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佛教】据旧志考稽,佛教传入境内当在晋代。晋永平年间(291)于境北水阳建净国寺,永安年间(约304上下)于县城陵阳山建立永安寺(唐称开元寺,宋称景德寺),以后历朝均有佛教寺庙迭建。据民国23年(1934)《安徽省统计年鉴》记载,全县有僧寺173处,尼庵100处,僧众661人,尼姑332人。在家居士之多难以统计,仅城区和城郊大小庙宇多达40余处。抗日战争期间,县境寺庵(庙)大多圮废残破。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绝大多数僧尼因分得土地而还俗务农,原有寺庙庵堂有64%被改建学校或充作他用。1952年12月《宣城县庙宇僧尼调查统计表》记载,仅城关、沈村、狸桥、寒亭、孙埠、洪林、油榨、水东八个区和水东、湾沚二镇尚存寺15处,庵74处,庙206处、殿7处,僧、尼共50余人。50年代后期,全县有僧尼居住的寺庵共有10处,僧31人,尼8人。主要集中在南乡朝天洞和京山堂,共有僧尼28人,1961年合并成立朝京生产队。
唐、明两代,境内佛事兴盛。唐大中三年(849),宣州刺吏裴休曾迎佛教重要宗派之一的禅宗支脉的黄蘖宗创始人希运禅师居城中开元寺开堂演法,二人过往甚密。裴休并集其说法内容编辑《黄蘖心要》(又名《黄蘖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敬亭山南之广教寺即为黄蘖开创,并与九华山化成寺、黄山翠峰寺、琅琊山开化寺合称四大名寺。自此,黄蘖宗盛于江南。明洪武辛未年间(1391),有景德、广教、兴国、宝积、空相、资圣、善果、柏山、城山、胜果、寿昌等11个寺先后立为丛林。明清时期,县署设有僧会司,宁国府署设僧纲司于县城景德寺内,管理佛事僧尼事宜。民国18年(1929)1月,成立中国佛教会宣城分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庙佛像均遭横扫,僧尼被迫还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宗教政策,1980年5月,恢复朝京生产队,归还了原寺庙房产及田地山场,被迫还俗的僧尼陆续返回住寺。1984年7月,重新成立宣城县佛教协会,会址设于城区小九华,释悟觉任会长,1987年3月曾出席中国佛教协会第五届全国代表会议,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1987年底,全县共有住寺僧尼32人(其中僧22人,尼10人)。被批准为佛教活动场所的有4处:
▲朝天洞原名老虎庵,俗称朝天洞(因庵就洞而建,洞口朝天,故名),又名龙泉庵。建于明崇祯年间,地处县南华阳山支峰金牌岭(今溪口乡金牌村)。解放前,香火旺盛,有皖南第二佛教圣地之称。1984年2月,经省宗教事务处批准恢复佛事活动。同年12月,被列为省级重点寺观。1987年7月,洞、寺均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有房屋50间,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内有大雄宝殿、祖师殿、观音阁和藏经阁,常住僧12人。香火常年不断,每逢佛教节日,来自泾县、宁国、当涂、江浙一带和县内香客或游览的人数多达万人次。
▲京山堂原称京堂庵,位于县南梅龙岭(今溪口乡梅龙村)。宋元两代有古庵旧址,明万历年间重建。现有房屋20间,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存有大雄宝殿一处,常住僧2人。1984年2月,经省宗教事务处批准为佛事活动场所。同年2月被列为省级重点寺观。
▲小九华现更名普渡禅寺,位于县城北门凤凰山。建于民国33年(1944)夏,房屋40间,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寺内有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阁和三天门,现有住僧8人。1985年12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恢复佛事活动。每逢农历7月30日(地藏菩萨生日)前往进香者多达3、4千人。
