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天井湖公园
〔概况〕天井湖公园位于市区长江西路北侧,东邻五松西村,西以横塘埂为界,北抵芜铜公路。全园面积1646亩,其中水面面积1222亩。天井湖分为南湖、北湖和东湖。南湖中有中洲和南岛,奇观“天井”即在中洲岛上。据史料记载,“天井”之水从未干涸,终年高出湖面1.9米。传说它“上通天,下通海”,故称“天井”,人们为之编出许多神奇美妙的传说。公园的陆地由木鱼山、施家店、望马墩等7座山体组成。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林中亭阁掩映,曲径通幽。
天井湖公园始建于1959年初,是年春仅建座亭基和栽插部分垂柳,工程便因市县分制而停止。直至1972年10月1日,公园建设才重新开始。经过八年建设,1980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85年底,公司有园林职工105人,隶属市园林管理处。
近年来,公园建设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已建成儿童乐园、长廊水榭、廊轩、九曲桥、天井楼、天井茶社、溢沁园、游船码头、大假山、旱冰场、盆景园等游艺场所和风景点。
〔园林建筑〕1980年后,为了加快天井湖公园的建设,除地方财政平均每年向园林管理处拨款40万元外,市政府还采取社会集资的办法,建筑了拂翠亭、湖滨大假山、水莲亭、紫烟园、碧波轩、梅亭、南岛蘑菇亭、天井楼、梅花亭、溢沁园等。
拂翠亭:位于公园大门正面100米处,为天井湖公园第一座仿古建筑。建于1980年,该亭面积13.2平方米,造价5000元。
湖山纵览:主要建筑是指位于南湖岸边的休息长廊,与九曲桥相连,包括桥、亭、廊、阁,三面临水,是人们观赏湖光山色的佳地。1982年兴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造价8万元。
湖滨大假山:位于公园中心游览区,原是山丘,1982年堆石造景,培植五枝松,修建一座五松亭。假山使用太湖石1500吨,堆置大小山峰30多座,过桥4座,溶洞2个,瀑布一处,西部压力峰为一孤石,高5.3米,重达13.2吨。大假山占地面积1.5公顷,1982年设计并施工,1983年5月1日竣工,总投资5.7万元。
水莲亭:位于公园内靠宾馆一侧的荷花塘中。1983年设计,同年5月施工,10月竣工。亭呈三角状,小巧玲珑。
紫烟园:位于公园第一景区中部三岔口的右侧山丘上。高墙小院,门向朝南。院内建有“爱乐轩”,并筑黄石假山1座。山上建有四角亭。此园占地2300平方米,植百年紫薇1株,二百年黄杨1株,山茶花10株,海棠9株,桂花3株,铺有草坪。1985年由市三建公司施工,造价投资12万元。
碧波轩:位于公园长堤东端,临南湖北岸。1984年国庆节落成。第二冶炼厂赞助8.3万元。建筑面积78平方米。该景点由亭、廊、轩、室和石桥组成,属典型江南风格。
梅亭:位于公园长堤东段,为碧波轩的配景。以梅花花瓣构思设计亭座和亭檐,建筑面积10.5平方米,造价0.8万元。
南岛蘑菇亭:建于南岛东部临水一方,由四座蘑菇伞亭组成。1983年设计,同年底施工,1984年6月1日竣工,工程造价1.4万元。
天井通天阁:建于南湖中洲岛上。1984年10月1日落成。整个建筑投资17.1万元,由铜官山化工总厂赞助。楼阁高12.5米。分为三层。底层为天井台。
樱花亭:位于长堤西段,临北湖南岸,建于1985年,建筑面积12平方米,造价1.5万元。亭四周植樱花树。
溢沁园:位于木鱼山下,临东湖西岸。1984年设计,定于1986年5月1日竣工。总投资31.6万元。建有厅、堂、廊、亭、桥和观鱼池,占地12亩。
〔园林设施〕公园自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之后,加快了观赏、文化、体育、游艺等设施建设。主要设施有:儿童乐园、溜冰场、船坞、天井茶社、赏园(旧称花苑)、天井等。
