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圩】宣城县地处皖南山区与长江冲积平原结合地带。南部山丘绵亘,北部圩堤连环。圩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近三分之一。自三国东吴初期,境北金钱湖被筑堤圈圩(今金宝圩)以后,历代相继因地就势圈圩修垾,垦造农田,尤以明代为盛。至明万历五年(1577),全县计有大小圩埠168个。及至清光绪十四年(1888),共有圩口200个。由于境内江河纵横,雨量充沛,屡屡破圩毁田;然圩民戮力同心修复水毁,强化堤防,故诸圩虽小,却能长存不废。今存之圩垾大多兴筑于明清两代。解放以后,逐年对圩堤加高培厚,险段抛石固基,加强护坡;并根据地势水系联圩并圩;同时新建改造大量涵闸陡门和机电排灌站,各圩口的防洪排涝能力得到空前加强。1987年,全县有万亩以上的圩8个,万亩以下千亩以上的圩20个,千亩以下百亩以上的圩39个;圩堤总长495.82公里,保护农田391290亩。万亩以上的大圩有:
▲金宝圩位于水阳江下游,距城约40公里;东临水阳江干流,南部和西部是水阳江支流裘公河,北和东北部与芜湖县、当涂县及江苏省高淳县隔水相望。
圩口沿革金宝圩原为金钱湖,三国时地属东吴,圩即成于此间。据传,时东吴大将丁奉镇守宣城,察金钱湖宜耕利屯,乃亲督军民,费时4年,遂围湖成圩,垦荒为田。时圩堤底宽五丈、高二丈、顶宽丈余。其后千余年,虽多有整修扩筑,范围变迁,名称易更,但旧志稀载,阙考甚多,而旧志所见金钱圩、金银圩、化成圩、惠民圩诸称,据考:金银圩乃化成、惠民之统称,其二圩相连,长八十里;至明中叶始易名金宝圩。1985年,金宝圩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10公里,呈椭园形;圩堤总长52.3公里;全圩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约合206250亩),其中耕地面积68平方公里(约合102794亩),水面面积45.8平方公里(约合68700亩),村庄道路面积23.7平方公里;堤顶高程14.5—15.0米、顶宽6—8米,内外边坡为1∶3.5—1∶1.5,水牮107处;圩内地面高程一般为7—8米,最高地面高程9米,最低高程6米;地势大体为西南高、东北低,依之筑有24道坝,级级控制水位;圩堤管理机构为设在水阳镇的“宣城县金宝圩圩堤管理委员会”,下设雁翅、杨泗、裘公、水阳4个分会,共有专职管理人员26人(其中国家编制5人)。1987年底,全圩有1个镇(水阳镇)、3个乡(裘公、杨泗、雁翅),共21933户(其中农业户18628户),总人口80693人(其中农业人口72995人)、农村劳动力38707个;有耕地103916亩(其中水田103783亩)。是年,全圩粮食总产373.3万公斤,皮棉总产25.4万公斤,油料总产53.2万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5138.2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81元。
溃破纪略史载破圩有6次,均发生在建国以前。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洪水漫破圩堤。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五月二十三日,裘公、丁湾、徐村3处决口,全圩3天满水。道光三年(1823)五月,全圩7处决口。道光二十八年(1848)八月,北埂杨家湾决口。道光二十九年(1849)五月初二,丁湾潭湾决口。民国20年(1931)6月15日上半夜,丁湾龙王庵后段决口,全圩4天满水。每每破圩,洪水呼啸、冲田毁村;圩民逃不及者浮尸水面,幸存者四处逃荒,乞食他乡。
