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旱灾
旱灾干旱多发生在夏季,自1955年以来有23年出现干旱。其中大旱8次,一般干旱15次,分别约为4年1遇和2年1遇。秋季干旱共出现8次,约为4年1遇;大旱5次,约7年1遇。夏秋连旱的共有6次。春夏干旱共有7次,约为5年1遇。春季连旱共有3次。冬季干旱出现最少,仅有2次。
1955~1990年铜陵县干旱年份统计表

水灾
洪涝主要发生在每年汛期,以6~7月份居多,本段时间出现的洪涝次数占年总次数的75%。自1955年以来共出现28次,为4年3遇。其中轻洪涝18次,为3年2遇;大洪涝4次,为9年1遇;特大洪涝2次,为18年1遇。
1955~1990年铜陵县洪涝情况统计表

冰雹灾
自1955年以来共出现18次,平均2年1遇。冰雹最大直径为22CM,出现于1983年4月13日。区域分布以董店、新建、大通、西湖、朱村、顺安、胥坝、钟仓、和平、流潭、永丰、钟鸣等乡镇出现较为频繁。冰雹移动形成一定路径:一条由贵池、青阳方向而来经董店、大通、新建向朱村而去;另一条由无为跨江而过在胥坝登陆,经和平、永丰、流潭向繁昌移去,或在钟仓转向顺安方向。前一条雹线出现较频繁,后一条雹线势力较强。出现冰雹的季节以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的机率最大,为季节转换所致。冰雹出现时间多为午后至傍晚之间,降雹历时一般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最长1小时多。
风灾
自1955年以来受台风影响共83起,平均每年2.3起。影响较大的台风(包括中等、严重二级)26起,平均每年0.7起,台风的年际分布:1958~1963年台风出现较多,特别是1956年、1960年和1961年台风影响较严重。在此以后受台风影响较小,其中1964年、1967年、1976年、1983年没有台风影响。八十年代以来基本上没有受到中等以上程度的台风影响。台风影响最早发生在5月中旬,最迟在11月上旬结束。每年7~9月份是台风有影响的月份,8月份台风影响次数多,9月份台风影响程度重。台风影响区域内伴有狂风暴雨,最大风速达24米/秒,一日最大降雨量201毫米(1960年8月3日6007号台风)。
地震灾
据明弘治八年(1495年)至1967年地震史料,本县已发生有感地震24次。具体有载的:明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地震;清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地震有声,垣宇摇撼;顺治十一年(1654年)正月朔地震,坐者几扑;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和乾隆八年(1743年)均五月地震。1963年3月13日发生4.25级地震为最强烈,震中几乎正好落在铜陵隐伏深断裂和牛山——青阳山隐伏深断裂交点上。1970年至1990年发生≥1.0级地震8次。民国6年(1917年)霍山6.25级地震、民国13年(1924年)扬州6级地震、1973年泾县5.5级地震均波及铜陵。
附:灾情录
水、旱灾害
宋绍兴三年(1133年),六月旱。
宋隆兴二年(1164年),大水,坏庐舍田园,市井行舟,溺死甚众。
宋绍熙三年(1192年),五月大雨至六月不止,水漂田庐,溺死者无算。
宋嘉定八年(1215年),大旱。
宋景定三年(1262年),十月大水。
元大德元年(1297年),旱。
元大德二年(1298年),先水后旱。
元天历元年(1328年),八月大水。
元天历二年(1329年),大旱。
元至顺元年(1330年),七月大水。
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七月大水,坏民田庐。
明宣德八年(1433年),天旱民饥。
明景泰五年(1454年),大水。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大旱无禾稼。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夏不雨。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夏大旱。
明弘治二年(1489年),大水,六月大雨水。
明弘治六年(1493年),大雨水。
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八月,大水起蛟,淹死人口,漂流民房,冲没田亩。
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以水灾免铜陵税粮。
明正德三年(1508年)夏,旱饥。
明正德五年(1510年),免池州等府及所属秋粮。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夏大水,蛟坏田舍,秋大疫。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五月朔日食,夏大水。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以水旱灾免池州等府及所属粮草。
明嘉靖二年(1523年),大旱,饥殍盈野。
明嘉靖五年(1526年)十月,以旱灾免池州及所属屯粮。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大旱。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大水。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大旱民饥,死者无算。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无麦,五月至八月不雨,斗米钱三百。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大水。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大水。
明嘉清四十年(1561年),二月朔日食,大水。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大水。
明隆庆二年(1568年),旱。
明隆庆三年(1569年),水伤禾稼。
明隆庆五年(1571年),大水。
