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兵组织
民国20年(1931年),铜陵第一个中共党小组成立后组织农民赤卫队,这是铜陵民兵的前身。日本侵略军侵占铜陵前后,新四军派出战地服务团和民运工作队到铜陵做抗日工作。民国28年9~10月间,在新四军工作组的帮助下,山区分散的猎户自觉组织起来,取名“猎户队”,由县青抗会主任周坚铠领导。金榔乡猎户队率先成立,开始仅有几十人,很快发展到360多人。金榔乡的经验在全县山区推广后,到民国35年便形成一区一大队,一乡一中队,一保一分队,分队下面还有小队,钟鸣、金凤、陶凤等地绝大多数青壮年都参加了猎户队。全县有猎户队队员8412人。同期,在日军侵占的洲区和圩区,建立起“递步哨”,一保一哨长,青壮年农民也积极参加。“皖南事变”后,全县建立民兵组织,猎户队等名称便取消。
1949年4月,铜陵刚刚解放,根据县委关于整训地方武装的指示,迅速恢复和建立民兵组织,区设大队,村(保)设中队,到10月份,全县176个村建立了112个中队,计有民兵1450人、自卫队员10000余人。建国后,铜陵民兵进入正常发展阶段。1950年,全县9个区、180个村,建立起9个大队、181个中队,计有民兵3749人。1951年,根据镇反和抗美援朝的需要,县、区成立人民武装部,县委书记兼政委,区委书记兼教导员,将民兵组织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民兵发展到5108人。1954年10月县人武部改称兵役局后,民兵工作重点转向兵役工作,经适当调整,到1957年,民兵发展到11244人,其中基干民兵5801人。1958年9月,为了执行毛主席“大办民兵师,实行全民皆兵”的指示。自9月20日到10月8日,仅18天时间,突击组建铜陵民兵师,公社为团,大队为营,生产队为连,全县组织民兵75527人,占农村人口的40%。1964年,通过整顿落实组织,到1965年,全县有民兵62227人。其中:女民兵21886人,基干民兵28984人,武装基干民兵2709人。女武装基干民兵135人,排以上民兵干部6245人。1966年“文革”开始后,铜陵县民兵组织一度停顿。1969年县革委会成立后,民兵组织逐步恢复,全县有民兵64162人,其中武装基干民兵3127人,粉碎“四人帮”后,民兵工作转向武装基干民兵建设。
1981年,为精简编制,减轻人民负担,提高民兵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民兵组织开始全面整顿和改革。到1984年,全县有民兵营197个,民兵27587人。其中:基干民兵营4个,连33个,排214个,基干民兵6200人。1986年起,对全县民兵组织再次进行整顿和精简,到1990年止,全县共组建基干民兵团1个,下置22个连,75个排,有基干民兵3000余名。另有普通民兵营199个,计有普通民兵36824名。
民兵活动
民兵训练建国后,为了提高民兵的军事素质,铜陵民兵开始正规的军事训练。训练内容,主要是结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具体任务,从以熟悉手中武器、爱护保管武器为主,以利用地形地物、单个战斗动作和防空常识教育为辅,发展到战术专业分队指挥训练。训练时间,根据民兵不脱产的特点,劳武结合,以劳为主,利用生产空隙时间,采取小型就地、分散和适当集中相结合的方法,从每年50到120小时,发展到120到240小时,技术兵则适当延长训练时间。
建国初期,主要是结合剿匪、镇反等任务,进行侦察警戒、使用武器、站岗放哨、防空防特等项训练。1954~1955年,结合义务兵役制宣传教育,受训民兵达2556人。1956年后,重点转入预备役训练。1958年秋,在大办民兵师、实行全民皆兵的形势下,仅顺安区部培训排以上干部536人,参训民兵1283人,其中有169人获奖,5个乡获集体奖,顺安区被评为铜陵市优胜红旗单位。1959年,全县民兵参加步枪射击训练6162人,其中参加实弹射击2507人;参加自动武器训练5464人,其中参加实弹射击297人;参加战术训练6754人,总评成绩均为良好。1960~1965年,重点转入训练基干民兵和民兵干部,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开展神枪手和投弹能手的训练活动,培养战术和射击尖子班。1965年,全县参训民兵11249人,其中民兵干部1967人,武装民兵1932人,实弹射击1698人,总评良好;除进行基础训练外,全县尚有56个营组织武装民兵进行紧急集合和战备演习,参训民兵达4027人。
1966~1976年,除在农村坚持小型训练外,民兵工作主要是成立民兵指挥部和战斗小分队,并先后开展游泳训练、野营训练和“三打三防”训练(打飞机、打坦克、打空降、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1966年,全县训练民兵13303人。其中:专职武装部长20人,民兵干部2618人,武装基干民兵2544人,基干民兵7328人,参加实弹射击2668人,参加游泳训练11350人,野营训练3207人。1973年,全县民兵参加打坦克训练3371人,参加实弹演习3537人。1974年至1975年,组织民兵开展专业技术训练,1974年全县训练打坦克爆破班17个,培训爆破骨干195人,1975年培训民兵卫生员17人。
1977~1980年,根据总参《民兵训练四年纲要》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重点抓基干民兵射击、刺杀、投弹、爆破和单兵战术技术等基础训练。1980年,结合有关任务,坚持业余短训,部分脱产轮训,举办民兵营连长集训队1期,六O炮和四O火箭筒射击集训班1期,同时训练42个武装基干连,参训民兵6214人。
1981~1985年,普遍实行“参训人员减半、时间集中,一次训完”的做法,重点训练民兵干部、高炮(机)分队和未训过的基干民兵,努力做到训练一批,合格一批,储备一批,减少和克服第一周期“半成品”多的状况,杜绝各种训练事故的发生。1981年,全县共训基干民兵2620人。其中:排以上干部208人,实弹射击2536人,手榴弹投掷957人,六O炮射击30人。1985年,全县民兵训练,实行地区划片、内容分科、人员定额的办法,市人武部下达全县训练任务400人,实训415人。其中:技术兵193人(通讯40人,六O炮手85人,八二炮手50人,四O火箭筒手18人),干部教员52人。从1986年起,民兵训练逐步向基地化方向发展,达到吃、住、训、教、学一体化;并逐步使训练达到正规化、制度化。1986~1990年,全县计有1102名基干民兵参加集训,其中女民兵188人。
