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街道
郎溪县城在城墙内的面积只有42.25万平方米,原有东门街、西门街、北门街3条主要街道,呈“丁”字形交接。街道路面铺长条石,街道两侧都是两层楼房,3方砖墙,临街一方上层为板壁,下层为槽门板,木板楼,上盖小青瓦,房与房之间都砌有风火墙。门面都是店铺商号,居民多数住在小巷后街。县署(县政府)设于今县人民政府大门前老菜市场上,大门朝南,八字门面,门两侧设“站笼”(站笼:古代处死犯人的刑具。),门前有照壁墙(现称“衙门口”)。拱形大门,门上建有钟鼓楼。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入侵,纵火焚烧,日机狂轰滥炸,北大街及其他街道被毁,尤其是北大街从四牌楼至北门被夷为平地,一片废墟。民国35年(1946年),县城区营建委员会决定划定街线,放宽马路,翻修街道,砌筑阴沟。次年东大街与西大街拓宽翻修工程竣工,2月间废文庙基,辟南大街,由大南门经伞巷(三巷)口至花园巷(三郎巷)与北大街相接,东、西、南、北4条大街在伞巷口相交成“十”形,称“十字街”。民国37年(1948年)4月,郎溪县地方建设协会接办前县政建设委员会的工作,完成南北大街建设工程,拓宽翻修后的4条大街各宽2丈,砂石路面。并规划市面营业门面房的建设,统一建筑规格为二层砖木结构小青瓦楼房,山墙加砌风火墙,大门为槽门板。
1957年,郎溪镇街道整修委员会以十字街为中心整修街道1105米。1965年,由东门埂经旌阳门(东门)的入城马路已显得狭窄,改建一条以新汽车站为起点与望十路相交,拆除一段城墙折入北大街的新入城马路。此后,这条路两侧不断出现新建筑,逐渐形成为县城的主干道(1982年被命名为“新建路”),并成为新城区建设的中轴线。新建路长860米,宽18米,沥青路面。1969年翻修南北大街,长360米,宽7米。1971年翻修并拓宽郎步路,长281米,宽8米。1980年7月,郎溪县城关街道翻修工程指挥部成立,1981年翻修东西大街,长650米。城内东西南北主要街道路面都换成六角形水泥块铺设。1982年修建郎川路,长204米,混凝土路面。1983年翻修北门大街(工商银行至北门),长735米,混凝土路面。1984年翻修东埂路,将河堤拓宽为碎石路面,长700多米;兴建宁芜路,长1825米,宽20米,沥青路面。1985年兴建与新建路平行的中港路,长864米,宽26米,混凝土路面,同时兴建与中港路、新建路北端相垂直的富裕路,长278米,宽12米,混凝土路面。以后相继兴建了学后村路,长345米,宽16米,混凝土路面,正在兴建的有城东路,砂石路面。此外尚有不足100米的健康路、林业局路、建平乡政府路等,巷道14条。道路总长7202米,主要巷道总长2623米。
郎溪县城关主要街道、巷道一览表
(表18—1)

(二)防洪墙
郎溪县城建于郎川河北岸,地势低洼,易受漫溢。自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至1983年,水溢县城共14次。1983年6月底至7月初,连续降雨,洪水泛滥,大水进城,城内积水数尺,深处丈余,街道行舟。郎溪城墙虽系兵防,然而对于防水却十分重要。抗战时期,民国29年(1940年)曾将部分城墙拆除,保留了东、南大部分城墙。建国以后,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县城逐渐向东北方扩大延伸,新建路兴建时又拆除东部大部分城墙,尚存少数颓废的城墙,已失去了防水的屏障作用。四周圩埂高于城垣,一遇水涨,县城吃紧。1984年10月经中共郎溪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沿郎川河北岸修建一道防洪墙。防洪墙东起五里亭锅厂(柿子树),西至北港河堤(西门闸),中间一段利用旌阳门至义正门的一段老城墙。加固大方脚,高培护坡堤,修葺老城墙,构筑挡土墙。防洪墙全以块石砌筑,混凝土压顶,全长2466米,高度16.87米,总计砌块石5990立方米,混凝土100立方米,挑土17750立方米,共投资331937元。1984年11月1日开工,1985年4月30日竣工。为了保存古迹“明代城墙”,结合修建防洪墙,县人民政府于1985年6月拨款维修,补筑女墙,基本保持了古城墙原貌,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市政建设 一、供水