明万历七年(1579年),大水。
明万历八年(1580年),大水。蛟起数十窟,平地水深数丈,是岁大侵。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大水没仁丰诸圩,冬雷。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元旦震雷,大水诸圩尽没。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大水。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大旱,春及秋不雨,民食草木根皮,饥殍载道。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大水圩没。十一月雷电。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夏,淫雨,圩田尽没。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夏,涨水浮溢,市可行舟,二旬水始退。秋复大旱。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大水较三十六年水痕差减八寸许,诸圩尽没。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夏,大水,江北诸圩尽没,邑都埂未损。府志云,有鼠千万群,从江北渡入郡境食禾,有大鸟如鹃鹅者来食鼠鼠遂绝鸟亦不见。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夏旱。
明天启四年(1624年)夏,大雨伤稼。
明崇祯元年(1628年)夏,大雨,圩没殆尽,大风害稼。
明崇祯九年(1636年)夏,江水泛滥,山圩稼死过半。秋螟。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春不雨,五月江涨,秋冬复旱,岁大凶。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夏水秋蝗,饥殍遍野,有刳肉以食者。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旱,蝗尤甚,疫疾大作。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夏大水,秋旱蝗。米价腾贵,饥疾殍路者无算。
明祟祯十七年(1644年),秋大旱,冬桃李华。
清顺治六年(1649年),夏大水秋淫损禾。
清顺治八年(1651年)夏,大雨水,圩没民饥。
清顺治九年(1652年)秋,大旱民饥。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旱,岁歉。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夏大雨冬十月雷。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六月大水,十一月十八日雷。
清康熙二年(1663年),大水。
清康熙八年(1669年),大水。
清康熙十年(1671年),旱。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大水。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旱,民饥。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正月大水。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大水。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旱,民大饥。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大水,五月旱。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春夏大雨秋旱。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旱。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旱。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旱。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大水,秋大水。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旱,八月水斗。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大水民饥。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大水民饥,夏疾疫,十月江南大疫。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大水,八月大水。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旱。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三月雨雹,夏大旱。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旱,继大水成灾给赈。
清雍正四年(1726年),大水成灾。
清雍正五年(1727年),大水决诸圩,庐舍漂没,给赈免粮,有群鼠啣尾渡江,穴于东岸。
清雍正八年(1730年),大水成灾给赈。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旱,秋八月江潮不至。
清乾隆三年(1738年),大旱,民饥给赈。
清乾隆四年(1739年),大水,民疫,六月螟腾害稼。
清乾隆五年(1740年),大水。
清乾隆八年(1743年),大水。
