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产品品种
全市纺织工业各企业已形成能生产棉(纱、布)、印染、针织、复制、毛、麻、丝、纺织器材等门类较齐全的8大类571个品种的纯棉、化纤等产品。
1949年,我市纺织产品品种单一,全省唯一的裕中纱厂仅生产10支、20支、21支、32支、42支5个品种的棉纱。棉布类产品为手工生产的粗纱平布,兼有低档毛巾和纱袜。1952年起,开始生产机织棉布、绒呢、开司米、花毯布。1958年开始生产床单、印染布、灯芯绒布、帆布。1959年投产卫生衫裤、棉毛衫裤、汗衫背心、丝绒、丝绸、麻袋、水纱布、木纱团、药棉。1960年,又产工业用蓬布、电影银幕。1965年,生产纺织器材配件木梭、木制件、棉织钢筘。1969年,投产平绒布、色织布、锦纶丝袜。1971年,生产毛巾被、弹力尼龙袜。1973年,全市纺织产品结构开始由纯棉产品向化纤产品发展。1974年起,涤纶短丝、涤纶混纺纱、纺纱、腈纶纱、涤细布、涤卡布、华达呢、涤棉府绸、腈纶运动衫裤等先后投产。1976年,生产经编涤纶布、涤纶蚊帐、锦纶头巾。1978年,生产腈纶羊毛衫、弹力尼龙衫、提花枕巾、提花毛巾被。1980年至1985年,先后开发投产了涤纶长丝、涤棉精梳纱、涤棉烂花布、磨毛化纤织物、提花纺毛灯芯绒、涤纶灯芯绒、涤纶明星呢、印花涤细布、仿麻兰白花布、仿腊花布、仿羽绒布、中长化纤色织布、三防帆布、金属银幕、贴墙布、腈纶针织两用风衣、腈纶色织布、真丝人丝交织绸类电力纺、真丝双绉、摩光缎、花软缎、花富纺、素绉缎、彩芝缎、印花绸、装饰用绸、印花头巾、真丝领带、提花浴巾、丝光印花枕中、维棉提花毛巾被、丝光印花床单、苎麻纱、苎麻布、宽幅涤细布、弹力花边带、全毛雪花大衣呢、混纺麦尔登、海军呢等一批新产品。1949年至1985年,全市纺织工业生产的产品品种共571个,花型3446种,其中化纤类产品占较大比重。
1949年至1985年芜湖市纺织产品分类表
芜湖市纺织系统棉纺织产品一览表
表11

芜湖市纺织系统印染布产品一览表
表12

芜湖市纺织系统针织产品一览表
表13

芜湖市纺织系统毛巾、床单类产品一览表
表14

芜湖市纺织系统丝绸产品一览表
表15

芜湖市纺织系统麻纺织、毛纺织产品一览表
表16

芜湖市纺织系统纺织器材产品一览表
表17

二、产品开发
七十年代前,由于受技术和设备条件的限制,未能摆脱传统产品的束缚,纺织产品多年一贯制。进入八十年代后;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采用,以及设备更新换代,产品开发取得了较大突破。1981年至1985年的“六五”期间,全市纺织工业开发生产的新产品216只,新品种265种,新花型2254种。其中获国家级新产品开发“金龙奖”产品2只,获纺织部产品创新奖2只;获安徽省新产品开发银杯奖6只;获省纺织工业厅产品开发科技成果奖3只;获芜湖市科研成果奖产品15只。
针织化纤新产品:1975年,市红光针织厂先后研制开发投产了经编涤纶外衣布、衬衫布、涤纶蚊帐、腈棉交织运动衫裤、弹力尼龙袜等新产品。市曙光针织厂研制投产了羊毛衫产品,填补了我省针织化纤产品的空白。
提花喷花毛巾被:1979年,市毛巾厂开发出提花喷花新工艺的 毛巾被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被列为全省毛巾系列重点出口产品。
真丝汗衫:1980年,市红光针织厂采用真丝原料研制成功全真丝汗衫新产品,出口西欧各国。
仿羽绒布:1981年芜湖纺织厂开发生产出纯棉精梳仿羽绒布(系高档羽绒服装面料),填补了我省纺织产品的一项空白。
薄型涤纶绉:1979年芜湖丝绸厂根据国际市场信息,研制成真丝提花绸,打入国际市场,填补了我省丝绸产品的空白。
三防帆布:1980年市强力帆布厂同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安徽师范大学、市科委等单位联合研制出防水、防火、防腐三防帆布,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
精梳府绸:1979年芜湖纺织厂为扩大产品出口,选用本省沿江优质原棉,研制生产80S/2×80S/2精梳府绸新产品。
丝光印花床单:1982年市锦华被单厂采用烧毛、丝光整理新工艺,开发生产出6050、6070系列丝光印花床单;产品为国内首创,当年荣获纺织部优秀新产品称号。
涤纶灯芯缄:1983年市红光针织厂研制出涤纶灯芯绒产品,当年荣获国家“金龙杯”优秀新产品奖。
金属银幕:1984年市强力帆布厂会同安徽师范大学共同研制出金属银幕新产品,为国内首创。产品较普通银幕具有亮度高、拉力强度大等优点,是节约能源的更新换代产品,荣获“84-85年”省纺织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大提花配套装饰绸:1985年芜湖丝绸厂研究设计出大提花配套装饰绸,款式新颍,独具一格,为宾馆、饭店及家庭的理想装饰绸,获1985年纺织工业部产品创新三等奖。
针织外衣系列新品:1985年市曙光针织厂研制开发出腈纶针织两用女风衣、儿童茄克套装、童衫裙、连帽童大衣等系列产品,当年荣获安徽省产品开发银杯奖。
涤纶网络丝:1985年市纺织工业公司科研所,研制成功低弹涤纶网络丝新产品,产品具有仿毛效果优点。
室内装饰配套产品:1985年市纺织工业公司科研所组织市印染厂、丝绸厂、灯芯绒厂、毛巾厂、锦华被单厂、红光针织厂、第一织布厂等7家企业联合开发试制了室内装饰配套产品,为宾馆饭店及家庭理想的装饰产品。获省纺织工业1984-1985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芜湖市纺织工业产品开发成果一览表
表18