防洪治涝圩成千载,圩民身命相系,年年岁岁,修圩不止,主要是对圩堤加高培厚和整治涵闸陡门。民国28年(1939)秋至次年春,圩民对东门渡经水阳至乌溪堤段进行加高培厚,整修后圩埂高程达11.5米。建国后,人民政府极为重视金宝圩建设,不断投入人力、财力整修加固圩堤,并入邻近小圩;修建机电排灌设施,使全圩抗洪排涝能力大大增强。建国后至1987年,全圩计完成土方349万立方米、石方3.94万立方米;圩内建起1座35千伏变电所,有变压器35台、5800千伏安,架设高压线约60公里;建国营排灌站9处,装机容量2045千瓦;集体、联户和个体办的机电排灌业,共有电机15073千瓦、柴油机4000马力;新建和改建涵闸陡门38处。全部工程除银行贷款、群众自筹外,国家共投资890多万元。建国以来,防洪治涝工程发挥作用,经受历次洪水考验,未发生圩堤溃破之灾。1987年,圩堤防洪能力超1983年洪水位1.0米,排涝标准遇3天连续降雨231毫米(即7年1遇)不涝,10万余亩农田基本旱涝保收。
▲养贤联圩位于城北15公里处;东临水阳江干流,西靠傍山小夹河,南接低山小丘,北连呈山南麓。
圩口沿革养贤圩原为白湖,曾名童圩。据传系三国东吴时所筑,时有耕地13000亩,作为吴国太养老田,故名养贤圩。南宋初,大批官宦显贵南迁,养贤圩得以进一步扩展,成为达官名士的封地,又称养仕圩。其后数百年,多有圩垾并进,面积扩大。1983年冬并入合兴圩,改名养贤联圩。1987年,全圩总面积30.48平方公里(约45700亩),其中耕地面积17.5平方公里(约26250亩),村庄、道路和水面面积12.94平方公里;圩堤总长34500米,其中外河12000米、内河22500米;堤顶高程分别为:内河13.5—14.5米、外河14.5—17米;堤顶宽分别为:外河3—4米、内河5—7米;内外坡比分别为1∶3和1∶1.7;圩内地面高程,东及东北部8—9米、南及西南部6—7米,地势大体为东高西低,高低相差约2—3米。全圩是养贤乡的一部分,有7个行政村,3009户(其中农业户2837户),人口16844人(其中农村劳动力5200个)。圩堤管理机构为“宣城县养贤乡养贤联圩圩堤管理委员会”,有5名专职管理人员。
溃破纪略据史记载,自清道光二十九年以来,共破圩7次。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决口3处;同治七年(1868)决口1处;光绪十五年(1889)决口1处;宣统三年(1911)决口2处;民国20年(1931)决口1处;1954年8月20日在保子垾凤凰山脚决口;1983年7月6日在汤湾潭口决口。
防洪治涝1953年,在南部沿山开挖撇洪沟3600米。此后又陆续建起多座排涝电站和涵闸陡门。至1987年,全圩共建排涝电站11座,新建改建涵闸陡门6处;块石护岸长度2800米、堤埂加高培厚共完成土方420万立方米。1987年,全圩防洪能力超1983年洪水位1米;排涝标准遇3天连续降雨231毫米(7年1遇)不涝,圩内全部耕地基本上旱涝保收。
▲朱桥联圩位于城北15公里处,东临南漪湖,西傍水阳江干流,南与五星联圩隔水相望,北靠北山河。
圩口沿革朱桥联圩的前身有汪圩(耕地15358亩)、团结圩(耕地14772亩)、裕丰圩(耕地7612亩)和国营青草湖农场。为了提高防洪抗洪能力,1984年1月,以上诸圩联并成朱桥联圩。1985年,全圩总面积47.6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8.5平方公里、村庄道路14.27平方公里;圩堤管理机构“宣城县朱桥乡联圩圩堤管理委员会”有专职管理人员6人。1987年,全圩为1个乡(朱桥乡),共计7178户(其中农业户6002户),总人口26185人(其中农业人口24735人),农村劳动力12545个;圩内地势西高东低,地面高程一般为7—8米(最高10米、最低6米左右);耕地面积为31459亩,其中水田30506亩。
溃破纪略并入联圩的诸多小圩历史上多有溃决。1983年,汪圩、团结圩、裕丰圩均决口成灾。
防洪治涝联圩后对圩埂进行了突击性加高培厚。1987年,圩堤总长35500米,堤顶高程14.5—15.5米,堤顶宽4—6米,内坡1∶2—1∶2.5、外坡1∶1.5—1∶2,沿河有水牮30处。至1987年圩内新建改建涵闸陡门13处,建有9座电力排灌站、装机1495千瓦;圩堤块石护岸、抛石固基长13400米。1987年,全圩防洪能力超1983年洪水位1米,排涝标准遇3天连续雨量231毫米(7年1遇)不涝,全圩耕地基本旱涝保收。
▲五星圩位于城北5公里处。东、北部紧靠水阳江支流双桥河,西临水阳江干流,南与双桥庆丰圩毗连。