城区居民多年来一直饮用郎川河水或就近取用池塘水,肩挑手提,注入贮水缸澄清后饮用。城内虽有水井数口,也只限于天旱时取用。少数用水大户如“老虎灶”开水炉、澡堂、茶馆及殷实人家,或雇专人挑水,或备椭圆形大水箱用平板车拉水。城内有以挑水、送水、卖水为业的十余人。
建国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区人口日益增多,一些池塘被填平建房,水源不断减少,而郎川河水由于上游兴建工厂、矿山及开采黄沙,水质污染日益严重,影响人民生活。1974年县政府决定兴建小型自来水厂,选址在木材公司东边并开始兴建,1975年1月30日竣工,铺设直径75毫米管道1400米,2月份开始供水,日供水量200吨,用水户70余户,年供水5.37万吨。到1987年供水已基本普及,年供水71.11万吨。
自来水用户逐渐增加,工业用水迅速增长,水厂的供水规模已远远不能适应,加上自来水采水源郎川河的水质受洪水和工业排污以及采沙、机动船航行等等影响而严重污染,枯水期和干旱季节水量严重不足,1987年4月,县政府决定扩建自来水厂,并另辟距城6公里的龙须湖水库为水源,建立水塔、泵房,铺设地下管道6.5公里。1987年底建成供水,水质纯清,日供水1.1万吨。
二、排水
建国前,城内排水系统十分简陋,只有主街道和少数巷道有砖砌阴沟,径不盈尺,且无专人管理,经常壅塞。居民住宅和店肆的门前檐下,各自都挖有阳沟,任水自流。少数深宅大院和有天井门楼的住户,虽设有阴沟,但互不相通,就近将水向低洼处排放,一遇大雨,街巷积水横流,水深没踝。每逢夏季,四处臭水漫溢,令人掩鼻蹙眉。民国35年(1946年),县营建委员会招募工役,结合翻修街道和拓宽马路,对城内原有排水阴沟进行疏通,并重新挖筑4条主街道的阴沟。1964年,结合翻修街道,埋设南门街至北门街地下管道(管径0.6米)910米。1980年,埋设东门街至西门街地下管道(管径0.5米)860米。1982年埋设郎川路地下管道(管径0.5米)175米。1983年后,相继埋设郎步路管道220米,富裕路管道248米,学后村路管道248米,中港路在兴建的同时埋设地下管道860米。至此,县城排水系统初步形成,并统一了管径,调整了高程。管道总长5389米,高程7米,排放口安置在北港河段。
三、照明
民国15年(1926年)县城始有电灯照明。民国23年(1934年)年发电量6万千瓦时,用户260家,共装照明灯头1320只。民国26年(1937年)私营明星电灯公司倒闭。民国36年(1947年)官办郎溪电厂投入运营,恢复电灯照 明,并在4条街道和主要巷口安装25瓦路灯14只,用户灯头仅300余只,该厂主要供县党政军机关照明用电。
1954年光明电厂成立,年发电量30万千瓦时,城内已基本普及电灯照明,但供电时间仅限于18时~24时,且常发生故障停电。1970年祥村建立变电所,架设一条至白茅岭农场涛城分场的35千伏高压线路,城区开始24小时供电。老城区4条街、新建路、郎步路共装吊灯40盏,中港路装翅形路灯50盏,学后村路装单翅路灯7盏。其他主要港口及郎川大桥均装有路灯。
四、园林绿化
民国26年(1937年),东西大街两侧栽植柳树,至解放初期只剩数棵。1952年改植二球悬铃木,机关内院也栽植了悬铃木、白杨、中槐、樟树。拓宽和改建的街道以及新建的新建路、中港路等都植有光玉兰、樟树、水杉、雪松、棕榈等花木,人均绿化面积2平方米。1986年中港路建成,路中辟建花坞12个,栽植黄杨木、雀梅、天竹、菊花、剑麻等花木。
民国11年(1922年)县城内曾建有郎城公园,地址在今寺巷至腊梅巷、衙门口至凤凰墩一带范围内,面积10余亩。园内有菊花墩、荷花塘、鹿苑、练武厅、正明亭、中心茶园等。民国26年(1937年)日军侵入县城时被毁。
70年代末至80年代,各机关大院都辟有小型园林。园林内建假山、小桥、亭子、荷池、金鱼池等,栽植桂花、腊梅、木芙蓉、剑麻、棕榈、雪松、水杉、侧柏等各种花木。新建居民庭院也都建筑了花圃,阳台上布满各种盆景。
