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国营叶山林场
位于钟鸣章家亭,距县城东25公里。民国7年(1918年),在叶山冲吉祥寺(今国营叶山林场属地)设省立第九造林场。民国10年,又于叶山王家桥增设省立森林畜牧场。民国16年,2场停办,由本县就近接收管理。嗣后,省立第九造林场于民国18年停办。省立森林畜牧场则因安徽省林业机构的不断改组而数次更名,民国17年称省立第九农林试验场,翌年元月裁并为省立第二模范林场(场址泾县马头)之分场,9月又归属省立泾县林场,民国20年恢复为省立铜陵叶山林牧场,民国23年改为省立叶山矿区造林场;时有山场面积1.67万亩,主要从事造林,并有田地70亩,苗圃20亩。民国27年,铜陵为日军侵占,叶山矿区造林场停办;民国33年,由抗日民主政府接收管理;翌年由民国县政府接收管理直至1949年县境解放。1950年,县政府将原林场经营的山林划为国有,并分片划给附近村农会管理。1952年4月成立国营叶山林场。建场初以封山育林为主。1963~1979年以营造人工林为主。场对造林实行“定额计酬、多劳多得”的制度。场长扶泰山同工人一样,自带饭菜,挖山造林,使全场上下形成“上班不用叫,下班喊不回,炎暑无所惧,严寒志不摧”的造林风气。至1978年,林场有人工林面积4300余亩。
1977年,该场进行改水杉荫棚扦插育苗为全光扦插育苗试验,获得成功。1980年,该场进行泡桐播种育苗,边试验、边进行大田生产,当年种子育苗营造的泡桐林长到3米多高,获得全国第二次泡桐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的好评。1986年,该场在安徽农学院林业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建成本省最大的1500亩笋用林基地。
1980年后,该场走“以林为主,多种经营,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路子,先后办起铁矿、加工厂、地毯厂、沙发厂、家具厂、商店等十几个企业。1990年,该场有叶山、城山2个营林区。山场总面积8824亩,有林地8444亩,非林业用地380亩。有林地中,用材林5346亩,竹林1935亩,防护林795亩,经济林(茶叶)12亩,苗圃89亩,新造未成林282亩。活立木蓄积量4万立方米,毛竹约60万根,森林覆盖率91.6%。除活立木蓄积折价598万元外,尚有固定资产68万元,其中房屋5035平方米、汽车3部。场内林区公路7公里,防火道9公里,防火了望台1座。有管理人员及技术干部15人,工人73人。1952~1980年,国家累计投资81万元。1990年,该场实现总产值100.4万元(其中多种经营36万元),纯利润10.7万元,上缴税金7.4万元,上交地方财政款6.4万元。该场已成为省内国营林场中效益最好的林场之一,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
集体林场
集体林场指乡、村林场(社、队林场)。1959年,本县成立社队林场9个,其中社办5个、大队办4个;总经营面积5.46万亩,有林地面积2.98万亩;时以种药材和养蚕为主,营林较少。尔后,挤林兴粮,至1961年,仅剩钟仓人民公社林场1个。1972年全县社队林场发展为87个。1975年增至148个,专业人数3215人,经营面积8.20万亩,其中有林地2.80万亩,新造未成林3.30万亩。1981年,撤减部分难经营管理的社、队林场,所剩林场则逐步成为独立的社队经济实体。1985年,全县有乡、村林场120个,固定职工716人,经营总面积7.83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的20.6%。1990年底,全县有乡村林场131个(其中乡办18个,村办106个,联办林场7个),专业劳动力947人(其中乡办353人,村办575人,联办19人),总经营面积8.50万亩(其中有林地5.6万亩,经济林0.4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8.8万立方米,毛竹蓄积5万根。总收入94.2万元,其中林业收入67.6万元。自给有余的林场20个,基本自给的86个,不能自给的25个。
在集体林场中,董店乡林场办得最好。该林场位于天门山麓。1972年创办。建场初期有面积520亩,职工15名,至1984年底已发展成拥有4个分场(天门山、镜子山、大观山、陈冲口)、1个花木场和1个竹器加工厂的综合性林场,总经营面积4256亩,职工46人。自建场就进场的石秉弥,以场为家,造林护林,还掌握了白蚁防治和生产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技术,成为治虫能手;1983年后,先后任副场长、场长,带领工人科学营林,并在场内实行计时考勤加奖励,总场与分场两级核算等经济责任制。1989年,该场接收十里长冲6200亩的山场经营权,成立长冲分场。1990年底,林场经营面积达1,28万亩(其中有林地1.19万亩)。立木蓄积3万立方米,并办起果木场、园艺场、木材加工厂、饭店、旅社等,有场房51间,职工132人。当年总产值25.9万元,经费自给有余,成为省级先进乡村林场。场长石秉弥先后获得“全国林业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1988年当选为全国七届人大代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