圩口沿革1956年,并自家圩、九合圩、同兴圩、庆丰圩、和尚圩、詹公圩及国营青草湖农场许村湖作业区(耕地5000亩),形成五星圩。1961年,划出庆丰圩归双桥公社。1987年,全圩总面积30.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76平方公里(约合21533亩),村庄道路8.9平方公里;堤总长29500米(其中外河堤长25000米、内河堤长4500米),堤顶高程平均为17.3米,堤顶宽4—5米,内坡1∶2—1∶2.5、外坡1∶1.5—1∶2,沿河有水牮12处;圩内地面高程7—8米(最高12米),地势南高北低;全圩一个乡(五星乡)和青草湖农场许村湖作业区,共有3556户(其中农业户3444户)、15363人(许村湖作业区的土地、人口均不含)。圩堤管理机构为“宣城县五星圩管理委员会”,有专职管理人员7人。
溃破纪略并入诸多小圩历史上多有溃决,不能详知。1954年,自家圩在杨家滩决口。联圩后,1961年在庆丰圩杨家嘴决口。
防洪治涝五星圩形成后,逐年加高培厚圩堤、修建排灌设施,抗洪治涝能力大大增强。1983年,遇百年未见特大洪水。全圩人民日夜奋战,护圩如命,终于安然度险,成为全县仅存的4个圩口之一,受到宣城行署的嘉奖。至1985年,圩堤块石护坡、抛石护基达20600米,占堤总长的70%;圩内新建改建涵闸陡门11处,建有电力排灌站6座、装机1020千瓦。1987年,全圩防洪能力超1983年洪水位1米,排涝标准遇3天连续雨量231毫米不涝,圩内耕地基本旱涝保收。
▲双桥联圩位于城东5公里处。东临佟公坝灌区下游泄洪区,西部和北部靠水阳江支流双桥河,南跨芜杭公路与张家桥毗连。
圩口沿革双桥联圩的前身有胜利、上六合、小六合、鸡毛、天林、李林6个圩,其中又含诸多小圩垾,防洪排涝标准低。1955年,国家投资8万元,地方自筹65万元;筑新堤8070米,开新河3829米,于1957年春建成双桥大圩。1972年,将建国公社、孙埠公社、县农场、孙埠镇与双桥大圩联并成双桥联圩。1987年,全圩有3个乡(双桥、丁店、建国)、1个镇(孙埠)及县农场、地区修造厂,共有20995户(其中农业户17245户),总人口46457人(其中劳动力18542个);总面积121.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400亩;圩堤总长37000米,其中外河堤长31200米,内河堤长5800米;堤顶高程平均为18.7米,堤顶宽度为3—5米;内坡1∶2—1∶2.5,外坡1∶1.5—1∶2;圩内地面高程南北差距很大,南部地势高易旱,北部地势低易涝。圩堤管理机构为“宣城县双桥联圩管理委员会”,有6名专职管理人员。
溃破纪略联圩后共破圩5次。1957年6月,在双桥双河段决口2处;1961年,沿水阳江大堤洪水漫溢,决口多处;1969年7月5日,在隆兴小河村决口;1974年7月30日,在东王村决口;1983年7月5日,在双桥土码头决口长达200米。
防洪治涝联圩形成后,逐年加高培厚堤埂,修建排灌设施。1983年洪水退后,全圩积极堵口复堤,对圩堤大力加高加固。联圩后至1987年,共计抛石护岸7132米,新建改建涵闸陡门47处,建起7座电力排灌站。1987年,全圩防洪标准达1984年洪水位,排涝能力遇3天连续雨量172毫米(5年1遇)能及时排出不涝。
▲卫东联圩位于境北边缘,跨皖、苏两省。东临固城湖,西傍水阳江,南依大山北麓,北接江苏省高淳县。
圩口沿革1975年由保丰圩、太保圩、新保圩以及10余个小圩联并而成。1987年,全圩有3个乡(卫东乡、狸桥镇及江苏省高淳县的保胜乡),辖11个行政村,共有3854户(其中农业户3744户)、16814人,有农村劳动力4000个;总面积34.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9平方公里(约合20200亩)、水面3.54平方公里、村庄道路5.6平方公里;堤总长28000米(全属外河堤),堤顶高程平均为12.8米,堤顶宽平均为3.5米,内坡1∶2、外坡1∶1.5,沿河有水牮5处;圩内地势南高北低。圩堤管理机构“宣城县卫东乡联圩圩堤管理委员会”,有5名专职管理人员。
溃破纪略联圩前诸小圩焊多有溃决。联圩后,1983年7月1日曾破圩1次。
防洪治涝联圩后逐年对圩堤加高培厚、消除隐患,修建排灌设施。到1987年,圩堤块石护坡长3470米,新建改建涵闸陡门4处,建起电力排灌站8座、装机975千瓦。1987年,全圩防洪标准为——水阳江水位达12.6米时不破,排涝标准遇3天连续雨量231毫米(7年1遇)时能及时排出不涝。
