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道路
一、乡村道路
建国前,县内主要乡村道路共30条,分大路、小路两种。其中:
(1)大路19条1.白茅岭经长乐铺、涛城铺至县城;2.石石曹经史家桥至县城;3.石石曹经水鸣桥至飞鲤;4.水鸣桥至广德县誓节渡;5.十字铺经姚村至鸦山岭;6.鸦山街经许村至宣城县双沟;7.姚村经庄村岭、袁村至宣城县双沟;8.郭家店经天子门、马庙、诸塘铺(清光绪年间改为朱堂铺)至毕家桥;9.十字铺经周家桥、夏郭村至飞鲤桥;10.毕家桥经飞鲤桥、大王村至东夏;11.飞鲤桥经十里岗、吴村渡至县城;12.县城经回澜亭、吼儿桥、东夏至宣城县昝村;13.东夏经北山头、十五里棚、乌塘至定埠;14.县城经钱浒村、夏阳桥、北山头、沈家村、新村里至江苏高淳县东坝;15.县城经横大路、三益代、汤桥、岗南、麻园至下吴;16.汤桥至梅渚;17.县城经钟桥、分流庙、梅渚至江苏溧阳县社渚;18.分流经草庙头至定埠;19.梅渚至定埠。总长约180公里,多数能行骡马和独轮车,个别路段只能步行。
(2)小路11条1.石人渡经管村、合溪口、涛城铺、南潘、汤桥或诸家桥至梅渚;2.松塘庙经涛城铺、史家桥、井岗头至水鸣桥;3.廖店经横大路至钟桥;4.廖店经南潘、榨村至侯村;5.毛家店至毕家桥;6.毕家桥经邱村、山头施至飞鲤桥;7.北山头经涧西至西山;8.凌禹至山丫桥;9.侯村经凌禹至汤桥;10.岗南经涧下至梅渚;11.梅渚经草庙头至谢家铺。总长约120公里,少数能行独轮车,大部路段只能步行。
建国后,交通事业发展很快,部分乡道已被改建成县、乡公路。70年代,县内手扶拖拉机迅速增加,根据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原则,全县农村共兴建机耕路168.2公里。这些机耕路一般宽2~3米,多数与县、乡公路接通。
二、公路
民国时期,县内兴筑公路3条,总长61.2公里,抗日战争期间全部破坏,直至郎溪解放时未能修复。建国后,县人民政府采取国助建勤办法,先后修复和兴建公路共74条,总长511.5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48公里。1987年,县公路管理部门接养公路16条,其中干线公路4条,县乡公路8条,乡村公路4条,共长203.6公里。
(1)干线公路
1.双(桥)—界(牌)公路(国道318线)
原称宣(城)长(兴)路,全长124公里。省内除宣城至双桥12公里路段与芜(湖)屯(溪)路共用外,自双桥经十字至广德界牌,长75公里。县内自百花桥至分界山,长15公里。今双界公路已划为国道318线(芜杭路)的一段。
民国21年(1932年)7月,安徽省建设厅成立宣长公路(皖段)工程处,8月动工修筑,年底完成路基土方,第二年6月竣工。路基宽7.5米,碎石路面,宽3米,共建桥梁43座(郎溪境内8座),涵洞344道。工程(皖段)总费用481490元(法币)。民国26年(1937年)8月,淞沪战争爆发,为防备日军入侵,郎溪县政府奉命于同月26日饬令姚村、涛城两区征集民工五千多人,在该路县境段挖坑167处,桥梁全部被毁,车辆停驶。建国后,县人民政府于1952年2月发动群众整修,8月底,县境内工程全部完成。计造桥8座,安装涵管40道,填铺路基路面共用土方九千立方米,每公里费用0.73万元。1972年~1973年,分两期施工铺成油渣路面。整修后,路基宽10~12米,路面宽6.5~7米。
2.望(牛墩)——十(字铺)公路(省道616线)
民国时期命名为(南)京建(平)公路。自南京中华门起,经江宁、溧水、双牌石至十字铺与宣长路相接,全长149.2公里。县内自望牛墩经钟桥、郎溪大桥至十字铺,长36.2公里。