儿童乐园:位于公园主干道西侧,占地面积2.1公顷。1980年10月1日开放时,有小型游艺设施:翘翘板、滑梯、荡秋千、伞亭、转椅和小飞船等。1982年市政府拨款5万元,公园自筹2.6万元,购置大型游艺机“登月火箭”。
旱溜冰场:位于公园正门至施家店道路中段左侧,地处拂翠亭下两山之间。1981年由市城建局设计室设计,市一建公司施工。建筑面积1720平方米,使用面积1440平方米,一次可容纳800人溜冰。工程总造价13.2万元。1981年底竣工,1982年1月1日对外开放。
船坞:1980年临时将九曲桥西端作为游船码头。1984年1月开始在横塘南端北侧的南湖岸边建造新的游船码头,定名“船坞”。该工程于1984年10月1日竣工开放。主体工程是一座50米的长廊,犹如一支长臂伸入湖中。配套工程有两座伞亭,建筑面积500平方米,配备玻璃钢小划船55条,游艇1艘,电瓶船6只,一次可接纳350名游客,总投资26万元。
天井茶社:位于南湖中洲岛上,是天井的配套工程。建于1984年,由第一冶炼厂赞助7.8万元,建筑面积96平方米。工程造价8.4万元。
赏园:旧称花苑,位于南湖南侧,占地1.5亩。1985年设计,已建成门楼、围墙。该园设计方案以古建筑为基调,吸收苏州园林精华,突出江南园林风格,按照四季有别、景致各异的艺术构思兴建春亭、夏榭、秋舫和冬阁。园内布置山水、植物盆景2000盆。植凤丹、芍药、牡丹、杜鹃、月季等花卉百余种。总投资50万元。
天井:位于南湖中洲岛上。据明嘉靖《铜陵县志》记载:“天井湖通引大江河口,大江水涨则盈、落则涸。湖中有井,冬夏不竭。每逢大旱之年,附近村民唯靠取天井之水饮用,堪称“活命泉”。1972年秋再建天井湖公园时,找出天井遗址。园林工人抽水、挖淤泥、砌井圈、筑井台。1984年重修天井台,建造通天阁。天井之水四季高于湖面两米左右。
〔公园绿化〕1973年春开始,公园先后在大、小木鱼山,施家店等处种植毛竹、枫、杨、枣、桂花树等。1974年开始进行公园道路绿化,从上海昆山地区引进香樟等树种,植于公园主干道两旁。
1976年以后,公园绿化全面展开。山地栽种了松柏等,湖边道旁栽植了垂柳、桃、梨、棕榈等树木,并以桂花、广玉兰等观赏树种配置景点。同时在道路主要地段布设花坛,以球型植物海桐,黄杨等点缀。
目前,全园树木有40多个科,120余种,总数2.7万余株;有各种花卉80余种。
二、板栗山儿童公园
板栗山儿童公园位于铜官山区义安南路东侧,面积约1公顷。1966年因此山植板栗树,得名“板栗山”。1983年市政府决定在板栗山兴建儿童公园。工程由市妇女联合会筹办,儿童福利基金会投资,市区一批厂矿企业赞助,集资20余万元。1984年2月3日破土动工,6月1日正式建成开放。园内儿童娱乐设施有滑梯、秋千、浪桥、翘翘板以及电动小汽车、电动音乐动物椅等趣味性玩具。另有摄影亭、花坛等园林设施和建筑。
三、螺蛳山青年公园
螺蛳山位于市中心区的东侧,山体形如螺蛳,由此得名。1963年此山开始绿化,大面积栽植马尾松。1983年,市政府拨款12万元,铜官山铜矿赞助13万元,兴建森林公园。1984年“五四”青年节,团市委发动全市团员、青年上山劳动,市政府因此命名“螺蛳山青年公园”。
此园面积16公顷。园内有两条游园道路,以条石铺成,道旁置石桌鼓凳,供游客凳山小歇。山上建有门坊、半山亭和琼楼叠阁。在此可观山城日出和市区风光。
四、笔架山工人公园
笔架山工人公园,座落在市区铜官路南侧笔架山,面积37.13公顷,此园由市总工会组织,铜官山铜矿赞助,市政府批准,于1984年11月5日开始兴建,到1985年底已完成投资近20万元。公园以自然山体和树木为基调,建造了“工人公园”匾门楼和山顶的望云亭。园内道路采用条石自下至上铺筑成台阶式,道旁种植花木。
上一篇:第三节 行道树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