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防汛抗旱工作呈无政府状态。遇灾灾民则“设坛打蘸”、“诵经念佛”,祈求神灵;或有开明官吏,临阵集民抵御,亦多无济于事。建国后,党和政府通过建立抗灾组织,落实抗灾措施,全力以赴地防汛抗旱救灾,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建国后,全县从上到下都建立防汛抗旱机构。县成立防汛抗旱指挥站。指挥长由县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分管副县长(或县委委员)及水利局局长、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政委由县委书记或副书记担任。指挥部内设办公室、工程、后勤、财务、组宣、卫生等科(股、组)。各区成立大队,乡(社)、镇成立中队,村下设小队,主要领导均为同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区一级政府撤销后,改乡(社)、镇为大队,村(大队)为中队,村民小组(生产小队)为小队。圩口的防汛抗洪基层组织是堤工管理委员会,内以民兵为核心组建栏头、水手、巡逻、抢险等专业队。平时一般以圩为单位,分段负责,护堤护涵闸;抢险时,集中战斗。水库防洪抗旱基层组织是水库管理委员会。塘坝、渠道由受益村(大队)、村民小组(生产小队)选派专人专管。大汛大旱之年,全党动员,全民发动,统一指挥,分级管理。抢险民工就地动员,遇特大汛旱灾情全县调配支援。抗灾措施主要有:
工程检查。汛前,县均组织人员检查全县的水利工程,查出问题,提出处理措施和意见。然后造册登记,详细注明,发给有关管理单位和人员,以备汛期对照处理。对严重险工隐患或机电设备运转不灵等问题,要求汛前处理好。对涉及铁路、工矿下游人口密集的重点水库,汛期限制和蓄水,并控制运用。
雨情测报。汛期5~9月份,县气象站、坝埂头长江水位观测站分别负责雨情、水情测报,坚持昼夜值班,按规定时刻测报和传递。传递方式;县外以电报,县内以电话,交通不便的地方设通讯员。80年代中期后,购置了无线电对话机,以作紧急时期的通讯联络。
物资供应。一般物资,如大、小防浪木桩、浪草、浪绳、芦席、导渗砂石等,以群众自筹为主,采取事前登记,听候集中,合理折价,用后结算的办法。大宗物资,如木、竹材料,草袋、铅丝、圆钉、煤油、煤炭、汽油、柴油、汽车、船只等,由县统筹安排,组织供应。所有防汛抗旱物资器材,实行专材专用,统一调配,专职管理。
除患抢险。圩堤发生散渗总出,鼓水翻砂隐患或堤段大长度滑坡等严重险情时,集中人力物力,突击抢救。圩口发生溃破时,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安全转移和灾民安置工作,并发动社会互济,扶持生产自救。
经费筹用。乡(社)、镇、村(大队)防汛抗旱经费的筹集,本着“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精神,实行受益区域合理负担,尽量就地取材,以土为主,多做土方工程,尽可能压缩经费开支。国家和地方财政拨助经费,主要用于全县防汛抗旱和重点抗灾补助,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掌握使用,县水电局具体管理,负责财务结算。1949~1985年,国家和地方财政拨给防汛抢险(包括排涝)经费共187.21万元;用于抗旱经费228.8万元,共用防汛抗旱经费416.1万元,平均每年11.24万元。1986~1990年,国家共下拨防汛资金7.18万元。
附:典型灾年抗灾纪略
1954年特大洪涝是年,洪涝灾情为铜陵地区百年所罕见。8月1日坝埂头江水位15.12米,超过民国20年(1931年)的最高水位15米;汛期降雨日有74天,雨量高达1288.6毫米。洪涝并存,内涨外困,防汛抗灾任务极为繁重。5月8日县防汛总队部开始运转,5月22日总队部由县城迁到官庄圩三江口(陈家祠堂)实地指挥。区、乡防汛组织亦相继建立。参加防汛排涝的各级干部共519人,其中华东局和省派来8人,安庆专区29人,县、区、乡443人,部队13人,中央防疫站和县医院医生26人。
