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钱庄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大通和悦洲陈怡大钱庄成立,资本1.5万元;此后又有厚余钱庄成立,资本1万元;宣统三年(1911年)汇源钱庄开设,资本1万元;民国元年(1912年)立成钱庄设立,资本2万元,民国2年,蔚丰、裕丰隆、同昌隆钱庄成立,总计资本有2.9万元;民国8年,升大钱庄开业;民国10年,汇源、同昌隆两家钱庄停业,裕丰隆改名为裕丰钱庄。民国18年润余、同和两家新钱庄开业。民国23年升大、裕丰相继停业,仅存蔚丰、同和、陈怡大3家钱庄。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钱庄全部关闭。抗战胜利后,只有两家地下钱庄。钱庄除与本地商业往来外,还代各商店汇往上海、武汉、安庆、芜湖等地货款以及盐商汇往扬州的商本。
银行
民国纪元前至民国2年(1913年),安徽省中华银行在大通设立分行,后因变兵抢劫而停业。民国3年中国银行大通支行成立,除经营正常业务外,并代理国库、征收税,民国16年,因战乱停业,后改组为税收处。民国18年,中央银行在大通设税收处,中国银行税收处则改为寄庄。民国22年,上海商业储备银行大通寄庄成立,经营糖、油等款及汇兑事宜,至民国23年秋,由于业务不发达年终停业。民国26年7月,安徽地方银行铜陵办事处成立,行址设于铜陵县城关,抗战爆发以后,迁往枞阳,抗战胜利后未复业。同年安徽地方银行大通办事处成立,行址设于大通和悦洲,除正常业务外,并代理金库业务,民国27年因抗战而停业,民国34年(1945)12月复业。民国36年,铜陵县银行成立,资本法币4000万元,经营业务范围有贴现、定期放款、存款及代理县金库。
中国人民银行铜陵县支行1949年5月,接收安徽省银行大通办事处后,在原基础上筹建中国人民银行大通支行,同年10月城关设立铜陵营业所,12月支行由和悦洲迁往大通,时有职工11人。1950年续建和悦洲及顺安两个服务组,职工增至74人。1951年3月,改大通支行为铜陵支行(简称人行,下同),4月增设铜官山营业所,按上级银行规划铜陵县为五等农村行。1952年9月,和悦洲分理处成立,铜官山营业所改为集镇办事处,同时增设扫把沟服务组,职工达123人。1954年2月,铜官山办事处升格为县级支行,由铜陵县划出,属安庆中心支行领导。1955年4月,县支行由大通迁往城关,同时建立大通办事处。1958年铜陵市、县合并时人行县支行并入市支行,1959年恢复铜陵县建制时县支行恢复设立,下辖大通、顺安2个办事处,职工78人。1969年元月,县人行、财政局、税务局三家革命委员会合并,成立铜陵县财政金融管理站革命委员会,内部机构不变。1971年3月,撤销县财政金融管理站,恢复县人民银行建制。1974年8月,铜陵县支行从安庆专区划出,属铜陵市支行领导,辖一个办事处和8个营业所。1984年人行的主要业务由县工商银行代理,1986年恢复县人行。1990年县人行内设有人事秘书、计划、会计国库、综合业务、稽核5股,有职工27人。
中国农业银行铜陵县支行1951年,县人民银行内部增设农村金融股,原业务股分管的农村金融业务交专业股办理。1956年2月,人行铜陵县支行分设人民银行、农业银行两行,中国农业银行铜陵县支行首次建立。次年2月,农行县支行撤销与县人民银行合并为一个行,设农村金融股办理农村金融业务。1964年元月,县农业银行与人民银行分设,下辖城关、董店、顺安、钟鸣、钟仓、太平6个营业所,职工总数35人。1965年12月县人、农两行再次合并。1979年9月中国农业银行铜陵县支行恢复设立,下辖10个营业所,18个信用社。到1990年,县农行系统在全县网点有80个,职工总计284人,其中县农行职工128人。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铜陵县支行1979年2月,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铜陵县支行成立,业务工作属铜陵市建设银行指导,编制6人,对全县基本建设贷款、拨款及投资进行专业化管理。建行内设会计、投资信贷、储蓄等股,1990年有职工26人。
中国工商银行铜陵县支行1984年元月起,对外挂出县工商银行牌子,采取与县人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资金分开,两套帐目过渡办法。1986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铜陵县支行正式从人行分出单独设立。1987年9月设立顺安办事处,城关东门储蓄所。1990年行内设会计出纳、信贷、计划、稽核等9股,有正式职工84人。
信用合作社
1953年3月铜陵县开始建立农村信用社组织,6月县第一个信用互助组——龙门乡信用互助组建立。至1956年底,全县共有信用社42个,专职社干117人。1958年春,撤销信用社,改建信用部,是年建信用部21个,专职社干74人。1962年改信用部为信用社,年底全县共有信用社17个,专职社干57人,除朱村信用社外,其余16个信用社全部改为资金独立自负盈亏的信用社。1979年10月县农业银行恢复,信用社正式归属农行领导与管理。1990全县,共有18个乡级信用社,42个信用分社和信用站,共有职工156人。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