清乾隆九年(1744年),大水,冬桃李华。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江南自五月中阴雨连绵,低处积水。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八月十五日夜,蛟出无数,山石崩裂坏庐舍民多漂没。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大旱,免粮给赈。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大水,七月十五日大风三日夜,虫生害稼。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大水。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大水。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水灾。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水灾。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大水溃堤无数。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宁池太各府州俱属大旱。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大水。
清嘉庆五年(1800年),大水。
清嘉庆九年(1804年),水灾。
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大旱饥。
清道光二年(1822年),水,大水坏田庐无数。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大水。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水。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大水。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大水。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大水。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大水。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大水没田庐人畜。
清咸丰六年(1856年),大旱。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大水。
清同治五年(1866年),池州、太平十府州俱大水。
清同治八年(1869年),大水。
清同治九年(1870年),大水。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铜陵等三十一州县水旱风虫。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铜陵等州县被水旱风虫患,分别缓征。
清光绪八年(1882年),五六月淫雨兼旬。山洪迭发,沿江各州县圩堤溃决,田被冲压。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五月沿江各属被水决堤。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水旱频仍。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水旱频仍。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五月大雨浃旬,上游蛟水下注,江水骤涨数丈,沿江安庆、池洲等府圩堤多次没决。六月中旬复暴雨连潮,狂风拔木,江涨溢增,安庆、池州等府大小各圩,淹没殆尽。
清宣统三年(1911年),沿江水灾。
民国8年(1919年),皖中皖南水患,蛟洪暴发,铜陵等县泛滥成灾。
民国10年(1921年),皖南皖中亦水旱迭乘。
民国13年(1924年),沿江及皖北一带均被水灾。
民国14年(1925年),皖南皖中皖北均被旱灾。
民国16年(1927年),沿江一带被水。
民国20年(1931年),全省大水。
民国22年(1933年),夏季久雨,江河并涨,各圩田滩地多被水淹。六月间多日未雨,禾苗枯。
民国23年(1934),全省大旱。铜陵被灾田92584亩。被灾人口73109人。损失稻谷370336担。
民国24年(1935年),水灾。
民国37年(1948年),水灾。全县被水灾14个乡镇,99保。11632户,61594人。被灾田地120544亩。死亡2人,倒塌房屋5506间。
1949年水灾。5~9月份降雨量529.7毫米,7月19日,全县除官庄圩、凤心闸圩内涝略有收成外,其余各圩均溃决,淹没田地153932亩,其中无收面积125423亩。受灾人口54485人。
1951年涝灾,成灾面积55197亩。
1952年先旱后涝。5月下旬至7月上旬,山丘区受旱严重。圩区部分田地干旱龟裂。7月中旬后,连续淫雨16天,洼地受涝。本年旱涝成灾面积48754亩。
1953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75874亩。其中:旱灾105366亩,涝灾70508亩。成灾面积103380亩,无收842亩。
1954年特大水灾。全年降雨1913.6毫米,其中5~9月雨量为1288.6毫米。坝埂头江水位于8月1日高达15.12米,雨量之大,水位之高,为本县百年罕见。从6月24日东城圩漫溃之日起到7月24日的1个月时间,全县大小圩堤均溃破。灾情遍及10个区,67个乡。受灾人口121946人,占全县总人口64%。被淹没田地240811亩,均无收,倒塌房屋67887间,冲走粮食11.22万公斤,损失大型农具10267件,死亡51人,死亡牲畜253头,山洪冲毁塘63口、坝14处,沙压田112亩。
1955年水旱灾。6月份降雨15天共482.7毫米,受涝面积111846亩。部分地区因旱成灾24804亩。因旱涝灾无收的41288亩。
1956年水灾。5月份连续降雨19天,雨量306.5毫米,禾苗被淹没。6月份又连续降雨226毫米。受涝成灾面积达138146亩。山洪暴发冲毁塘177口、坝34处。台风过境倒塌房屋395间,砸伤29人。
1957年涝灾,受灾面积61442亩,成灾面积25125亩。
1958年旱灾。5月18日至8月20日,90多天仅降雨148毫米,旱情遍及全县。受旱面积达306000亩,经抗旱保苗,最终成灾面积186619亩。
