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据清乾隆《铜陵县志》载:时县内有县城(今城关)、大通、顺安、黄浒、城、焦埠、郎坑、谢家垅等集镇8个,集市贸易情况已无从查考。清末民初,上述集镇只存县城、顺安、黄浒4镇,城镇已被水淹没,焦埠、郎坑、谢家垅3镇经兵焚仅剩几户居民,昔日集镇已无痕迹。这一时期,钟鸣、犁桥、胥坝、汀洲、太平、董店等乡村小集镇开始兴起,并形成一定规模的集市贸易市场。时集市贸易主要在农(渔)、民小商贩、城镇居民之间进行,交换品种主要为农副土特产品。同期,大通已经成为沿江及皖南山区各县的商业和贸易中心,集市上不仅有农(渔)民、小商小贩、城镇居民之间的小宗交易,且有大宗的行栈交易,品种有谷米、棉、鱼类及麻、生姜、蒜子等土特产品,其中以谷米、鱼类为大宗。皖南山区及邻近各县的行商均千里迢迢行至大通赶集,参加集市贸易人数远远超过往昔。民国27年(1938年)日军占领铜陵后,大通、顺安、城关等地的集市贸易衰落。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通等地集市贸易有所恢复,但远不及抗战前。
建国初期,国家对集市贸易采取贸易自由、税不重征的扶持政策,并对集市贸易中的投机倒把行为予以打击,以稳定市场物价,集市贸易有所恢复和发展。时境内常年集市有城关、大通、顺安、钟鸣、犁桥、胥坝、汀洲(含太平)、董店等,上市品种有粮食、油脂、棉花、木材及土特产品等。1953年底,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又相继对油料、棉花、木材实行统购统销,对主要农副产品实行统一收购,并规定“凡是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挂牌收购的产品,都不让小商贩经营”。此后,集市贸易品种、范围均日益缩小,集市交易主要在农(渔)民与城镇居民及农(渔)民之间进行,品种也只有蔬菜、家禽、鱼肉等。1956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恢复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的指示,集市贸易又渐趋活跃,上市品种除蔬菜、家禽、鱼肉外,农副土特产品和粮食(完成征购任务)亦可上市。1958年下半年在“大跃进。运动中,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传统的集市贸易被打断,统由国家经营。1960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县委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开放农村集市贸易市场,当年就恢复和增设集市贸易8个。1962年中共中央《关于商业工作的若干决定》中指出“集市贸易是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商业的补充”,给集市贸易带来生机。当年,每天全县平均上市人数由原800人增加到1400人,上市农副产品由原64种增加到73种,日成交额由原2500元增加到1.4万元。1963年上半年据8个集镇统计,集市成交额达181.39万元,上市农副产品品种86个,其中:粮食上市量4.52万公斤,油料1.66万公斤,猪肉4.92万公斤,鲜鱼0.52公斤,草111.5万公斤,小农具5470件。1963年下半年根据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对集市贸易实行“加强管理、缩小范围、逐步代替”的政策,并取缔地区之间的贩运,集市贸易复受限制。“文革”中,对集市贸易控制更紧,县工商部门组织民兵在大通、城关、顺安及其它集镇的交通要道、车站、码头执勤,检查来往车船和行人所带物资,将其超过限额的物品扣留,实行地区封锁;并先后取缔传统的顺安“三月三”庙会(即“三月三”物资交流会,下同)和大通五月初五端午节“龙舟会”。到1976年,集市贸易几乎全被关闭。
1979年后,随着党的改革、开放及搞活流通政策的落实,相继恢复和建立集市贸易市场,放宽上市商品品种、范围和数量,并规定除棉花不准上市外,其它农副产品在完成国家征、派、统购任务后,均可上市。1981年和1983年先后恢复传统的顺安“三月三”庙会和大通五月初五“龙舟会”,增强了地区之间的物资交流。1983年集市贸易成交额74.55万元,年上市人数170余万人,上市品种255个,其中常年上市品种125个。同年起,先后投资40余万元,在城关、大通、顺安、钟鸣、钟仓、胥坝、太平、毛桥、董店、新河口等集镇或乡政府所在地建棚顶式贸易市场10个,占地面积8437.4平方米。其中棚顶结构面积5000平方米。同期,集市贸易额、上市人数均不断上升。1990年全县计有集市贸易市场20个,其中棚顶式市场10个。同年,集市贸易成交量1327万公斤,成交额2477万元,日均成交额6.79万元;年上市人数1460余万人,日均上市人数4万余人;上市品种970余个,其中常年上市品种460个。
城关集市贸易市场:50~70年代城关集市贸易主要在街道两旁进行,无正规的集市贸易场所。1985年县投资8万元,在人民南路建棚顶市场,占地面积2250平方米,建筑面积1320平方米,内设肉墩25个,水泥靠背长凳3条、坐位278个;场内分鲜肉类、鲜鱼类、蔬菜类、豆制品类、熟食类、干鲜类、日用杂品类、工业小商品类等。1986年初建成并投入使用,当年上市人数约4.49万余人(不含买者,下同),成交额312余万元。1988年又在市场北端街道两旁建水果、茶叶市场。此外,80年代后,在建设路、人民路两侧设有露天的小商品市场,主要有小百货、铁器、竹木器、陶瓷、及服装和布摊等,经营品种千余个,成交额未作统计。
附:顺安“三月三”物资交流会
顺安“三月三”物资交流会俗称“三月三”庙会,约起源于唐朝末年,初为定期的祭祀性的封建迷信活动,后逐渐演变成民间的集市交易活动。清末至民国年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南来北往的商贾小贩、农民工匠、市民艺人纷至沓来,远有江浙、两湖、两广的行商,近有本地的乡民,整个顺安大街小巷,热闹非凡。庙会期间,日市夜易,经半月不息。镇东边的岳家山和镇西边的菜籽滩都要搭台唱戏,一般要演上4天4夜或7天7夜。庙会高峰期为三月初三,顺安镇的大街小巷均挤满人流,争相购买商品。时交易的商品品种以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用品为主。
建国后,人民仍沿袭庙会这一传统习惯。1953年正式更名为铜陵县顺安三月三物资交流会,并由县政府商贸部门领办。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交易的商品仍以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为主,成交总额约万元以上。“文革”开始后,庙会被当作封建迷信活动被取缔。1979年恢复顺安三月三物资交流会,由政府部门主办,参加物资交流会的除本县工商企业外,芜湖、繁昌等地的工商企业亦参加了交易会,共搭棚设摊113处,从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五,计成交品种2394种,其中工业品2180种,日杂生产资料60种、农用小型生产资料27种,其它商品27种,成交额25万余元。5天中参加交流会的人数达6万余人,其中“三月三”一天高达3.5万人。80年代后,物资交流会除农副产品外,家用电器、五金百货、服装布匹已成为交易会的主要成交商品,交易品种已近万种。1983年三月三物资交流会期间,全国有60多个市、县的国营、集体、个体商业单位(户)到顺安设点交易,大小摊点达两千余个,参加交易会的人数多达21万余人,总成交额达170万余元;市、县有关部门还派出农技、建筑、医药、电子、化工、采矿等业科技人员到顺安街道设点实行咨询服务;文化部门亦组织戏剧、曲艺、杂技团等至顺安搭棚演出,使物资交流会呈现出新面貌。
1982~1990年铜陵县集市贸易成交情况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