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组织机构
1950年,县成立防汛委员会和防汛抗旱总队部,1959年后两组织合并为防汛抗旱指挥部,乡、镇(公社)同时成立防汛抗旱指挥所,由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水利、农业、物资、交通、邮电、供电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每届汛期(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各有关部门均派人至指挥部办公,协调做好防汛准备工作。遇有灾害性天气时,坚持昼夜值班,并和水文、气象等部门密切配合,及时传递雨情、水情和加强对水情、雨情的预测、预报工作,使防汛工作处于主动地位。每逢旱年,指挥部即调集抗旱机具,组织力量,或拦河筑坝,或倒翻湖水,挖沟开渠,千方百计输水保苗。
(二)防汛
郎溪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上游山洪倾泻直下,下游水道淤滞曲折,宣泄不畅,故自古以来,县内水旱灾害频繁,尤以水灾为多。据州、县志记载,南宋一百多年间,较大水灾8次。元代记载甚少,为3次。明代较大水灾13次,清代较大水灾共21次。民国以来无系统记载,据档案、报刊等有关资料记述,民国8年(1919年)夏,水灾严重,75160亩农田籽粒无收。民国11年(1922年)9月1日至3日,连续大雨,金锁圩破,南城门洞内水深1丈,城外民房水齐屋檐。民国20年(1931年)大雨成灾,水溢县城,全县受灾面积340平方公里,淹没农田197000亩,财产总损失计90万银元,灾民1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数75%。灾后,政府补助稻种3500石,折银元16500元,补助菜种400石,折款3200银元,发放冬衣7000套,折款21000银元,拨给收容所及粥厂款23098银元。民国27年(1938年)全县除永兴、高宝两圩未破外,余均圩漫堤决,“田禾尽被淹没,房屋悉为冲倒。”1949年,郎溪解放不久,大雨成灾,圩堤溃破殆尽。此后,1951年、1954年、1957年、1983年、1984年又多次遭受特大水灾。
1951年,7月11日~16日,连续降雨207.2毫米,东门埂最高洪水位达14.84米,南丰圩、花赛圩、大兴圩和部分小圩溃破,第一联合圩虽险象环生,但经干部、群众奋力抢救终于脱险。据南丰圩、第一联合圩、第二联合圩、花赛圩、高埠圩等5个圩口统计,抗洪抢险中共动员民工9311人,用去桩木8016根,毛竹1825根,摊垫312床,麻袋3165条,布袋2880条,草袋409条,木板560块,煤油1119斤,蜡烛85.5箱,拨发口粮121380斤。
1954年5月~7月,阴雨67天,降雨量1247毫米,东门埂最高河水位15.31米,全县仅第一联合圩未破。被淹农田95000亩,倒塌房屋3404间,18196人受灾,22人死亡,6人受伤。全县共有456名干部、34名医务人员、524名工人、26640名民工投入抗洪抢险。航运部门动员民船124艘,运送桩木11785根,麻袋6457条,草袋2544条,方板1万多块,芦席6389张,价值68600多万元(旧人民币)。在保堤抗灾中共完成挡浪工程7500米,加子埂30多华里,抢修险工303处,计13100米,抢堵溃口10处,长715米,共做土方172770立方米,投入民工283916人次。
1957年7月1日~5日,降雨295.6毫米,郎川河最高水位15.75米,普遍超过堤顶高程,全县大小圩口全部漫溢成灾,受灾农田191400亩,冲毁水利工程510处、房屋16828间,共有17796户、71796人受灾。城关地区动员群众堵塞城门、加高城墙始脱险。汛情紧急时,曾有839名干部、700多名工人和商业人员协助民工抢险抗灾,南京军区及时派来12艘快艇支援。破圩后,县委火速组织干部297人,民船390只,小轮2只,汽车5辆,营救灾民20157人,耕牛617头。洪水过后,县委组成堵口、救灾两套班子,抢栽晚稻58937亩。
