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朱宏斌开设纸盒店坊,为商店提供包装。清光绪三十年(1904),《芜湖新报》开办,先后用木刻活字和铅字,机械印刷。辛亥革命(1911)后,芜湖报界活跃。印刷工业亦随之发展,先后出现了10多家专印报纸和兼营零印的印刷所、店。民国十七年(1928),西班牙神甫卢敦道开设“芜湖天主堂印书馆”,排印外文书籍。民国二十七年(1938),芜湖沦陷,大多数报纸内迁或停刊,印刷工业随之衰落。民国三十四年(1945)九月,抗日战争胜利,报业复盛,又出现了10多家规模不大的印刷所、店,职工多达50人,少则三、五人,生产设备大都使用元盘机和少量对开机,印刷报纸、书刊、单据、帐册、表格等。至芜湖解放时,时有29个印刷厂或所、店。
1949年4月,市军管会接收了“复兴”、“火炬”、“工商”、“皖民”4个报社和《安徽公报》的一部分,组建了全省第一家国营印刷厂--新华书店芜湖支店印刷厂(今新华印刷厂)。1952年,私营印刷厂和纸裱业有73户,从业人员313人,资金61428万元(旧币)。
1956年1月,纸盒、信扎、色纸业个体户成立了芜湖市文教纸品生产合作社,设3个门市部,有社员147人,主要设备有2号园盘机1台。
1957年10月,省商业厅投资10万元,建立芜湖市纸箱厂(即第一纸箱厂)。1958年,市人民银行开办银星制罐厂,职工20余人,次年并入市肉类联合加工厂罐头车间,1963年划出,与百货公司办的红旗造钟厂合并,成立芜湖市印铁制罐厂。1964年,手工业系统成立芜湖市人民印刷厂。1965年又成立3个生产合作社(组)。
1978年以后,全市开办印刷包装企业40多家。轻工系统新设新华印刷分厂、东方纸箱厂、瓶盖厂3个集体企业。2个区办企业归口划入二轻系统。1981年,二轻成立“芜湖市包装装璜工业公司。
1985年,轻工印刷包装有12家企业,职工3220人,总产值2766.7万元,实现利税260.35万元。
1985年印刷、包装企业情况一览表
表30


印刷包装没有固定产品,业务分书刊、社会零印胶印、图版包装装璜、纸箱外包装、印铁制品等类。
书刊印刷。主要有教科书、政治理论书籍、文艺书籍和自然科技图书等。芜湖新华印刷厂每年承印省出版局数10个品种、6万多令纸的生产任务。产品由省新华书店统一经销发行。七十年代印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选集》精装本受到省出版局的表彰。1980年印刷的《新华字典》受到国家出版局的明令表彰。《中国吉林浑江寒武与奥陶系界线(一)》、《上海的早晨》等6种图书先后获省优称号。1985年印刷的《微积分初步》被评为部优产品。《通俗美学》、《神奇的黄山》等12种书刊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中国书展。
胶印。产品主要有香烟盒皮、糖果纸、火柴商标、书刊插图封面,高档产品有:人物肖像、彩画、挂历、高档烟盒、出口商标等。1956年芜湖新华印刷厂开始胶印生产。1985年胶印产量为15.6万令纸,产品质量在全国居中上游。1977年印刷的人物肖像画受到上级出版部门的表彰。
图版包装装璜。产品主要有:瓶贴、商标标签、产品说明书、各种小商品的包装盒等。自1982年以来,图版装璜产品基本上形成了食品包装、药用包装、工具包装和日用品包装4大类。人民印刷厂承印的木衣夹包装,1985年获省包装装璜设计评比一等奖。
塑料软包装。是八十年代在我市印刷的一个新产品,具有密封、耐磨、防潮的特点。1985年芜湖新华印刷厂印刷的“胡大瓜子袋”以其墨色鲜艳厚实获省优产品称号。
纸箱加工。主要印制各种商品外包装瓦楞纸箱,工艺根据所装产品和客户要求而定。第一纸箱厂加工出口包装箱,运往苏联、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地。1985年棉纱瓦楞纸箱全省评比获第一名。
印铁制品。主要有化工、食品、医药、日用等包装听、盒、罐。分为综合性印铁包装和食品罐头内壁涂料铁产品两大类。年产能力为2300吨马口铁。化工油漆听是印铁制罐厂的系列化包装产品,产量占全厂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有6个不同的规格,以其密封严、利于油漆长期储存而享誉客户。承担本省(除安庆市外)各造漆厂油漆听的生产任务。300克六角茶叶听是该厂八十年代开发的新产品,图案古朴典雅,造型新颖别致,是全国同行业中首创的异型印铁包装产品,1982年和1985年在全国印铁包装产品评比中两次获得优良奖。1981年生产的“天鹅”腰圆形饼干听,1985年生产的“小花”糖果盒获全国包装装璜产品一等奖和优良奖。300克“特级贡熙”茶叶听获外贸包装装璜奖。
食品罐头包装内壁涂料铁生产采用214涂料,是印铁包装的一项新工艺,对人体无害,利于食品保存。1985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成为本省第一家生产食品罐头内壁涂料铁的企业。
上一篇:第六节 卷烟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