民国21年(1932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因“事关军事交通甚钜”,令江苏、安徽两省兴筑京建路。民国22年(1933年)1月,安徽省建设厅成立京建公路(皖段)工程处,同时开始勘测路线。3月开工兴筑,10月完成路基土方,民国23年(1934年)1月31日竣工。路基宽7.5米,碎石路面,宽3米、厚15厘米。共建涵洞7道,埋设混凝土水管97道,除利用原钟桥石桥作为公路桥外,新建洋松木架式石台木面桥14座。工程费用共138775.95元(法币,下同)。民国26年(1937年)秋,为阻止日军车辆辎重通行,郎溪县政府奉命于9月5日征派民夫一万多人,沿线挖坑380多处,拆毁桥梁。建国后,为迅速恢复汽车运输,1951年冬,县建设科动工修建郎溪至十字铺路段5座木桥,随后组织民工填铺路面。1952年7月15日郎溪(车站设南门村)至十字铺通车。1954年冬~1955年5月,再次发动民工,将土路面铺成碎石路面。共铺石渣5753立方米,工程费用5.5亿元(旧人民币),其中省交通厅拨款2.5亿元。1957年开工整修钟桥至望牛墩路段。1959年6月郎川河木桥建成,望十路贯通。1975年开始浇铺油渣沥青,当年完成郎溪至十字铺路段。以后,逐年施工,1980年全线完成。油路面宽6.5~7米,路基宽10~12米。
3.祥(村)——花(鼓)公路
自祥村起,经高湾、涛城、长乐、白茅岭农场、白云山至广德花鼓塘东与双界公路相接,全长38.7公里。县内自祥村至白云山分场,长25.7公里。此路原系白茅岭农场场用公路,1958年3月动工兴建,1959年5月完成。原路从分流分场起,经诸家桥、南潘、涛城、白云山至广德花鼓塘东与双界线衔接,全长42公里。1959年冬,县兴修钟桥水库,南潘附近属淹没区,后从涛城改道经高湾至祥村与望十路相接。祥花公路郎溪县内路段,原为泥沙碎石路面,1987年铺成油渣路面。路基宽7~10米,路面宽6~7米。
4.高(湾)——廖(桥)公路(郎溧线)
自高湾起,经孔塘、凌笪、岗南至廖桥,长22.1公里,路基宽6~8米,砂石路面,宽5~6米。从廖桥往北,经江苏省社渚农场、社渚、周城、石街头至溧阳,长39.9公里。此路岗南以北至社渚路段,原系社渚农场场用公路。1964年凌笪、岗南两公社联合修通孔塘至岗南路段后,郎(溪)溧(阳)线贯通。
(2)县乡公路
1.钟(桥)——梅(渚)线
自钟桥起,经分流至梅渚,长10公里,路基宽8米,砂石路面,宽6米。
民国25年(1936年)冬,梅渚商界资助,郎溪县政府令钟桥、支傅、梅渚3乡镇征集民夫施工。路基刚成,抗日战争爆发,工程停止。抗战胜利后,复由钟桥、梅渚两地派工填平路基,埋设水管,草草整修后于民国37年(1948年)2月勉强通车。建国后,先恢复土路通车,后数次整修,至1960年,全线铺成砂石路面。
2.十(字)——姚(村)线
从十字铺徽州包子起,经天子门、姚村、夏桥至姚家塔,全长22公里,路基宽7.5米,砂石路面,宽3.5~5米。
1956年4月,十字铺、大山脚、姚村、夏桥4乡,动工兴建自十字铺徽州包子至姚村公路,长12公里,1957年4月完成。共投放7.2万个工日,计采集砂石5880立方米,开挖土石方46413立方米。国家每公里补助850元。1958年冬,全县大炼钢铁,所需柴炭木竹,全由人力从永丰、夏桥等山区运至姚村上车外调,需时费力,供应困难。县运输指挥部当即抽调千余民工,将十姚路修至姚家塔。1959年冬,兴修天子门水库,十姚路6公里至11公里路段处于坝址和淹没区。公路运输中断7年多。1965年5月,县工交科测定改道路线,南湖农场土木工程大队承包施工,1966年5月恢复通车。新线从天子门起,绕道五棵树、潘村口、上尤冲至姚村,长8.2公里,比老路增长2公里。共挖填土石方58460立方米,建造双、单孔石拱涵各一道,安装涵管62道,总投资204886.7元。
3、毛(家店)——毕(桥)线
自毛家店至毕桥,长5.6公里,路基宽6米,砂石路面,宽3.5米。毕桥公社于1959年动工兴筑,后因经费困难中止。1964年,县补助涵洞工程和铺路黄砂运费共2000元,工程完成。