1983年6月24日~7月5日,县内连续降雨422.8毫米,上游广德降雨达520毫米,其间7月4日~5日,县内降雨180毫米,广德降雨达203.2毫米,历来罕见。郎川河最高水位16.51米,超过1954年最高水位1.2米,南漪湖边百车口水位达13.81米。全县除涛城乡建设、保丰两圩外,其余圩口均溃破受灾。7月2日第一联合圩下部杨赛圩溃破后,水袭县城,积水数尺,深处逾丈,月余方退。大水淹没农田269700亩,冲毁房屋77611间,城乡共有43550户、192970人受灾,财产、物资损失达17055万元以上。防汛前,县地方财政预先拨款3.6万元购置防汛器材。抗洪抢险中共调运防汛木材100立方米,毛竹6257根,草袋34780条,芦席6300张。危急时刻,南京军区派来舟桥部队及舟艇抢救灾民,省委、省政府派出飞机空投食品11万斤。省委、地委负责人率领慰问团前来慰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白茅岭农场无偿支援粮食30万斤,泾县、宁国两县支援毛竹数万根,江苏溧阳县支援芦席2万张、衣服573件,内蒙、河南、江苏、上海等省市捐赠粮款,调拨物资救济灾民。
1984年6月12日晚~14日上午,县内普降暴雨300毫米以上,局部地区达357毫米,广德境内平均降雨330毫米以上。15日零时,东门大桥水位达15.87米,超过历年记录。洪水来势迅猛,奔腾倾泻,各圩虽已设防,但措手不及,除第一联合圩经万余干群奋力抢救脱险外,其余圩口终因人力不可抗拒而全部溃破,29万多亩农田被淹,16万多灾民被洪水围困,倒塌房屋7万多间。危急之际,南京军区某师参谋长刘广平率领舟、艇到灾区抢救灾民,军区副司令员张明乘飞机至灾区视察灾情,指挥部队救灾。省、地党政机关领导人亲至灾区慰问,指挥救灾工作。白茅岭农场在自身遭受特大洪峰袭击时,仍抽调人员至涛城乡抢救灾民,该场司法干部谷志明在抗洪救灾中英勇献身。
郎溪县汛期各河湖站水位情况一览表
(表7-4)

(三)抗旱
建国前,县内丘陵山区只有蓄水量很小的山塘,水利设施极差,一遇旱年即地裂禾枯,五谷失收。旧志载,南宋一百多年间较大旱灾6次,元代失考,明代12次,清代20次,民国年间发生较大旱灾2次。
民国23年(1934年),3~7月不雨,全县受旱农田287811亩,损失稻谷575625石,杂粮143905担,受灾人口112204人。灾民食树皮草根。
建国后,大修农田水利,蓄水量大幅度上升。1971年和1978年虽两次发生大旱,但经全力抗旱,农业仍获一般收成。1978年,县内出现百年未遇的大旱,其特点是降雨量少,干旱、高温持续时间长。是年,1~8月降雨494.3毫米,全年降雨697.4毫米,为正常年份降雨量的61%,比历史上大旱的民国23年(1934年)少380.2毫米。加之上年冬季雨雪偏少,水库塘坝蓄水不多。进入6月,旱情日重,新、老郎川河先后断流,南漪湖水位下降到7米左右,40多座中、小型水库和17000多个塘坝水干见底,水稻及其他作物受旱面积达45万多亩。旱情一出现,省委、地委及时调来大批抗旱设备和经费,省委书记万里来县视察并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抗旱。”县委提出“三保”(保早稻、保双晚秧田、保三系杂交稻)、“二要”(向南漪湖要水,向胥溪河、梅渚河要水)号召,先后在吼儿桥、梅渚4级站、定埠2级站、王家渡、百车口、新沟嘴等地建立临时翻水站和抽水站15处,并在南漪湖内挖渠筑坝,提高水位,翻引湖水倒灌新、老郎川河,供幸福、东夏、建平、城南、钟桥等公社农田灌溉。抗旱中,开挖沟渠60余条共57.5公里。拦河打坝180余道,打井855口,共计土石方120万立方米。提取梅渚河、胥溪河水共约1500万立方米,翻引南漪湖水约7500万立方米。使19.2万亩早稻得到较好收成,10万亩中、晚稻灾情减轻,栽插晚稻14.5万亩。抗旱高峰期,全县投入抗旱的柴油机(包括拖拉机和工厂动力)共1404台、29250马力,电动机181台、1728千瓦,大、小龙骨水车1219部,每天投入劳力5万多人。抗旱用电近400万度,柴油2千余吨。共支付抗旱经费335.5万元,其中省、地拨款171.5万元,社队抗旱贷款109万元,社队自筹55万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