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芜湖创办近代普通中学堂始于清末,官办汉皖江中学堂一所。光绪二十九年(1903),皖南道员刘树屏就梧桐巷中江书院改办皖南中学堂,年底迁赭山,更名皖江中学堂(俗称赭山中学)。根据清廷“区别于官办之外加一公立”之规定,芜湖创办两所公立中学。其一为李光炯(德膏)创于光绪三十年(1904)之安徽公学,校址江苏米捐局巷,始办先设中学部,宣统三年(1911)迁校场街新址。先后在公学执教的有柏文蔚(烈武)、江彤侯、房秩五、陈独秀、苏曼殊等多人。其二为李光炯、阮冲勉(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办的安徽女子公学(省立二女中前身)。校址先设于河南大巷口,光绪三十四年(1908)迁城内铁锁巷。清末私立中学堂主要指教会中学。共3所。光绪二年(1876),芜湖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英美传教士纷至沓来,自立教会机构并办学以宣扬教义,扩大影响。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中华圣公会在芜湖洋街(华圣街)开办广益学堂(广益中学前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来复会教士毕竟成(加拿大)、翟士发在冰冻街创办育英学堂,三年后改称萃文书院,一称萃文学堂(萃文中学前身)。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城内后家巷办有励志女学,设初中和小学两部。
清末兴学堂之始分三级管理,府设中学堂。皖江中学隶属皖南道。惟太平府官办者仅此一所,故有“太平府中学堂”之说。安徽公学、女子公学亦不属芜湖县儒学署(后为“劝学所”)管辖。虽部分经费取给于米厘、盐厘等地方捐税,仍独立治校。3所教会中学,根据清廷“外人在内地设学者无庸立案,并给予保护”之规定,清政府不予过问。学校行政管理,皖江中学堂最高职位为总办,另设监督一人主持校务,下设总教习掌管学业(后改“学监”),另设舍监管理修缮、膳宿等事宜。安徽公学、女子公学行政领导援例称“监督”。教会中学由牧师或神父主持。教会自设视导人员,自拟教育法规。
光绪二十八年(1902)颁行《壬寅学制》,中学堂修业期为四年。翌年(1903)所颁《癸卯学制》改为五年。皖江中学堂一度修业期因学生而异,或四年、或五年,甚至有长达六年者。其他各校均采四年制。皖江中学建校之始开设伦理、经学、国文、历史、算学和英语等六门课。后开设课程略有增加,但仍以读经、讲经占用教时最多。教会中学堂首重圣经、英语,次重四书五经和自然常识。萃文学堂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招生广告中规定学生必修课程为:圣道、英语、算术、代数、形学测绘、理化、天文、生理学、修身、舆地、国文和音乐。当时教员称教习,采延聘制,名师则须礼聘。教习中不乏科举时代举人、贡生、秀才等宿儒。文科多采用唱歌式教学法。宣统三年(1911)曾下诏规定,中学毕业须调京学部复试,后因辛亥革命爆发,芜湖中学堂纷纷停办而作罢。
民国肇始,芜湖各中学亟谋规复。皖江中学和安徽公学清准将皖岸淮盐督销局征收盐厘附加拨充学款。两校于民国元年(1912)七、九两月复校时易名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和甲种实业学校。女子公学复校改名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后因讨袁战起,三校再次停办。民国三年(1914)元月,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复办时再度易名省立第五中学。民国元年教育部重订学制,时称《壬子学制》,规定中学修业期为四年(后人称“旧制中学”)。民国二年(1913)元月,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法》,改“中学堂”为“中学校”,监督(堂长)、监学一律通称“校长”。
民国三年(1914)秋,中江书院旧址复办公立芜关中学,创办人为陈应绶。同年,圣雅阁中学狮子山校舍落成,校长仍为蓝斐然(美籍)。萃文学堂由美人徐鸿藻任校长。其时,又新立两所教会中学:私立育才中学(中二街状元坊)和私立萃德中学(鱼市街)。
民国十一年(1922)十一月,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芜湖各中学于次年(1923)一律采用“三·三”两段制,初高中各为三年。同年,芜湖中等学校科学教员研究会成立,各中学数、理、化教师参加。教育厅赞赏这一创举,指出“可为他县法”。是年杜剑南(秉衡)等开办河南道尹公署东首之私立华中中学。私立圣雅阁中学自民国十三年(1924)起高初中分设狮子山、石桥港两处。民国十四年(1925)先后创办5所中学。八月,私立新民中学在澛港建校,九月,私立民生中学在大宫山开办,校长分别为余小宋和宫乔岩。两校均为中共地下党组织派员筹建,主要接纳因参与五所教会中学反奴化教育斗争而被拒于校门之外的五百余名中学生。芜湖女子公学初中部设东门启春关,创办人为谢无忌的夫人杨举于等,校长钱毓文。私立敬业初级中学,校址在中二街。私立芜湖工专附设中江中学。十月,芜湖外交后援会创办“五·卅”中学,以“永志五·卅奇耻,反对外国文化侵略”。至此,芜湖普通中学发展为十五所,在校学生一千余人。