随着民兵组织的发展壮大,民兵担负的任务日益繁重。为了不断提高民兵的素质,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建国以来,除了组织民兵进行军事训练外,一直把民兵政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建国初期,着重对民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民英雄主义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1958年,在民兵中进行形势战备教育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教育。1963年,响应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在民兵中开展学雷锋活动,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文革”期间,主要是组织民兵学习毛主席著作。粉碎“四人帮”以后,着重提高思想认识,逐步划清军事训练与单纯军事观点的界限,解决干部敢抓、民兵敢练的问题,增强民兵的光荣感和责任感。1981年后,贯彻中办发(81)8号文件《关于加强民兵政治教育的意见》,在民兵中开展基本知识(战备思想,人民战争,民兵光荣传统,民兵的性质与任务,时事政策教育,党的路线和政策教育等)及新兵役法教育。经过民兵政治教育,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促进了民兵组织落实,推动了民兵军事训练,充分发挥了民兵在工农业生产和维护社会治安中的积极作用。
80年代后期,基干民兵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1987年8月,本县基干民兵在参加全市基干民兵军事比武中,夺得团体总分第一。1990年6月,本县基干民兵防爆分队在参加市军分区组织的全市防爆分队军事比赛中,再次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在5个单项比赛中,夺得第一名的两个、第二名两个、第三名一个,受到市、县党政领导的赞扬。
对敌斗争民国20年(1931年),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农民赤卫队,开展对敌斗争活动。民国24年,铜陵大旱,山区颗粒无收,为拯救灾民和迎接准备东迁来皖的红军,县委提出:“打倒土豪劣绅,铲富救贫分田地,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等口号组织农民暴动,参加暴动的赤卫队员有2100余人,由于县保安大队武装镇压,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赤卫队200多人被捕。
民国28年9至10月间,铜陵山区猎户队组织起来以后,实行劳武结合,一面坚持生产,一面参加对敌斗争。猎户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侦察敌情,传递情报,破坏敌人交通,配合部队作战,保护本地区的抗日军、政、干、属。同时,洲区和圩区建立的递步哨,同样担负站岗放哨、护送抗日军政人员,侦察敌情、递送情报等任务;“皖南事变”后,协助收容、接待、护送突围人员。民国28年11月8日至28日,日军出动1000多人对铜陵地区进行“扫荡”,猎户队奋起抗击,配合新四军主力部队作战。队员们占领山头,阻击、牵制、骚扰敌人,坚守二房刘村山口的200多名猎户队员,击溃日伪军200余人的进攻,击毙日军联队长,缴获指挥刀1把。钱村猎户队队长钱世祥率领队员13名。在蟹形山埋伏,被敌包围。队员钱世全、钱世治、钱小中、钱科贵等5人壮烈牺牲。陶凤、盛冲、龙潭肖等乡、村、猎户队均直接参战。这次反“扫荡”战斗,历时20天,粉碎了敌人“扫荡”。猎户队牺牲40多人。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为庆祝反“扫荡”胜利和追悼烈士,县青抗会主任周坚铠主持召开庆功和追悼大会,新四军军部派人参加,民国铜陵县长王集成还送了一幅挽联:“在建国必成,在抗战必胜;为生者致敬,为死者致哀”。
支援前线抗日战争时期,每逢战斗,或者大部队路过,以民兵为骨干,组织群众慰劳部队,支援前线。在攻打绿岭丁的战斗中,当地民兵和群众一夜之间组织100多付担架。有位姓陈的农民头天结婚,第二天也参加担架队,还抱来了结婚用的新被条。战斗结束后,群众杀猪宰羊慰劳子弟兵。平时,保护抗日军政人员,护送伤病员,有些民兵和群众为此牺牲了生命。解放大军渡江后,铜陵民兵踊跃支援前线。
维护治安建国初期,民兵配合公安部门剿匪反霸。破获匪特四股,捕获匪特50名。此后,民兵经常配合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据统计:1986~1990年,全县共出动基干民兵10347人次,配合公安部门抓获各类犯罪分子57名,维护了国家财产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988年9月9日,县看守所4名犯罪分子越狱逃跑,太平乡与胥坝乡的基干民兵接到命令后,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和武警部队设路卡、封渡口,堵住逃犯的逃路,并分割包围。终于在胥坝乡南江村棉田里将逃犯一举捕获,受到县党、政领导和公安部门的好评。南江村民兵营长胡成发还受到公安部的通报表彰。
参加建设钢陵民兵积极参加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在防洪抢险、水利兴修等活动中尤甚。建国40年来,铜陵共遇到较大洪水13次。广大民兵在防汛抗洪中,组成水手队、榔头队、抢险队、巡逻队,担负巡逻放哨、设障、摸漏子、打桩、抢险等任务,维护了堤坝的安全。据统计,1986~1990年,全县每年均组织55000余人参加水利冬修。
80年代后,广大民兵积极参加扶贫帮困活动,全县计成立扶贫小组199个,扶贫对象408户,至80年代后期,已脱贫263户。1988年县人武部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率兵致富扶贫先进单位”,新桥乡武装部长符天来亦同时被授予“率兵致富扶贫先进个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