三、产品出口
解放前,洋纱洋布充斥市场。1958年,芜湖市生产的毛巾、床单开始出口。经过28年的不断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企业由2家扩大到14家;出口品种由毛巾、床单2大类扩大为棉纱、棉线、棉布、化纤布、棉化纤混纺纱、混纺布、印染布、宽幅布、色织布、灯芯绒、平绒、丝绸、针织绒类衫裤、涤纶布、棉毛布、锦纶丝袜、提花毛巾被、童毯、银幕、麻袋、苎麻纱(布)、纺织器材木梭等20多种产品。其中,毛巾、床单为全省最早出口产品,已有28年的出口历史。
1958年,芜湖生产的毛巾、床单二类产品,开始出口苏联、东德、新加坡等国。1972年,27万米丝绸产品,出口远销欧美和东南亚国家;同年市帆布厂出口银幕130幅。1973年,芜湖纺织厂出口坯布,品种为2424平布、3036细布、1210纱卡布3种;市红光针织厂出口丝光胶线;市纺织器材厂出口木梭28.6万只,销往孟加拉、布隆迪、香港等国家和地区。1979年染色灯芯绒出口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年出口量131万米。1980年至1985年,全市纺织产品出口品种扩大,先后出口棉纱棉线、纯棉布、印染布、涤细布、精梳府绸、宽幅布、什色灯芯绒、色织布、腈纶薄绒衫裤、全棉薄绒衫裤、文化衫、尼龙袜、经编涤纶布、棉毛布、割绒印花枕巾、提花毛巾被、丝光印花床单、童毯、麻袋、钢筘、苎麻纱(布)等产品20多种,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79年,全市纺织品出口总产值1779万元,到1985年出口总值达4024万元,占全市纺织工业总产值的11%,占全市出口总值的51%,出口产值年递增速度为25.4%。出口的产品质量稳定,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信誉。床单产品获外贸口岸免检,1983年获外经部颁发的出口产品荣誉证书。主要出口产品有:
毛巾:芜湖市毛巾厂主产品。1956年投产,1958年开始出口苏联、东德、新加坡等国。品种有:全白毛巾、彩条巾、提花汗巾、中条巾、加长巾、浴巾、白玉巾、格点巾、彩条提花巾等10种;规格从28cm×28cm至164cm×34cm等16种。
提花毛巾被:市毛巾厂主产品。1978年投产,同年打入国际市场,远销东南亚、南美、东欧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种19种,商标为“人爱美”牌毛巾被。
床单:市锦华被单厂主要出口产品。分为纯棉床单和丝光印花床单二类。纯棉床单1958年开始出口,丝光床单1982年投产,同年开始出口;规格为3~7尺纯棉印花床单、5尺童毯、6尺丝光印花床单。1958年至1985年,共出口床单938.14万条,居全省床单出口第一位;获国家外经部出口产品荣誉证书,产品远销欧、美、亚、非、澳等32个国家和地区。
雄狮牌腈纶薄绒衫裤:市红光针织厂主要出口产品。1980年投产并出口英、法、美、德、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2年出口量达50万件。出口产品规格从65公分~105公分。产品松软轻薄、延伸性和保暖性好,缝制精细、款式美观,是男女老幼的秋冬内衣。
全棉薄绒衫裤:市红光针织厂出口产品。1980年投产并出口捷克、澳大利亚等国;产品规格从85公分至110公分不等;产品厚实柔软,保暖、耐磨性能好,式样美观。
雁牌尼龙袜:市红光针织厂主要出口产品。1971年投产,1982年开始出口香港转销世界各国;最高出口量为1985年的2.37万双;产品规格从10-26公分大中小不等。
真丝双绉:芜湖丝绸厂主产品。1959年投产,1976年开始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国;产品规格外幅宽115厘米,内幅宽114厘米;具有质地柔软、弹性及透气性能好等优点,素有“丝绸皇后”之称。