4.十(五里棚)——定(埠)线
自十五里棚(望十公路4公里处)起,经乌塘至定埠,长9公里,砂石路面,宽4米,路基宽6.5—8米。1964年定埠公社组织民工建成。县补贴桥、涵工程及铺路黄砂运费共6500元。
5.三(大洼)——飞(鲤)线
自望十路三大洼起,经十里岗至飞鲤,长10公里,砂石路面,宽3.5米,路基宽6米。1965年飞鲤公社组织民工筑成。
6.十(五里棚)——(东)夏线
从十五里棚(望十公路4公里处)起,经北山头(下湖公社所在地)至东夏,长8公里,砂石路面,宽4米,路基宽7~8米。1966年下湖、东夏两公社组织民工筑成。
7.山(脚底)——南(丰)线
从山脚底新大桥北端起,经陈村至拳头山(南丰公社所在地),长7公里,路基宽7米,砂石路面,宽4米。1977年,南丰公社利用新郎川河堤内侧平台建成。
8.山(脚底)——幸(福)线
自山脚底新郎川河大桥起,经大王村至沙滩(幸福公社所在地),长7公里,路基宽7~8米,砂石路面,宽4米。1977年,幸福公社利用新郎川河堤西段内侧平台建成。
(3)乡村公路
1.孔(塘)——独(山)线
孔塘至独山,长7公里,路基宽8米,砂石路面,宽3.5米。
1958年,县冶金指挥部准备开发独山煤、铁矿,4月,决定兴建从祥村经高湾、孔塘至独山公路,长17公里。先由县公安部门派劳力逐段施工。9月,县人委从13个乡调来民工1300名,全线铺开施工,10月初又增调民工5000名突击填铺路面,11月中旬通车。共挖填土石方72000立方米,采集石渣8300立方米,安装涵管46道。1964年,将祥村至高湾路段划入祥花公路,高湾至孔塘路段划入高廖公路,孔塘至独山路段划为孔独线。
2.凌(笪)——独(山)线
凌笪街至独山,长5公里,路基宽6~7米,砂石路面,宽3米。
3.南(丰)——管(村)线
南丰拳头山至管村陈家湾,长7公里,路基宽7米,砂石路面,宽4米。
4.梅(渚)——石(头山)线
梅渚街至石头山,长5公里,路基宽8~9米,砂石路面,宽5米。
(4)乡村简易公路
乡村简易公路系指可以行驶汽车,但路基宽度、弯道、坡度、线型和排水边沟等,都未达到国家颁布的四级公路技术标准的乡村公路。
乡村简易公路由乡村自修自养,路况变化较大,所列里程有的经过实测,有的是图上作业计算,或是习惯距离,应以实际路程为准。
(二)桥梁
一、乡村桥梁
县内溪河纵横,乡村桥梁较多,有石梁桥、石拱桥、石台木面桥和简易木桥等多种造型。明嘉靖《建平县志》载桥梁54座。清光绪七年(1881年)《广德州志》载桥梁84座,其中桥圮址存10座,桥毁为渡1座,实有桥73座。后因洪水冲击,战争破坏,至1949年郎溪解放时,古桥幸存不足30座。建国后,大办交通、水利建设,又有部分古桥或在施工时拆除,或于工程竣工后被淹没。
郎溪县接养公路情况一览表
(表12-1)

郎溪县乡村(简易)公路情况一览表
(表12-2)

郎溪县农场、林场专用公路情况一览表
(表12-3)

(1)永福桥位于梅渚镇北,单孔石拱桥,俗呼高桥。桥孔净跨20米,桥中心高于地面5米,距河床13米,桥头各砌石阶36级。明成化三年(1467年)建,正德九年(1514年)居民王辰重修。1966年冬,溧阳县在桥址下游拓宽和挖深河道,桥基受损,经县人委会批准,县航管站出资将其拆除。
(2)泗州桥位于县城南25公里,俗称响水桥,长约20米,建于宋淳熙四年(1177年)。1960年天子门水库蓄水后,与云桥、涧桥(明景泰二年(1451年)建)同没于水底。
(3)永康桥、通京桥两桥位于定埠街,均为3孔长条花岗石板桥。永康桥又名下桥。初建年代不详,明隆庆元年(1567年)重修,万历五年(1577年)重建石桥。通京桥又名中桥,明嘉靖元年(1522年)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重建。1966年,江苏高淳县拓宽胥河航道,两桥同时拆除。后在原址各建双曲拱1孔人行桥,长30米,宽3.7米。