民国十六年(1927),因经费困难,复因校舍多为驻军所占,多数中学被迫一度停办。其时,圣雅阁中学更名芜湖私立广益中学。民国十七年(1928)一月,安徽省政府悍然下令解散民生中学,并且通缉宫乔岩等四人。同年,依照安徽省中等学校改造方案,省立二女师改组为省立第二女子中学,高中部仍为师范科;省立第五中学易名省立芜湖初级中学,民国十八年(1929)秋,复改安徽省立第七中学,添设高中。民国十六年(1927)至二十二年(1933)间,先后创办7所中学。一为私立伟亚中学,原萃华学校始招初中生后易名,校址藕香居,校长束必愚;一为励志女学与萃德男校合办励德女学初中部。另有中山公学中学部、五·三公学、庐阳公学中学部和私立务实女子中学。其中蒲草塘务实女子中学延续时间稍长,其他各校办学时间短,学生少。民国十九年(1930)元月,余凌云创立建国中学,自任校长。(清末至民国二十二年芜湖公私立普通中学简况见表4)。截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芜湖坚持办学不辍的中学仅6所,即: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名的省立芜湖中学、省立芜湖女中以及私立芜关中学、私立萃文中学、私立广益中学和建国中学。民国二十四年(1935)6校共有学生2216人,教职员217人。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面临民族危亡,芜湖各中学高中部改体育为军训,各校纷纷掀起抗议日军侵华和声援“黑军”(黑龙江抗日义勇军简称)的运动。民国二十六年(1937)九、十月间,芜湖屡遭敌机空袭,部分中学师主星散;部分中学仓皇内迁,师生共赴国难。迁皖南山区继续办学的有4所学校。省立芜湖中学高中部首迁贵池杏花村(后停办)。私立广益中学迁往泾县茂林镇,于次年(1938)十月复课。私立芜关中学当沪战初启即首迁南陵,芜湖失陷后又迁歙县西溪南,并增办高中。私立建国中学经流亡屯溪校董筹划,于民国三十年(1941)春在距屯溪五华里的梅林重建。私立萃文中学西迁巴蜀,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元月抵达重庆,筹办巴县白市驿本校和江北石子山分校,后一度在贵州赤水成立分校。该校迁渝后曾由梁漱溟出任董事长。芜湖各校部分师生颠沛流离,一路到达湘西,在国立安徽第一中学(后名国立八中)任教或就读,另一路到达四川江津,进了国立安徽第二中学(后名国立九中)。
芜湖沦陷后,汪伪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在原芜关中学校舍设省立芜湖中学。稍后又办省立芜湖女中。此外,尚有3所教会中学,即由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改办之内思中学(分立男,女两部),毓秀中学和励德中学(两校均兼办小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原省立芜湖中学复办后第三年校名改为安徽省芜湖高级中学。抗战期间在后方办学于胜利后迁芜复校的有3所学校:民国二十九年(1940)夏,在重庆创办的私立静文中学(原名赈济中学);为纪念抗日名将戴安澜将军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在广西全州建校的安澜纪念学校(迁芜后改名安澜高级职业学校,附设安澜初中);民国三十三年(1944)在四川铜梁县建校的春霖中学。此外,战前设安庆之培德女中亦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迁芜复校。截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九月,在芜湖复校或建校的中学共15所,有初高中72个班,学生3129人。其中省立中学2所,县立中学1所,私立中学5所,教会中学7所(其中毓秀、励德两校中学部不久并入萃文),中学教育较抗日战争前有所发展。民国三十七年(1948)冬,本省长江以北地区次第解放,皖东北部分中学在安徽省政府命令下南迁,省教育厅在芜湖筹办清弋临时中学,容纳学生2200余人,一时间“临时中学”名目多至17所,名为办学,实则收容性质。
