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五金业为传统手工业,到1919年,本埠有冶坊一家,生产鼓铸釜、甑、农具及钟鼎器皿,足备一邑之用,并行销附近各处。抗战前,程合兴冶坊,善制各类铁锅,且制寺庙香炉,雕龙刻凤,驰名遐迩,芜湖老城隍庙和北广济寺里的香炉均出自此坊。生产经营铜锡器皿的有谈涌茂、福茂恒、顺太三家。铜水壶、铜火炉、铜锁、铜水烟袋、雕花刻字的锡酒壶、锡蜡台等均是当时畅销远近的名产品。1937年抗战爆发,程记冶坊随之倒闭。同年冬,繁昌同和祥锅坊在芜设分厂,抗战胜利后,又有公大锅坊开办,1949年相继歇业。
1950年原同和祥锅坊歇业人员筹集资金,开设公和祥农具锅罐厂。1951年建中洋钉工业社,回收加工废旧“洋钉”。
1952年金属制品业有102户,从业280人。1955年起相继成立第一、第二、第三金属制品生产合作社和第一铁锅生产合作社、黑白铁生产合作社、消防器材生产合作社。1956年成立专业联社,辖金属制品和铁器制造两个行业。年底五金行业职工716人,固定资产6.7万元。工业总产值91.6万元,利润6.3万元。
1958年,行业布局发生较大变化。多数企业通过社转厂,丢下小五金,转产机械产品,承制车床、冲床、铸铁件、冷风阀、鼓风机、热风管等。致使日用五金产品一度脱销,铁锅成为市场上的紧缺货。
六十年代初,通过行业调整,长江铸件厂、大进机械厂、锅炉厂等企业实行归口管理。轴承厂、自行车厂因产品质量差先后下马,传统的日用五金制品恢复生产。1965年,五金制品行业有8个企业,职工984人。工业总产值787.03万元,利润74.07万元。“文化大革命”中,行业生产受到影响,发展缓慢,部分企业一度短暂停产。行业产值、利润直线下降,1967~1968两年利润62.81万元,仅占1966年的44.9%。1969年起,生产渐趋正常,产值、利润有所回升,七十年代,产值、利润平均每年递增0.73%和0.98%。
1982年组建金属制品工业公司。1984年与工具工业公司合并,成立市五金工具工业公司。1981~1985年,五金制品行业工业总产值、利润平均每年递增19.3%和26.6%。
1985年全行业有国营企业1个,集体企业8个,职工290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2名。工业总产值2986万元,利润222.24万元,为国家提供积累321.7万元。
一、日用五金
传统产品有铁锅、锁、铜锡器皿等。六十年代投产粗、精铝制品,包括铝锅、铝壶、铝杂件。“黄山牌”铝锅1962年投产,1979年注册商标。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1963年起,出口远销西欧、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粗铝制品有:铝勺、铝(铜)鞋扣、鞋绊等。
二、消防器材
建国初期,芜湖只能加工灭火器、太平桶等产品。1954年生产10升灭火器,定为“工力牌”,1956年申请注册。1964年开发消防器材系列产品。1966年投产铝合金消防配件,使用“芜湖牌”商标,主要产品有:灭火器(机)、水带接扣、消火栓、药剂、泡沫设备、铝合金附件等7大类31个品种。“芜湖牌”水带接扣1981年被中国消防器材公司评为行业一等品,部分出口朝鲜、斯里兰卡等4个国家。“芜湖牌”多用水枪,1984年获省轻工业厅优秀新产品称号;自卫多用水枪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红光牌”手提式干粉灭火器1985年获市科技进步四等奖。
三、建筑五金
建国初期,生产元钉、钢钉、铁钉。1958年起,生产镀锌铁丝。1973年始产无缝纯铝软管、硬管、弯管等产品。1985年投产铝合金封闭式卷帘门窗。
五金、铝制品(品种)一览表


上一篇:第十节 工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