1984年在旧县委大院内建“伯园”(伯乐之园),作为老干部活动中心。
五、交通通信
(1)交通
县汽车客运站设于新建路与宁芜路交会处,建成于1965年,设有候车厅与售票厅和大型停车场。汽车客运班车直达上海、南京、杭州、合肥、黄山、九华山等地。每日发出省、县际班车39班,县内班车80班,过境班车18班。另外尚有出租小轿车、中巴、三轮车、达雅机等,停在3个社会客运停车场内。
郎川河公路大桥建成于民国22年(1933年)2月,原为木结构,长106米。民国28年(1939年)日军犯境时焚毁。1958年10月备料重建,1959年7月1日竣工通车,全长131米,仍为木结构。1965年4月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桥,6墩7孔,长155.4米,宽8米。
郎川河南门渡,是郎川河南岸与县城交通的重要渡口,明嘉靖九年(1530年),县衙署在县城南门外建浮桥,造32艘木船用铁链并连,两旁设栏杆扶手,两岸砌以石阶,以利行走,名“惠政桥”。至清代,浮桥已不存在,设船摆渡,改名“清溪渡”,郎溪八景之一的“清溪漾月”本此。建国后,县交通部门安排专人专船设渡。1958年投资7千元架设浮桥。并在渡口桥上安置路灯,便于夜间通行。1987年拨专款购置了军用钢质舟桥建浮桥,于次年安装架通。
另外,在县城东有东门渡,西有西门渡、夏家渡、王家渡,均为县南乡人民进城必经之渡口。
(2)电信
建国后县邮电局设于南门街东侧,1974年迁至新建路,开办函件、电话、电报等业务。1987年市内电话交换机容量500门,农村电话交换机容量820门。
六、环境卫生
1951年结合各项政治运动,开展环境卫生工作。县、区、乡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普遍订立爱国卫生公约。县城划分卫生责任区,坚持每星期三、六大扫除活动的制度。此后还多次开展突击活动。1970年将城关街道划分为37个卫生责任区,使环境卫生工作经常化。1981年7月成立环境卫生所,有清洁运输工人3名。1982年城关环卫所划归城关镇管理,工人增至11人,有小板车3辆。同年5月购置小三轮翻斗车一辆。1983年购置一辆解放牌自卸车。1984年购置了带方向盘的手扶拖拉机2辆清运垃圾。1984年结合“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开展环境卫生工作,治理脏、乱、差。街道商店门前实行“三包”(包清洁卫生,包植树绿化,包维护公共秩序)。1987年清洁工人增至29人,主街道两侧设有70只垃圾桶。并购置了吊桶垃圾车和洒水车,日洒水两次,年清除垃圾4.8万吨。此外在农贸市场、新建路等街道建立公共厕所,设专人管理。
七、城市维护费
民国以前,县城城墙、公房维修,翻修街道等一应支出,采取按田丁摊派钱粮和劳役的办法。民国时期,由县地方财政预算中列支,但数量极有限,大额支出还是县城内各商店分摊。建国后,城市维护费由县财政预算列支。1963年前未列专项预算,1963~1987年城市维护费支出共达3855984元。
附:县城规划
1982年,县人民政府责成县基本建设局起草《郎溪县城关镇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和《县城总体规划》。1982年12月19日,县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郎溪县城关镇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县政府责成县基建局负责实施。1985年9月16日,《郎溪县城总体规划》经县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86年2月20日经宣城行署批复同意后,县政府即责成县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局编制详细规划和实施细则。
县城总体规划的年限,近期到1990年,远期到2000年。近期人口预计可达2.6万人,远期预计可达3.8万人。用地规划近期为283公顷,远期为383公顷。城市发展方向:县城南有老郎川河,河南低洼易淹;城西北地势也较低,多系高产田,地质条件亦差。因此城区只能向东北方向发展。该区地势较高,位于城市上风向。距老城很近,不受洪涝威胁,是较理想的城市发展用地。