1949年4月24日芜湖解放后,市军管会文教部教育科登记芜湖17所普通中学(内含临时中学4所),共有学生2837人。(简况见表5)市人民政府教育局成立后,将省立芜湖高中、省立芜湖女中和县立初中3校合并,改称芜湖市立中学,本部在赭山、分部设铁锁巷(原女中)。1950年春,原井巷安澜初中改设为市立中学第二分部。建国、春霖、静文和内思女中等4所私立中学,或因经费来源枯竭、或因学生过少而先后停办。9月,市立中学本部改名“皖南区芜湖市第一中学”,(所有中学校名前均冠以“皖南区”之称)次年春,分建3校,即芜湖一中、二中和女中。教会办的私立中学。相继于1952年夏秋由人民政府接收。其中,培德女中由安徽大学接办为附属中学。广益、萃文两中学分别改为三中、四中。崇志中学改办为芜湖初级中学,私立芜关中学高中部并入三中,初中部并入二中。(同年秋起,各中学校名前冠以“安徽省芜湖”,且不用市字)1953年秋,芜湖初中与刚接收的原私立中江初级中学、私立三益初级中学分别改为一初中、二初中、三初中。同期,省定芜湖一中为重点中学。1954年8月创办四初中,1956年又新建五初中。其时,芜湖有普通中学11所,学生数增至9859人,为解放前的3.1倍。1957年8月,五所初中分别定名为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中学。
1958年7月,芜湖女中更名为“芜湖第十中学”,并改为男女兼收。同年,安徽师范学院附中从狮子山迁往凤凰山新址(由芜湖第四中学改办),狮子山原校址改办芜湖第十一中学。紧接着又建5校,依次定名为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中学。至1959年底,普中增为16所,237个班,学生1.15万人,教职员934人。本年6月,安徽省芜湖一中和安徽师范学院附中分别被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1958年至1959年上学期,在“大跃进”洪流冲击下,各中学炼铁、炼焦,“大办”工厂、农场,学校任意停课,学生劳动时间过多,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后因农业减产,粮食极度紧缺,各中学流生达1930人,占学生总数17%。1961年,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将十二中(邢家山)并入一中,作为一中的初中部;九中迁址王家巷,并将十四中并入;七中高中部移并二中,改为初级中学,后迁址四褐山;十五中(西江莲塘)改为芜湖师专附属中学,原校名保留,实行一校两牌。1962年8月,十五中迁原七中校址。9月,新芜、镜湖两所民办中学开办。同年12月,市人委批准五中、八中和三中、十一中两校初中部为市重点。1963年,设于原十五中旧址的农业中学改为普中、恢复十二中建制。1965年8月,十三中改为“芜湖第一工读初级中学”。截至“文化大革命”前,芜湖共有普中16所(其中2所民办中学),学生数达1.19万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中学停课闹革命,红卫兵和各种战斗队以“批判资产阶级”为名,揪斗老师和学校负责人。不久,学生外出“大串连”,返校后成立名目繁多的“革命造反”组织。1968年,“复课闹革命”时,课程被任意删改,政治课改上“毛主席语录”,取消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科目,另开“工业基础知识”和“农业基础知识”两门课。市革命委员会派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入各校。9月,原皖南大学附中改为芜湖市四中,3所工读中学依次改为十三中、十四中和十七中。12月31日,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六中、九中、十三中、十四中、十五中、十六中留市区、七中、十二中留市郊,其余8所中学(含6所完全中学)包括芜湖市四中(原皖南大学附中)、芜湖一中、二中、三中、十中、十一中等6所完中与五中、八中2所初中,以及市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下迁农村,随同学校下迁教职员620人。下迁地点为南陵、繁昌、芜湖、广德、泾县、郎溪等县的农村公社。1968年11月,三届(1966届、1967届、1968届)初、高中毕业生首批“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年春季,不经考试,小学两届毕业班学生全部直升初中一年级,计招收新生215班,1.17万人。留城8所中学人满为患。自1969年7月开始,各中学分别由工厂接办,以实现“工人阶级直接管理学校”、“占领上层建筑领域”,同时合并部分学校,更改校名。原芜湖师范学校教师、校舍由芜湖钢铁厂接管,并利用原芜湖二中、五中校舍合办“芜湖钢铁厂五·七中学”(按校址分为一营、二营、三营)。芜湖十四中行政人员和教师接收原一中、三中校舍办“芜湖市东方红中学”。原十一中校舍办“芜湖市延安中学”,后由芜湖纺织厂接办。九中与十七中、王家巷小学合并为“芜湖八·二五中学”。