▲夏渡联圩位于城东郊。东北临靠水阳江,西傍宛溪河,西南是夏渡河,东接夏渡丘陵。
圩口沿革联圩形成于1975—1978年。其地原为水阳江冲积之滩田(地),易遭旱涝灾害,民受其患,虽曾筑起一些防洪堤或小圩堤,终不御洪。1975年起,夏渡公社并道宝、夏渡、城东、东河诸小圩,将城东一片的水阳江冲积平原滩田(地)和残缺不全的防洪堤联成一个整体,既保一年数淹的耕地,又保济川桥以东的城关居民和单位;因地处东郊,称城东联圩。1984年改称夏渡联圩。1987年,全圩1个乡(夏渡乡),共有4547户(其中农业户3547户)、25000人,有农村劳动力8261个;总面积20.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866亩;堤总长30000米(其中外河堤长17000米、内河堤长13000米),堤顶高程17.5—26.5米,堤顶宽3—4米,内坡1∶2、外坡1∶1.5;圩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圩堤管理机构“宣城县夏渡乡联圩管理委员会”,有专职管理人员5人。
溃破纪略1983年6月30日夜、1984年6月14日晨,洪水2次破圩。
防洪治涝联圩后注重防洪治涝,圩堤逐年加高培厚。至1987年,圩堤块石护岸长750米,新建改建涵闸陡门8处,建有2座电力排灌站、装机275千瓦。1985年,全圩防洪标准达1984年洪水位,排涝标准遇3天连续雨量172毫米(5年1遇)能及时排出不涝。
▲狸桥联圩位于境东北边缘,与江苏省高淳县接壤。东连蒋山,西接慈溪,南靠狸桥镇,北临固城湖。
圩口沿革1976年,四合圩、蒋山圩、狸桥圩联并成狸桥联圩。1987年,全圩1个镇(狸桥镇)、共有2770户(其中农业户2121户)、11041人,有农村劳动力4330个;总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7平方公里(折合10898亩)、村庄道路和水面4.3平方公里;堤总长16000米(其中外河堤长7700米、内河堤长8300米,堤顶高程平均为13.5米,堤顶宽平均为5米,内坡1∶1.5——1∶2、外坡1∶1——1∶1.5;圩内地势南高北低;管理机构“宣城县狸桥镇联圩管理委员会”有专职管理人员7人。
溃破纪略1983年7月5日凌晨,特大洪水冲决圩堤。
防洪治涝联圩形成后,圩堤逐年加高培厚,修建排灌设施。至1987年,全圩块石护岸长5700米,修建水闸1座、电力排灌站2座(装机550千瓦)。1987年,全圩防洪标准遇1983年水位时不破,排涝能力遇3天连续雨量231毫米能及时排出不涝。
1987年全县千亩圩口基本情况一览


【水库】依据部颁水库标准,1987年全县有中型水库1座(塘埂头水库),库容3180万立方米,受益农田11000亩;小(一)型水库2座(东风水库、百亩塘水库),总库容700万立方米,受益农田8080亩;小(二)型水库28座,总库容931万立方米,受益农田31175亩。以上31座水库累计库容4811万立方米,受益农田50255亩。除百亩塘水库外,均修建于建国后。1951年,始建狸桥下坝塘水库;此后直到1974年,全县建起水库64座。由于早期一味追求速度与数量,标准要求低,水库多而滥;“大跃进”期间,修建了溪口水库、洋口水库、幸福水库、乌沙水库等后来不能利用的废工程,群众称之为“领导手一指,水库在此;领导手一花,水库搬家”。以后标准逐渐提高,至水电部规定标准下达,本县水库统计才基本稳定。1982—1987年共有水库31座。目前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灌区未能按设计进行渠系配套,实际效益与设计效益相差较大。此外,1973年和1976年2次水利大检查,以部颁防洪标准对水库进行复检查证,全县水库多数属病险库。之后虽一直在除险加固,但到1987年底仍有病险库20座。
▲塘埂头水库位于郎溪县姚村乡境内。距本县洪林乡双沟行政村2.5公里,又称双沟水库;距城约36公里。