(4)钱桥、山下桥两桥位于县城东北7.5公里。宋代钱兴务募缘建钱桥。明嘉靖《建平县志》载:成化五年(1469年)杨王宣建山下桥。龙须湖水库蓄水后,两桥同没于水底。
至1987年,县内尚存志载古桥17座:骆村桥(十字骆村,已塌半边)、南峡桥(十字石石曹,损坏严重)、丁塘桥(城南新埂,仅存拱圈)、许家桥(飞鲤秀水)、龙潭桥(十字后龙潭桥村)、青碧桥(姚村盛村)、环翠桥(飞鲤回龙)、师姑桥(毕桥张村,原3孔,现存1孔)、大涧桥(岗南下关斗)、张家桥(岗南麻园,桥台损坏)、北庵桥(岗南北庵)、沈家桥(下湖沈家村)、飞鲤桥、吼儿桥、通津桥、钟桥、吴家桥。其中较著名的有: (5)飞鲤桥位于飞鲤街中部。3孔石拱桥。长18米,宽4.7米。据清康熙《建平县志》载,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徽人童念忠建,俗传运木架桥时有鲤跃木上,因名。初为木桥,后木朽,明万历三年(1575年),生员韩荆等更造以石,有徽歙义官黄时济助银30两。后又圮,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韩文烈、韩大模等重建。今石桥是民国6年(1917年)修,民国8年(1919年)竣工。民国10年(1921年)与1964年又两次整修。
(6)吼儿桥位于东夏镇东南1公里处。原名凤凰桥,又名狗儿渡桥。3孔石拱桥,长39.35米,宽5.13米。明夏宗武建,后圮,夏元钰重建,复圮。僧明智断腕募建,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落成。后俱称吼儿渡桥或吼儿桥。
(7)通津桥位于县城北门外,1孔石拱桥。宋代居民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邑民杨萼重建,一名杨家桥。建国后1954年与1964年两次修缮。后因建中港路毁于1987年。
(8)吴家桥位于建平乡吴桥村北,3孔石拱桥。明代县内乡官宗玺令僧募众建。圮后,宗珊五、宗琦六重建,后又圮,乾隆七年(1742年)潘火景谱首捐银150两并募众建。抗日战争期间遭破坏。1953年6月,县人民政府拨款541万元(旧人民币)重修。
县交通部门考查,县内建于明清时代,旧志未记名古桥尚存:一清桥(鸦山街北)、双峰桥(鸦山街东)、凉亭桥(永丰造纸厂大林村)、王家桥(梅渚)、岑家桥(梅渚)、花园桥(荡南湖西)、龙头桥(姚村街南)等。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多次拨出专款、专料整修乡村桥梁。至1966年,全县共修缮石桥12座,木桥49座。此后,县内农村手扶拖拉机日增,加上市场木材紧缺,1967年起,开始建造钢筋混凝土永久性桥梁。至1987年,全县农村共建造梁板人行桥和双曲拱拖拉机行驶桥81座,总长1098米。
二、公路桥梁
建国后,随着公路交通网的发展,先后重建、改建和新建一批永久性公路桥梁。1987年,全县接养公路中,共有桥梁20座,总长674.78米。其中桥长40米以上有郎川河桥、新郎川河桥、钟桥、白茅岭桥共4座,桥长40米以下共16座(见附表)。
(1)郎川河大桥民国22年(1933年)兴筑(南)京建(平)路,县城东门外建石台木面公路桥一座,长106米,时称郎溪大桥。民国28年(1939年)10月,日军再犯郎溪,国民党军队撤退时将该桥焚毁。1958年10月,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批准重建郎川河桥。同年备料,1959年初动工,7月1日落成通车。桥长131米,全部木结构,总费用72000元,其中省交通厅拨款65000元。新桥部分木料不合规格,通车不久即经常维修,加之桥基欠固,汛期要用很大力量保护。1964年,决定改建。1965年3月,县成立郎川河大桥建造工程指挥部,省工路局第三工程队负责施工,4月1日破土,11月10日通车。新建大桥为钢筋混凝土“T”型桥,7孔、6墩,长158.8米,宽8.5米。工程实际投资74万元。