芜湖卷烟厂接收原十中校舍,与十五中合办为“韶山中学”。芜湖电工专用设备厂和永久制革厂则分别接办新芜、镜湖两所民办中学。1971年元月,由延安中学分出部分师生,在原劳动路小学成立芜湖市第四中学(简称新四中)。芜钢五·七中学本部(原芜湖师范校址)改办芜湖十二中学,并恢复二中、五中、九中、十七中、六中等校原校名。同年7月,各中学“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改为“进驻”,8月起,各中学相继成立学校革命委员会。1972年9月市革委会政工组决定:恢复“文化大革命”中更改校名的8所中学原校名;两所民办中学改为公办,依次定名为十八中、十九中。同年,新四中交安徽师范大学接办为附属中学,迁回附中原址,新四中校址改办二十中。另有4所“八年制学校”即中长街学校、赭麓学校、新芜路学校和西街学校改为二十一中、二十二中、二十三中和二十四中。1976年12月,继续将南关二小、北市小学、卜家山小学、北京路小学(仍保留小学建制,让出部分校舍)、周村小学、沿江路小学等6所八年制学校,依次改建为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和三十中。至此,市区有中学30所。1978年初在校中学生为4.68万人,其中初中学生3.74万人,高中学生9377人。
1978年5月,芜湖一中和安徽师范大学附中,经省再次批准为重点中学,芜湖市十二中被确定为市重点中学。同年,二十六中校址因改办安徽师范大学芜湖市专科班(芜湖教育学院前身)而告停办。1979年,十八中、十九中、二十四中、二十五中、二十七中、二十九中、三十中等7所中学定为初级中学。秋季,19所“戴帽子”小学全部停设初中班。1980年,芜湖一中率先恢复高中三年制。1981年9月至1985年,安师大附中、十二中及其他设有高中班的公办、厂办中学先后恢复高中三年制。(1971年以来为“三·二”分段,高中两年。)同年,十四中、十五中、二十一中、二十中、二十八中调整为初级中学。1983年,郊区原鸠江、西江、大桥、官陡、四山、马塘等公社初级中学,依次定为芜湖市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中学。同时,撤销设于裕溪口之三十中。
1984年,芜湖市二十一中和十五中校址改办芜湖联合大学和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芜湖市分校。1985年7月,原郊区中学与三十一中合并,名称用“三十一中学”,为六年制完全中学。(1985年,芜湖市普通中学概况见表6)
厂办中学始于1968年。芜湖造船厂子弟小学于是年增设初中部,一度规模较大,设置初高中各年级。厂联小学(芜钢厂和联盟化肥厂、锅炉厂合办)亦于1969年增设初中班。1975年,芜湖钢铁厂单独设立于弟学校(含初中),1983年停办初中。东方纸版厂子弟学校于1969年8月增设初中部,1976年增设高中部,1985年停办普高,改办职业班。中国人民解放军5720工厂子弟学校于1977年建校之始即设中学部。芜湖铁路轮渡所职工子弟学校于1978年增开初中班,次年中小学分设,在芜屯路火车站南侧另建芜湖铁路职工子弟中学,1985年将普高改办职高。安徽省白马山水泥厂子弟学校于1979年设置初中班,1985年长江水泥厂子弟学校并入。(长江水泥厂子弟学校1972年办初中,1978年增设高中部至1983年停办。)此外,尚有少数厂办小学一度设置初中班,但都为时短暂。
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由于经过一系列整顿、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芜湖市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录取大专院校学生数1982、1983年分别为考生的26.7%和23.6%,1984、1985年分别为34.5%和33.2%。截至1985年,录取重点高等院校学生总数为1413人。1978—1985年间,高、初中学生参加省级各科竞赛获奖的405人次。由于采取措施加强初中建设,初中毕业生合格率有所上升。市第五中学于1984年12月经省定为“芜湖市职业教育中心”。1985年5月,市五中、六中、十七中、二十中、二十二中、二十三中等6所中学分别改为第一(与职教中心一校两牌)、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职业高级中学,除保留十七中建制继续招收初中班学生外,其他5校不再招收普通班学生,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取得初步进展。表4清末至民围二十二年(1933)
芜湖公、私立普通中学校简表

表51949年5月芜湖市军管会文教部教育科登记中学校一览

表61985年芜湖市普通中学概况一览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