水库始建于1959年冬,1960年5月停建。1961年,山洪将已建基础冲毁殆尽。1965年11月,省水电局正式批准水库续建;次年2月又批准灌区配套计划。1970年下半年,水库工程恢复续建,终于当年12月31日大坝竣工。计完成土方31.05万立方米、石方0.52万立方米、混凝土方0.33万立方米。大坝以土构成,内坡砌石,外坡被草;坝顶长210米,顶宽4米;坝顶高程69.7米,最大坝高28.2米;水库集水面积49.5平方公里,总库容318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100万立方米,水面266.8万平方米。大坝埂上迎水面建有防浪墙,高1米;进水闸竖井成四方形;紧靠竖井东侧,有测压井一座;溢洪道与灌溉涵洞合一,底高49米、宽2.4米;上有进水闸,均为钢闸门,人工启闭;非常溢洪道利用大坝西侧天然山沟建成,底高64.5米、底宽19.5米。
大坝竣工后,渠道配套工程一直继续进行,但直到1987年底尚未全部按设计完工。至1987年,灌区工程共开挖总干渠29.5公里,渠道建有进水闸、泄洪闸,进水闸到节制闸长4.5公里,渠底宽2.5米、边坡1∶1.5、最大水深3.2米、实际通过流量为7立方米/秒;节制闸到分水闸(盛村)长25公里,渠底宽1—1.5米,渠道比降为1/10000。开挖支渠4条,全长71.3公里(洪林支渠长15.2公里、建国支渠长14公里、孙埠支渠长15.2公里、棋盘支渠长26.9公里)。根据设计,支渠下还要开挖斗渠100条、全长65公里,但至今尚未动工。水库效益,设计灌溉农田55772亩(1978年修正数字),1987年实际灌溉面积仅有11000亩;孙埠镇、建国乡、洪林乡、棋盘乡所辖22个行政村以及郎溪县的2个行政村受益。
▲东风水库位于南湖乡龙王冲,曾名龙王冲水库。水库始建于1958年冬。至1975年,大坝、副坝、放水涵洞均基本建成。水库坝顶长400米,坝顶高程49米(含挡浪墙),最大坝高19米;大坝内坡砌石、外坡被草;水库集水面积7.042平方公里,总库容48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4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144万立方米;主要惠益南湖乡,设计灌溉面积为1.18万亩。后因水电部颁布山丘区水利工程新的防洪标准,水库原防洪标准低于国家标准,成为险库;灌区工程亦因枢纽工程没有脱险而不能配套,一直未发挥效益。1978年,县水电局对水库进行洪水复核,采用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同时,在大坝南端山脚凿石建成溢洪道后,水库蓄水运行正常。截止1987年底,灌区工程仅开挖总干渠8公里,架渡槽1处;实际灌溉0.8万亩。
▲百亩塘水库地处县城东南约20公里的孙埠镇玉粒行政村,拦蓄董村沟南山地面径流而成。百亩塘原名玉粒塘,一名土门塘。明洪武三年(1370),里人仲友隆、仲进陆捐田7顷始建,可溉田千亩。嘉靖年间,仲克俭修筑。此后300余年失修弛废。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这一古老的蓄水工程,多次投入人力财力维修扩建,固埂高坝,使其重新发挥灌溉效益。至1987年,国家共投资4.63万元;建起放水涵4座,塘内筑隔水坝1座,新开支渠4条共6.9公里、斗渠11条共12.7公里;计完成土方185.4万立方米、石方2万立方米。1987年,水库坝顶长784米,坝顶高程36.1米;水库集水面积10.25平方公里,总库容124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8万立方米,水面0.3平方公里,平均蓄水深5米;水库附属小塘175个,灌溉面积0.4万亩(其中自流灌溉0.168万亩,大旱时能确保丰收),4个行政村52个村民组受益。
【坝、闸】较大的坝有5座,均属古代水利工程。建国前为土坝,或乱石堆砌坝,唯佟公坝是石坝;但标准都较低,有的屡筑屡毁,效益时高时低。建国后,多次进行修筑,并全部改成混凝土或块石混凝土兼有坝,效益提高。1987年,5道坝可灌溉农田共95480亩。
境内有较大的控制闸1座,为建国后修建。
1987年全县主要小(二)型水库基本情况一