▲翠云庵位于县北敬亭山腰。唐大中年间(852年左右)建,初名卜静室。元末毁,明宣德年间(1430年左右)于故址建庵曰翠云。抗日战争时期遭兵燹,房屋几尽毁圮。1987年9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重建。该庵现建房屋15间,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内设大殿,现有尼姑8人。重建后,常年香火不断,香客众多,加之地处敬亭山风景游览区,每年接待香客、游客均在万人次以上。
【道教】县内有道教活动始于汉代。县城东南郊之响潭上,古有钓台,旧志载称,相传为道家窦子明钓白龙处。其留居过的城内陵阳山为子明得道之地,并因以为名—陵阳子明。唐代在县城东南隅建紫极宫(宋大中祥符年间改名天庆宫,绍兴年间因火毁徙建于西南隅之鳌峰,元大德年间易为玄妙观,也称元妙观)。城东30里之麻姑山建有仙坛和冲妙观,相传为麻姑炼丹处。唐玄宗时期,为道教作出贡献之一的嵩山道士吴筠曾久寓宣城,并于天宝十三年(754)卒于本县。邑人贺士迪原元妙观道士,元代成宗年间被召入京,赐号真人,其徒稽天仁曾历仕元妙观提点,领宁国路诸宫观事宜,并受赐金襴紫衣。明代,三丰祖师张邋遢曾在城内元妙观凝书院寓居,时人不识,乃留其姓名于壁间而去,相传此后“院中不生蚊蚋”。入清以后,道教渐衰,信徒不如佛教之多。但民间崇奉,延请祈祷超度之事,仍比比皆是。
明洪武初始置道纪司于元妙观,县署设有道会司。辛未年间(1391)元妙观立为丛林。民国时期,崇信道教者渐少,也不见有其组织。据旧志查考,自唐至清,境内先后建有道教宫观院殿达54座,后因年远兵燹,大多圮废,据民国24年(1935)《宣城县采访概要》所记,道观仅存10座,住观道士每座1—4人,其中敬亭山之翠云庵,唐代原系禅门,至民国8年(1919)始改住黄冠(道士)。此为抗日战争后仅存的一座道教处所。住持者时人称之为“耿老道”,解放以后,道教未再兴起,职业道士均从事他业劳动为生。
【天主教】清同治初,因大批湖北移民迁至本县东乡徐村定居,其中移民多系天主教友,江南教区(堂设芜湖市)得知情况后,清同治八年(1869)即派遣法籍传教士金式玉来该村购买基地建西式房二重,创建了皖南第一座天主教堂,也是本县天主教有堂之始。后因该村地处偏辟,清同治九年又在村南八华里之水东建华西式瓦房四重,另设大教堂,取名“圣母堂”,改徐村教堂为公所。因其与上海佘山“圣母堂”齐名,在东南亚一带具有知名度,故为皖南教堂之最。每届圣母节(9月24日)例有水东朝圣之举。朝圣之期,在芜湖教区天主堂司铎的支持下,各地天主教教友均组织朝圣团来水东教堂朝拜圣母,礼仪隆重。同治十二年11月在县城西坂头(即今魁星巷县第六中学处),购买基地建华式瓦房五重,创设女义学,女教士均为华人。光绪二年(1876),县内曾有过早期的群众自发反洋教斗争。是年正月二十八日(2月22日),宁国府等候考试的考生,会集在倪怀纶神父住宅前,破门而入,捣毁用具。后经法籍神父金式玉去府署交涉,知府赔偿损失4000元,并承允在女义学西南侧划地一块(旧名春归台,今县委大院)建造天主教总堂,史称宁国府教案;同年闰五月十六日(7月7日),建平县(今郎溪县)欧村教堂神父黄之绅因肆意捉拿当地雇工阮光福等人,激起村民公愤,在打死神父、教士和烧毁教堂的消息传至宣城后,监生胡秀山愤起率众先后围攻、捣毁孙村(洪林乡境)和水东二教堂。继之,反教怒火延及广德、宁国等处,史称“江南教案”。此后,清政府为防止反洋教事件再起,曾对县城和水东二教堂由镇标各拨一棚士兵予以保护。清同治和光绪年间,总堂及其所属水东分堂于四周乡镇、村庄先后建有16个公所(小型教堂),作为各堂神甫巡回传道、举行弥撒和施行圣事的基点。民国9年(1920)原湾沚分所改为分堂。自此,宣城天主堂辖孙家埠、寿松铺、汪家山、凉亭、青龙山(新田)、桃树庄(宋家庄)、周王村、杨柳铺、柿木铺、大张村、大李村、九里汤、天门山、寒亭、西河、油榨沟(姚埂)、水阳计17个公所;水东天主堂下辖徐村、鲍村、小胡村、上河村、戴村、港口、小汪村等7个公所;湾沚天主堂辖新丰、竹塘、红杨树3个公所。全县教徒,据民国24年(1935)《宣城县采访概要》所载:县城西坂头天主堂3000人,水东天主堂3800人,湾沚天主堂1350人。他们大都集中在县境东南乡,多属教堂佃农。三个教堂都拥有田产,北伐战争期间,水东、湾沚二堂之田产因外国教士离境,尽数卖光,宣城天主堂建堂后,先后共置田产1千余亩(每年收租稻八百多担),仅县城南郊之葫芦圩的270亩田就全为教堂拥有,故易名“圣心圩”,民间习称“洋鬼子圩”。教堂雇有教徒专职管理田产和收租。民国24年1月,宣城天主堂开办施诊所,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为“天主堂诊所”,所长兼主任医师是西班牙籍修士(又称“相公”)艾霞飞;水东、湾沚天主堂也先后设有施诊所。
