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马鞍山园林胜景中,采石矶倍受历代文人雅士的青睐。依采石矶而建的采石公园,抗日战争前夕就已初具规模。至1949年,这座古园林历经战乱,早已破落不堪。新中国成立后,县、市人民政府多次投资,几经修缮,面貌逐年改观。在修建采石公园的同时,市人委又决定在市区辟建雨山湖公园和金字塘公园。金字塘公园于1965年底对游人开放,雨山湖公园在“文化大革命”前夕也初具规模。“文革”中,几座公园均遭到了严重破坏。1979年以后,通过增加园林建设投资,健全园林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制度,提高了建园效益。今雨山湖公园,已初步建成具有现代特色的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采石公园已形成以翠螺山和采石矶为主体的自然山水名胜园林,并正按规划逐步完善各种游览设施。
马鞍山境内绿化,始于明正统年间。时工部右侍郎周忱在翠螺山一带大面积植松造林。民国年间,采石镇绅亦捐资买苗植于翠螺山上。日本侵略者占据马鞍山后,翠螺山上的树木遭到肆意盗伐。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为修筑江防工事,几乎砍光了翠螺山上的树木。解放后,陆续绿化了多座山头,至1972年,境内的十几座山头和环山陆地已全部绿化。与此同时,市区的金泉路、幸福路、解放路、湖北路、红旗路等市区主要道路亦相继绿化。
进入80年代,市区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1982年,湖东路选用香樟、榉树和水杉组成三排行道树,绿带配植桂花树和美人蕉,形成了复合绿化空间。1987年3月,马钢公司和市园林绿化管理处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于“安徽红旗绿化先进单位”称号。到1987年底,城市绿地面积591公顷,市区绿化覆盖率达23.1%,人均占有公共绿地5.4平方米。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