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49年5月,中共芜湖市委成立后,设置了秘书长和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全称为皖南区党委统战部)、社会部、职工委员会、青年运动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财经部及四个城市区委共14个工作部门。
1950年撤销四个区委,增设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审干委员会。
1951年增设保密委员会、市直机关党委、学区党委,并改皖南区委统战部为中共芜湖市委统战部。
1952年重设四个区委和信访办公室。
1953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国家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市委陆续增设了工厂党委、监察委员会、水上区委员会。
1954年,设立市委工业工作部,翌年,又成立了市委农村工作部。
1956年设市委财经贸易工作部、市委政法委员会、市委讲师团,至此,芜湖市委的经济、社会工作逐步走向系统化。
1958年,在全国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运动形势下,市委增设市委交通工作部。同年11月7日,地市合并,芜湖市委及所属机构与芜湖地区合署办公。
1960年1月,芜湖地、市委分开,市委设七部一委,即,组织部、宣传部、政法部、财贸部、工业部、交通部、统战部、监察委员会。
1961年设马塘区委和12个工委:卫生工委、学校工委、文化工委、机械工委、商业工委、粮食业工委、手工业工委、蔬菜工委、轻工业工委、化工工委、建筑工委、交通工委。1962年撤销12个工委。
1964年,市委对一些部门作了调整,先后将工业交通部改为工交政治部,将财经贸易工作部改为财贸政治部。
从解放初期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的17年中,为适应当时中心工作的需要,市委设临时性的办事机构主要有:
1、肃反办公室(1953年设)。2、增产节约办公室(即三反、五反办公室1953年设)。3、整风反右办公室(1957年设)。4、大炼钢铁办公室、人民公社办公室(1958年设)。5、反右倾整风办公室(1959年设)。6、“四清”工作办公室(1964年设)。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市委的工作机构陷于停顿、瘫痪状态。
1968年5月1日,芜湖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内设生产指挥、政治工作、人民保卫三大部。1970年改设为四大组,即:办事组、政工组、生产指挥组、人民保卫组,下辖20个小组。
1975年9月1日,市革命委员会四大组撤销,市委恢复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
1974年后逐步恢复市委办公室、市直机关党委等机构。
1977年,市委对整个市级机构进行了第一次调整,市委、市革委会机关,分为二室、三部、三委、五办、一处。即办公室、视察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市直机关党委、计划委员会、基本建设委员会、工业交通办公室、财贸办公室、外事处、农林水利办公室、人民防空办公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调整后的机构仍执行党委和政府两种职能。
1978年,工交办与计委合并办公至1979年分开成立市经委、计委。同年,市委恢复保密委员会。
1979年,组成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筹备委员会。
1980年成立政法小组和党史办公室(芜湖市革命斗争史资料搜集整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1983年下半年后,市对所属机构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调整。到1985年,市委各工作机构情况如下:
市委办公室:1949年始设,1958年11月至1960年4月,与地委办合署办公,“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作中断,1973年恢复,与市革委会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76年6月与市革委会办公室分开办公至今。
市委组织部:1949年5月始设,1958年11月至1960年1月,与地委组织部合署办公,“文化大革命”中停止工作,由市革委会政工组(组织小组、干部小组、纪检小组)取代,1975年12月恢复至今。
市委宣传部:1949年5月始设,1958年11月至1960年1月,与地委宣传部合署办公,“文化大革命”期间,由市革委会政工组宣传小组所取代,1975年12月恢复至今。
市委统战部:1949年5月始设中国共产党皖南区委统战部,1951年11月改为中共芜湖市委统战部。1959年1月至1960年1月,与地委统战部合署办公,“文化大革命”期间,由市革委会政工组群工小组代替,1973年底改称统战小组,1976年1月恢复至今。
市委党校:1952年8月成立中共芜湖市委党员训练班,1956年8月改设芜湖市干部业余政治学校,1961年12月正式建立中共芜湖市委党校。“文化大革命”时期,市革委会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领导小组,1973年4月,市五·七干校与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合并,1977年4月,恢复中共芜湖市委党校。
保密委员会:1951年7月始设,1958年-1960年与地区合署办公,“文化大革命”时期停止工作,1976年设保密领导小组,1978年3月恢复保密委员会至今。
政法委员会:1952年11月设政法党组,1953年设政法联合办公室,1956年正式成立市委政法工作部,1963年11月改为政法领导小组。“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作为市革委会人民保卫组代替,1980年,市委恢复政法小组,1983年11月,改为市委政法委员会至今。
市直机关党委:1951年3月始设,1962年成立市人委直属机关党委,1964年7月,市委、市人委两直机关党委分开。“文化大革命”时期,由市革委会办事组内的直政小组取代机关党委工作,1970年成立市革委会机关党总支,1971年6月,经市直机关党代会选举产生市直机关党委。
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1955年3月成立市委农村工作部,1958年因地、市合并而撤销,1960年4月,成立市蔬菜工作委员会,1961年12月撤销,1964年6月,设农村工作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变动不详,1984年10月,改农委党委为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
市委讲师团:1956年成立市委讲师分团,至“文化大革命”时,1983年5月恢复成立市委讲师团至今。
市信访办公室:1952年12月设人民接待室,1958年-1960年与地区合署办公,1960年正式建立人民来信科,1961年改为人民来信办公室,“文化大革命”时,1968年5月,市革委会设人民来信来访接待室,1969年10月,市革委会办事组下设信访小组,1976年1月,市委、市革委会在办公室内设人民来信来访科,1981年9月,市委、市政府分设人民来信、来访科,1984年6月,两科合并,成立市委、市政府信访办公室。
市委政策研究室:1983年9月成立至今。
市委老干部局:1983年12月,中共芜湖市委老干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改为老干部局至今。
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办公室:1980年10月18日成立“芜湖市革命斗争史资料收集整理领导小组办公室”,1982年5月改现名至今。
市委打击经济犯罪办公室:1984年3月成立,1987年5月撤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