾、鳖、龟等。广阔的水面和丰富多样的食物,又为水禽的繁殖和越冬提供了优越场所。冬季,长江及其支流、湖泊与池塘中,有数量可观的各种海鸥、雁鸭类、鹬类越冬;夏季稻田广布着秧鸡、水雉、骨顶鸡、苇和各种鹭类。
芜湖市四周有残蚀山丘零星分布,增加了地表结构的复杂性,其上复盖着浓密次生杂交林与人工松林,吸引了多种多样的森林与灌丛鸟类,并为南来北住的迁移鸟类提供了隐蔽与觅食场所。据调查,在市区26.6平方公里的城市文化景观内,共录得鸟类121种,分隶于14目33科82属,约占安徽省鸟类30%左右。
本市兽类,以小型啮齿占绝对优势,其次是中、小型食肉兽,大型草食性兽类,如小麂、獐等,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市区周围已很少见到。现将我市各类动物分述如下。
二、主要动物类群
1、兽类:芜湖市的哺乳动物以小型啮齿类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大仓鼠、巢鼠、社鼠、东方田鼠等。其中又以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和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和常见种。据防疫站1986年5月调查,在市区捕获的344只鼠类中,褐家鼠占68.9%;小家鼠占19.2%;黄胸鼠占l1.6%;大仓鼠占0.3%。在郊区农田内捕获的61只鼠体中,黑线姬鼠占86.9%;褐家鼠占13.1%。在郊区村庄住宅内捕获73只鼠类中,褐家鼠占63.0%;小家鼠占28.7%,社鼠占8.3%。以上说明市区和郊区居民住宅区内,以褐家鼠占绝对优势,小家鼠和黄胸鼠次之;市郊的农田区鼠群组成中,最多的是黑线姬鼠,其次是褐家鼠。反映不同生境中鼠群优势类群不同,鼠群密度,在不同生境中也不相同(见表17)。
表17不同生境鼠群平均密度调查表100夹×3日

另据郊区稻田区与蔬菜区抽样调查发现,稻田区鼠群密度高于蔬菜区,分别为16.6%和9.6%。稻田区村庄居民住宅内鼠群密度14.6%也高于蔬菜区村庄居民住宅内。
芜湖市中、小型食肉兽种类也较为丰富,主要有黄鼬、鼬獾、狗獾、青鼬、黄腹鼬、水獭、果子狸、貉红狐等。其中以黄鼬数量最多,每年可收购到几万张皮子。本世纪70年代貉皮也可收到万张以上,但近几年来只能收到几百张。本市郊区丘岗荒坡与农田还分布有华南兔、北方刺猬、缺齿鼹、小鹿鼩等。市、郊居民住宅区还有数量不少的伏翼,夏日黄昏与清晨在户外飞翔觅食,对消灭居民住宅内蚊虫有重要作用。长江沿岸芦苇丛中仍有獐的活动。
长江流域我市江段还有两种大型水生哺乳动物白鳍豚和江豚分布。白鳍豚是我国特产珍稀动物,属鲸目淡水鲸科,是现存鲸类中最原始的一种,现仅分布长江流域。1960年在芜湖江段也捕到过,1974年3月在弋矶山附近江面和1979年4月在四褐山和裕溪口之间曹姑村都相继捕到。白鳍豚近年来,随着长江鱼产量下降,食饵减少,加上水中爆炸施工,数量减少,分布区缩小,现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俗称江猪,属鲸目鼠海豚科,是鲸类中体形最小的一种,身体长约1.5米,体重约为90~150公斤。一般栖于热带和温带港湾或海岸附近,遍布我国南海海岸一带,也能上溯江河,是长江中下游常见的一种。在我省境内江段,从马鞍山至华阳均有分布,尤其以裕溪口江心洲、荻港三江口及鲁港螃蟹矶一带数量较多。本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每年均能收购到30~40头,近几年来数量急剧下降。