▲佟公坝位于城东南嵇亭岭下(孙埠镇境内),距县城约25公里。枢纽工程建在水阳江中上游,拦河筑有2座溢洪滚水坝,抬高水位,引以溉田。老坝建在鲍村滩东侧(靠近张家桥),坝长330米,坝顶高程24.8米,坝上建有筏道1座、船闸冲砂联合闸1座,双孔进水;新坝建在嵇亭岭(鸡头岭)对岸的高村附近,坝长170米,坝顶高程26.5米,坝宽14米。灌区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10公里,总面积94.8平方公里;东沿山麓,西傍水阳江,上游是丘陵起伏,下游为圩区平畈,地势南高北低、相差10—12米。灌区内有3个乡(建国、丁店、双桥)、1个镇(孙埠)及县农场,计25个行政村、36458个农业人口。灌溉总面积8万亩,其中自流灌溉5.6万亩;灌区内粮食亩产一般为750—800公斤,高的可达千公斤。
历史沿革佟公坝(老坝)初名德政陂,后称笪岳坝,一名铜坑坝。始建于唐大历二年(767),溉田200顷。其后千年,多有顷圮;后人亦不断修筑扩建,世代获利。明洪武初扩修,引水溉田10万余亩。后因年久失修,塞淤弛废。至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知府佟赋伟应民之请疏浚修筑,水利乃复。后人念其德,遂易称佟公坝至今。此后,又有嘉庆九年(1804)、光绪二十八年(1902)2次大修。及至1949年,佟公坝近50年失修,溉田面积仅3万余亩,尚不能保收,其中自流灌溉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灌区内粮食亩产一般100—150公斤。
整修扩筑建国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这一古老的灌溉工程,多次进行整修、扩建和工程配套。1951—1952年加高加固原拦河大坝,改建七道桥分水工程,疏浚总干渠,开挖东干渠,整理西干渠,并修建了一些支渠和斗渠;计完成土方33,2万立方米、石方0.35万立方米。1952年冬到1957年春,继续灌区工程的修整配套,共完成土方35.2万立方米、石方0.79万立方米。1957年11月至1959年春,新挖鸡头岭引河一条,新开支渠2条;修筑水阳江防洪堤30公里等;计完成土方249.7万立方米、块石1.48万立方米;国家补助经费22万元。1959年至次年春,为截西河水流补充大坝引水不足,在嵇亭岭对岸高村筑新坝1座,完成石方4400立方米、粘土心墙5100立方米、清基及附属工程2.36万立方米;国家补助经费50万元。
1961年10月佟公坝工程水毁严重;新、老坝多处冲跨,灌区配套工程大部分被冲毁,防洪堤溃决20余处。是年冬,省水利厅拨款26万元用于恢复佟公坝水毁工程,并派来人员支援施工。至1963年,全部水毁工程修复,并加固了老坝基脚。计完成老坝整修石方1800立方米,坝下抛石护脚850立方米,整修涵闸890立方米,防洪堤堵口土方6.7万立方米,渠道清淤培修土方21万立方米,整修新坝节制闸、冲沙闸、护坡、护坦及内部闸涵石方1525立方米。1972年冬到1974年春,佟公坝进行了改渠灭螺工程,国家投资20万元予以支持,2个冬春共改建总干渠0.4公里,新开西干渠33.1公里、支渠22条42.8公里,同时还新建了其他配套工程;计完成土方42.7万立方米、石方0.5万立方米、混凝土257立方米;灭螺面积103万平方米、灭螺土方18万立方米。1975年冬,国家投资25万元,又对东干渠进行全面改造灭螺,将9.6公里老沟全部填平,另开7.7公里新渠,并建相应配套工程。
1980年后主要是加强经营管理,注重经济效益,未进行较大修筑。据统计,1949—1987年,国家对佟公坝共投资333.7万元,进行了一系列整修扩建工程,使灌溉条件大为改善,效益显著提高。1987年,灌区自流灌溉面积是1949年的18.7倍,粮食平均亩产是1949年的5—7倍。
▲官坝位于城西南周寒河中游的杨柳乡大兴行政村境内,为溢流滚水坝。
官坝始建于元朝至正二年(1342),大坝下膳军田40亩、山场56亩;初为土坝,后逐渐成为乱石堆砌的石坝。至建国前,官坝屡建屡毁,效益亦时增时减,不能稳定。建国后,官坝不断得到维修扩建,至1985年国家共投资18万元,陆续完成改石坝为混凝土坝,建进水闸1座,开挖支渠2条9公里、农毛渠18条等工程,使官坝的灌溉效益大为提高。1978年大旱时,河水断流,但由于灌区内地下浸水大,仍有500亩水稻获得丰收。1987年,大坝长64米;灌溉农田8700亩(建国初仅为3000亩);杨柳乡的大兴、杨柳、新安、管村共4个行政村,872户4500余人受益。