防汛抗灾分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排涝救苗,抽调4.65万人次参加;另一方面防洪保堤,组织防汛水手队34个,栏头队48个,技工队21个,防护队406个,包括三次在山区动员的1.58万人在内,投入民工共3.82万人。组织防汛器材有:大小木船、轮船和机帆船554只,木料1.49万根,松板838块,竹材近20万担,麻袋2.5万条,浪桩5.77万根,浪草7880担,芦席1.7万张,石灰3吨,国家投资15.44万元,贷款1.45万元。汛期共完成各项工程土方12.42万立方米,筑江河堤挡浪埂125.8公里,抢修涵斗199处,挑子埝长94.9公里。各圩均设立若干工棚,每棚固定4至8人,日夜监视堤埂。
6月8日城关东门外塘埂出险。县委书记古朴等人奋身跳入狂风巨浪中,以身挡浪。带动县直机关干部、工人及居民8000多人参战。经两小时搏斗,使大埂脱险。6月25日江水位达13.34米,官庄圩一天出险13处,县长徐世达率先下水,抢救红杨树处遇险河堤。因水位超过堤顶,从6月24日东城圩漫溃始,到7月24日全县所在圩堤先后溃破。圩破之后,县总队部及时组织大小船只675艘,帮助转移灾民、粮食及牲畜。8月初灾民被全部转至后山区开荒生产。是年冬季水落后,人民政府又及时组织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1978年特大干旱全年降雨量768.5毫米,其中汛期降雨357.2毫米,8月16月至10月25日仅降雨41.3毫米。旱情及全县,受旱面积11.16万亩。县防汛指挥部于6月中旬改为防汛抗旱指挥部。全县所有机电排灌设备,包括农副业加工动力,全部投入抗旱保苗,投入抗旱劳力5.7万人。
大旱之初,山丘区利用有水源河道,分级拦河打坝,截住径流,以取得水源。如:在顺安公路桥拦河抢筑土坝1道,抬高上游水位,以解红星、沈桥、长山、焦埠等大队农作物需水和顺安镇、县化肥厂生活生产用水;在焦埠筑起1道长40米的大埂,安柴油机4台,用水泵向上游朱村河灌水,以解顺安、朱村、西湖等公社1.7万亩双季晚稻用水及矿山、农村人畜用水。同时,犁桥电力排灌站、张村排灌站分别向东湖三用沟、钟仓老河、十里长河、老顺安河灌水,解决了太平、和平、城郊、西湖、钟仓、钟鸣、流潭、永丰、新桥公社等大部分地区的用水。随着旱情继续发展,内水日渐枯竭。10月20日在顺安河口建临时抗旱提水站,筑拦河坝1道,长100米,土方4000立方米;22日安装电力和柴油抽水机,11月9日起向顺安河提灌江水,同时在顺安桥头设二级提水站,向上游灌送。全县各国营站投入抗旱的机组共32台,开机计6500台小时,提水量达8400万立方米,全县11个公社的21万亩农田得到灌溉。大旱之年,农业仍取得大面积较好收成,无收的面积只2.95万亩。工业用水和人民生活用水也得到满足。
1983年特大洪涝是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连降4次大暴雨,每次雨量在150~200毫米之间。汛期雨量1469.1毫米,其中六、七两月就降962.2毫米,超过1949年以来任何一年的同期雨量。7月13日坝埂头长江水位14.2米。全县圩口内涝外洪,200多公里的江河圩堤,全面进入防汛抢险阶段,情势严峻。
7月7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从县城迁到防汛排涝第一线——钟仓。为确保城关江堤安全,专门成立城关防汛指挥部。各主要水库及东湖撇洪沟亦配有专人负责。全县抽调干部1898人,组织防汛排涝劳力4.04万人,汽车40辆。船队8个,共5500吨位。按照省委提出的“保江堤,保内河重要圩堤,保铁路,保城市、工矿安全”的要求,防汛排涝期间,搭盖工棚595个,筑挡浪埂137.8公里,挑子埂44.5公里,导渗295处,扎外障12处,共完成土方22.35万立方米;全县各圩口排涝站全部投入排涝,动用柴油机51台,共计1892千瓦,电动机247台,共计1.61万千瓦,混流泵1178台,龙骨水车940部,国家共投资54.79万元;自筹资金42.15万元。7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83123舟桥连122人,汽车32辆,冲锋舟4艘,快艇2艘和南京军区后勤部第二船运大队的26人及登陆艇2艘,抵钟仓,共出勤82车(艇),拖运煤250吨,油菜籽、棉籽185吨,黑沙40吨,油毡5车。
经党政军民共同协力奋战,全县除新联、金城、万丰、新民、柳洲、新明、顺兴、渔圩及一部分外滩地共3.51万亩田地成灾、1570间房屋倒塌外,其他圩口安全渡汛。大部分农田及时插上双季晚稻和种上秋季作物。全县39座水库亦安全渡汛。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