2、鸟类:由于本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植物生长旺盛,地表结构复杂,生境多样,又处于侯鸟南北迁徒的通道上,故鸟类种类丰富,数量繁多。据在市区26.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调查,统计62小时,共录得鸟类121种,26739只,平均每小时迁见率为431只。其中优势种为5种:麻雀、白头鸭、金翅、家燕和斑鸦;常见种主要有白鹡鸰、暗绿绣眼鸟、银喉长尾山雀、大山雀、小翠鸟、黄雀、棕背伯劳、树鹡鸽、山斑鸠、蜡嘴雀等35种,两者共40种,8840只,占统计到的种类数的33.06%,占个体总数的95%,是构成芜湖市鸟类群落的基本成分。
本市鸟类组成成分复杂(见芜湖市乌类调查名录),兼有古北界与东洋界的种类。一些典型的南方鸟类分布到此,如黑鹎、画眉、黑脸噪鹛、白腰文鸟、鸟鸫、发冠卷尾、珠颈斑鸠等,主要见于淮河以南的白头鹎在本市为留鸟,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广;许多北方鸟类冬季到此越冬,除水域乌类的多种雁鸭类、鸥类、鹬类和骨顶鸡外,还有森林、灌丛鸟类,如蜡嘴雀、锡嘴雀、斑鸫、树鹨、红胁兰尾鸲、黄雀等。广泛分布于季风区的鸟类终年留居本市的有灰喜鹊、银喉长尾山雀、灰头等。
本市森林、灌丛鸟类约有82种,占鸟类种数67.77%;与水域有联系的鸟类28种,占23.14%;典型的居民点鸟类仅6种,占4.96%。另外,由于本市缺少大树、古树,树洞营巢的鸟类少,如啄木鸟等几乎未见(见表18)。
表18芜湖市鸟类调查名录

3、爬行类:本市爬行类主要有扬子鳄、鳖、乌龟、多疣壁虎、蓝尾石龙子、中国石龙子、北草蜥、黑眉锦蛇、红点锦蛇、双斑锦蛇、水赤链、赤链蛇、蝮蛇等。其中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1973年联合国将其列为临危种和禁运种,我国将它和大熊猫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51~1956年朱承琯曾在本市附近采到大量标本,但近20年来已不见踪迹。
4、两栖类:广泛分布于本市的两栖类主要有金钱蛙、黑斑蛙、无斑雨蛙、泽蛙、大蟾蜍等,其中以前两种数量最多,分布广泛。
5、鱼类:本市西临长江,东依扁担河、荆山河,青弋江从市中心穿过,江堤长达20多公里。沿江河两岸沟渠纵横交错,池塘星罗棋布,总水面积1647.9公顷。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共录得57种,隶属于9目20科,其中鲤科鱼类32种,占52.8%。
长江中洄游性与半洄游性鱼类种类繁多,主要有鲥鱼、刀鱼、暗色东方鲀、河鲀、鳗鲡、中华鲟、白鲟等。
刀鱼、鲥鱼和中华绒螯蟹,在芜湖市水产品有“三鲜”之美称。刀鱼属鳀科鲚鱼,包括凤鲚、刀鲚、七丝鲚和短颌鲚等,芜湖江段主要产刀鲸和凤鲚。每年清明时节,便由东海溯江而上成群游来,形成渔讯,市场上到处都有出售,产量很大。刀鱼过后,鲥鱼便衔尾而至,鲥鱼属鲱科,鲥属,是洄游鱼类,每年春季自我国东部沿海上溯长江至四川等处产卵,游到芜湖江段时,正是农历三月谷雨节气。这时,鱼体肥满味美,渔民抓紧时间捕捞,从开始到结束还不过40~50天,有很强的季节性。鲥鱼体大,可重达3~4公斤,以剑水蚤、象鼻、藻类为食,洄游期间,亲鱼很少摄食,但肉细脂厚,味至腴美,为古今驰名的食用鱼,国内鱼类中价值最高。其产量在本市渔业生产中也占相当大比例(见表19)。由表19看出:刀鱼、鲥鱼和蟹三项产量在芜湖市渔业生产中,自1956年以来直到现在都占总产量30%以上,但实际总产量自本世纪70年代后逐年减少,到本世纪80年代刀鱼和鲥鱼产量减少很多,尤其是鲥鱼,近几年来竞很少捕到。
表19郊区渔业公社历年渔业生产统计表(单位:万斤)

河豚属豚形目河豚科,以虾、蟹、蚌等为食,春季产卵时进入江河湖沼,常混在刀鱼群中。在芜湖江段以曹姑洲和四褐山一带,鱼群比较集中。河豚肉可食,皮可制鱼皮胶,肝可提河豚肝油,精巢可制鱼精蛋白。但是,每年4~5月间河豚产卵时,卵巢及肝脏都含剧毒,如处理不当会致人死亡。
鳗鲡又称白鳝,蛇形、无鳞、体长可达数尺,肉肥脂多,含有大量蛋白质和钾、磷、维生素等。它分布在我国南部沿海一带及日本等地。是一种洄游性鱼类,仅雌鱼溯河而上,最远可达四川成都一带,芜湖市渔民在捕蟹时节同时捕鳗鲡,雄鱼留在海中或河口附近,长成后的雌鱼复回海中产卵。