▲天门坝位于城西南天门山脚下,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从天门山下开辟渠道引来水源。引水渠即今之天门河。天门坝建成后一直为土坝,至建国前只能溉田1000亩。1953年,政府贷款1万元,并派技术人员指导,扩建为混凝土溢流坝,灌溉面积增至2080亩。
▲碑潭坝位于天门坝之下,接天门坝余水。碑潭坝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初为土坝。1951年,政府投资0.4万元、贷款0.8万元进行整修扩筑;但当年洪水即将坝西翼墙冲毁。1952年重修为混凝土溢流坝,受益农田2700亩,其中自流灌溉1300亩;比建国前土坝扩大灌溉面积1200亩。
▲凤凰坝位于夏渡乡双河行政村境内。始建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时由松木打桩、乱石堆砌而成。后由当地受益农民4人共同出资,用料石砌成进水涵洞,受益农田达2000亩。1969年,国家投资1.6万元,群众自筹0.7万元,兴建进水闸1座、放水闸1座、疏浚2条小渠道,使受益农田增至3000亩。1982—1983年又投资修建闸板等。1987年,坝长20米,坝顶宽0.6米,坝高2米。
▲东门渡闸位于新河乡新河行政村,距城约30公里。始建于1961年,闸底高程5.5米,闸顶高程12.3米,闸墩净高程6.8米,共有5孔,各宽3米、高12.3米、过水流量146立方米/秒;控制面积151平方公里,包括宝圩、长兴圩、养贤联圩西埂、自兴圩以及养贤乡的皂南、赵村、和尚、三合等小圩;主要起防洪作用。大闸建成后,遇汛期域内雨水集中,地面迳流大,则启闸外泄、腾空底水;如外河水位上涨高于内水,有倒灌的可能时,则闭闸截流(汛期时外水一般高于内水2—3米);可保证5.1万亩农田免患洪涝。
【山丘区小型塘坝】境内丘陵低山区既无中小型水库蓄水防旱,又无长流水河道可拦河筑坝引水灌溉,主要靠小型塘坝蓄水防旱。建国前夕,山丘区共有小型塘坝27300个,但干旱仍难避免。建国后,国家多次投资,并派出技术人员,对山丘区小型塘坝进行整修,开挖灌溉渠道,还新修了一些塘坝,有条件的地方尽量做到塘塘相连、沟沟相通;一般每个村民组都修筑了1—2个当家塘坝。1958年,全县共有小型塘坝34700个;1970年有31600个;1987年,全县有小型塘坝27300个,数量虽有所减少,但塘坝的蓄水量大大增加,一般地区可达30天不雨不受干旱影响。
【青弋江综合利用工程】设计本县的高桥、杨柳、金坝、寒亭、文昌、夏渡、峄山、向阳、敬亭、团山共10个公社受益。工程于1971年10月动工。在芜湖地区统一安排下,本县参加溪口至泾县纪村42公里总干渠会战。10期会战工程中,共筑堤15公里,完成土石方420万立方米;修建双孔地下涵3处、公路桥2座、人行便桥6座、泄洪闸1处。1977年10月,本县完成东干渠古楼铺隧洞进出口两头明挖土石方6.4万立方米、出口排水渠土石方8.5立方米。截至1987年底,接通本县的东干渠工程尚未入境。
【河流整治】
▲华阳河工程华阳河自境南山丘区下泄,比降大、流速快、流量变幅大;河床鹅卵石覆盖层厚,易冲易淤;河道多年受洪水冲刷,塌岸改道,变化异常;流域内旱涝灾害频繁,血吸虫病高发。鉴此,1975年底中共宣城县委成立华阳河工程指挥部,制定出华阳河的整治规划,即:上游加强水土保持,兴建汤村水库;下游挖河筑堤,砌石护坡,堤上行车,河上架桥,荒滩改田,两旁植树,开渠灭螺,全面配套。1976年初动工,至1978年基本结束,3期工程共从全县抽调民工120万人次,挖河道29.45公里,两岸筑堤61.55公里、建跌水6处,修建机耕桥9座及溪口、新田、黄渡3座跨河公路桥,建引水灌溉涵36座;计完成土石方272万立方米,浇铸混凝土2331立方米、钢筋混凝土2608立方米。华阳河经过整治,完成挖河筑堤工程,河道基本顺直,洪水归槽;防洪效益4.2万亩,灌溉效益4.99万亩,钉螺面积由原来的260万平方米减少到66.4万平方米;河堤顶宽8米,实现堤上通车。1983年、1984年连遭2次洪水袭击,工程水毁严重,堤不通车;加之原工程设施不配套,施工质量不高,上游没有必要的控制工程,河道仍系坡陡水急,遇洪水暴发,水溃堤外,致灾难免。
