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粮油仓储】
▲粮仓解放以前,粮食仓储称“积谷”。清代积谷仓有常平仓、义仓和社仓3类。民国时期有保仓、乡镇仓和县仓3类。大多利用祠堂、庙宇和民房作仓房。民国23年(1934),全县积谷仓共106个,其中:县仓1个设于水阳,一幢12间,容量200万斤;乡镇仓105个。全县积谷总数为11446石(每石折合为175.95市斤)。民国29年(1940),积谷仓扩建至268个,其中县仓1个,乡镇仓25个,保仓242个,积谷总数为36482石。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县政府为征借和抢购军粮的储存,大量租占公房或民房修建收纳仓。至民国36年(1947),全县共有收纳仓30座,总仓容量为175290石。
建国以后,收纳稻谷之所统称粮仓。建国初期,为储粮急需,仓房仍征用或租借祠堂、庙宇和民房。1950年,全县有粮库7个,分设于油榨沟、水阳、湾沚、寒亭、周王、孙家埠和双桥,总容量690万市斤。后因方便交粮和就地供给粮食,于新河庄增设一粮库,团山设一临时库,于杨柳、沈村、狸头桥、西河、水东和洪林等地设置7个分库。是年底,全县共有大小仓库15个共559间(其中私房363间),总容量3962万市斤。
1953年在孙埠和新河庄新建和扩修收纳仓,于城关等地修建草仓。此外,县粮食局还委托基层供销社修建一批简易仓房,年底仓容量达到10102万市斤。此后,每年均新建或扩修一批仓库。至1987年,全县共有粮仓点45个,储粮仓库206幢,总面积82875平方米,总仓容29164.2万斤。其中苏式仓6幢,分布于城关2幢(直属库),孙埠、周王、水阳、狸桥等地各1幢,合计面积8177平方米,仓容2476万斤;基建仓134幢,分布全县各乡镇,合计面积56247平方米,仓容21680.4万斤;简易仓56幢,面积16987平方米,仓容4668.8万斤;民祠仓10幢,面积1464平方米,仓容339万斤。
▲油罐1966年全县建2.5吨的油罐18个,分布于水阳粮站和城区北门粮站各8个,狸桥粮站2个。随着生产的发展,1974年又建75吨油罐4个,125吨油罐1个。其中75吨的油罐设于水阳粮油厂1个,北门粮站3个,125吨的油罐设于水阳粮油厂。
1980年,省粮食厅要求销售量大的粮站均要建油罐,以便油罐车散运菜油,减少油桶占用。当年本县由省出资金、钢材,县粮食局承办,共建大小油罐50个。其中15吨油罐10个,10吨油罐40个。1984年,县浸出油厂建起500吨大油罐2个,1987年又建500吨大油罐4个。1987年末,全县共有大小油罐79个,合计容量4020吨。
▲粮油保管1950年各粮库均建有护仓小组,采用曝晒、通风,倒仓等措施防止粮食变质。至1954年,先后组成12个护仓委员会,33个护仓小组,6个冬防委员会,护仓人员共计5847人。
1955年4月起,推广浙江余杭县的“无虫粮仓”和本省亳县首创的“四无粮仓”(无虫、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经验,当年县内“四无”粮仓容量达323万斤。1956年8月,全县粮食系统首次开展“四无粮仓”突击月活动,年底有175幢仓库(仓容11673万斤)达到“四无”标准,占全县总仓容的82.6%。其中城关等两区站和洪林等16个分站的粮仓全部实现了“四无”粮仓。沈村分站的保管员王永成同志保粮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县、地、省、全国先进工作者,同年11月17日出席了全国粮食系统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1959年,在“四无粮仓”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七无粮仓”(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无变色、无异味、无病疫)活动。但因粮食突击入库,边收、边打包、边装运,水份较高、杂质偏多,以致“七无”目标难以实现。1966年后,仓储管理制度比较混乱。1972年起,又继续开展“四无粮仓”活动,并制定了一系列粮食保管制度。1978年后,以开展“四无粮仓”活动为中心,贯彻“防治并举,以防为主”的保粮方针。每年春秋两季,以分站为单位,在全县开展粮管工作的检查评比活动,奖优罚劣。至1987年,“四无”粮站达17个,占全县45个站点的36.8%;“四无”仓容18654万斤,占全县总仓容的70%。
▲防治设备50年代,本县粮食防治工作以人工劳动为主,采取曝晒、扑打、过风、淌筛处理,兼用少量的六六六粉熏蒸消毒。60年代和70年代,随着防治设备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仓库粮食防治工作以药剂蒸熏和空仓消毒为主、物理机械处理为辅。用于熏蒸的药物有氯化苦、磷化铝、磷化锌、敌敌畏和可湿性六六六粉等。80年代磷化铝基本取代了其它化学熏蒸剂。普遍使用的设备和器具有喷雾器、防毒面具、压模槽、电动木风车、扬谷器、电动振动筛、三防门(防虫、鼠、雀)以及机械通风机等。全县各基层粮站均备有常规化验设备,如分级筛、电子水份测定器、电烘箱、测温计、电炉、1/10天平、1/100天平、分析天平、电动筛选器、脱白机、分样器、电动粉碎机等。
【粮油调运】民国以前的漕粮运输大多走水路,故称“漕运”。水运工具均为木帆船。概由宁国府派通判、守备各1人,千总2人专管漕运。
民国初期,田赋折合钱元计算,停征漕粮。民国30年(1941)田赋改征实后,宣城县设立了粮运站,成立20个运输队和2个手车队。规定每队民夫90人,每人每日挑运粮食80市斤,行路60华里。抗日战争时期,军粮运输由杨柳铺一线陆运。民用粮以人力运至孙家埠,由船筏队运输,销往宁国、绩溪、歙县等地。
解放后,国家对粮食实施统一调拨。县粮食局设立储运股(科),专司粮油调运事宜。1953年,本县完成对外净调拨粮食16032万斤。1954年虽遭受特大洪灾,仍调出各种粮食4684万斤支援当涂、芜湖、无为等县市。
1980年1月,县粮食局成立了船队,拥有60吨位的机动木船两条,大小货车8辆,对外调运有公路、铁路和水运。1987年,全年粮食运输量达118176吨,其中铁路运输量18087吨,占15.3%;公路运输量61136吨,占51.7%;水路运输量38953吨,占33%。
建国后宣城县若干年份粮油仓库及调拨量统计表

建国后宣城县若干年份粮食产购销调存一览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