(2)新郎川河大桥1952年修复郎十路段时,城南山脚底建木桥一座,桥身低落,承重能力不足。1965年11月郎川河大桥竣工,用其结余经费、器材,将木桥改建成钢筋混凝土“T”型桥,长31米。1970年冬,县制定开挖新郎川河工程计划,设计河床较原河道宽6倍多,新建“T”型桥无法利用。1972年3月,县成立建造新郎川河大桥工程领导组,在省交通局第二工程队协助下,5月12日动工,1973年5月1日建成通车。新桥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公路桥,5孔、4墩,长181.2米,宽8米。工程投资48.18万元。
(3)钟桥位于钟桥街南,县城北5公里,原为3孔石台砖拱桥,长32.8米。始建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知县章一璧建。明永乐五年(1407年)邑人陈兴募缘重建。清康熙九年(1670年)程兴重修。抗战期间桥面受损,建国后几经维修,仍不适用大吨位车辆通行。1970年,县公路管理站组织施工,先将原桥拆除,继在原址重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公路桥,长48.5米,宽7.5米,1971年6月通车。
(4)白茅岭桥位于白茅岭农场南部,横跨无量溪。1959年,白茅岭农场兴筑场用公路,建木架平桥一座,长81米。1977年6月,决定将白茅岭木架平桥改建为雍水试验桥,1978年7月1日,雍水试验桥通车。桥长99米,宽8.5米,钢盘混凝土3孔双曲拱结构,左岸桥台两侧装有观测器。工程投资46.9万元。
县内未被公路管理部门接养的乡村公路和农、林场专用公路,共建桥梁15座,其中桥长百米以上的有:
(5)幸福大桥位于新郎川河下游,又称王村大桥,1976年7月建成。悬链式5孔双曲拱桥。长182米,宽5.8米。工程投资50万元。1983年与1984年县内连续遭受特大水灾,幸福乡一片汪洋,山幸公路交通中断,该乡广大灾民由此桥安全转移到河南岸山丘高地,脱离险境。
郎溪县接养公路桥梁(40米以下)情况一览表
(表12-4)

郎溪县乡村(简易)公路桥梁(百米以下)情况一览表
(表12-5)

(三)渡口
郎川河河面宽阔,汛期水流湍急,架桥不易,昔时南北交通多赖舟渡。明嘉靖年间,郎川河流域设有欧阳、忠义、白石涧、乌盆滩、陈家、清溪、汪家、吴村、赤山、吴家、破塘湾、三溪、东夏、荆柯等渡口14处。清代增设合溪、东门、犁耙、松埂、狗儿、柏枝等渡口,共为20处。历来以清溪、欧阳、汪家三渡为要。
一、清溪渡又称南门渡。明嘉靖《建平县志》载:“普济渡在县城南,旧有普济桥,桥废为渡,今名清溪渡。”明万历年间设渡夫两名,每名工食银6两5钱。清代,徽州商人捐资置产,归南门村王姓经理,每年水发棹舟,水落架桥。咸丰、同治年间战争连年,渡船无存。光绪十五年(1889年)县署规定:该渡原有义田60余亩,所收租稻除完钱漕外,余归渡夫均分以资养赡;署中每年给钱9600文,作为岁修船之费。民国23年(1934年)以前,渡口有小吨位“四仓子”30余只,渡工以南门村居民为多,年均客流量20余万人次,渡运总收入(包括车辆、货物)约140万枚铜币。民国23年(1934年)东门公路桥落成,渡口随之冷落。抗战期间大桥焚毁,渡口再度繁荣。建国后,县人民政府为便于行人往返和货物运输,1955年在渡口架设浮桥一座,交水运合作社管理。1959年浮桥被洪水冲毁,县人委会投资1200元,制造3.2吨位木船一艘,交渡工运营管理。同年,东门新大桥落成,渡口客流量下降,平均每天约500余人次。1987年,县从南京军区一七九师买来浮桥架在南门渡,不久,将浮桥卖给涛城镇架在合溪口渡。县交通局将省里奖励的一只铁驳船又奖给南门渡使用。