▲牛耳港改道牛耳港由小河口到新保、太保入固城湖,全长11公里,是水阳江自然分洪入固城湖的4条河道之一。牛耳港流域小圩多、堤线长、堤身单薄、排涝设备差,上有洪水威胁、下有江湖倒灌。1972年,江苏省高淳县又在下游杨家湾建节制闸和船闸,致固城湖水位抬高,影响我县泄洪,加重了该区域防洪排涝的负担。为了根治洪灾,缩短防洪堤线,保障排灌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确保农田高产稳产,1976年1月,中共宣城县委调集12个公社的民工开展牛耳港改道工程。不久,江苏省高淳县的保胜、砖墙、固城、双塔4个公社聚集5000余人,过境前来阻扰施工,与我县卫东、狸桥2个公社群众发生冲突,后升级到双方持枪武斗,各有伤人;4月,我县为平息事端,遵国家水电部电令停办牛耳港改道工程。全部工程完成土石方120万立方米,仅占原计划的50%;工程最大分洪量为40立方米/秒,未达到设计效益。
【固城湖、丹阳湖围垦纠纷】固城湖位于本县与江苏省高淳县之间,系两县共辖;丹阳湖地处当涂、高淳、宣城3县交界。两湖自古以来吞吐调节水阳江洪水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建国以来,高淳、当涂2县曾多次在两湖筑堤围垦,直接影响上游我县泄洪,致发水利纠纷。1974年,高淳县在丹阳湖围垦造田1.4万余亩,并取名“胜利圩”;同年,高淳县又在固城湖南侧越境新筑串湖大堤,虽经国家水电部委派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多次到现场,并与江苏省水电局协商调解,然均未果。为此,水电部于1975年3月向江苏省革委会等发出文件并呈报国务院,批评这种错误做法并要求改正(详见附文)。事犹未竟,1978年高淳县又在固城湖筑堤围垦4万余亩,取名“永胜圩”;再加上70年代围垦的永联圩、跃进圩等,使固城湖蓄洪面积缩小,水位升高。至1985年,固城湖总面积已从原有的81平方公里减至30.9平方公里,容积也相应减小到0.4亿立方米(原湖容量为1.2亿立方米)。丹阳湖历经多次大面积围垦,1985年已名存实亡,仅留一条运粮河道入长江、面积18平方公里(古丹阳湖面积约有3000平方公里,1949年尚有161平方公里)。致使位处上游的我县汛期泄洪严重受阻,大片农田常受洪涝威胁。因而邻省、县水利纠纷时有发生。
附:水利电力部关于解决丹阳湖、固城湖水利矛盾的意见(节选)
(急件)(75)水电计字第73号
江苏省革委会、安徽省革委会、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并报国务院:
安徽省当涂县与江苏省高淳县分别在固城湖、丹阳湖围垦引起的水利矛盾,1972年我部曾与两省商定,在统一规划前,水阳江流域湖泊不再围垦,但当涂县、高淳县都不执行,仍不断加高圩堤,当涂县还修筑了新圩,矛盾继续发生,日趋尖锐。我部曾多次发电、发文劝阻,并让长办先后多次派人到现场会同两省协商解决,均未成功。去冬以来,两县进一步加高圩堤,严重影响安徽省宣城县狸桥等2个公社的来水出路,几乎造成武斗。我部于一月二十九日电请两省立即停止该两湖圩堤加高和串湖大堤的施工,并于二月初邀请两省水电局负责同志来京协商解决;虽经多次反复协商,未能得到解决;高淳、当涂两县反而在春节后又动用大量劳力,继续那些错误工程的施工,尤其是固城湖串湖大堤,已造成安徽省宣城县农田受淹,损害了群众利益,受害公社的群众情绪十分愤慨,急待妥善解决。
我们认为,高淳与当涂县有关领导的做法是错误的,……经研究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我部(72)水电综字26号文件和(72)水电水字31号文件有关水阳江流域围垦的规定,是经与两省协商一致的,应坚决执行。
二、江苏省高淳县在固城湖南侧新筑的串湖大堤,不符合上述文件规定,应于今年三月底前彻底拆除。在丹阳湖加高原属低圩灭螺的南圩、北圩之堤,也不符合上述文件规定,原则上应予拆除。但考虑到丹阳湖灭螺需要,高淳县沦溪圩和当涂县大白汤、南圩、北圩等4个圩子的圩顶高程定为9.5米(吴淞高程),超过9.5米以上的圩堤部分在今年三月底以前一律铲除。在我部26号文和31号文以后,水阳江流域湖泊内进行的其他围垦工程应拆除。
三、水阳江、青弋江流域统一规划工作,由长办会同两省立即进行,力争于1976年上半年提出报告,在规划未经审定以前,凡属影响邻省的水利工程一律不得兴建,已经动工的应立即停止施工。
1975年3月22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