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50~1952年,当涂县的经济计划管理贯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原则,全县的收支、主要物资调度和现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避免财力、物力的分散和浪费,以达到有计划集中使用的目的。这一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31%,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7%,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6.8%,粮食产量年均增长45.6%,棉花产量年均增长171%,油料产量年均增长89.5%,社会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20.6%。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1957年,当涂开始编制并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计划管理中,逐步形成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管理体制。主要内容是对主要产品和国营企业实行直接计划管理,对其他产品和企业采取间接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1953年制定了农业计划(包括产值计划、主要农产品产量计划)、商业计划指标(主要是农副产品收购计划)。并对全县全民、集体、个体工业进行了调查,为制定工业发展规划提供了依据。自1956年起,着重编制了工、农、商业综合年度计划,并开始实施。到1957年底,全民工业总产值由1952年188万元增长到613万元;集体工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43万元增长到91万元;个体工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568万元下降到345万元。但由于1954年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仅为0.4%,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8.4%,社会商品零售额年平均增长2.5%。
三、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8~1962年根据中央《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报告》精神,县有关部门编制了第二个五年计划草案。接着又编制了1958年国民经济年度计划。“大跃进”期间,计划管理体制脱离了原定轨道,转而为“大跃进”服务,由原来“自上而下”的计划编制程序改为“自下而上”。各乡镇编制计划盲目性很大,加上实行“生产、计划”两本帐,一本是必须完成的生产计划,另一本是期成上报计划,各级都向期成计划倾斜,结果造成层层加码,指标越来越高,计划失去控制。1958年“大办钢铁”期间,农民大批进城务工,职工人数猛增,造成工农业比例失调。
1961年,根据中央《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几项规定》精神,当涂计划管理按照“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国民经济关键性的计划指标和主要经济指标都实行上下左右一本帐,作为执行和检查的统一依据。1963年,编制了1963~1972年农业发展建设计划,同时还编制了各部门生产计划。其中包括:工业生产计划、交通邮电计划、基本建设计划、商业计划。1964年,又增加编制了财政金融计划、教育计划、利润计划。1962~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6%,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3%,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2%;粮食产量年均增长14.5%,棉花产量年均增长147.6%,油料产量年均增长59.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3%。
四、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
1966~1975年,计划管理机构解体。1967、1968两年,没有编制下达年度计划。1969~1970年,由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零星下达一些计划指标,有工农业生产计划、商品收购计划、企业利润计划、工商税收计划等,并编制了当涂县国民经济第四个五年计划规划设想。“三五”期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8.8%,农业总产值增长15%;粮食产量年均增长3.5%,棉花产量年均增长32.3%,油料产量年均下降14.4%;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
从1971年开始,国民经济进入了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1972年1月,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下达了工农业生产计划。2月,下达物资和商品流通计划。1973年,下达了全县国民经济计划。1974年增加了自筹资金基建计划、商品购销计划、工商税收计划、财政收支执行情况通报。在“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除较全面地下达各项计划外,还增下了招工计划、科技发展计划、中药材生产计划。这一时期,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3%,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9.5%,农业总产值增长8.7%;粮食产量年均增长5.2%,棉花产量年均增长12.2%,油料产量年均增长22.7%;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8%。
五、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
1976~1980年这一时期适值县计划委员会恢复之后,全县计划管理工作逐步正规化。1976年,县计委下达了较全面的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计划,内容包括工交、农业、基建、财政、税收、商业、物资、教育、卫生等计划;还制定了人口、水利建设、科技发展、企业技改计划。这些计划都下达到各公社、镇、县直各局,并要求各级分解落实到基层,工交生产还下达了季度计划。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计委根据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拟定了县1979、1980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但经济发展速度并不快。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仅0.3%,其中农业下降4.5%,工业增长8.3%;粮食产量年均下降2.5%,油料产量年均增长2.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
六、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
1981~1985年,国民经济进入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县计委陆续下达了农副产品收购计划,木材、钢材、水泥分配计划,集体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控制指标,自筹资金基建和零星土建计划,人口增长计划及工、农业生产计划。同时拟编了县1982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六五”期间规划设想草案。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对工业计划产品实行分级管理,原规定国家、省、市管理的产品改由县计委纳入计划统一管理,其余产品均由各主管局管理;不纳入计划的和各主管局不管的产品,企业根据市场要求以销定产,自产自销。1982年7月,编制了1983~1985年3年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规划。同年11月,拟定了全县小城镇及乡村建设规划设想。规划了县城提署街的拓宽改造,城关姑溪河大堤建设,8个建制镇的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建房土地的管理使用等;1983~1984年,县计委在下达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后,又增加了城市维护费使用计划、大中专毕业生需求计划和分配计划及1984~1985年商品房开发计划。1985年,开始编制“七五”规划和“七五”期间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及技术改造规划。“六五”期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7%。
七、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
1986~1990年,国民经济发展进入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这期间,县计委和经委合并为计经委。计划管理偏重于微观管理,各项计划指标按季度下达,比较具体,基本上以生产管理代替了计划管理。“七五”期间当涂县受全国基本建设发展速度过快的影响,加上机构合并,宏观调控能力减弱,也出现了基建过热的现象。“七五”的后3年,当涂也和全国一样压缩基建规模,取消了钢铁厂4号炉等基建项目。这一时期,虽出现过经济过热现象,但由于治理整顿及时,全县工农业生产仍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3%,其中,农业增长0.7%,工业增长25.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9%。
若干年份当涂县社会经济指标简表

上一篇:第一节 机构
下一篇:第三节 统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