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中医】建国前,一些中医世家,承袭祖业,潜心修医,以其妙方绝技治病除疫、造福乡里;最为著名的要数世传十一代的杨氏伤科,治伤接骨,堪称一绝。
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药,鼓励扶持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同时,加强中医药事业管理,对社会开业中医进行资格审查,提高诊疗质量。据调查统计,1952年全县有开业中医291人;其中,年龄最轻者35岁、最高者82岁,有名望老中医30人。1955年3月,召开全县中医座谈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及54名中医代表与会;会议传达贯彻中医发展的方针政策,总结了建国以来全县的中医工作;此外,座谈会上献出中医单方154个(后经整理在全县推广)。同年,吸收5名技术水平较高的中医,分别按排到县人民医院、血防站以及水阳、周王区卫生所工作,并输送2名高级中医到上级卫生机关工作。是年,全县共有中医276人。1956年县人民医院设立中医科和针灸室,有中医及针灸医生3人,当年门诊6131人次。是年全县有中医268人。
1955—1959年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血吸虫病,其中以紫根独角丹治疗晚期腹水病人27例取得一定疗效;用中药五合膏、川楝子治疗头癣11429人,疗效在80%以上;以针刺阿是穴治疗甲状腺肿也取得较好的效果。其间,全县共培训中医及针灸人员400余人;搜集整理交流单方验方456个。1959年,全县共有211名中医,除半农半医5人及单独开业的老年中医12人外,有关部门将其余中医均安排到公社卫生院工作。是年,各公社卫生院均开设了针灸门诊。在发展中医事业的同时,积极推行中西医结合,一批西医主动学习中医(药)知识,并在西医治疗中使用一些中医(药)疗法;据统计,建国后至1959年,全县共有202名西医学习中医(药)知识(其中在职业余学习185人、离职学习17人),还有不少西医学习针灸疗法。1962年,县人民医院中医门诊11586人次、出诊118人次。是年全县有中医146人。1965年8月,本县18名中医(药)学徒参加由芜湖专署卫生局主持的政治和业务考试,有15人成绩及格准予出师。同年,县人民医院中医门诊13335人次、针灸5966人次。是年,全县有中医114人。1966年有中医136人(包括即将出师的中医学徒19人)。
1970年,县人民医院试用针刺麻醉手术。1975年开始普及针麻。在县人民医院的辅导下,不少公社卫生院开展了针麻手术;当年有9个公社卫生院共行针麻手术237例、针麻率37.1%。全县16个社镇卫生院共行针麻手术1593例、针麻率65.6%;裘公、寒亭、金坝3个公社有14个大队医疗室亦开展针麻手术。据统计,1970—1976年,县人民医院共行针麻手术1400多例。1979年,全省选拔中医药人员考试,县内有6名基层中医人选,其中1人被选送省中医学院附院工作。1980年6月,从集体所有制中医师中录用5人为国家职工,分配到基层卫生院工作。1982年10至12月,县卫生局对20名社会老中医给予经济补助。是年,县人民医院中医门诊2万余人次,中药房销售额14.6万元。1984年,全县卫生机构有中医中药人员200多人,其中获中医药师以上职称者36人、中医药士57人、中医护士1人;此外,还有一些社会老中医和西医学习中医者。中医临床分科已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骨科、推拿按摩、针灸、痔瘘、皮肤和蛇伤等。1984—1985年,县医院中医科参加全国中医学会肝炎科研协作获得成功。1986—1987年,县中医学会组织部分中医药人员对敬亭山及溪口狮峰中草药资源进行了考察,并采药400余种、制作标本200幅。1987年,县人民医院中医科设中医病床8张。是年,全县有中医师25人、中医士63人。
【中药】
▲资源概况据1984年中药资源的全面普查表明:全县共有中药227科、898种。其中:植物药类有159科、785种,动物药类有84科、109种,矿物药类有4种;全国重点药材363种,本县有产209种、占57.58%;全省重点药材270种,本县有产240种、占88.89%。主要种类有:
1、名贵药材:鲮鲤、扬子鳄、祁蛇、灵猫香、珍珠、豹、天麻、安徽贝母、银耳、绞股兰等23科23种。
2、大宗地道药材:宣木瓜、大枣、太子参、桔梗、玄胡、白术、杜仲、沙参、徐长卿、龟板、鳖甲、鸡内金、明党参、紫丹参、毛白前、白癣皮、半夏、复盆子、山楂、榧子、威灵仙、仙茅、白芨、天门冬、天花粉、苦参、地榆、决明子等202科875种。
3、引种栽培药材:玄胡、川芎、浙贝、红花、穿心莲、白芍、枳壳、枣皮、丹皮、薄荷、山药、厚朴、金银花、玫瑰、黄柏、茯苓、佛手等41科41种。
其中太子参、桔梗、沙参、紫丹参、瓜萎、辛夷、珍珠母、土鳖虫、安徽贝母、苏子、皂角等29科31种为家种和野生兼有药材;鲮鲤、灵猫香、豹、天麻、祁蛇、杜仲、厚朴、辛夷、草芍药、麦冬等27科27种为稀有和近于灭绝的药材;
▲中草药采制及应用1971年,双桥公社卫生院派出多人,跑遍全县丘陵山区,并先后前往宁国、繁昌、太平等5个县,共采药15次,历时1393人天,采集鲜药32485公斤;遂办起简易的制剂加工室,生产出针剂30种、片剂5种、合剂5种、胶囊剂3种、浸剂1种、滴剂2种,共计46种中草药制剂。在临床医疗中,有60%的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中草药复方千里光合剂(千里光、地绵)治疗菌痢82例、显效率98.8%;千里光治疗虹膜睫状体炎,毛冬青治疗闭塞脉管炎等均取得了较好疗效。此外,卫生院医务人员研制的“鹅不食草和野菊花蒸馏剂”滴鼻预防感冒显著,并在全国预防流感专业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
▲药材经营清代,城关开有焦春阳药店。此后,规模较大的药店多设在城关、湾沚、水东、孙埠、周王、西河等大集镇,独资或个体开业的中医兼营药店遍及城乡。抗日战争期间,规模较大的药店多数停业。
1951年,全县共有中药店146家。此后,独资及兼营药店相继投资入股,参加联合诊所工作。1956年,对城镇规模较大的中、西药店实行公私合营。是年,全县共有中药剂人员119人(包括药店的营业员在内)。
1954年,县药材公司成立,归属县商业部门领导,承担全县中药材的生产、收购、加工、运输、调配、销售等任务。1957年,县药材公司划归县卫生科领导;同年,成立县药材生产管理委员会。1959年12月,县药材公司下设药材培植场,以种植生地、白术、菊花等为主,时有职工等27人。1963年,公司划归县商业局领导;时公司在全县设有18个中药收购点,收购人员64名。
1984年,全县共有3个药材培植场、37个药材种植专业户以及935个兼营户,药材栽培面积3750亩,共有47个栽培品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