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铜陵市的卫生事业,依靠全市人民的支持和全体卫生工作人员的努力。随着矿山建设的恢复,铜工业的发展和建市后各项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建立起防疫、医疗、保健、卫生教育与科研等机构设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初具规模的卫生工作体系。
1950年8月,铜官山铜矿工程处设立医疗所,有医师1名,药剂员1名,业务用房120平方米,此为铜陵市第一家医疗机构。1953年5月,铜官山矿务局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卫会),发动全局职工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同年8月,矿务局在原工程处医疗所的基础上,成立矿山医院。1954年11月1日,矿务局成立卫生科,实施矿区卫生行政管理。到1956年建市前,矿务局有卫生人员16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9人。
建市后,随着全市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全市人口的不断增长,铜陵市的卫生事业有了相应的发展。1985年,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03个,其中医院11所(在建1所未计),独立门诊部、所、室86个,血吸虫病防治站1个,卫生防疫站1个,职业病防治研究所1个,妇幼保健所1个,药检所1个,卫生干校1所,医学研究所1个;有卫生技术人员2486人(含集体与个体卫生工作者),占全市总人口的1.14%;开设病床1485张,每千人口病床数8.36张;年均入院病人19392人次,出院病人19387人次,平均治愈率73.5%,好转率20.7%,住院病死率2.1%。事业建设费总投资为5222.37万元,共建医用房屋面积3.41万平方米。
从1960年2月到1985年12月,市人民医院、有色职工总院、杨家山门诊部及长江路门诊部等医疗单位,先后派出医疗队(组)129个,754人次,分赴厂矿和农村,为职工和农民防病治病。1976年唐山地震后,本市接受了唐山市737名伤员的抢救任务,全市近400名医务人员日夜奋战,顺利完成抢救任务。
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积极开展医学科研和新技术的引进工作。到1985年,本市颅内外血管搭桥术、脑垂体腺瘤切除术等16项医疗技术达到省级医疗水平。其中,市人民医院的双侧同步对称性大骨板减压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有色职工总院的颅骨钻改进型钻头均获省第一次科技大会表彰。在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降低或控制了近20种疾病的发生。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