摩光绸缎:芜湖丝绸厂产品。1979年投产,1980年起出口欧美各国及港澳地区;产品规格外幅宽93厘米,内幅宽91.5厘米,具有中国绸缎的独特风格,受到外商好评。
“大江牌”麻袋:市麻纺织厂产品。1982年投产,当年出口麻袋366万条,1985年增达386万条,主要通过外贸口岸出口瑞士、荷兰、意大利、菲律宾等国。产品规格比国内通用麻袋小、重量轻。每条麻袋长94厘米,宽58厘米,重量525克。成为安徽省定点出口产品。
苎麻布:芜湖市苎麻纺织厂产品。1985年11月投产,年产120万米,规格为21s×21s苎麻纱交织。产品通过外贸投放国际市场。
印染布:芜湖印染厂主要产品。1973年投产,1985年底投放国际市场,其中跳鲤花平布、什色平布、白兰花布,出口苏联、日本、新加坡等国。产品规格有21s×21s(60×50)80G染色平布,21s×21s(60×58)80G印花平布等。
木梭、钢筘:市纺织器材厂主要产品。木梭产品1965年投产,1973年出口国外,远销孟加拉、布隆迪、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钢筘1970年投产,1976年远销布隆迪等国。
四、产品产量
解放初期,我市纺织生产能力低。1949年,年产棉纱542吨,棉布392万米,毛巾48万条。随着国家对纺织工业建设投资的逐年增加,生产规模逐步扩大。1952年年产棉纱2120吨,棉布900万米,毛巾97万条,与1949年相比,分别增长6.2~1.3倍和1倍。1953年至1957年的“一五”计划期间,纺织产品的品种不断增加,生产持续增长。1958年至1966年,因农业歉收及大办钢铁等因素,生产下降,棉纱产量1962年比1960年下降60%,棉布产量下降28%。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好转,生产逐步恢复发展,1965年棉纱、棉布产量与1960年相比,分别增长30%和39%。1967年至1970年,由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1968年,主要产品产量同1966年相比,棉纱下降150%;棉布下降119%,针织品下降336%,毛巾下降95%,床单下降69%,丝织品下降232%,其它纺织产品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这是继1958年之后出现的第二次大落。1972年,芜湖市纺织工业局成立,对纺织企业生产实行了行业管理,生产又持续发展,到1975年底,纺织企业已发展至18家,年产棉纱17820.45吨、棉布4053.82万米、印染布2019.78万米、针织内衣187万件、丝绸262万米、毛巾744万条、床单85万条。1981年纺织品市场由卖方转为买方,出现了全国性的纺织品滞销降价,本市纺织生产受到冲击,产量连续2年下降,形成第三次大落。1984年,市纺织工业局改为纺织工业公司,向经济实体过渡,企业经过全面整顿,实行了经济承包,开始向经营型转变,使生产开始回升得到发展,扭转了生产下降的局面,全行业生产和经济效益全面回升。
1985年底,年产棉纱20967吨,棉布4799.16万米,分别比1949年增长61倍、12倍;毛巾681.31万米,比1949年增长14倍;床单129.51万条,比投产时期的1956年增长8倍;丝绸年产561.78万米,比投产时期的1959年增长46倍;印染布年产4119.35万米,比1958年增长75倍;针织类产品卫生衫裤棉毛衫裤年产456.12万件,比投产时期的1959年增长6倍;麻袋年产544.38万条,比投产时期1965年产量增长271倍。
芜湖市纺织工业历年主要产品产量实绩表

芜湖市纺织工业历年出口纺织产品交货量、出口产品总值表
表20

芜湖市纺织工业出口产品流向示意图


上一篇:第二节 职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