城区分为5大片,即南山、城北工业区和城西南、城中、城东生活区。南山工业区距城2公里,建设条件好,污染较大的工业和大型中转储备库布置在这一区域内。城北工业区位于城市的下风向,沿北港路布置污染小的地方工业和相应的仓库。城西南为老生活区,因地制宜,适当改造;中港路一带近期将形成新的生活区;在城东开辟新的生活居住区和文化教育区。其他如对外交通、工程、居住区、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亦作了详细的规划。
(四)公共建筑
县城房屋经过两次浩劫。清咸丰同治年间(1856~1863年),太平军与清兵鏖战,县城房屋(包括县衙署等公房)大部分被毁。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纵火焚烧,日机狂轰滥炸,县城房屋仅存千分之二。抗战胜利后,除东西大街尚存少量断垣残壁外,花园巷以北至城墙一片废墟。民国35年(1946年)后才陆续建了一些二屋楼的市面房。县政府也只好搬进县城第一高小(今县委、政府地址)办公。直至郎溪解放,县城内很少有较大建筑。
建国后,开始由西向北、再转向东,先后兴建了养老院、郎中、二中、城关一小等房屋。1952年,县政府在集体办公室后兴建一幢二层木楼房,共528平方米,作为科级以上干部办公住宿楼(其底层为一般干部集体宿舍)。接着县委在原址盖了4间茅草房,作为宣传部干部办公住宿用。1953年后,县委在大院后又相继建成4幢平瓦房,共1056平方米,作为干部宿舍。1957年在新华街兴建“郎川饭店”,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735平方米,后更名为县政府招待所。这是郎溪的第一幢3层建筑。
60年代开始文化设施的建设。1960年建成郎川影剧院(原名东方红剧场),建筑面积1578平方米。1965年建成县文化馆。1968年建成郎溪电影院。1969年建成新华书店综合楼。这一时期还在十字街兴建了百货商场(后更名为第二百货商场)。
大量的建筑工程是从70年代开始的,此一时期的建筑物主要集中于新建路、郎步路、新胜街。主要建筑有水电局大楼、交通局大楼、土产公司大楼、郎川旅社(原名大寨旅社)、人民旅社、供电局大楼、城关镇政府大楼(城关镇撤销后改作他用)、商业局办公大楼、食品公司大楼、邮电局大楼、黄沙站大楼、物资局大楼、税务局大楼、粮食局办公大楼等。70年代后期,建设工程开始向东北方向延伸,以新建路为中轴线,向富裕路、学后村路、中港路、宁芜路发展。绝大部分建筑物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多数在3层以上。新建路的主要建筑物还有第一百货商场(4层,建筑面积3630平方米)、农资公司供销大厦、五交化公司、农业银行、农贸市场、建平饭店、新风旅社等。宁芜路的主要建筑有稻馨楼、西亚特汽车厂、制药厂、羽绒厂、农牧渔业局、乡镇企业局。富裕路两侧除建有小门面的商业房外,西侧有烟草公司、财政局、住宅小区。中港路两侧的主要建筑物有建设银行、中医院、信用社联社、广播电视局、检察院法院大楼、图书馆大楼、程控电话大楼、人民银行、城建局、保险公司、教委大楼、第一职业中学、药材公司、计划生育委员会、盐业公司、卫生局、妇幼保健站、血吸虫病防治站等等。学后村路建成后辟为小商品市场,除各种商业门面房外,公共建筑有蔬菜公司、建平镇政府、县妇联托儿所、土地管理局、司法局等。
80年代初,老城区的建筑也在不断更新,并向高层次发展。北街的5层工商银行大楼与5层的粮贸商场相对峙,光明商场与改建后的新华书店门当户对。郎步路的工会大楼改建加高。县委大院内新建了县委、政府、人大与政协常委会等办公大楼,兴建了档案馆大楼。县委大院西侧建筑了凤凰墩宾馆、栖凤楼。再往西便是物价局、民政局、房管会、科委等机关大楼。县委干部住宅区内建有青松楼。老街的其他建筑还有综合商场、工农兵商场等。惟有东埂路还保留着“篾匠街”的古老凤貌。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