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马鞍山建市后,道路建设按照重点工程建设和各个时期规划的要求,发展较快,大体可分四个时期:1957~1960年,以老市区的交通干道建设为主,建有金泉路、恒兴路、联农路、幸福路、马向路等;1963~1966年,以花山、雨山的新区道路建设为主,先后修筑红旗路、花山路(现解放路)、重机路(现湖东路)、葛阳路、湖北路等,初步形成干道网络;1967~1979年,进一步完善市区干道和小区道路建设,先后完成湖西路、雨山路以及雨山生活区道路的建设。1979年以后,市区道路建设有新的发展。经几年辟山填塘,建成南北向一级交通干道湖东路和东西向一级交通干道湖南路。同时为健全道路功能,整洁市容,方便行人,铺设人行道板6万平方米。经过30多年的建设,市区已基本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道路网,道路设施达到全国中上等水平。
[城区干道]
一、湖东路因地处雨山湖东侧而得名。原名重机路,始建于1961年。初建时7米路基,5.5米宽泥结路面,全长3355米。1965年,因506厂(现4310厂)建厂需要,改造为10米路基、7米路面的简易柏油路。从1979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拓延,至1984年底,改建任务基本完成。改造后的湖东路,北起葛阳路,南抵雨山路,全长4115米。除葛阳路至健康路段413米长为一块板断面外,其余路段均为3块板断面,红线间宽40米,快车道12米,快车道两侧各有2米宽绿化带,5.5米宽慢车道,6.5米宽人行道。1983年,该路中的健康路至马向路段250米长快车道改筑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余路段的快慢车道为柏油路面。人行道采用40×40平方厘米道板铺设,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湖东路工程是马鞍山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道路建设工程,是市区南北向一级交通干道。该路的建成,对开发新区,改善南北向交通和完善市区道路网络,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湖南路因位于雨山湖南侧而得名。西起宁芜公路、东至马向路,总长4018米,为市区东西向交通干道。规划要求,西段(宁芜公路—湖西路):红线间宽30米,一块板断面,快车道14米,沥青路面,两侧人行道各8米;东段(湖西路—马向路):红线间宽40米,3块板断面,快车道14米,快车道两侧各有3米宽绿化带,5米宽慢车道,5米宽人行道。至1983年底,该路除东段1070米慢车道未建外,其余均按规划的要求完成。湖西路至湖东路段又称湖南路中段,其快车道于1984年由沥青路面改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该路中段始建于1972年,西段建于1964年,东段于1982年底由马钢矿山公司投资81万元再建,1983年建成快车道。1987年10月,东段完成降坡改造任务,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湖南路建成后,方便城市东西向交通,避免车辆绕道行驶。
三、湖北路因濒临雨山湖北侧而得名。原名健康路,东起马向路,西达宁芜公路,全长2219米,始建于1960年。1966年,中段(红旗路—湖东路)建成3块板路。1983年,东段(湖东路—马向路)建成3块板断面,路幅宽均为40米,其中,快车道12米,快车道两侧各有3米宽绿化带,5米宽慢车道,6米宽人行道。西段为一块板路面。湖北路中段是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市政设施齐全,设施较为先进,是市区道路中最早建成3块板路面结构的路段。
四、解放路原名花山路,“文革”期间改名解放路。始建于1958年。1961年、1963年进行扩建,1964年、1966年两次进行路面修复。该路北起花山路,南通湖北路,全长1154米,宽34米(其中快车道12米,两侧人行道宽11米),柏油路面。解放路地处市区中心,两旁商业网点和居民住宅逐年增多,由市区交通干道转变为生活区干道。1984年,开始建设解放路商业一条街,至1985年底,基本完成路西侧的建设改造项目。建成后的解放路商业一条街,成为马鞍山市第一条商业性道路。
五、红旗路市区南北向交通干道,北起跃进桥,南接采向路,分北段、中段和南段,总长6192米,路幅宽30米,其中车道14米,两侧人行道各宽8米,为市区最长的交通干道。北段,跃进桥至湖北路;中段,湖北路至湖南路;南段,湖南路至采向路。红旗路是连接金家庄、花山、雨山3个区的主要道路,其北段、中段以及南段的雨山路以北的车道为柏油路面。该路始建于1957年,后经1961年、1971年、1972年、1978年和1979年的分期拓延建设而成现规模。