二、欧阳渡位于涛城红星村境内的无量溪畔,古为州(广德)县来往必经之渡口。明代设渡夫两名,每名工食银6两5钱。清代有渡田45亩,由渡夫3人耕种,每年所得作为工食及修理费用。建国后,上游建成公路桥,过渡行人日渐稀少。
三、汪家渡在县城西2.5公里,昔为“西南乡入城要道,徽(州)宁(宣城)来往也可通。”明代设渡夫1名,工食银4两3钱。清代前期有渡田140余亩,“田产既多,垂涎者众”,经理之人不无侵蚀,且人事更易频繁无从清理。乾隆17年(1752年),知县贡震允士民之请,以渡田百亩归育婴堂,余40多亩给渡夫分种,每年收入作为工食及船艘修理费用。建国后,西南各乡陆续修通公路,渡口逐渐冷落。
建国后,实行“以渡养渡”,有个体经营,也有由渡口所在村经营,过渡行人每次交费3分至5分,重载酌加。1956年全县设渡口16处,共有小吨位“四仓子”40艘。后因开挖河道,修建公路,架设桥梁,渡口根据情况或增或减,到1987年,共设渡口22处。建国以来,县交通部门曾先后召开渡工会议6次,制订和修订渡口管理办法和渡口守则4次。
郎溪县渡口情况一览表
(表12-6)

(四)车辆运输
一、汽车运输
(1)客运
民国22年(1933年)9月,宣芜广汽车公司开办宣城至广德客运业务,县内十字铺车站同时开业。民国23年(1934年)1月,京建路竣工,宣芜广汽车公司增开宣城至望牛墩客班,设车站于郎溪大桥北端,每日两班,人公里票价3分。抗日战争期间,公路毁坏,汽车停开。抗战胜利后,郎溪县政府于民国37年(1948年)2月,从上海买回一辆旧汽车,睛通雨阻,在郎(溪)—梅(渚)间跑过很短一段时间。1951年9月,皖南区江南汽车公司开行宣广班车,十字铺设车站办理客运。1952年6月,江南汽车公司在南门村设郎溪汽车客货运输站,先开行郎溪至宣城客班,后直达芜湖。1956年,县站每日发出客班4次,共有郎溪至梅渚、郎溪至十字铺、郎溪经宣城至芜湖3条运输线路,营运里程162公里,县内停靠站点6个。1965年,县站每日发出客班8次,客运线路发展至7条,县内增加郎溪至白茅岭、郎溪至姚村两条,县外增加郎溪至广德、郎溪至南京两条,营运里程共400公里,县内停靠站点12个。1978年10月,县内17个公社全部开通客车。1981年,县内客运线路发展至12条,县外客运线路发展至7条(新增郎溪至溧阳、郎溪至高淳、郎溪至宣城、郎溪至湖州),营运总里程955公里,县内停靠站点33个。县站每日发出客班40次,接发路过班车8次。1983年7月,开通郎溪至上海长途直达客车。1984年县内客运路线16条,45个班次,停靠站点59个,营运里程210公里,县外26个班次。郎溪、十字铺车站每天接发路过班车24个班次。
1987年县内客运路线17条,28个班次,停靠站点33个,营运里程187公里,县外客运路线17条,34个班次,营运里程1028公里,郎溪、十字铺车站每天接发路过班车33个班次。县汽车站与第五车队(即客运车队)实行站队合一,第五车队系宣城汽车运输公司的下属企业。有大型客车33辆,1320个座位。
(2)货运
民国时期,县内通行汽车时间很短,当时,郎溪大桥和十字铺两处车站只售客票,不承办货运。解放后,汽车货运业务开始起步。1949年10月,南京私营泰来汽车运输公司,从南渡船运3辆汽车至梅渚,行驶于梅渚、郎溪之间,无固定班次,客货兼载,货运为主。后经营亏损,1953年歇业。1955年12月,宣城县私营汽车联运处开来两辆货车,恢复郎溪与梅渚之间货物运输。1960年,县交通局购买3辆汽车,1961年成立汽车队,开办汽车货运业务。1965年5月,车队3辆汽车参加芜湖汽车运输分公司联营。1970年冬,芜湖汽车运输分公司,派第五车队长期驻县,承办县内货运业务。1973年8月,县革命委员会购买汽车11辆,成立郎溪县车队,专营货物运输,先由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领导,因经营不善,连年亏损,1978年底移交交通局管理,经数月整顿,仍无起色,1979年8月车队撤销。