白鲟分布于长江及钱塘江,我市江段也有分布,是我国特产鱼类。它体大,重可达千斤以上,属凶猛性鱼类,以鱼为主食,肉肥昧美,但产量不多,为我国珍稀动物。中华鲟,也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鱼类。
芜湖市江河、池塘的淡水鱼类,种类更为丰富多样,主要有青鲩、白鲸、鲤、鲫、鳊鱼、团头鲂、翅嘴红白、鲢、鳙、条鱼、鳡鱼、泥鳅、鲇鱼、黄颡鱼、黄鳝、鳜鱼等。
6、水生无脊椎动物:本市江河池塘中,除盛产多种多样鱼类外,还有丰富的水生无脊椎动物,如中华绒鳌蟹、秀丽白虾、中华新米虾、日本沼虾、中华园田螺、环稜螺、纹沼螺、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和杜氏珠蚌等。其中,中华绒鳌蟹,又称河蟹,是一种洄游无脊椎动物,为我国特产。芜湖一带是“秋分下蟹栏,寒露拖蟹网”。弋矶山附近出产的河蟹,甲壳呈紫褐色,秋分夜晚出江滩向山上爬行,寻找洞穴,故名“爬矶蟹”,体大肉肥美,远在三百年前就颇有名气了。但死蟹及蟹内两块三角形软骨和腹内黑色内脏不能吃,容易中毒。
芜湖水产中,虾是市民主要副食品之一。主要有中华新米虾和日本沼虾两种。中华新米虾,俗称糠虾,体长20~25毫米,体呈深褐色,腹背面有条较宽的棕色条纹,栖息于湖沼、沟荡岸边水草丰满的地方。日本沼虾,又称青虾、呈青灰色,体长30~80毫米,是我国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大的一种淡水虾,喜栖于河湖、池塘沿岸多水草地带。在我市产量较大。
7、土壤动物:土壤中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是惊人的。据1986年2月~12月,对长江南岸(安徽段)农业生态系统不同生态类型土壤动物进行调查,共录得土壤动物7门22纲42目。又据1987年9月23日至11月8日,对芜湖市八种生态类型(次生杂木林、人工松林、果园、茶园、菜地、旱地(麦地)、稻田和污染田)土壤动物群落研究,在160个土样中,共获大、中、小型土壤动物3567个,分隶于6门17纲39类。其中以线虫类、线蚓类、弹尾类和螨类个体数量多,占全捕量72.90%,为优势类群;鞘翅类(蛴曾)、甲壳类(鼠妇)、寡毛类(蚯蚓)、膜翅目(蚁类)、倍足类(马陆)、双翅类、同翅类(蚜虫)、腹足类(螺)、唇足类(蜈蚣)等为常见种,占全捕量19.79%,以上两者共占92.69%,构成芜湖市土壤动物群落的基本成分。其余27类,如蜘蛛类、鳞翅目幼虫、直翅目(蝼蛄、蝗虫)、缨尾目(石蛃、衣鱼)、膜翅目(蜂)、拟蝎类、半翅目(蝽)、革翅目(蠼螋)等在土壤中也比较常见。
8、园林害虫及农业害虫:据1987年4月中下旬调查,本市主要园林害虫有白蚁、天牛、金电子、介壳虫、马尾松毛虫、红蜘蛛、臭椿象、竹螟、栗黄叶桔蛾、刺蛾、蓑蛾、蚜虫等。4月下旬在赭山公园、镜湖公园内的紫叶桃、红叶李、樱花、桃花、梅花、月季、海棠、菊花、木槿等均有蚜虫,致使植株叶皱卷曲。镜湖公园垂柳被天牛危害,天牛成虫啃食叶片、嫩枝皮层,使枝条枯干死亡;幼虫钻至枝干隧道,阻碍养分输送。神山苗圃内花柏、蜀桧等针叶树上发现红蜘蛛密度较大,危害严重;蓑蛾幼虫对月季生长威胁很大,它能将叶片吃光。另外,蓑蛾、介壳虫、蓟马等对道路两旁梧桐树、臭椿象对杨树和槐树、松毛虫对人工松林危害都很严重。
市郊农业害虫种类和数量也很多。水稻害虫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褐飞虱、白背飞虱、黑尾叶蝉等,最近几年两仲飞虱数量增多,造成水稻减产。小麦与油菜害虫主要有蚜虫与潜叶蝇等。危害蔬菜的主要害虫有菜青虫、小菜蛾、蚜虫与蚜螬等。茶园中主要害虫有茶尺蠼、黑豆蛾、灰地老虎和黑尾叶蝉等。
上一篇:第一节 植物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