六、幸福路原名塘西路,因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马鞍山经过而更名。该路北起金泉路,南至跃进桥,是连接新老市区的主要干道,也是江边港区与新市区的主要通道。幸福路始建于1957年,全长2777米,路幅宽20米,泥结碎石路面。1958年起拓宽改建,路幅30米。1960年,部分路段试铺柏油路面,1961年,整个路段铺成柏油路面,面宽18米。幸福路是马鞍山市区最早建成的一条柏油路。
七、金泉路日本侵略者占据马鞍山时修筑,长550米,宽4米,起于幸福路,达铁厂(现马钢第一炼铁厂)门口,泥结碎石路面。马鞍山建市初,市人民委员会设在金家庄,该路交通流量增加,遂进行扩建,改铺砂石路面。1962年,将砂石路改铺成柏油路,路面拓宽为18米。市人委迁到花山后,群众习惯称之为老市区马路。
八、长江路自恒兴路至老鹰窝西转到江边客运码头,全长2715米,是市区连接江边码头的主要通道。该路始建于1957年,1959年竣工,1963年改铺成柏油路。路幅宽25米,路面宽14米,是马鞍山市区第一条采用矿渣和钢渣作为基础的柏油路。
九、雨山路东西走向,横贯市区南端,因西段位于雨山南麓而得名。东起马向路,西至红旗路,东端在郊区佳山乡境内,西端接雨山区,为城乡干道公路。该路1963年兴建,1966年竣工,全长4200米,路宽16米。马向路至湖东路段为柏油路面,湖东路至红旗路段为矿渣路面。该路地处市区边缘,排水和照明设施尚不具备。
附表3—3马鞍山市区主要干道一览表

[小区道路]
马鞍山建市后,为满足生产发展、人民生活的需要,市区连续3年进行大规模筑路。国民经济3年调整时期过后,市区道路建设开始从老市区转向花山区,并逐步向雨山区发展。起初的道路建设,多为修筑主要干道,小区道路建设一时难以兼顾。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人数不断增加,生活区道路建设已成为突出矛盾亟待解决。1967年起,开始完善小区道路建设,到1979年,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的生活区道路建设基本完成。1985年底,市区的金家庄、花山、雨山3区共有小区道路39条,其中,金家庄区17条,花山区9条,雨山区13条。
附表3—4马鞍山市小区道路一览表
[筑路工艺]
建市初期,市区道路建设处于群众筑路阶段,无严格的工艺要求,主要是铺筑泥结路面的简易道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市区道路建设也逐步由低级向高级过渡。1960年,开始试筑柏油路面。当时由于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施工质量比较低。为改变落后状况,1963年,市组织有领导、技术人员、工人参加的学习小组去外地对口学习,掌握比较完善的管理方法和熟练的操作化验技能,将当时国内较为先进的热拌热铺等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到马鞍山筑路施工中,并采用从低温煤焦油中提炼新的筑路沥青新工艺,解决了沥青热稳定性差的问题,提高了道路的修筑质量。
1964年,市政管理部门开始使用沥青搅拌机,改变以往靠人工拌和的落后工艺,提高了拌和的效率和质量,减轻筑路工人的劳动强度,道路的修筑质量也有进一步提高。1964~1965年,马鞍山市区的主要道路建设,采用碎石沥青混凝土、沥青砂封面等新结构,解决了煤沥青冬天低温龟裂的难题,为筑路用油找到了出路。
80年代后,市区道路建设在利用工业废料筑路方面有新的发展,道路的技术指标不断提高。在原来利用钢渣和矿渣的基础上,又加上一定量的粉煤灰、石灰、石子,做成“二灰三渣”路基,这种结构的路基用于湖东路、湖北路、湖南路等工程取得成功。这种路基比单一用石料做路基造价低,强度也符合要求,有利于保护环境,变废为宝。1983年10月,湖东路的健康路至马向路250米长路段快车道试做水泥混凝土路获得成功。该工程是国内首次把钢渣水泥用于城市主干道建设。施工中采用的真空吸水、震动刮尺刮平、磨光机磨面、割缝机切缝等工艺,在安徽省内为首次应用。1984年,参照外地施工经验,又在湖南路中段的快车道上,采用钢渣水泥大面积铺筑水泥混凝土路,该路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证明,效果良好。
市区人行道板的铺设,逐步向着美化城市、美化人民生活的方向发展。近几年来,市区人行道都采用水泥预制板铺设,其规格有25×25平方厘米、40×40平方厘米、50×50平方厘米。各种规格的人行道板,均制有多种不同的图案,不仅行走方便,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1983年,市政工程技术人员为提高人行道板的质量,试制成功8孔液压步砖机和震动平板。1984年,试制成彩色人行道板,试铺后使用效果较好。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桥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