民国11年(1922),宣城天主堂开设培英公学,学生由芜湖教区所属各县天主堂保送,历届毕业学生大多从事教区内各堂口的辅助传教工作或小学教师,为其传教事业服务。民国13年,芜湖、安庆、蚌埠三个教区联合筹办的圣心小修院被指定在宣城天主堂设置,专事培养传教人员,学员由教区保送。日军入侵,培英公学停办,圣心小修院先后迁至寒亭和泾县,继又迁至芜湖天主堂。民国29年,圣心小修院改为宣城圣心大修院(另附设小修院)。学生毕业后均晋升为司铎(传教士、神甫),民国33年该院迁回宣城。民国38年春,原培英公学恢复为培英中学。解放后,外国教士相继回国,圣心大修院遂告解散,培英中学也因经费困难,师资缺乏而停办,学生分别转入宣城中学和宣城师范。所设之民强小学于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办,易名“城关第三小学”。
水东天主堂也早在清季同治末年开办过经学班,民国22年(1933)改为达理备修院,专为宣城天主堂圣心小修院培养小学毕业生,学生来源于芜湖教区各堂口保送,抗日战争期间停办。
解放初,湾沚天主堂华人教士王于天(山西人)因回原籍,该堂教务活动遂告停顿。1951年,宣城和水东天主堂同时成立了天主教三自革新委员会,由该会接管这两所教堂的全部财产,外籍传教士、修士11人也于1950—1952年间分批离境回国。从此,宣城县境的天主教全是华籍教士。宣城教堂因三自革新委员会的成员多非专职,教会生产管理不佳,1955年又改组为保管委员会,次年,由保管委员会将奶牛、饲养员合并到县敬亭畜牧农场,诊所和8名医务人员归并于县血防站,神甫大楼借用为血防站站址,圣心修院大楼暂借为宣城师范分部所用。1959年,中共宣城县委员会迁驻于此。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宣城天主教保管委员会即告解散,至此,教务活动终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0年7月,原有天主堂房产权退还给了天主教,宣城县委机关采取租赁手续继续使用教会房产。
解放后,水东教堂继续有宗教活动,经三自革新委员会的同意,将神甫大楼及达理备修院校舍借给水东小学使用,大圣堂供绣花厂使用。“文化大革命”开始,宗教活动被迫停止。1986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该教堂恢复宗教活动,1987年12月,正式恢复“水东天主教爱国会”,神甫张凤藻任主任。该教堂重新开放后,意大利、西班牙和港台地区的一些神职人员陆续到此朝圣或参观。1987年,全县计有天主教徒达2000人。
【基督教】县内基督教(新教)有四个教会:一为内地会,二为美以美会(即卫理公会),三为宣道会,四为安息日会。后二者传入本县较晚,传播影响不广。
▲内地会光绪十六年(1890)始由英国教士宓德福来宣城传教,在县城西门大街(今县建筑公司处)购买基地建耶稣总堂。当时,因宣城为宁国府治,府县均建总堂,故名“耶稣总堂”,下辖郎溪、广德及河沥溪(宁国县)等县的内地会教会。总堂设有诊所,并创办萃英学校一所,分高小中学两班,学生来自各分堂和芜湖内地会教友的子女,男女分班上课。教堂附近,清政府镇标拨兵一棚给予保护。光绪二十三年(1897)于湾沚建分堂,驻有英国女教士,并办有女义学,当时教堂附近也有营汛保护,自光绪年间到民国时期,境内的孙家埠、漕塘、陈村、洪林桥、陈村坡、黄池、狸头桥、马山埠、黄渡、杨柳铺、寒亭、大胡村等地都先后设有分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县城北门大街三眼井处(今耶稣堂)建华西兼式瓦房,设礼拜堂,教务日益兴盛。西门大街之总堂教务到北伐后逐渐停止活动。县内自有内地会后,先后前来传道的外籍男女教士有英、美、德、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以加拿大人居多,英人次之。民国10年(1921),选送何克明去杭州内地会神学院学习,结业回宣后,以教会规定行按牧典礼,自此,即为本县第一个华人牧师。全县教徒,据民国2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记载,共有1164人。
