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军事训练
建国后,民兵军事训练大体经历了群众性练武、有计划地训练和调整改革训练3个阶段。开始主要采取以小型、就地、分散训练为主,集中训练为辅的方法。基于民兵侧重掌握军事知识,熟悉手中武器,明确职责任务;普通民兵以基本制式教练、防空、防毒、站岗放哨、通讯联络为主。县集中训练的对象,主要是乡民兵队、民兵大队以上干部和持枪基干民兵;区集训的对象是分队干部和少数民兵骨干。1949~1951年,全县共举办集训队13期,参训2909人。1956年,以社为单位训练预备役人员917人,训练科目为队列、射击和战术。1957年,开始在4个乡设训练站,集中训练预备役人员906人。1958年9月,在“全民皆兵”的热潮中,群众性练武活动广泛展开,训练重点以民兵干部、教员和专业分队为主。至1960年,全县共训练民兵37596人,其中特种专业兵3473人,民兵排以上干部8507人,教员197人。1962年,训练按劳武结合的原则,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方法,主要进行步兵射击、投弹、刺杀、爆破、土工作业训练。至1963年,共训练民兵干部3118人,基干民兵8488人,其中专业技术兵130人。从1964年起开展比武活动。1965年4月,县组织县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民兵2657名,以集合、指挥、作风、防空等多项军事课目,进行了大规模的一日制军事训练。至1966年5月,全县涌现出大批神枪手和专业训练尖子,多次在地区、省和南京军区组织的比武中获得好成绩。“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民兵军事训练停顿。
1969年3月,根据毛泽东主席“要准备打仗”的指示,民兵训练随之恢复。从1970年开始,全县民兵普遍开展“三打”(打坦克、打飞机、打空降)、“三防”(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训练。至1972年,共训练民兵排以上干部4109人,基干民兵17031人。1973年,根据总参谋部的要求,民兵军训逐步进入有计划有重点训练阶段。这期间,训练对象以民兵干部和战斗骨干为主,重点抓了战术、技术和打坦克训练。民兵连以上干部由县人武部直接组织或分片设点实施短期集训;武装基干连队以公社、厂矿为主,实施短期训练。7年间,共训练民兵排以上干部38946人次,基干民兵37817人,武装基干民兵44422人。其间:1977年2月至3月,龙山桥民兵通信连参加了南京军区在广德举行的三省七县民兵防空降演习。1979年10月,全县共组织33个武装基干班490名民兵进行射击比武。从1981年开始,按照总参谋部《关于调整改革民兵军事训练的试行意见》,为精简训练任务,减轻群众负担,民兵训练对象改为没有参训和只训练过一次的基干民兵以及新任职的民兵干部。训练内容减少为基础训练,技术、战术训练和专业兵种训练。至1985年,全县共训练基干民兵12143人,民兵干部118人。1986年始,大幅度压缩训练任务,民兵训练主要按照上级军事系统《基干民兵四年训练规划》组织实施,其后每年训练任务均保持在250人左右。1986年,民兵军事训练增加致富技术培训,进行军、政、技一体化训练。1989年,以函授为主、面授为辅,对全县专武干部进行基本指挥训练,并轮训民兵营长315人。是年开展高中学生军训,参训学生330名。
二、政治教育
解放初期,民兵政治教育主要结合形势任务进行,以当地敌情和社情教育为主。在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中,以忆苦思甜为中心,着重进行阶级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以及民兵任务、誓词和守则教育,并组织民兵订立爱国公约。1953年后,按民兵组织条例规定,对民兵主要进行人民武装任务、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教育。从1958年开始,结合民兵与预备役合组,重点抓“大办民兵师”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以及军民一体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组织民兵开展“五好”(生产劳动好、工作学习好、遵守纪律好、执行任务好、爱护武器好)活动,并在生产大队普遍建立民兵俱乐部,作为民兵青年政治教育活动的阵地。1961年,贯彻《民兵工作条例》,开始有计划地对民兵进行政治教育。1962年,根据毛泽东民兵工作要“三落实”的指示,在民兵中广泛开展战备形势教育,忆“三苦”(阶级剥削苦、民族压迫苦、小农经济苦)、讲“四史”(革命斗争史、民兵发展史、村史、社史)教育。1963年始,组织民兵广泛开展学雷锋、学“南京路上好八连”活动。从1965年开始,在基干民兵中实行每月一次政治课,开展学毛泽东著作、唱革命歌曲、讲革命故事、演现代戏、办生产队文化室活动。1978年后,民兵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采取有分有合的方法进行,使民兵教育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从1981年开始,基干民兵开始恢复每月一堂政治课制度,并实行军训期间政治课时间不少于10%的规定;普通民兵主要结合整组、征兵、节假日等活动,每年进行4~5次政治教育。1985年,将基干民兵政治教育由每月一堂课改为每年4次,普通民兵政治教育改为每年1~2次。1987年始,县以民兵为龙头,广泛进行全民国防教育。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