1959年旱灾。6月18日至9月20日未下透雨,受旱面积达226408亩,经提水抢救,成灾面积为187116亩。其中无收107116亩。
1960年旱涝灾。全县受旱涝面积158375亩,成灾面积97035亩。其中无收31518亩。
1961年旱灾,受面积247842亩,成灾面积50170亩。
1962年水灾。7月6日文沙圩溃破,被淹耕地6641亩,粮食损失约100万公斤,倒塌房屋111间。全县受灾面积42876亩,其中无收31312亩。
1963年水旱灾。4月下旬到5月中旬,降雨509.5毫米,受涝面积71097亩。之后,部分地区又受旱面积达28096亩。全县成灾总面积84630亩。
1964年水旱灾,4月初到7月中旬,降雨量达907.6毫米,其中6月份降雨量332毫米,全县受涝面积124741亩。7月24日后雨止转晴,连续45天未下透雨,全县受旱面积66767亩。经排涝与抗旱,最后旱涝成灾面积有123455亩,其中无收32436亩。
1965年先旱后涝。6月下旬到7月下旬仅降雨22.4毫米,受旱面积104298亩。8月9日至21日降雨量251.1毫米,洲圩区受涝面积达86048亩。受灾总面积中,成灾面积为28395亩。
1969年旱涝灾。受旱面积97000亩,受涝面积31000亩。
1970年旱涝灾,受旱面积6000亩,受涝面积23000亩。
1971年旱灾,自6月下旬到9月中旬未下透雨,旱情延续70多天,受旱面积86000亩。之后又因洪受灾5000亩。
1972年旱灾,受灾面积39500亩。
1973年涝灾,受灾面积71800亩。
1977年涝灾,成灾面积21000亩。
1978年特大旱灾,全年降雨量只有768.5毫米,5~9月份降雨量仅357.2毫米,受旱面积201881亩,成灾111558亩,其中无收29533亩。
1979年旱灾,成灾面积22458亩。其中无收5748亩。
1980年水灾,5~8月降雨量920毫米,8月份集中降雨433.1毫米,全县受涝成灾面积193477亩,其中重灾34927亩,倒塌房屋2442间,损坏房屋1659间。
1981年旱灾,受灾面积40571亩,其中无收6559亩。
1982年涝灾,成灾面积19454亩,其中无收5415亩。
1983年系大水灾年,全年降雨量2173.7毫米。5~9月降雨量1469.1毫米。6月下旬到7月上旬,连降4次暴雨,雨量均在150~200毫米。全县道路中断,乡镇企业大部停厂,经济损失1亿多元。农田受灾面积达217173亩,其中重灾104553亩,倒塌民房1462间,耕牛死亡33头。
1984年涝灾,受灾面积33721亩,其中无收19491亩。
1985年旱灾,受害面积41096亩,其中无收15721亩。
1986年旱涝灾,受旱面积39453亩,受涝面积23413亩。
1987年涝灾,受涝面积24144亩。
1988年旱涝灾,受旱面积49600亩,受涝面积14999亩。
1989年涝灾,受涝面积50321亩。
1990年旱灾,受旱面积63357亩。
冰雹灾害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三月雨雹。
民国31年(1942年)春,无为县过江冰雹进入官庄圩,油菜全毁。
1952年,割收早稻季节,冰雹由牌坊头经董店入长冲,过天门山到大成山一线,早稻被打倒伏田。
1954年6~7月,冰雹由朱村东北方向同心,竹棵至大通水平,历时10多分钟,大如鸡蛋,小如酒杯。
1955年7月下旬,老洲降冰雹。
1956年,冰雹由顺安青山、狮子山向新建、大院、章村移动,历时半小时,状如雀蛋。
1962年7月,冰雹由铜官山、丫枝山口经章村,陶山到金华村,历时数分钟,小如盐粒。
1963年4~5月,油菜开花时节,冰雹从北埂方向进入西湖,沿独山加强,从五峰村经陈冲到罗家嘴向大通移去,历时2分钟,最大的如蚕豆。老洲部分区亦降雹。
1964年玉米待收时节,新桥沈家冲降雹数分钟。
1965年4月4日,冰雹由无为县江心洲过江穿永丰西部,经流潭至钟鸣的东陵、牡陵、泉栏村。永丰、流潭区域内冰雹最大如汤元,到红星村减小如蚕豆,到泉栏村再如绿豆。历时约10分钟。
1968年4月,冰雹由贵池经大通朝董店、铜官山移去,老洲部分地区亦降雹。棉苗毁坏70%。
1969年6月,大通永平村降雹,后入董店,大如姆指,最大直径3~4公分。历时数分钟,油菜受损。
1971年3月,由朱村瓦窑山经孙家湾到上马头降雹,最大如鸡蛋。
1972年4月18日,冰雹由无为县过江,经永丰、和平、三江口、流潭,向新桥、顺安南移去。初有3~4公分,后有1~2公分。所经之处油菜被毁,损失严重。同日老洲也降雹。
1974年2月23日,城关地区降雹21分钟,最大直径8公分。
1975年,朱村瓦窑山、孙家湾一带降雹。
1976年3月18日,城关地区降雹1小时23分钟。同年7月下旬初,冰雹由和平经南西湖、顺安、朱村三义、瓦窑山、大尖山、大院、在独山分路并加强,进入跃进后减弱。持续20分钟。一般大如蚕豆。早稻减产4/7。
1977年3月2日,城关地区降雹5分钟。
1979年3~4月,流潭降雹。
1980年7月19日13时30分,冰雹由顺安红星、荣光向东北偏北方向移动,经新桥观湖、铁湖,后向湖城移去,至钟鸣蜀山渐消。风力达9级以上。观湖村降雹4~5分钟,铁湖村降雹20分钟,先进村降雹10分钟。冰雹大如姆指,整个降雹过程时至午后二点多钟。新桥乡境内因冰雹大风而损坏电线杆238根。电线3800余米、房屋369间、牛棚97间,2590亩早稻受到不同程度损伤。
1983年4月3日,城关地区、西湖、顺安降雹,城关镇冰雹最大直径8公分。4月13日城关镇再度降雹,最大直径22公分,历时1分钟。
1987年3月6日,全县9个乡镇遭雹袭,损失折约380余万元。
1955~1990年铜陵县洪涝情况统计表
1988年3月15日、16日,大通、新建、西湖、流潭、新桥、胥坝、金榔地区4次降雹,最大直径为10公分。
龙卷风灾害
民国35年(1946年)9月,新建大院出现一起龙卷风,将1棵胸围1.7米的柏枝树连根拔起并吹至很远,并将1只禾桶连同桶内约三担稻卷上高空,部分房屋被吹倒。
民国37年(1948年)8月19日,大通羊山矾出现一起水龙卷,卷起两条水柱,而后在新建降大雨。
1954年6月,大通羊山矾相隔二、三小时出现2次水龙卷。同年7月11日和悦洲江面同时出现5条水龙卷。
1961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之间,朱村发生一起龙卷风。
1985年7月20日下午1时许,流潭、顺安一带发生龙卷风,并伴降雨、雹,部分民屋和稻田损坏,损失折约百万余元。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