▲美以美会(即卫理公会)民国元年(1912),由中国籍牧师董云笙来宣创建,属南京华中年议会执行委员会领导,当时设于锦城路(今供销大厦处),次年迁移到县保健站南侧(即县医院对面)建福音堂(礼拜堂)、牧师住宅和储才小学一所。民国3年(1914)5月,于叠嶂东路(今县农机厂处)创设皖南中学及附小,民国5年于锦城路(今县武装部北侧)开办育英女学,民国9年又设友立医院。在水阳和寒亭2镇也相继建立福音堂。三教堂共有教徒近200人。
此外,美国安息日会于20年代在县城西门大街建有警世堂。湾沚镇的宣道会,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加拿大籍传教士荣安义创建,属中华基督教宣道会华中委员会领导,并先后创办国础学校和培贞女校,民国26年(1937)日军入侵,县城沦陷,各教会的教务活动均告停顿。
抗战胜利初期,县城北门街耶稣堂为县警察局占用。民国35年(1946)4月,经英国牧师胡安得交涉,同年10月8日迁让。自此,教务活动始恢复,同时成立了“宣城县耶稣教执事会”,由信徒推选执事5人管理教会日常工作。执事会主席为何良达。当时,上海内地会总会曾派加拿大牧师师悌德夫妇和美籍女教士3人来宣协助传道。解放后,外籍传教士于1951年全部离境,内地会之耶稣堂由中国籍牧师陈醒秋和传教士李新之负责,卫理公会之福音堂由牧师朱菊生和传教士郭舜英负责。1951年10月9日,内地会与卫理公会两教派合并成立了“基督教宣城教会三自革新运动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了教务活动,教堂为县胶木厂占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堂被退还,宗教活动逐渐恢复。1982年5月,正式开放城关基督教堂和恢复了“宣城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1983年11月,又相继开放了南湖乡东风村基督教活动点。1986年10月,县基督教召开了第三届代表大会,选举出童耀斌为主席。近几年来,信教群众日益增多。1987年,全县城镇、农村计有基督教徒4千人。
【伊斯兰教】县内伊斯兰教于清同治三年(1964)随着河南、湖北等地的大批移民来境定居而传入。日军入侵前,城关之珍珠塘、沈村乡之胡村和水阳镇三处分别建有清真寺,教徒共计300人。日军入境,城关和水阳两地的清真寺被毁于战火。解放初,全县仅存丹桂乡(今沈村乡)胡村清真寺一处,该寺建于民国8年(1919)3月20日,早年因该地居民全系回族,又因信奉伊斯兰教,故沿称为“兰教村”。教堂有阿訇6人(其中在寺阿訇1人,散班阿訇5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民300余人。民国年间设有清真小学1所,1953年改为公办民助。1962年以前,每逢穆圣忌辰纪念节日,沈村、水阳、孙埠和城关的教徒都前往胡村清真寺参加集会,举行礼拜活动。后因在寺阿訇黄聘三迁回原籍河南后,宗教活动遂告终止。现今,清真寺因年久失修,损毁严重,虽有散班阿訇2人,也因年老体弱,无力过问教务。
【其他】据《宣城县采访概要》、《芜湖工商日报》记载,清末民初,境内尚有其他教派活动,如县城西门岳庙巷的万善堂,水阳的慕善堂,沈村的理善堂,水东的致善堂,裘公渡、东门渡和西河的普善堂,新河庄和西河的福善堂,孙家埠和湾沚的德善堂。其教旨均在劝戒烟酒,统属理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大多自行解体。
解放后,宗教活动受到保护和尊重,天主教和基督教工作始由县委宣传部负责,佛教和伊斯兰教由县委统战部负责。1956年9月,天主教和基督教工作由宣传部划归统战部负责。1984年2月,统战部设立民族宗教事务科,专门负责这方面工作,落实有关民族宗教政策。历届县人代大会和政协会议都特邀宗教界代表参加。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民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