1987年,原第五车队划分为客运、货运两个队,第五车队专营客运,第九车队专营货运,同属宣城汽车运输公司。第九车队拥有货车主车40辆、218吨位,挂车35辆、142吨位。
个体及联户车辆运输,1985年末共有货车224辆,平均出车205.5辆,783.5吨位。全年货运量40万吨,1400万吨公里。拖拉机年末120台,486吨位,平均出车104.5台,373.5吨位。全年货运量25.92万吨,777.6万吨公里。
1986年末实有货车147辆,514吨位,平均出车125辆,465吨位。全年货运量35万吨,1058万吨公里。年末实有拖拉机128台,432吨位,平均出车114台,416吨位。全年货运量10万吨,311万吨公里。
1987年底,全县共有大型客、货车459辆,小型客、货车89辆,挂车(轮拖)158台,免费小轿车58辆。自行车2.5万辆,摩托车273辆,其中私有181辆。
郎溪县1952~1987年公路专业客、货运量统计表
(表12-7)

二、搬运装卸
(1)箩班建国前,县内货物装卸运输全赖人力挑、扛或用手推独轮车运送,从业人员称为箩班。民国时期,县城内有两个箩班头目,各有工人二、三十人,以大郎巷、仓巷为界,分片割据,各霸西东,控制码头和店铺货物装卸搬运。工人加入箩班组织,需请人作保,办酒送礼,入班后受班头支派。箩班工人劳动工资,班头先从中提取10—20%,然后与工人同样再分摊一份。定埠、梅渚、东夏等集镇也有箩班、脚班组织。
(2)脚班旧时县内从事扎排、放排和看竹、木排工人称为脚班。脚班无班头,三、五人一伙,受雇于商贾行号,劳动工资双方议定。集镇周围少数贫苦农民以肩挑、推车为客商运送货物亦称脚班,劳动工资称“脚力”或“脚钱”,双方按里程、重量面议。
(3)县搬运公司1949年10月,县总工会组织箩班、脚班工人成立郎溪县搬运工会,下设城关、水鸣、姚村、毕桥、梅渚五个分会,全县共有200多名搬运工人入会。1951年7月,以县搬运工会为基础,成立郎溪县搬运管理站。同年11月成立姚村搬运分站,有工人30名,干部1名。与此同时,成立毕桥搬运分站,配干部1名,有工人26人。1952年5月成立梅渚搬运分站,共有工人52名,干部2名。县站与分站各自经营,自负盈亏。1964年10月,改名郎溪县搬运合作社,撤销分站,改设大队,由县社统一领导,统一调度。1968年改称郎溪县搬运站革命委员会,实行一级核算,分级管理。1982年5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改为郎溪县搬运公司,下设一个汽车队,两个搬运大队(城关、梅渚),三个搬运队(姚村、毕桥、定埠)和十字铺搬运组。
搬运站成立后,收益分配实行拆帐分成制。拆帐比例:建站初期提取10%管理费,用作干部工资、办公费和税金等支出。1956年开始提存10%工具费。1960年后改为三、七分成,集体提留30%作为管理费和添置大型运输机具资金。1975年起改为四、六分成。工人分配部分,除1958年实行记分工资外,其他年份均实行等级拆帐制,即根据工人体力强弱,劳动态度等评定等级,按级计酬。
搬运站成立初期,短途运输和装卸作业沿用扁担、箩筐、绳索和独轮手车等传统工具。1956年开始工具革新,陆续购进胶轮小板车、机动三轮车、汽车等。1987年,公司已有运货汽车14辆、126.5吨位,运货人力车108辆、54吨位,吉普车1辆,三吨装卸机1台。
郎溪县搬运公司部分年份人员、运输情况一览表
(表12-8)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水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